卢浮宫之旅篇1
欧美国家一批世界闻名的艺术博物馆陷入严重财***危机,处于难以为继的窘迫境地。近几年,不少博物馆告别了过去的“孤芳自赏”,寻求新的生机。它们纷纷实行企业化管理、注重经营销售,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在这些实行改革的博物馆中,法国巴黎卢浮宫可以说是相当典型的一个。
卢浮宫是闻名全球的艺术博物馆,馆内收藏的艺术珍品数目之多、接待各国游客的数量之大堪称世界之最。卢浮宫博物馆隶属法国***府文化部,由文化部下属的国家博物馆委员会和法国博物馆管理局直接领导。卢浮宫有正式职工1100人,全年经费开支达到5.6亿法郎,而博物馆每年的门票收入和其他收入只有0.8亿法郎,这就是说,卢浮宫每年要靠国家拨款4.8亿法郎作为补贴才能正常运转。有人作过统计,卢浮宫每接待一位观众,法国国库就要为之提供92法郎的补贴。这种状况使得卢浮宫的财***长年拮据,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参观者的需要,管理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府的决定,自1993年年初开始,卢浮宫博物馆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府下属行***机构的地位,成为“具有行***特征的公共企业部门”,也就是说,从完全依靠***府财***支持的机构转变成在相当大程度上拥有自主经营权、自主制定管理***策和自由支配财物的经营实体。
改革后的第一个措施是星期天收取门票。这个博物馆有一条多年不变的规定,即星期日全天免费对外开放。平时十分宁静的卢浮宫一到周末便热闹非凡,游人如织,活像个大市场。现在,星期日也要收票,但价格是平时的一半。实行收费后,人们对卢浮宫的热情未减,原因是这里的收费标准并不算高。一张普通门票30法郎,也不过是巴黎街头一份麦当劳快餐的价钱,更何况进入这座恢宏的艺术殿堂,人们能够欣赏到的既不是仿造品,也不是微缩景观,而样样都是货真价实、地地道道的世界级艺术珍品。卢浮宫改变地位之后,有权自己规定门票收费标准,但除了星期日不再免费开放外,门票的价格还是保持了原来的水平。这所博物馆的管理者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部门,更何况象卢浮宫这样世界知名的艺术博物馆,绝不能忽视自己的社会责任,提高经济效益不能仅仅在门票上打主意。 ·艺术同商业“联姻”·
以艺术展览为依托、开拓商业经营是卢浮宫进行企业式管理的主要思路。前年,为迎接建馆200周年庆典而兴建的“大卢浮宫”工程竣工,不仅展厅面积大幅度扩大,而且接待观众的能力也大大提高。过去,卢浮宫除了几条狭窄的过道容纳拥挤的游客外,几乎没有观众落脚休息的地方。如今,新建的“玻璃金字塔”下明亮的地下大厅和“卡鲁塞尔”大厅成为接待游客的主要场所。“卡鲁塞尔”大厅的面积有2.5万平方米,北部是个上下3层的宽敞停车场,乘车的人可以从这里直接进入展厅。南部是会议厅、时装表演厅等4个文化活动中心。观众乘自动扶梯进入这个地下大厅后,仿佛进入了一个豪华的商务中心,旅游纪念品商店、书店、时装店、首饰店、咖啡店、酒吧、旅行社、银行等鳞次栉比。这些商店不仅服务于卢浮宫的游客,而且吸引了很多过路的行人在这个环境幽雅的地方购物或小憩。这里的商业点虽然众多,但是严禁小商小贩设摊叫卖,以保持卢浮宫所应有的那种高雅的文化氛围。
“大卢浮宫”工程耗资巨大,***府无力承担,于是向社会集资,由法国2个资本雄厚的工业集团联合投资。工程结束后,国家让与这2家公司在这里经营80年的特许权。法国实力雄厚的房地产集团佩勒翰公司投资10亿法郎,获得了在“卡鲁塞尔”地下大厅的商业经营权,这家公司在2万多平方米的大厅内招商,准备设立80个商店,汇集巴黎所有著名的商业公司。卢浮宫还同其他公司以多种形式合作,联合开发。著名旅游餐饮公司阿高尔集团投资300万法郎,承包了馆内所有的饮食服务。每年向博物馆交纳200万法郎的场地租金。如果每年参观的入选到500万人次的活,那么餐饮的营业额可达6000万法郎。旅游纪念品(如印有卢浮宫***案的T恤衫、雨伞、圆珠笔以及馆内展品的仿造品等)、明信片、艺术画册、礼品等是馆内最受欢迎的商品,这项业务由巴黎安泰兹***书公司承包,有130多名书店职员分布在馆内各个角落,方便参观者选购。此外,卢浮宫还向社会开放,为各类临时性的艺术展览、学术报告会和其他文化活动有偿提供场地和服务。年收入也可达2500万法郎。
卢浮宫利用自己的优势同商业公司联营,自己并不直接“下海”,却达到了“以商养文”的目的。博物馆馆长拉科洛特说,他准备通过企业比管理来把卢浮宫兴办成现代化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企业化成潮流·
在巴黎,除了卢浮宫之外,其他博物馆也纷纷行动起来。象七十年代末期建成的蓬皮杜文化中心是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这个中心的收入的—半来自小卖部、书店和餐饮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艺术性质的企业。
号称博物馆起源地的英国,在开放博物馆方面较为保守。但自从撒切尔夫人担任首相后,***府就逐步减少对博物馆的补贴,迫使博物馆自寻出路,增加营业收入。伦敦科学博物馆首先在八十年代末设立了“行销部”,调整馆内原来的组织布局和人员,在向观众提供各种服务上下功夫。欧洲其他国家情况亦如此,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馆把小卖部开在博物馆大门外和广场上,荷兰的博物馆则采取诸如“季票”、“年票”和“各馆通用票”等争取更多的观众。据说,阿姆斯特丹的国立博物馆所属的梵·高画廊在1990年举办的为期半年的梵·高百年纪念展览不仅是个高水平的艺术展,而且也是一次成功的企业经营活动。
在美国,科学技术中心纷纷兴起,抢走了传统艺术博物馆的大批观众,博物馆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得不重新制定经营战略,调整馆内结构组织,变过去的行***管理方式以“行销”为主题的企业管理体制,重点在于招揽观众、提高服务质量、广开财源。芝加哥科学及工业博物馆馆长丹尼洛夫博士是位知名学者。但他却把博物馆当作企业来经营,以致在美国的博物馆界名声大噪。1984年这个博物馆率先成立了“行销部”,以公关及市场学把博物馆的“产品”用尽一切方法提供给顾客。地铁、公共汽车、出租车司机都是博物馆的推销员。在芝加哥市半径500公里以内的超级市场、百货公司都与博物馆电脑联网,代售博物馆调控太空剧场的门票。
卢浮宫之旅篇2
凡・高博物馆建筑很有现代感,但里面的游客并没有预料中的多。《向日葵》等名作曾在国内的印刷品中出现了无数遍,这次看了真迹以后,我居然没有激动的感觉,但展厅里陈列的凡・高使用过的物品却让我很好奇。看了―下周围,并没有发现“禁止拍照”的警示牌,于是我掏出了相机。突然,一声“No Picturing(不许拍照)!”把我从凡・高的世界中唤回,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穿制服的彪形大汉出现在我身边。我悻悻然收起了相机。
这次尴尬的经历提醒我不要带相机进博物馆了。然而,几天后在巴黎卢浮宫的所见,却让我大吃一惊。
卢浮宫里藏品极丰,几乎看不过来,但谁都不愿错过一睹《蒙娜丽莎》真容的机会。挤过人群,我终于远远地见到了那位传说中的佛罗伦萨美人。然而,再走近,眼前的情景让我半天合不拢嘴:各种肤色的游客似乎早有准备,他们抓住机会,把相机高高举过头顶对着作品一阵狂拍,或与那位美人匆匆合影,场面热闹极了。这是怎么回事?我―下子懵住了。常识告诉我,《蒙娜丽莎》诞生于五百年前,而《向日葵》系列作品仅是一百年前的手笔,无论是历史价值还是知名度,《蒙娜丽莎》显然都不比凡・高的作品逊色,然而,游客对《蒙娜丽莎》的拍照非但没有被禁止,他们甚至可以用闪光灯!这种宽容,让我在感动之余也心生疑惑:莫非达・芬奇当年用的颜料有某种神奇的魔力可以抵御强光辐射的危害?或许搁在画作前的那块玻璃板可以挡住光辐射?进而,我再以小人之心度卢浮宫的管理人员的君子之腹:难道挂在那里供人拍照的只是一幅山寨版的《蒙娜丽莎》,否则他们怎能如此大方?
但容不得在现场多想,我很快就被人潮推着,与那位微笑了五百年的美人挥手告别。游客太多了,每人只能在画作前停留十几秒种。在即将走出展厅的时候,在人群的缝隙中,我猛然看到了墙壁上“不许拍照、不许摄像”甚至“不许使用手机”的警示***标。看来,卢浮宫不是慷慨地允许拍照,而是对拍照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一位长期在巴黎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卢浮宫的“宽容”其实是无奈,卢浮宫一度严禁拍照,但最终不了了之。因为不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考虑,卢浮宫的管理者都很难大幅度控制参观人数,而在游人数量太大的情况下,时刻提醒人们“不准拍照”是很难做到的。
卢浮宫之旅篇3
卢浮宫
卢浮宫最初是用于防御的城堡,经过扩建、修缮,逐渐成为一个金碧辉煌的王宫。如今,它已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
不要忽略了左边这张五颜六色的插画,它可是一张地铁路线***。***中标有巴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和人文景观。你能在***中找到熟悉的标识吗?凯旋门?巴黎圣母院?还是埃菲尔铁塔……不过,没有发现也不要紧,romantic(浪漫的)巴黎之旅即将围绕着这里几座著名的建筑物展开。
卢浮宫出入口的一大一小两座玻璃金字塔,是由华人建筑家贝聿铭先生设计的。
参观卢浮宫,你就是再多长几双眼睛都不够用!美妙绝伦的艺术藏品总是让人目不暇接。
米开朗基罗的《垂死的奴隶》
残缺永远是最美的,因为100个人会有100种对残缺部分的联想。
《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巴黎圣母院
离开卢浮宫,步行可至巴黎圣母院。这座精美的大教堂的建造时间长达180多年,建筑的主体全部采用石材。它矗立在塞纳河畔,位于整个巴黎城的中心。
距离地面高46米处,有一条奇幻怪物走廊。这条走道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栏杆转角处装饰着许多怪物雕像。这些奇异的鸟兽三三两两栖息在圣母院的钟楼之上,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托着下巴若有所思地望着巴黎城的stryge。
凯旋门
提到巴黎最标志性的建筑物,非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莫属。但世界上的凯旋门,并不只巴黎这一处。许多统治者们为了纪念战争胜利,都会修建凯旋门。而巴黎的这座凯旋门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是为了纪念拿破仑凯旋而建造的。
埃菲尔铁塔
夜巴黎很美,而夜巴黎中的埃菲尔铁塔却是最美的,特别是闪灯开起来的那瞬间,犹如千万个忽闪忽闪的星星围绕着铁塔起舞,浪漫至极。吃完法国大餐之后,来到埃菲尔铁塔附近散步,烦恼和疲劳就一扫而空啦!
凡尔赛宫
《安徒生童话》中的国王和王后总是住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而真正的宫殿究竟有多奢华呢?在巴黎郊区,就有一座极尽奢华的王宫。它经过几代法国帝王的修建和扩充,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的主楼拥有各种不同功能的厅堂和房间,北面和南面有***的剧场和教堂,更有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花园。
主楼的镜厅,既金碧辉煌又如梦如幻!爱跳舞的人到这里来参加宴会都会有情不自禁想要舞上一段的冲动。
在凡尔赛宫游玩,还可以品尝到闻名美食界的马卡龙。它是一种由杏仁粉做成的精美法式甜点,不同的颜色会有不一样的口感。Try them?
卢浮宫之旅篇4
巴黎的旅行是从地铁开始的。
1900年为迎接万国博览会在巴黎举办而兴建的地铁,存在于这座城市已经100多年。初来巴黎的人,看到那张地铁***的时候总会有些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的确,14条主线、2条支线、合计380个车站、87个交会站、全线总长211公里,将整个巴黎紧紧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密集的地下交通网络。
这么密集的线***通过不同的颜色区分,密密麻麻地分布在那张小小的***上,怎么会不乱呢。而等你稍微摸清楚了地铁***之后,真正进入到站台或者换乘的时候依然要谨慎,因为巴黎的地铁站之间都是通过一段段曲折蜿蜒的小通道相连,如遇到大型换乘站的时候,简直犹如迷宫一般。哪怕是一个老巴黎人,如果不注意墙上的指示箭头,稍不留神就会走错方向,迷失其中。
“埃菲尔铁塔怎么去呢?”这是我第一关心的事情,我把埃菲尔作为我的巴黎旅行的第一站。“6号线的Champe deMars Tour Effel,找到了吗?路上你会遇到惊喜的。”久居巴黎的朋友神秘地指引着我的方向。
1/梦幻埃菲尔
于是我乘上了去往埃菲尔的列车,在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朋友的话得到了验证。地铁从地下开到了地上,穿过了位于塞纳河上的一座铁桥,透过车窗,埃菲尔的容貌便尽收眼底了,实在让我惊喜莫名。
埃菲尔铁塔有一个外号叫“铁娘子”,我觉得实在恰当不过,虽然是钢铁的外表,可是埃菲尔透出的却不是那种男性的力量之美,而是一种女性的俊秀与高贵。就如同埃菲尔铁塔在法语里面是La Tour Eiffel。而La在法语代表着阴性。
从120年前建成这座铁塔至今,它已经和巴黎完全的融为一体,并且成为巴黎的形象代表,我想更多原因的可能是因为这座铁塔和巴黎这座城市的性格完全符合,虽然恢宏大气却不失女性的柔美,就好像巴黎,虽然不乏气势恢宏的雄伟建筑,却总是如同一个手捧着鲜花、忘记了自己年龄的女郎。
埃菲尔铁塔之下的战神广场,青绿的大草坪上游人们散落其中,或躺或坐,聊天欢笑甚至引吭高歌,欣赏着这朗朗春日的绚烂晚霞,这是一份属于巴黎的浪漫于惬意。想登顶埃菲尔,不是件容易的事,足足排队2个小时,才上了登顶的电梯。天边的晚霞早已经褪去。
随着电梯的爬升,夜色中的巴黎已渐渐清晰地呈现在了我的眼前,城市里五颜六色的灯光闪烁其中,灯光照耀着街道如同一条条火龙。随着电梯的不断爬升,我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
当我最后登上埃菲尔塔顶的时候,终于体会到了那种完整。300米高度的塔顶俯瞰巴黎全城,要说震撼一点也不夸张,特别在这灯火辉煌的夜色之中。蜿蜒的塞纳河穿城而过,无数条街道勾勒出城市的肌体,加上灯光的点缀,恢宏和迷幻的完美结合。俯瞰脚下的城市。感觉如同穿越了空间的阻隔,感受到了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
2/巴黎圣母院的弥撒
巴黎的第二天,旅行依然从地铁开始,既然到了巴黎,巴黎圣母院总还是要去看看的。乘坐地铁1号线,在St Michel Notre Dame下车。走出站台,便能够看到塞纳河对岸西堤岛上的巴黎圣母院了。
欧洲的大大小小的教堂圣母院也去过了不少,有名的圣家堂,圣米歇尔……要说建筑艺术和规模,这座1345年完工的哥特式建筑远远赶不上它们。
但是巴黎圣母院的名气还有它在法国的地位,确实是无法撼动的。
首先巴黎圣母院的位置就是巴黎正中心的西堤岛上,而且是在广场上有一个雕塑,是法国丈量全国各地里程时所使用的起测点,使得圣母院被视为法国文化中心点的象征意义,又更加强烈了一点。
再加上维克多・雨果的那部《巴黎圣母院》的小说,使得巴黎圣母院的名声更加远播世界了。从这个角度看巴黎圣母院的钟楼,总会想起小说里说到的那个卡西莫多的身影。
这次时间去的巧,阴差阳错地选择在了礼拜日的早上。既然是礼拜日,当然就要做礼拜了。进了教堂才发现,圣母院正在做弥撒。弥撒这种仪式我只是听说,还从来没有亲眼见过,这次刚好在这里见到了。整个过程的时间比较长,我进去正好是神父诵经的阶段。
3/卢浮光影
从圣母院走出,我的下一站是卢浮宫。从圣母院到卢浮宫的路程很短,过塞纳河,顺着河边步行20分钟,华丽古典的卢浮宫便出现在眼前了。
卢浮宫始建于13世纪,是当时法国王室的城堡,被充当为国库及档案馆,修建的时间跨度很长,又经过法国大***的动荡,到拿破仑三世时卢浮宫的整体建设才算完成。后来改建成博物馆。这是一座U形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外表尽显华贵,后来加上贝聿铭设计的这座玻璃金字塔的点缀,才演变成现在的模样。
4/香榭丽舍的晚霞
离开拉德芳斯,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依然是乘坐1号线,在ChampsElysees Clemenceau下车,也就是传说中的香榭丽合大街了。
香榭丽合大街始建于1616年,当时的皇后玛丽・德・梅德西斯决定把卢浮宫外一处到处是沼泽的田地改造成一条绿树成荫的大道。后来经过了大约100年的逐步建设,这条街道成为当时巴黎城举行庆典和集会的主要场所,从此香榭丽合成为巴黎最有威望最重要也最具诱惑力的一条街道。
要说到香街的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但我觉得,首先美的就是它的汉语译名了,香街在法语中是Champs Elysees这两个单词,如果直译过来就是“乐土田园大街”,如果这样叫的话,肯定会逊色不少了。然而我们中国人翻译总是会尊重“信、达、雅”的传统,“香榭丽合”的这个译名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既有古典的中国韵味,又有浪漫的西方气息。“榭”是中国园林建筑中依水架起的观景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而曾经的香榭丽合就曾是一片水榭泽国,现在则是一个让世人流连忘返的巨形观景平台。弥漫着咖啡、香水、糕点香气的街道可谓是名副其实的
“香榭”,而街道两旁典雅的奥斯曼式建筑,被称为“丽合”,毫不为过。
旅行最需要祈祷的就是天气,虽然阴雨绵绵也自有一番味道,可是要说逛香街这样的地方,当然还是阳光明媚的好。那天的夕阳很美,渐变的颜色最终化作了天空的这一抹红霞,当时真的被这晚霞的颜色和层次感迷住了,就好像看到了电影上用3D特技做的动画一般。
5/夜色里的凯旋门
卢浮宫之旅篇5
《蒙娜丽莎》失窃案件最终告破,在这桩神奇的偷窃案背后,其实是一个计算精妙的诈骗案。
雷昂纳多不过是个小贼,在他奉命盗走《蒙娜丽莎》前一年,大骗子瓦尔菲尔诺就已经在卖《蒙娜丽莎》了,还随画附赠一张伪造的卢浮宫博物馆***文件,说明《蒙娜丽莎》已被窃。
瓦尔菲尔诺卖了6幅《蒙娜丽莎》给那些虚荣又多金的美国富豪,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去了哪里?
蒙娜丽莎如何被带出卢浮宫
1911年8月21日是周一,按照惯例,卢浮宫闭馆,只有少数工作人员在大厅里走动。这座著名博物馆里聚集了大量藏品,《蒙娜丽莎》就被放在方形沙龙里。卢浮宫的维护总监皮奎特在早上巡视时经过,他告诉助手,这是卢浮宫最值钱的画,市值150万。离开时,他看了一眼表,指针指向七点二十分。
皮奎特离开方形沙龙不久,一扇壁龛的门打开走出一个人。他前一天便躲在壁龛里,卢浮宫有很多这样隐藏的壁龛,通常用来存放画架和画布。
此人穿着白色罩衫,卢浮宫维护部门的工作人员总是穿着这样的罩衫。他直接向《蒙娜丽莎》走去,将它取下来。画幅本身有18磅,按照文艺复兴时期的通常做法,《蒙娜丽莎》被画在三块厚木板上。几个月前,博物馆才通过一些物理方法来保护这幅画:大块的木头支架以及玻璃面板的盒子,总共有200磅。但是这个沉重的《蒙娜丽莎》只是用四个挂钩固定在墙上。博物馆的解释是:发生火警之类的意外时,方便取下。
小偷顺利取下《蒙娜丽莎》,将画藏到工作罩衫里,他在离开时也未露马脚,唯一的麻烦在底层的楼梯间,小偷有钥匙开门,但却打不开,他听到了上面有人下楼,情急中用螺丝刀卸下了门把手。
下楼的是卢浮宫的水管工索维特,他是唯一一个见过小偷庐山真面目的人,后来他回忆道,确实见过一个穿着白色罩衫的人在抱怨怎么门把手没有了。索维特用一把钳子帮他开了门。水管工说,他们应该把门开着以便有人进出。小偷表示同意。
小偷从容地从博物馆的主出口溜走。当天有几个保安在执勤,但是只有一个被安排在那个出口。那个保安又擅离职守,打扫前厅去了,也没看到有小偷离开。只有一个路人看到了一个男人在白衣服里包着一个东西在人行道上走,这个目击者注意到他将一个金属物丢到了街边,走近看是一个门把手。
八点三十五分,皮奎特再次经过方形大厅时,发现《蒙娜丽莎》不在墙上。他对助手说:“上头把它挪走了,大概他们觉得我们会偷走它!”直到周二开馆时,一个画家向保安抱怨,怎么《蒙娜丽莎》没在它该待的位置,保安也不过是耸耸肩:“大概是给摄影工作室拿走了吧。”画家比较拧巴,追问什么时候会归还。保安去找了摄影师,但摄影师说没拿走,或许是拿去清洁了。最后,保安觉得最好通知一个管事的,于是,疯狂的寻找工作开始了,最终他们发现:《蒙娜丽莎》丢了!
《蒙娜丽莎》消失一年后,卢浮宫博物馆不得不面对现实:或许它再也回不来了。1912年的12月,另外一幅画被挂在《蒙娜丽莎》原来的位置――拉斐尔的《巴达萨尔・卡斯蒂利奥内》,同样是肖像画,不过画的是个男人。
“爱国者”小偷雷昂纳多
《蒙娜丽莎》失踪两年后,意大利收藏家阿尔弗雷多・格里在佛罗伦萨收到一封信,发信人自称霄昂纳多,他说《蒙娜丽莎》在他手上。
这位雷昂纳多自称是一个意大利爱国分子,被4e强烈的归还国宝的热情驱使,并下定决心至少要“偷回”一幅被拿破仑掠走的国宝一事实是,《蒙娜丽莎》在拿破仑出生前两个世纪就被带到了法国。他另外提到,虽然他不愿高价“出卖”《蒙娜丽莎》,但是他作为一个负资产者也不会拒绝国家对于一个爱国者的补偿。格里看了一下寄信人的地址,那是巴黎的一个邮***信箱。
格里拿着信去找了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总监乔瓦尼・波奇,波奇有一套来自卢浮宫的***片,上面详细地标注了《蒙娜丽莎》原作木板背后的一些标记。这是赝品制造者不太可能注意到的地方。不久,格里收到一封署名雷昂纳多的电报,他自称在米兰,第二天到达佛罗伦萨。
当天,一个衣着整洁的瘦小男人出现在格里的画廊。格里适度表达了对于真伪的担忧。“爱国者”雷昂纳多重申了他们目前交易的是真品,是他亲自从卢浮宫“取出来的”。但偷窃细节,雷昂纳多则语焉不详。
验货时,格里在《蒙娜丽莎》的背面发现了卢浮宫的编号和印戳。他非常激动,但是强迫自己平静下来,他提出《蒙娜丽莎》需要到乌菲兹美术馆进一步检测。美术馆通过对照卢浮宫拍下的《蒙娜丽莎》中的细微裂纹――由于风化和老化在特定位置而造成的小裂纹是很难仿造的――最后得出结论:这就是卢浮宫失踪的《蒙娜丽莎》。
但是对雷昂纳多来说,这是灾难的开始,就在他回到旅馆不久,两个警察逮捕了他。雷昂纳多没有想到,那两个正直的名流会在他离开乌菲兹美术馆不久便报警。之前,他们还热情地握着他的手,恭喜这个爱国人士找回了国宝。意大利议会在经过一番激烈讨论之后,将《蒙娜丽莎》归还给法国,1914年1月4日,《蒙娜丽莎》又回到了它在卢浮宫的位置。
那个叫雷昂纳多的贼原名文森佐・佩鲁贾,是移民法国的意大利人,1910年至1911年间,他作为粉刷匠曾在卢浮宫工作过。审讯过程中他交代不出盗窃的细节甚至对于如何进入卢浮宫并成功出逃都语焉不详。大概作为这起惊天大案的其中一个跑腿的,他不知也不敢牵扯出其他细节。最后,他被判一年零十五天的监禁,当他出庭时,有人听到他这么说:“还不算太糟。”
小贼背后的诈骗大师
1914年1月,也就在对雷昂纳多审讯开始前的几个月,美国记者卡尔・德克尔在北非卡萨布兰卡的酒吧认识了一个诈骗犯瓦尔菲尔诺。在卖了多年赝品之后,这个家伙已经掌握了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巴黎的赝品市场。他非常用心地经营他的客户网络,尤其是那些美国富翁,他们总是很乐意收购卢浮宫失窃的大师作品。
早在1910年,瓦尔菲尔诺就已经在卖《蒙娜丽莎》的赝品了,当时有报纸爆出《蒙娜丽莎》被偷,但被卢浮宫出面澄清。这让瓦尔菲尔诺和他的同伙陷入了尴尬境地。必须真把《蒙娜丽莎》从卢浮宫偷走,这样他的客户才能确信自己拿到的是卢浮宫的“失窃真品”。此时,狡猾的骗子又心生一计,既然失窃能让一幅假画名正言顺,也能让6幅名正言顺。于是瓦尔菲尔诺又复制了6幅,打算在合适的时机散布出去。
至于偷画,瓦尔菲尔诺说:“这易如反掌。卢浮宫里穿白罩衫的工作人员永远不会遭到怀疑。”他招募了雷昂纳多,因为他知道卢浮宫的密室还有那些供雇员进出的安全通道。
雷昂纳多并不是一人作案,根据瓦尔菲尔诺的说法,他还有两个同案犯帮忙将画从墙上取下,从画框里拿出来。
这个计划唯一的纰漏是,雷昂纳多没有试一下瓦尔菲尔诺给他配的楼梯间钥匙。他打不开门,便卸掉了门把手,接着在本文开头出现的场景便出现了,不同的是,其实最后还有一辆车等在门口接应他。《蒙娜丽莎》在卢浮宫失窃的消息传出不久,那6幅赝品便被卖往美国。这些赝品的所有者都认为自己拿到的是从卢浮宫偷出的真货。
卢浮宫之旅篇6
1、如果一个人要在这镇上走马观花中洞察到唯一的本真,那么,你必会问:磨坊水坝在哪呢?
2、恩施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斑斓的大峡谷,“即使走马观花也令人如痴如醉”。
3、与走马观花族不同,这批常驻记者看中国的视角不同前者,内涵更具沉淀,也因此耐人思考。
4、走马观花的去很多整容医院咨询,最后只发现你咨询的有些医生的没有资格证明,是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的。
5、趁出差看一个城市总不免走马观花,但有点时间走出会议室总是好的。
6、几天的走马观花下来,即使用最挑剔的眼光,我对新加坡的基本评价也还是一个简单的字:好。
7、由于是走马观花式的考察,对经济也只能作一点肤浅的报道。
8、不参加旅游团为好,那叫走马观花,不叫旅游。当然,出去之前应该研究一下,要知道你想前往的地方最出名最美丽的风光何时才有。
9、自助去丽江比较好,因为古城就是给你静静享受的,而不是跟着团到处奔波,走马观花看景点的。
10、那天去展会,人太多了,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
11、我建议你在罗马和巴黎稍微呆久一点,以免行程太赶,走马观花。
12、有的一拿试卷就走马观花看一遍,下笔如有神,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帮助他们一样。
13、这次参观的行程安排的非常紧张,所以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
14、我只待了三天,走马观花,四年前,不过印象还是不错,称得上是浪漫之都。如果能生活在那里,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事。别的不提,单是一个卢浮宫,就够待上几个月的吧!
15、如何才能保证网站浏览者仔细查看网站内容,而不是走马观花似地浏览呢?
16、巴黎之星绝不只是到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和艾菲尔铁塔这些地方走马观花般地看看那么简单。
17、参观样板间不要走马观花,这样不但会错过想要知道的情况,而且很难看出问题。
18、对于初到巴黎的人来说,有些事情是行程安排中必须列出的。()但巴黎之行绝不只是到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和埃菲尔铁塔这些地方走马观花般看看那么简单。
19、打算在三亚几个景点走马观花半天,然后骑回海口。
20、看书不能走马观花,要在心里默读,才能体会到韵律。
21、这回带上个从朋友借来的新款数码机,领大家一起走马观花逛一趟“天地人”。
22、吃过午餐后,我走马观花地参观了龙门石窟。
23、我的旅途开始于夏威夷,虽然是“走马观花”,但快门却也按了超过千下。
24、他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电文,把它放在桌上,望了望安德烈公爵,看来他在考虑什么事情。
25、如果你只是走马观花,你或许会认为挪威人根本不喝烈酒或葡萄酒。
26、只是到国外走马观花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必须要长住的经历。
27、我将不是像一个游客一样走马观花,而是像一个离家很久的孩子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
卢浮宫之旅篇7
1、如果一个人要在这镇上走马观花中洞察到唯一的本真,那么,你必会问:磨坊水坝在哪呢?
2、恩施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斑斓的大峡谷,“即使走马观花也令人如痴如醉”。
3、与走马观花族不同,这批常驻记者看中国的视角不同前者,内涵更具沉淀,也因此耐人思考。
4、走马观花的去很多整容医院咨询,最后只发现你咨询的有些医生的没有资格证明,是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的。
5、趁出差看一个城市总不免走马观花,但有点时间走出会议室总是好的。
6、几天的走马观花下来,即使用最挑剔的眼光,我对新加坡的基本评价也还是一个简单的字:好。
7、由于是走马观花式的考察,对经济也只能作一点肤浅的报道。
8、不参加旅游团为好,那叫走马观花,不叫旅游。当然,出去之前应该研究一下,要知道你想前往的地方最出名最美丽的风光何时才有。
9、自助去丽江比较好,因为古城就是给你静静享受的,而不是跟着团到处奔波,走马观花看景点的。
10、那天去展会,人太多了,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
11、我建议你在罗马和巴黎稍微呆久一点,以免行程太赶,走马观花。
12、有的一拿试卷就走马观花看一遍,下笔如有神,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帮助他们一样。
13、这次参观的行程安排的非常紧张,所以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
14、我只待了三天,走马观花,四年前,不过印象还是不错,称得上是浪漫之都。如果能生活在那里,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事。别的不提,单是一个卢浮宫,就够待上几个月的吧!
15、如何才能保证网站浏览者仔细查看网站内容,而不是走马观花似地浏览呢?
16、巴黎之星绝不只是到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和艾菲尔铁塔这些地方走马观花般地看看那么简单。
17、参观样板间不要走马观花,这样不但会错过想要知道的情况,而且很难看出问题。
18、对于初到巴黎的人来说,有些事情是行程安排中必须列出的。()但巴黎之行绝不只是到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和埃菲尔铁塔这些地方走马观花般看看那么简单。
19、打算在三亚几个景点走马观花半天,然后骑回海口。
20、看书不能走马观花,要在心里默读,才能体会到韵律。
21、这回带上个从朋友借来的新款数码机,领大家一起走马观花逛一趟“天地人”。
22、吃过午餐后,我走马观花地参观了龙门石窟。
23、我的旅途开始于夏威夷,虽然是“走马观花”,但快门却也按了超过千下。
24、他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电文,把它放在桌上,望了望安德烈公爵,看来他在考虑什么事情。
25、如果你只是走马观花,你或许会认为挪威人根本不喝烈酒或葡萄酒。
26、只是到国外走马观花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必须要长住的经历。
27、我将不是像一个游客一样走马观花,而是像一个离家很久的孩子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
卢浮宫之旅篇8
不会写文章的摄影师混不了金融圈,我就是一个生长在上海的27岁男生。喜欢旅行,因为它拥有一种遗忘的力量,让人放下世态的浮躁,俯下身聆听来自肺腑的脉搏。陌生的面孔,让人宁静。每段旅程的终点,也是下一段旅程的起点。努力记录下所有的不确定,在琐碎中寻找一种魔力。新浪微博/豆瓣:@珊瑚少爷
巴黎迷城――重逢篇
傍晚时分回到了巴黎,这个时候的城市有一种特殊的魅力。阳光从大理石建筑构成的“峡谷”中投射出来,仿佛让人看到了希望。当然,所有大城市都有的堵车问题在这里也无法幸免。
又是一次搭深夜的地铁,此时的心情已经和初到巴黎时大不相同。巴黎地铁有很多种标志,这次看到的已经是第三种了。
打折季依旧没有结束,因为新年的关系,这座位于奥斯曼大道的老佛爷百货总店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灯光秀”。虽然每年的***案都没有改变,但依旧让人震撼。
有人曾经说过:“一百年前的巴黎和现在没有差别,一百年后也一样。”正是这种从一而终的延续性,才让这座城市变成了所有人的情人,忠诚不会改变。
巴黎市***厅古老而辉煌,大厦的前身是一座十六世纪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由多米尼克・德・.科尔多纳设计,后在1871年巴黎公社期间被付之一炬。如今的大厦是仿照原来的建筑修建的。
在市***厅前面的广场,总是会有很多形形的街头艺人。这些街头艺人来自世界各地,大部分是异乡的游客,靠自己的技艺换取下一站的旅费。
这个巨大的气泡,恰好把一对恋人包含在其中。就像任何一对热恋中的情侣都会有这样一个气泡,将一切与他们无关的人或事隔绝在外。
巴黎圣母院虽然没有圣米歇尔山那般的壮观,但也许是因为维克多・雨果为它带来的戏剧性色彩,令这座巴黎的主教座堂名垂千古。谁知道在如今挤满游人的教堂某个深邃角落,有没有一个叫做卡西莫多的痴人在等待一位女子呢?
圣母院广场前会有一些朝圣者,带着自己的蜡烛,仅仅是将它们安放在地面,静静地看着他们的烛光映衬着圣母院,然后虔诚地祈祷。
走过圣母院门前横跨塞纳河的大理石桥,会来到另一个RER的车站,不知不觉已经很晚了,但是车站里还是有很多人,很难说他们是游客或者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但是在这样的夜里,大家都不孤单。
我也打算去另一个地方看看。
这里是巴黎大宫,是当年万国博览会除了埃菲尔铁塔之外巴黎留给世人的又一项建筑奇迹,当然还有位于它正对面的小宫。我去的那一天,巴黎人把整个游乐场搬进了大宫,甚至是巨大的摩天轮。也许这样的安排只有绝对浪漫的巴黎人才会想到吧。
清晨的阳光投射在公共花园的护栏上,让人感觉到希望所带来的温暖。最后一天在这座城市,还有些地方没有去过,收拾一下迎着这道光出发吧。
很惊讶在深冬还能看到叶子繁茂的银杏树,据说这些银杏是当年远渡重洋从中国运到法国的。能够在异国他乡看到属于自己家乡的物种,心里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后面的高塔是圣约克塔,高52米,曾经是圣约克-拉布史教堂的一部分,但教堂在1797年的一场火灾中毁坏严重,最后只留下了这部分,倒也是另一种风景。
穿过高塔后面的花园,就到了乔治・蓬皮杜中心,这座被称为“城市机器”的建筑占地100,000平方米。它之所以为世人所知,是因为***性的设计构思,传统中设在建筑内部的构件,如自动扶梯、升降梯、安全出口及各种垂直管道系统都被安装在了建筑的外面。这一构想也体现在位于其中的国立现代美术馆的展厅设计中――当代艺术的所有形式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应该在任何时候,向所有人开放。
阳光洒在蓬皮杜中心前面的广场上,所有人都在享受着这个冬天带来的温暖。其实无所谓天气的冷暖,真正决定人感受是内心的温度。巨大透明的阶梯,带着人群通往着更高的地方,因为那里会更接近阳光。
巴黎的许多转角都长的非常相似,这些建筑的造型让我回想起了上海的“武康大楼”,原名叫诺曼底公寓。
很庆幸在这座城市的最后一天都能沐浴在这样的阳光下,除了带走了城市的阴霾,也带走了久久郁积在我心里的一些东西。
来到了巴黎,绝对不能错过卢浮宫,这座汇集了人类历史数千年艺术瑰宝的宫殿,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据统计,卢浮宫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藏品40多万件。不管游览时间有多仓促,镇馆三宝――爱神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像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真迹都不能错过。
在卢浮宫前的杜乐丽花园休息片刻。杜乐丽花园原为皇后麦迪奇的私产,皇后在花园里修建了杜乐丽皇宫,后来一直作为皇帝皇后的寝宫,也是皇帝大开宴席的地方,华丽不凡。后来凡尔赛皇宫落成,皇帝迁出,它一度冷落了。
如今这里依旧有着当年的植被和草木,是城中居民休闲享乐的好选择。如此悠闲的生活真是让所有的游客艳羡不已。
沿着圣米歇尔滨河路和大奥古斯坦滨河路向前走,就可以到达这座巴黎最古老的桥,有趣的是,它的名字叫“新桥”。这座桥修建始于亨利三世时代的1578年,至1606年亨利四世时代完成。新桥由两座优美的拱桥组成,中间伫立着亨利四世骑像。这里是西岱岛上最突前的部位,也是整个巴黎最能引人遐思的地方。
鸟儿们悠闲地在河岸边上休憩,似乎他们才是这座城市的主人,而我们只是来去匆匆的过客。
塞纳河岸有很多可以被收起的报摊,在晚上它们被折起,根本不辨踪迹。到了白天,它们被一一展开,这里便成了收集旅游纪念品狂热分子的好去处,在这里你也能发现一些不错的古董货。
最后一站是位于蒙马特高地的圣心大教堂,这座宏伟的教堂巍然屹立在高地的顶端,它拥有半罗马半拜占庭的奇特风格。
沿着诺万路蜿蜒下山,就可以来到路面陡峭但景色怡人柳树街。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家们聚集在被称为“高地广场”的一座乡村广场,大部分人都在为旅游者作画。
卢浮宫之旅篇9
这次欧洲游,前后13天,我们走了8个风情各异的国家,看到了比利时的中古风貌,法国的名胜古迹,瑞士的秀丽风景,奥地利的浪漫怀古;感受到了意大利的古罗马风尚,梵蒂冈的***教合一文化,捷克起伏的丘陵和德国的独特景致。
整个行程安排得十分紧凑,一路上精彩纷呈。难忘的13天,我们不仅欣赏了欧洲的绮丽风光,也了解了西方的宗教、历史、艺术和文化,眼界大开的同时,这些文化与历史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后,我把此行的见闻感触编写成文,并将其分为上下两篇。本期与大家分享的是上篇——比利时、法国、瑞士、奥地利之行。
向第一公民致敬
早就听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一座著名的雕像。主人公叫于连,是一个光着身子、正在撒尿的小男孩。他是比利时***精神的象征。这是我们穿越千山万水、跨出国门到欧洲旅游所达到的第一个景点。
布鲁塞尔的“撒尿小孩的铜像”位于市中心的埃杜弗小巷,建于1619年。铜像高50厘米,坐落在两米高的大理石台座上。小孩头发微卷,鼻尖上翘,调皮地微笑,单手叉腰,全身,正在旁若无人地调皮地撒尿。这是雕塑大师捷罗姆·杜克思诺的作品。
导游告诉我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班牙占领***安放好足够的炸药,准备在撤退前炸毁这座城市。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光着屁股的小男孩出现了。只见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勇敢地用尿浇灭了导火索。火被熄灭了,整座城市和全城人民的生命财产保住了。这个小男孩就是于连。从此,小于连成为了比利时的英雄。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他,***府就在他撒尿浇灭导火线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纪念铜像,并授予他“布鲁塞尔第一公民”的荣誉称号。
望着这座不到一米高的青铜雕像,“第一公民”的称谓让我肃然起敬。所谓第一公民,就是享有最高声誉的人。通常,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会因为出现了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而被人们知晓。比如,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的故乡波恩,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的出生地特里尔城……这些城市都会因为这些杰出人物的存在而被人们记住。
当我们走进这种国度,走进这些城市,就会被这样的光环笼罩。如果要在这些文化名城评选第一公民的话,***治家、思想家、艺术家比比皆是。例如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就出现过震惊世界的大画家鲁本斯。但他并没有被评选为“第一公民”。这里第一公民的殊荣赐予了一个光屁股的孩子。整个布鲁塞尔城市,因为有这个孩子而大放异彩。他的名字不仅风靡欧洲,也誉满世界。
现如今,小于连早已成为了布鲁塞尔的象征。布鲁塞尔的市民在市中心大广场为他建立了博物馆,该馆现已收藏有各国***府***及名流赠送给于连的各式服装数百套,其中还有我国赠送的中国人民***装和布鲁塞尔建城千年时赠送的汉族对襟小裤褂。
每逢重大节日,布鲁塞尔人民都要为小于连穿上盛装,接受人们的“拜访”。以小于连撒尿形象制作的各种纪念品应有尽有,不仅满足了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的需求,更为比利时赚取了丰厚的外汇,促进了布鲁塞尔旅游业的发展。
平常,小于连尿出的是水,到了狂欢节那一天,尿出的是啤酒,成千上万的人争先恐后地在那里畅饮。
人们纪念于连,是纪念他的勇敢行为永存人间。人生路漫漫,其间虽遇上许多磕磕碰碰,但更多的则是来自他人的关爱温暖的话语,困难中的援手,陌生人的友善……记住这些,常常怀念,心灵也会受其润泽,生活当中的美好自然常存。
情系塞纳河
去过巴黎的人都不会错过塞纳河,因为巴黎的许多著名景点都集中在塞纳河沿岸。塞纳河全长776公里,流经巴黎的一段全长131公里,是塞纳河最美的一段。巴黎起源于塞纳河,塞纳河是巴黎的母亲河。
河两岸有许多名胜古迹。左岸有1937年为举办世界博览会而建的夏乐宫,宏伟壮观的凯旋门,18世纪建筑的协和广场,拥有40多万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珍品的卢浮宫,具有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市***厅,人类建筑史上的明珠巴黎圣母院。右岸则是巴黎的摇篮西岱岛,古老美丽的圣路易岛,1900年建成的奥赛博物馆,金色穹顶建筑的荣***院,1889年建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埃菲尔铁塔等名胜,乘船游览,船上有中文解说员,身在异国他乡,听到中文,让人倍感亲切。
塞纳河两岸有一座座造型美观风格各异的建筑。坐船游览观光,沿岸的名胜古迹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而其丰厚的文学积淀也让许多文学爱好者趋之若鹜。有人说,泰晤士河寒风黯然,哈得逊河空荡无幽,尼罗河泥沙俱下,泰伯河混浊不清,唯有塞纳河蕴含诗意蜿蜒向前。
许多蜚声世界的文学巨子都是沿河而居。福楼拜的书房窗临塞纳河;莫泊桑与同伴经常泛舟河上;莫里亚克对着塞纳河的流水,听着圣母院的钟声,写出了《黑夜的终止》;巴尔扎克、左拉、都德,喜欢在左岸的咖啡馆聚会聊天……在塞纳河畔,这些文学大家,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文坛大作。
塞纳河的万种风情也令中国文人怦然心动,徐志摩赞美道:“塞纳河,流不尽的浪漫情怀。”巴金的一段话值得一引:“早年我只身去巴黎留学的时候,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塞纳河。”黄永玉则创作了《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泛舟赛纳河,扑面而来的春风带给我一种凉爽安静和舒适,尽管时间不长,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游船已经缓缓靠近岸边,美丽的赛纳河,你的风采,会永久地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走在绿色的森林里
巴黎是绿色的“天国”,四周被森林环绕。北面,70多公里外有贡比涅森林;西面,50公里左右是圣日尔曼森林,都距巴黎不远。
巴黎近郊还有两片小森林。西边是布劳涅森林,东边是文森公园,这是巴黎人晨练、假日散步、娱乐、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场所。我们的住处就在文森公园附近,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这里是大自然的骄子、天然的花园;这里有树、有花、有鸟兽自由出没;这里还有球场、赛马场等等。一年一度的巴黎爵士音乐会也在这里举办。
清晨,附近社区的居民和游客会三三两两地走进公园,沉浸在可以蔽日的森林深处,不动声色地将自己遮掩起来,与公园融为一体。巴黎人尽可以无所事事地闲坐在斑驳的白色木椅上,享受着阳光或者绿茵,巴黎的奢华与喧闹在这里变成了零散的片段。
文森公园,就像是巴黎人的后花园,每株树、每棵草、每朵花、每滴水,包括动物都同生活联系得很紧。人们喜欢它们,也保护它们。森林里看不到果皮纸屑,因为连孩子都懂得,随意乱扔脏乱杂物,森林将会变成垃圾箱。破坏了生态环境,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由于巴黎汽车多,污染严重,***府很注重森林的发展和保护。法国的人工森林不少,如果砍掉一株,一定要再植一株,每座林子都有专职的护林人员,因为他们知道:森林是空气的天然调节器。
这片森林的中心,还有一片潋滟的湖泊。那清澈明亮的水面,好像要从四面溢出来一样。周围绿荫笼罩,成群的鸭子和雪白的天鹅在水面洋洋得意地漂浮着,划动着,有的鸟儿还飞来飞去。湖光树影,鸭鸣鸟唱,犹如走进世外桃源,让人久久不愿离去。
徜徉巴黎的艺术殿堂
卢浮宫,这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宫殿始建于12世纪末。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地收藏各种艺术品,他之后的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分为古希腊艺术、古罗马艺术、古代东方艺术、古代埃及艺术、中世纪文艺复兴和现代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和装饰艺术6大部分,每一类不仅是艺术品,更有历史,文学,宗教等内容贯穿其中。
有人说,在卢浮宫内,如果你每分钟看一件艺术品的话,需要7个多月才能看完。徜徉其间,真想用相机把馆内的每件珍品都记录在镜头内。但终因时间仓促而无暇顾及,只能重点参观“镇宫三宝”——胜利女神石雕、维纳斯女神雕像和蒙娜丽莎油画。
无头折臂、乘风欲飞的“胜利女神”雕像置于宫内一二层之间楼道的显著位置。她那似从天而降,又似展翅高飞的英姿可让人感受到胜利女神内心涌动的激情。看着雕像,耳边仿佛响起撼人心魄的交响乐章。人们纷纷赞美这尊雕像独特的创意与流畅的线条。似乎眼前已不再是一座冰冷的雕像,她从里向外透射出的那种灵性,是恬静与动感的完美组合,让观赏者为之倾倒。
在告别“胜利女神”之后,我们又来到第二件镇宫之宝维纳斯女神雕像前。这尊高约两米的雕像立于大厅中央,头部和身体微侧,鼻梁挺直,嘴微微向上翘,两眼传神,长裙及地。当光线投射到她的身上,这位来自爱琴海的少女即便失去了手臂也还是那样的亭亭玉立、端庄典雅,将残缺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她的美,与性格豪放的胜利女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卢浮宫里最名贵、最吸引观众的第三件镇宫之宝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伟大的天才艺术家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这幅名画高悬在2楼画廊的突出位置。从早到晚都有来自各国的艺术家与游客围聚在这里欣赏。有的人似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久久不愿离去。人们静静地感受着蒙娜丽莎眼神中的喜悦和悲哀;静静地观赏蒙娜丽莎面部表情中每一微妙的变化;静静地等待看蒙娜丽莎嘴角的上下移动——好似要说些什么,却欲言又止,留下了永恒的微笑。
卢浮宫,艺术之宫。每一根廊柱、每一扇门窗、每一件珍宝都那么诱人。
瑞士琉森 风景迷人
瑞士之美名传天下。在瑞士旅行犹如闯入画中。而琉森之美,则为瑞士之甲。它的古典、优雅和静谧,不时会让心中涌起一阵阵诗意,这是在欧洲其他任何城市都感受不到的。
来到琉森,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狮子纪念碑,这是世界最有名的雕像之一,1821年由丹麦雕塑家雕刻在天然岩石上。这头长10米、高3米多的雄狮痛苦地倒在地上,折断的长矛插在肩头,旁边有一个带有瑞士国徽的盾牌。这座雕像意在纪念1792年8月10日为保护巴黎杜乐丽宫中路易十六家族的安全而战死的786名瑞士雇佣兵。雕像下方有文字描述了此事件的经过。这次事件之后,瑞士停止出口雇佣兵。后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来到琉森,将“濒死的琉森狮子”誉为“世界上最悲壮和最感人的雕像”。
我们参观的第二个景点是琉森雪山。来到琉森阿尔卑斯山雪山,我们就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迷住了,震撼了。向上看,阿尔卑斯山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树林被积雪覆盖;向前看,是一池清冽透彻碧波荡漾的湖水勾画出的梦幻般美景。湖水因雪山拥抱而银光闪闪,山色因湖水的衬托而清辉熠熠。山水相映,如梦似幻。
经过排队等候,终于轮到我们四人乘坐缆车。40分钟后,轻松到达了山顶。山上有终年的积雪与冰川,视野相当开阔。漫步雪山观景,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诸峰的雪顶好似飘浮在云端,云雾缭绕。我们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向下俯视,琉森湖和琉森老城尽收眼底。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此刻的感受,我会说:欧洲的风光哪儿最美,瑞士的雪山瑞士的水。
琉森最引人注目的,是斜跨在罗伊斯河面上的一座200余米木制长桥——卡贝尔桥。卡贝尔桥建于1333年,是一座盖有木屋顶的河上走廊,又称“廊桥”。它既是欧洲最古老的有顶木桥,也是琉森极为显著的地标之一。走进“廊桥”可以看到廊桥顶部每隔几米就有一幅彩画,共有120幅宗教历史油画。时间最久的绘制于17世纪,画的内容多为琉森的历史风貌和人物的故事,每幅画下还有一首德文诗。桥的两侧栏杆上摆满了花卉,桥影与花影倒映水中,呈现出一种诗情画意。有资料记载,1993年8月,卡贝尔桥曾遭火灾,所幸并没有被完全烧毁,损毁的桥身及画作都已经修补完整。经过重修,重创后的“廊桥”才恢复了原貌。
琉森是个湖光与山色相互映衬的美丽城市,是“欧洲十大旅游城市”之一。市中心并不很大,主要景点都集中在步行可及范围内。漫步在琉森的古城,瞻仰那巍峨的教堂和低矮的现代化民房,这种古朴气氛与现代化设施的交融,给人一种奇特异样的感觉。虽然我们只做了短暂的停留,但悠游其间,皑皑雪山、湖光水色,好像走进仙境一般,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因斯布鲁克掠影
因斯布鲁克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谷之中,是奥地利西南部的一座城市,居民有18.4万。每一个到过因斯布鲁克的人都会为它那不露痕迹的优美而心醉神迷。它不是珠光宝气的贵妇人,而是一个天生丽质的乡间少女。
因斯布鲁克是奥地利第5大城市,是连接德国和意大利的要津,也是从瑞士通往维也纳的必经之路。因斯布鲁克是著名的滑雪胜地,1964年、1976年和2012年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均在此举办。
因斯布鲁克保持着中世纪城市的容貌,在狭窄的小街上,哥特风格的楼房鳞次栉比。巴洛克式的大门和文艺复兴式的连拱廊展现出古城的风貌。老城的东部和北部是因斯布鲁克新城区。这里的工业非常发达,并且经常举办展览会。
著名的“黄金屋顶”位于弗里德里希大街尽头。它的整座屋顶并非都以黄金铺成,只是在大楼中部阳台上的一块具有饰意义的飞檐上敷以金箔。它建于1500年,属晚期哥特式建筑风格,是为了纪念马克西米连一世订婚而建造的。金色屋面由3450块金箔铜板贴面而成,檐角边缘装饰有动物***案的雕饰花纹,廊柱表面围满了浮雕。正面下端雕有奥地利和匈牙利的纹章,侧面还有施泰尔马克和蒂罗尔的纹章,整个墙面及阳台装饰得非常讲究。
卢浮宫之旅篇10
塞纳河上最老的桥是大桥(Grand-Pont)和小桥(Petit-Pont),它将西岱岛和塞纳河的两岸连接。现存的小桥建于1852年,是塞纳河上历史最古老的桥。到过巴黎的人,几乎没有不去西岱岛(Cite)的,因为久负盛名的巴黎圣母院便坐落在那里。岛的中部,各有一桥连着塞纳河左、右两岸,分别叫作圣米歇尔桥(Pont St Michel)和尚吉桥(Pont au Change)。这两座桥算得上是由来以久,往前可一直追溯到十六世纪左右。当时塞纳河左岸还是一片旷野,一些贵族、狂士,青春年少,常过去游玩冒险,因此被称为“文人冶游场”。而那时候要去左岸,除了艄公摆渡,圣米歇尔桥和尚吉桥几乎是唯一可能的选择了。西岱岛西端的尖角处另有一桥,经它至塞纳河右岸,左首不远便是卢浮宫。此桥名叫“新桥”。说其新,大概乃是相对于圣米歇尔和尚吉两桥而言;新桥莫基于十六世纪末,直到1607年建成,算算它也是一大把“年纪”了。新桥长278米,是塞纳河上长度最长的桥。
塞纳河东段状如小船的岛城是巴黎的发源地。小岛四周的10座桥,将小岛与岸上城区连结起来。古老的塞纳河孕育了不可胜数的名胜古迹,著名的国际性都市巴黎最初只是塞纳河中的一座小岛。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巴黎不断向塞纳河两岸发展,最终成为世界著名城市之一。由于塞纳河在巴黎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故巴黎又被称为“塞纳河的女儿”。
巴黎塞纳河沿岸古迹众多,为游客旅游观光的胜地。
塞纳河右岸主要有国际广场、巴士底广场、卢浮宫、协和广场、爱丽舍宫、戴高乐广场等名胜;左岸有埃菲尔铁塔;河中西岱岛上有巴黎圣母院;西南部有凡尔赛宫;西北部蒙马特高地上有露天画廊。这些都是世界上声名赫赫的建筑,为世界各国人所向往。
在塞纳河北岸偏东的巴士底狱广场和偏西的协和广场之间,是巴黎市***府的所在地。塞纳河南的拉丁区是法国最大的大学区,著名的巴黎大学就坐落于此。乘船沿塞纳河往西,可以到达位于河北岸的卢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