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0篇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1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要求: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四、具体措施:

1、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   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   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   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   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2

关 键 词核心素养;课程改革;品德课程;品德教材修订

中***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5-0032-06

2009年,以日本国立教育***策研究所“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项目启动为标志,日本正式开启了“学生核心素养”(亦称“21世纪型能力”)为本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品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率先进入改革实施阶段,而品德教材作为学校品德课程的内容载体,是品德课程创新这一动态过程的物化构成,不仅体现着品德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内容,更是具体化的品德教学大纲并以之规范品德课教学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对日本小学三、四年级品德教材的分析,探究日本基于核心素养的品德课程改革基本思路与特征,以期能为我国新一轮品德课程改革及教材修订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品德教材目标重构: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本

2009年,日本国立教育***策研究所启动了“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项目,该研究旨在“关注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向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生活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从而为将来的课程开发与编制提供参考和基础性依据”[1]。基于“未来”视角,围绕“整个教育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这一根本问题,项目组在分析社会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以及日本教育***策动向,提出了21世纪日本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即“21世纪型能力”(见***1)。

如***1所示,“思维能力” 是由解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构成,居于“21世纪型能力”的核心地位;支撑“思维能力”的是“基础能力”,即在语言、数量关系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技能学习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包含调整自我的行动和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生涯规划能力、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与他人共同参与策划构建社会的能力、伦理道德意识和市民责任感等各项能力,它限定和引领着“思维能力”的应用和发展。三者紧密相关,共同构成了日本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即“培养具备适应21世纪生活的日本人,从而建立以自主、合作、创作为轴心的终身学习型社会。”

三大核心能力中,与学生品德及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是“实践能力”,这一核心素养包含“自律活动力”“构建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参与计划能力”三大亚核心素养。从关系视角切入,它们与个人、他人、集体、社会文化、生命、自然等六大领域相互关联,构建起了相应的“能力”与“价值”教育目标,继而形成了主导新一轮品德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这也是本次品德教材修订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具体如下***所示: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同时兼顾各年龄段学生认知与社会性发展的不同特点,实践能力为本的品德课程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为四个阶段:小学低年级段、小学高年级段、初中段以及高中段。限于篇幅,在此以小学高年级段为例①,如下表所示:

实践能力核心素养通过细化与阶段化,直接引领着新一轮的品德课程改革,更直接引领品德教材的修订。

二、品德教材内容重组:以核心素养形成规律为本

基于上述目标体系,日本文部省对小学三、四年级的品德教材――《我们的道德》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修订后的《我们的道德》教材,在内容选取上紧扣实践能力核心素养目标体系,且严格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形成的规律,选用多层次、多维度的范例教学内容,将相关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合并编写。

首先,教材内容的选择严格遵照核心素养的具体化目标。以“自律活动力”为例,这一核心素养具体包含了生活习惯、健康体能、计划执行力、自我认识等七个方面,因此,教材在选择主题、内容以及编排的时候,全面体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具体如表2所示:

其次,教材遵从实践能力这一核心素养具备连续性的特征,采用了年级合并编写的方式。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思维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此阶段的他们,无论是获取概念观点还是养成行为习惯,都需要不断地重复和巩固。[7]因此,修订后的小学三、四年级品德教材把两个年级合并在一起编写,让学生在两学年里学习同一本教材。如***3:《我们的道德》部分内容截***所示的两幅***:左***来源于《我们的道德》第一部分“自我提升”的第二小节“下决心做的事要坚持到最后”,该小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划执行力。为了深入贯彻此目标,本教材采用循环往复的形式,让学生三、四年级分别设定一个目标,记录下设定目标的理由及达成目标的简要历程,以帮助学生理解计划执行力的内涵;右***来源于《我们的道德》第一部分“自我提升”的第三小节“要有勇气做正确的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以此为出发点,教材设计了让学生写下三、四年级鼓足勇气做的事情模块,引导他们思考鼓足勇气做的事情之间的联系,通过时间与事件的前后对比,让学生明白选择的价值与意义。

如此,对于同一价值观念以及行为习惯,学生在两年内将得以巩固和强化。这切实保障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延续性,注重了品德教育的实践效果,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第三,教材遵循核心素养形成的规律,遵循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的原则,采用以范例为主的内容呈现方式。范例式教学强调让学生学到学科的系统思想而不是系统材料,要求在教材中设计范例性的课题,让学生在每一个课题上停留较长的时间,以使他们能够学得透彻,领会深入,牢固掌握,学以致用,最终使学生能面对问题情景而展开学习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9]整体而言,《我们的道德》每个主题的教学,都先用学生个人的范例引出章节主题,再选取社会生活中的范例引导学生走向实践探索,最后选取与主题相关的经典范例让学生对该主题再次思考(如表3:《我们的道德》内容呈现形式)。此种呈现方式不仅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让学生能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道德》中的每个主题都与人和社会息息相关,都必须予以重视。

三、品德教材理念更新:走向“学材”为本

日本著名学者高仓翔教授曾提出,教科书作为“学材”,具有五大功能:(1)唤醒学习的功能;(2)提示学习课题的功能;(3)提示学习方法的功能;(4)促进学习个性化、个别化的功能;(5)巩固学习的功能。[11]这五大功能构成了学材式教材设计理念的基本原则。《我们的道德》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遵循核心素养形成的规律,同时还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材设计理念,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学材”。

首先,“学材”要想唤醒学习,就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过程及情意方面的特点[12],对于品德教材而言,适应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特点是关键。《我们的道德》共四章,从前到后依次是:自我提升――与人相处――感受生命――和大家联系在一起,先从学生“自我”出发,再到“社会”,最后是“国家”。根据科尔伯格对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三、四年级的学生大致属于前习俗水平或习俗水平。处于前习俗阶段的儿童,或是从能否引起快乐的角度,或是从提出要求的人们的权威性,去辨识有关是非好坏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即处于以自我为中心来评判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的阶段;处于习俗水平的儿童能理解维护自己的家庭、集体或国家期望的重要性,而不理会直接的和表面的后果,即处于此阶段儿童的道德评判标准已经开始从自我主义转向社会集体。[13]基于此,《我们的道德》在内容编排上符合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转向关注社会集体的道德认知特点,具有使学生产生对未知世界的期待与崇敬,并产生学习热情的魅力。[14]

第二,“学材”要提示学习课题,促进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个别化,就需要做到不仅提示学生必须达到的共同目标,而且提示拓展和深化学习的多种选择方向,以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兴趣。[15]《我们的道德》中每一章下的每一小节的标题都是对学生必须达到的共同目标的提示,而在每一小节里面都会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以适应每个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分理解学习目标和课题的内涵(参见表4)。这使得新的品德教材既照顾到了学生发展的共性,又满足了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本书的习题以开放性问题为主,不设置正确的答案,允许开放式的学习结果和思维方式的存在。这更进一步地凸现了品德学习的个性化。

第三,“学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指导学生学习,提示学习的方法,即教科书应该具有培养学习方法、思考方法等元认知能力的功能。[17]《我们的道德》在目录之后特别呈现了本书的使用说明,介绍了学习此教材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1)自学:读书并思考,写一些自己的看法;(2)讨论法:和朋友讨论各自的看法;(3)调查法:听一听小区人们的心声、试着和家人聊一聊写一写;(4)重复实践法:《我们的道德》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反复利用的一本书;(5)反思:思考在生活中什么才是重要的,让自己的生命变得丰富多彩。这些方法是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以发挥元认知能力的方法。同时,教材中每个主题的编写包括任务的设置等也充分体现了这些品德学习方法。

四、对我国品德教材修订的启示

(一)品德教材目标应紧跟基础教育改革趋势

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均启动了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自十之后,***正式启动了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三大板块内含9大指标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这一核心素养体系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出发,关涉学生的“自主性”“社会性”以及“文化性”,反映为“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以及“文化修养”三个板块的核心素养。其中,自主发展包含“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三大核心素养,社会参与包含“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三大核心素养,文化修养则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三大核心素养。整体而言,这些核心素养均具有跨学科性,且跟学生品德发展紧密关联,因此,建议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出发,通过指标内容的细化以及学段的具体化,进一步构建我国未来的品德课程改革包括品德教材修订的目标体系,真正实现品德教育的“核心素养”转向。

(二) 品德教材内容编排应遵循学生品德发展规律

在我国,“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性质而言,它是知识、能力与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因此,必须要整合各类课程,建构综合情景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尤其是社会参与类的核心素养,与品德联系最紧密,它的形成必然以儿童的生活实践为基。因此,在编写品德教材过程中,我们应遵循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的顺序,选择并设置融自然、社会与人文为一体的教育范例,让儿童在范例的学习中不断感悟、体验,进而联系自我的日常生活与行为来予以反思、实践。

(三)品德教材设计理念应转向“学材”为本

过去数十年,应试教育一直处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地位。尽管近年来一直提倡教(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但以升学率为主要评判标准的应试教育依然处于主流。此教育大背景中的教材设计使用的也是最有助于实施应试教育的设计理念:“知识中心式”。在此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教材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注重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是帮助学生学习某一门知识的辅材料,也仅为学生掌握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而服务。而以发展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品德教材,其在设计上必须使用具有连续性、实践性、多元性以及开发性的教材设计理念,与具有开发性、指导性、多元性、连续性、实践性和巩固性等特点的“学材式”教材设计理念相呼应。因此,品德教材如果在设计编排上摆脱传统的教材设计理念使用“学材式”理念,将会使品德教育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去发展我国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国立教育***策研究所.教育n程の成にvする基A的研究蟾3:社会の浠に辘工胭Y|ゃ能力を育成する教育n程――研究_k事例分析等からの示唆[R].2012.

[2]国立教育***策研究所. 教育n程の成にvする基A的研究蟾5:社会の浠に辘工胭Y|ゃ能力を育成する教育n程成の基本原理[R].2013.15.

[3][4][6]国立教育***策研究所.教育n程の成にvする基A的研究蟾5:社会の浠に辘工胭Y|ゃ能力を育成する教育n程成の基本原理[R].2013.94-95.

[5][16][日]文部科学省.我们的道德(三、四年级)[M].翻译本,(内部资料),2016.8-130.

[7]吴风岗.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J].天津教育,1980(4).12-16.

[8][日]文部科学省.我们的道德(三、四年级)[M].翻译本,内部资料,2016.24-33.

[9]刘惊铎.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新模式[J].教育研究,2006(11):64-68.

[10][日]文部科学省.我们的道德(三、四年级)[M].翻译本(内部资料),2016.8-50.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3

摘 要:彰显思想品德课的育人本质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主要路径有三条:一是以“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为育人点梳理出道德成长主题,循序渐进地设计教学内容,构建“基础·延展·实践”育人课程体系;二是落实“让学生经历成长过程”的教学理念,引领学生在参与、体验、自省、合作中解决成长困惑,构建“情境·活动·育人”的育人教学范式;三是遵循“道德评价要注重德育过程和道德践行”的评价原则,优化评价的育人功能,构建“多元·过程·等级”的育人评价机制。

关键词:育人课程体系 教学范式 评价机制

耿帅,男,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高级教师。

思想品德课是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其本质就是“育人”。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品德课至今没有完全突破“纯知识学科”的桎梏,导致教师的教脱离了学生的成长需要,学生的学异化为“划书、背书、考书”,最终的教育效果是“知行不一”。其实,现在的思想品德课,无论是课程标准、教材还是教学思想,都和以前的“***治课”有了天壤之别,早已抛弃了耳提面命式的说教,转而把立足点确定为“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学的过程也演变成“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力***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践行的统一”。为了让思想品德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彰显其育人本质,我们做了大胆尝试。

一、整合课程资源,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思想品德课主要由四大知识领域构成,即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而这四个领域的知识在当前不少义务教育阶段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甚至有一些课程内容是简单的重复交叉。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更好地发挥各种育人资源的作用,整合课程资源成为构建新德育课程体系的必然趋势。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构建了“基础·延展·实践”三类课程形态。

1.基础型课程。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凝练成长主题,解决学生困惑,构建基础性课程。一是将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和现有的《人生规划》《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公民教育》《传统文化》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统筹考虑,遵循学生成长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每学期规划出四个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形成“成长主题”,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培养学生跨学科地综合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整合思想品德课内部的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个知识领域的内容,共同指向某一问题,多角度、综合性地解决学生困惑;三是整合成长主题之内的教育因素,把自身、教师、家长、社会的资源引进课程,设立讨论话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一课程类型旨在结合学科特点,为学生释疑解惑,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每个学期规划4个“成长主题”,一般在课堂内完成。

2.延展型课程。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拓展延伸道德养成,构建延展型课程。延展型课程紧密结合“成长主题”的主旨内容设计,旨在实现与自我、社会、生活的联系,切实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自身成长中遇到的问题,这是对基础型课程内容的拓展、延伸和深化。课程形式如:校园焦点聚焦、社会热点解析、时***专题讲座、手抄报展评、主题演讲、搜集整理与共享、情景剧表演、观看影视片(如“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道德人物评选”“中国好人评选”“开学第一课”“社会与法”等)、学习交流分享会、我说我的××故事等。每个“成长主题”之后设计2-3个延展性课程,供教师和学生自主选择其中l一2个在教学中落实,一般在校园内完成。

3.实践型课程。走进生活,学以致用,注重道德践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构建实践型课程。结合每学期的“成长主题”拟定实践主题,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借鉴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作,走出校门,走进家庭、社区、企业、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研究小组自行设计研究主题,制定研究目标,选择研究方法,编制研究工具,最后把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从“解释自己的问题一可供选择的方法一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我的行动计划”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专题研究报告,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每学年开展两次,上学期安排在“十一”、寒假;下学期在“五一”、暑假。每次展示后作为小组的标志性成果赋分并计入过程性评价。

二、活化教学方式,落实活动育人

构建“多元·过程·等级”的评价模式,多层面、过程性考查学生的道德践行。积极构建以生活为出发点,以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合作互助为学习方法,以解决问题为衡量标准,以“立德树人”为最终追求的“情境·活动·育人”教学范式,打造充满思想与文化、体现民主与尊重的生态育人课堂。

1.精心策划育人切人点。综合分析学生成长需求,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育人切入点,从“为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人手,确定育人主题。在编制“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时,侧重研究“育人目标”;在研究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增设“育人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育人路径的策划。育人路径一般是“生活(来源生活、回归生活、高于生活)——活动(情境、问题、体验)——教育(教化、育人、践行)”,即从生活中提炼问题,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触动心灵,触发情感,形成稳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进而将其外显为道德行为,实现知行统一的德育目标。

2.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要求,侧重体验感悟和实践活动。倡导采用活动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把知识的形成过程融在活动之中,在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育人目标。教师要把握三种课程类型的特点,立足教材、改造教材、拓展教材、整合教材,对教材有高屋建瓴的把握与掌控,真正实现“用教材教”的要求。

3.创设以育人为核心的高效教学范式。基于“模块设置,整体推进”的教学思想,教案的设计要遵循“问题呈现——情境再现——参与体验——反思提升——行为外显——多元评价”的基本设计思路。我们分别从两个角度进行设计。教师角度:来自生活的报告——找准学生的问题——迁移拓展应用——链接生活实际。学生角度:自主感悟、心灵“四动”(感动、震动、触动、冲动)——互助学习、思维碰撞——学以致用、当堂达标——走进生活、我在行动。倡导教师在基本范式的指导下,形成独特的育人风格。

4.整合育人队伍,拓宽育人渠道,形成育人合力。在学校层面,重新整合学校德育队伍,把具有育人功能的班主任、思品课教师以及团委、德育处、家委会等人员和机构进行整合,组建“大德育工作室(处)”,统一由德育副校长管理,统筹负责开发育人课程,开展育人活动,进行育人评价;倡导实行“双导师制”,思想品德课教师担任或兼任班主任,参与主题班会,将学科教学和德育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等平台,把品德养成、心理调试、社会适应等教育内容与文明家庭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家校互补,家校互促。整合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等,解决德育场所问题;协调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名家、义工组织等资源,建设校外德育基地,为学生创设走进社会、服务他人的机会;联合工会、共青团、妇联、志愿者等群众组织,开展道德共建活动。

三、改革评价形式,实现立德树人

评价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推进育人改革的重要抓手。我们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符合思想品德课程特性和学生发展实际情况的有效评价方式,体现全面、多元、过程性的评价要求,构建“多元·过程·等级”的评价模式,多层面、过程性考查学生的道德践行。

1.抓实过程性评价,实现育人的过程化。一是实行观察评价。在“基础型课程”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态度、习惯、行为等,由此判断其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的一致性,教师给予一定的等级,形成第一类过程性评价等级;在“延展型课程”实施中,将学生的标志性成果展示并由全体学生评定等级,形成第二类过程性评价等级。二是实行项目评价。根据学生在“实践型课程”中完成的研究成果,由学生和教师评委按照标准(根据具体研究课题制定)分别打分,划定等级,形成第三类过程性评价等级。过程性评价评价重在评价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融入社会的能力、安全与防护能力等。此类评价每学期开展4次,可以按照40%的权重转化为等级纳入学期评价。

2.改革考试内容与形式,让考试也能育人。只要试题设计科学合理,考试也能够实现育人的功能。心理、道德方面的知识不再考查机械的“死知识”,全部采用主观题的形式。一是重点考查学生是否较好地解决了成长中的问题和困惑,二是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以考促教,倒逼教师开展活动性教学,促其摒弃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加强思想品德试题命制研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设计增强真实性和情境性,设问具有选择性、开放性和探究性;注重选取与高中学习衔接的、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内容进行考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扭转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就能得高分的状况;糅合公民教育、安全教育和人生规划等相关内容,发挥思想品德课的综合育人功能。这样设计出来的试题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也能够反思自己的道德认知,进而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行为。

3.改革评价等级划定及结果使用。每学期把过程性评价和笔试的分数按照4:6的比例进行转化,以等级形式呈现,形成综合评价等级,并将此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4

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围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目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以市教研室与学区工作计划为指导,特制订以下学区教研教研计划

二、工作重点

1、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本学期开始,对第七册教案和故事资源进行整理,按内容重点进行分类,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市实际情况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建议30条,并将优秀教学设计整理成册,建好品德学科教学资源库,与大家共享资源。

3、教师要学会通过提示去整体把握教材,既可以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三、工作计划

月份

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参加学区教研组长会议。

2、布置落实各校的教研工作任务

九月份

1、进行期初常规检查。

2、小学学科教学规范实施情况调研。

3、第七册品社教案资料收集与整理。

4、第七册品社故事资源的修改、整理及补充。

十月份

1、学科指导小组菜单式服务行动(待定)

2、《县域小学教学质量检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专题研讨。

3、学区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品德35周岁以上)

内容为(a、叙述“我的教学故事”b、分享“我的教学感言”c、展示一堂品德课(课例自选)

十一月份

1、参加市级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

2、《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成果交流活动。

十二月份

1、各校根据学校实际安排活动。

一月份

1、学期评价与质量评估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市教研室与学区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目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品德学科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能,努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营造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使我们学校的品德教学队伍素质更上一层楼,使品德学科的教学水平能更上一个台阶。

二、工作要求: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切实抓好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的建设。

2.本学期开始,对十一册教材教案进行整理,按内容重点进行分类,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市实际情况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建议30条,并将优秀教学方案整理成册,建设品德学科教学资源库,在次基础上探索教学方式的革新和评价标准,从而逐步完善本市品德学科从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的完整的、可行的课程体系。我教研组将积极参与,并组织优秀教师参加教案撰写,教学故事筛选。

3、加强网上教研活动。可结合本校开展的各类活动,及时上传优秀课例、理论学习资料、活动通讯稿等,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让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通过开展校级课堂教学评比,以评促研,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本学科的教学研究。研究课可结合一至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生活实际,自定教学内容。

三、具体活动安排:

八月份:

1、参加市教研组长会议。

2、学区教研组长会议。

3、制定本学期学区教研组计划。

九月份:

1、推进实施《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建议30条》,并提出修改意见。

2、申报参加小学品德学科指导组菜单式服务行动。

3、六上教材教案整理。

十月份:

1、参加小学品德学科指导组菜单式服务行动。

2、学区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

3、六上故事资源整理、筛选。

十一月份:

1、参加市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

十二月份:

1、学习教育理论,进行博客、qq等网上沙龙,写体会。

一月份:

1、学期工作总结。

2、期末质量评估。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改的思想精神,推进基础教学改革,进一步发挥品德教研组工作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的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和自身素质。

二、工作思路

1.学习反思聚焦,促进有效教学;

2.立足常态课堂,提升执教能力;

3.加强校际交流,实行资源共享。

三、工作重点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灵活运用多种教法进行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文件,德育纲要,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加强教师师德学习,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更新教学观念,对新教材进行备课指导,交流经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3.抓好教学课前调查,以学生需求为前提,紧贴学生发展实际,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优秀道德品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1】

4.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以活动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

四、主要工作安排

八月:

1、课题结题。

2、参加学区教研组长会议。

九月:

1、进行期初常规检查。

2、传达大组会议精神,制定并落实工作计划。

3、小学学科教学规范实施情况调研。

4、二年级上册教案资料收集与整理。

5、二年级评价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6、二年级故事资源的修改、整理及补充。

7、参加小学各学科教研组长会议暨新课程跟进培训。

十月:

1、学科指导小组菜单式服务行动(待定)

2、《县域小学教学质量检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专题研讨。

3、学区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品德35周岁以上)

十一月:

1、参加市级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

2、《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成果交流活动。

十二月:

各校根据学校实际安排活动。

一月:

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期末评价。

2、期末常规检查。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和品德学科教学建议30条为指导,以共同体建设为载体,以教研活动为工作主线,关注教学常态,聚焦教学疑惑,努力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积极推进我区品德学科的和谐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丰厚底气

本学期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引导教师开展学科理论的学习,一是培训。采用示范、研讨、点拨等小型、多样、灵活的培训方式,努力带给教师 “经验的分享”和“价值的建构”,从而逐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二是沙龙式交流。依托qq群平台,组织学区品德骨干教师,期初确定研讨主题,在教学实践中剖析课堂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把他们推到课程实施的前沿,从而引领我区的品德教学,促进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立足实践,扎实研究

为进一步培育教师的课程意识、研究意识,本学期本着“常规工作优质做,重点工作精细做,特色工作创新做”的策略,努力将教研中心下移到学校,力求“人人改一点,校校试一点,课课做一点”,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加强常态课课堂教学研究,以示范和典型案例分析为基本方式,从解决问题走向经验提升,从经验走向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真正使教师的教学感性与理***融,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舞台。

2、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品德学科教研的重要工作。具体实施中继续走“一般教师抓过关、骨干教师上水平创特色”的培训思路,锻造教师,做到培养有层次,努力有方向,促其尽快成长;同时强化学科教研,使学校的校本教研走向规范,走向科学。

3、做实课题研究

抓实08学年在市级立项的课题的研究。在具体操作中,加强对课题指导,走实研究的过程,强化过程的监控,规范档案的管理,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具体工作

九月份:

1、各乡镇思品教研组长会议,制定教研组计划。

2、品德学科教学规范实施情况调研。

十月份:

1、学科指导小组菜单式服务行动。(地点未定)

十一月份:

1、观摩省级优质课课例。(主题: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有效交流)

2、中年教师课堂风采展。

十二月份:

1、“如何搞好小课题研究”网上主题沙龙。

2、 “同读一本书”活动。(《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或《好习惯速成秘诀——好习惯教育的宝典》)

一月份:

1、撰写“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2、组织各年级做好考查工作,并上交试卷。

3、交流各乡镇教研组工作。

9月份:

1、 参加市教研组长会议

2、 组织学区教研组长会议,传达市活动安排

a 、建立各乡镇教研组长通讯录

b 、收集整理第一册故事资源并做好故事链接

c、收集整理第一册优秀教案

d、征集一年级品德评价方案

e、布置学科教学规范事项

3、 联系学科指导小组服务学校

10月份:

1、学科指导小组活动

2、参与《县域小学教学质量监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

3、组织学区中年教师课堂风采展

a、叙述“我的教学故事”

b、分享“我的教学感言”

c、展示一堂品德课

11月份:

1、参加市中年教师风采展

2、故事资源的开发应用策略的征集

12月份:

1、期末质量评估

2、期末总结

一、指导思想:

围绕着课程资源开发这个主课题展开教育教学研究, 提高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结合市教研室的工作安排,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师中渗透改革、创新的思想,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规范他们的一言一行。

二、主要工作

(一)开展教研组建设,浓厚教学研讨氛围

1、开展主题研讨,展示教学风采

确保每学期两次主题教研活动,学习教育科学,科研理论,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探讨教学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品德组的实际,积极参加学校间的互动交流,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创设亮相、展示的机会,鼓励青年教师抓住展示自己风采的机会,发挥同伴合作,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壮大我学区品德学科骨干教师队伍。

2、建立帮学对子,提高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探索不同类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2)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集体备课方式,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渐在反思中进步。同时,重视听课学习,有计划的对教法进行探讨,形式不拘一格。通过上互助课,互相研究,互相探讨更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使老师们在锻炼中不断成长,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奴课堂教学的能力。

(二)以科研为先导,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1、加强学科教学研究,重点做好课题研究。

2、大胆探索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发展的功能。

继续改革、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改变对学生单一的评价模式,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多样化要求,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和特长。逐步建立建成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评价制度。

三、具体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参加市学区大组长会议

九月份:

1、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2、检查期初备课情况。

3、学习品德课堂教学常规30条,意见建议征求。

十月份:

1、组织进行课程改革理论学习:

2、组织品德教师参加学科指导小组菜单式活动。

3、小学中年教师品德学科学区选拔比赛。

十一月份:

1、市中年教师品德学科课堂教学风采观摩。

2、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研究课题成果交流活动。

3、期中备课检查

十二月份:

1、组织一次学区级调研活动

一月份: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5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计划范文1

一、指导思想

***教处以塑造学生美好品德、开启学生智慧人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依据《xx区学校德育工作规程》,以以生为本、以德为先为宗旨,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中心,在八礼四仪系列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二、工作重点

在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基础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未成年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八礼四仪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突出重点、抓出实效、创出特色上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品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队伍建设,营造和谐的德育氛围。

(1)以学习为先导。组织班主任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法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增强遵纪守法、依法执教的自觉性。结合***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问题,提升师德师风。

(2)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品行好、素质高、能力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不断进取的班主任队伍;鼓励班主任运用高超的协调能力、精辟的分析能力大胆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在德育工作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德育工作的感召力。

(3)树立良好师德。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应发挥表率作用,注意行为举止,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大力倡导以生为本、以德服人的教育理念,形成勤于学习、善于育人、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高尚师德。

(4)三位一体德育平台。建立健全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充分发挥外部环境的正能量影响,形成育人合力,搭建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平台。

(5)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的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完善班主任例会制度以及常规工作检查公布制度,坚持公正、公开、公平原则,客观评价班主任工作。

2.加强德育常规管理工作。

(1)为贯彻落实《xx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教处全面推进八礼四仪主题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学生文明礼仪素养,使学生都能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努力成为品德高尚、富有理想、文明有礼、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为此,***教处将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加强学生纪律、卫生、文明、安全等检查力度,促使他们利用学校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注重良好班风、学风的培养,做好文明班级文明学生的评比工作,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

(2)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处全面铺开班级道德讲堂和班级美德善行榜工作,旨在让高尚的道德理念驻留学生心灵,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

***教处围绕道德讲堂教育主题,通过做一番反省、唱一首歌曲、看一个短片、读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做一番点评、送一份吉祥活动的开展,普及自强、厚德、崇俭、诚信、明礼、报国、尽孝等道德规范。

3.提倡班级特色管理。

鼓励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认真并耐心细致地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注重深入思考、深刻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管理模式。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必要的心理疏导方法;设立心理咨询室,努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困惑,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步入正轨。

5.加强法制、安全教育。

***教处配合安全办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工作,经常邀请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律法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通过消防、地震等安全演练,提高学生应对各类自然灾难的本领。

6.开辟各种渠道,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公益劳动、体育科技、文化艺术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

7.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教处注重班级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班级文化品味。充分发挥学校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画廊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坚持用正确舆论引导人、优秀作品鼓舞人、典型事例激励人。发挥好校园广播的功能,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让它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又一有力阵地。充分利用班会课,组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针对性强的主题班会实践活动。

8.结合创建绿色学校、文明城市等活动,做好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教处通过开一次大会、作一次广播、出一期宣传栏、绘制一份手抄报等向学生宣传文明城市和绿色学校创建的意义,通过培训让广大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态道德及绿色环保行为。***教处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绿色环保理念活动爱护花草树木宣传标语征集厉行节约珍惜资源我要光盘良好行为的培养从我做起进行垃圾分类赞美校园爱护环境征文与艺术作品节能减排公民手册的学习与实践活动我亲眼看到的爱护环境好行为(或破坏环境的坏行为)我家的环保经演讲比赛利用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对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环境教育,让环境意识、环保行为深入人心,成为所有师生及家长的行为习惯。

9.拓宽德育渠道,发挥三结合教育优势。

办好家长学校,增进家、校联系。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听讲座、随堂听课等形式,丰富家长学校的活动,并确保家长参与率。***教处要求班主任坚持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经常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推进家校联系,提高教育水平。学校要求家长和班主任密切配合,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好孩子。学校通过辅导,要求家长注重提高家庭教育效果,转变家长中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充分发挥关工委在德育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学校关工委定期对学生进行爱国、爱***、礼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感恩等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关工委注重关注贫困生、学困生、留守少年的情况,与贫困生、学困生、留守少年结对,给予贫困生、学困生、留守少年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支持。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计划范文2

一、指导思想:

秉承享受教育幸福成长办学理念,深入学习贯彻落ʵϰ***系列教育讲话精神,以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实践、体验、内化、践行的德育教育原则,内化德育理念,优化德育行为,关注教育细节,规范德育管理,从小事进行德育实践,以细节提升德育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石。

二、工作目标:

深耕润泽德育,力求品牌化唱响三爱旋律,方式儿童化

强化德育队伍,走向专业化丰富德育活动,追求特色化

整合德育资源,活动系列化拓展育人途径,形式多样化.

三、工作措施:

(一)撑好支点,加强团队建设。

①提升德育工作效能。加强德育工作统筹协调,每周一出示德育处周行事历,做到德育活动责任到人、任务到岗、时间到天、考核到位。进一步发挥学校德育工作QQ群的作用,推动德育队伍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再提升。

②改革班级管理模式。出台正副班主任管理考核方案,增强全员育人的意识,形成人人抓德育的良好氛围。加强班主任出勤考核、管理考核,以考核促进步,激励班主任工作热情。坚持班主任月例会制,对班主任队伍,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务处配合,组织德育微课程(晨会课)巡课、班会课研课,提升班主任专业化水平。

(二)、突出重点,争创平安校园。

①常规管理做精做细。一是推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班级事务承包制;二是抓好六个秩序:集会秩序、课间秩序、就餐秩序、大课间秩序、放学秩序、就寝秩序;三是常态化检查,每日一巡查,每周一小结,每月一量化,及时评选并表彰文明班级和优秀班主任。

②重点环节落小落实。加强进出管理,保安必须着装上岗,进出人员必须严格登记,门房必须保持整洁卫生,校门口必须停放有序。加强宿舍就寝管理,继续实行班主任签到制(不准打替,特殊情况请假),继续实行特殊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制,宿舍管理员必须作好相应记录。加强学生上下学管理,由校车司机直接到门房进行登记,学生放学,全员参与,由***教处统一安排,各教师作好相应交接记载,谁出问题谁负责。实行周隐患排查上报制,每周由***教、总务、校办组成联合检查组进行隐患排查,并上传两化平台。落实每月一次的安全演练。加强对师生心理健康知识、疾病防治及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

(三)、塑造亮点,深化特色德育。

①抓好微德育。以周一国旗下课程实施为切入点,以晨会课为突破口,细化德育实践活动,突出从小事做起,选择学生可感知、可参与、可体验的活动,持之以恒地常规教育,增强教育效果的冲击力。根据时令特点和上级安排,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适时开展抗战胜利日、感恩教师节、庆国庆、我们的节日:重阳、体育节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喜爱的德育活动。

②贯穿慢德育。创新诗意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协同教导处、体艺组,尝试开展六艺大课堂社团活动:设置幸福课程超市,于固定时间、在固定地点、由固定教师组织实施,实行开放式报名,菜单式供课,走班式教学。

③绽放暖德育。认真开展贫困寄宿生资助工作。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随堂听课。加强对教师家访工作的组织管理,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家访率达班级人数的25%.鼓励年轻班主任开通班级家校联系QQ群,试运行学校微信公众号,探索手机里的家长学校。探索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运行体制。办好学校鼓号队、广播站,继续开展班级之星寝室文明之星托管好宝宝评选活动。

(四)、抓好基点,厚实德育文化。

①缔造完美教室。美丽教室的文化建构,除了环境布置外,还应该有班名、班徽、班旗、班歌、班诗、班训、班级承诺(誓约)、道德人格系统等。学校倡导通过班级课程、班级庆典、班级活动,班级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等建设,朝向卓越教室。

②升级志愿服务。继续打造晨迎、午练、暮护三大志愿服务品牌。尝试实行志愿者团队督查制,就寝半小时内由小志愿者团队负责监督记载。

③创建体艺品牌。尽早开展一班一品牌创建。将运动会改组为体艺节,邀请家长到校观摩。

四、具体工作安排:

9月:礼仪文明月争做文明小使者

1.举行开学典礼,召开班主任期初工作会议2.制定学校德育、托管中心、少先队工作计划,班主任制定班级工作计划3.各班学习讨论《中小学生守则》4. 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活动

10月:生命安全月争做守纪小模范

1.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教育活动2.开展我为祖国生日开party中队主题活动3. 诗意大课间督导4. 庆祝建队日系列活动

11月:身心健康月争做健康好少年

1. 体育节2.六艺大课堂启动3.班级文化建设评比

12月:环境卫生月争做美德好队员

1.开展法制宣传月活动2. 开展四年级学生感恩节活动3.庆祝元旦活动

1月:学习快乐月争做学习小主人。

1.完成班队工作总结、少先队工作总结;评选、表彰优秀班集体。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年度总结2.举行休业式;开展缤纷冬日寒假生活指导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计划范文3

一、指导思想

秉承为每个孩子创造人生幸福的办学理念,以学校六届二次教代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的总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增设德育架构,创新德育评价机制,以开展德育月度主题活动为主线,规范学生行为,提升师生德育素养。以指导少先大队委的监察、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强化三级家长委员会职能,使学校德育工作系列化、课程化,营造和谐、务实、创新、有序的德育氛围,从而提升学校师生的健康幸福指数。

二、现状分析:

优势:

1.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在学校倡导读书氛围下,部分班主任老师开始从专业学科素养或班级管理方面入手,较好的更新教学或班级管理理念;另一方面学校积极鼓励推荐班主任老师外出学习培训,重视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

2.在三学段五模块自主德育理念的支撑下,少先大队委参与学生就餐、路队、三操的监查,学生的自主管理水平大有提高。

3.在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过程中,凸显了部分班级的师生智慧,创设了温馨优雅整洁有序的育人环境。

4.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班级管理,较好的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不足:

1.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不均衡,个别班主任与家长关系僵化,家长满意度较低。

2.仍时有学生被罚站或体罚或心罚现象,教师对学校三条高压线***策重视程度不够。

3.学生路队秩序、就餐纪律、教室物品摆放不规范时有反复,一是缺乏班主任持久的重视和关注,二是各类检查员的责任意识、榜样作用缺乏指导培训。

三、工作目标:

1.做实三项重点工作:引领心理教研组长和学段德育教研组长创造性开展工作;围绕语文课改,科学规划设计孔子文化系列活动;开创风采博奥人推优宣讲工作,倡导校园正能量。

2.开展德育五讲五养月度主题活动:9月份讲规则,养习惯;10月份讲诚信,养品行;11月份讲自主,养自信;12月份讲合作,养思想;2017年1月讲反思,养内涵。

3.落实两项对接工作:中、高年级班委成员对接和高、低年级学生帮扶对接。

4.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成立新一届学校家长委员会,强化家委会功能与职责,有效沟通家校联系,助力学校教育。

四、主要措施和要求:

1.引领学校心理教研组长和学段德育教研组长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①进一步学习和明确心理教研组长和学段德育教研组长的岗位职责,并科学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②心理教研组长充分发挥我校心理咨询师的现有资源,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学段设置心灵关爱站,各班级组建心灵使者团,多渠道、多措施、自主开展、可操作的各年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以期提升学校师生心理健康指数。

③结合五讲五养德育月度主题活动,开展系列化学生心理团队辅导讲座,组织两次大型的诚信、感恩、自信、励志专题教育活动,并形成完整的心理健康德育课程。

④各学段德育教研组长每天对学段所属班级进行师生常规检查,并反馈给学段主任,量化考核到班级,实行日反馈、周通报、月考核制度。每月20号,会同学段主任对本学段所属班级进行三档量化并上报德育处。

⑤学段德育教研组长结合五讲五养德育月度主题活动,借助周一班会时间、周四教师集体教研时间、周六班主任会议时间,精心设计每个月适合本学段学生特点的、有教育意义、凸显本月德育活动主题的师生活动,并形成完整的学段德育课程。

2.围绕语文课改,科学规划设计孔子文化系列活动。

①紧紧围绕语文单元整合、多课渐进的教学改革,将孔子文化融入到课改之列,分学段、分批次,借助电影、演讲、晨诵、征文等多种形式,带领学生走进孔子,了解孔子,进而倡导孔子文化.

②借助语文课改,将孔子文化做实、做大,或诵或读或讲,将经典推上舞台。

3.开创风采博奥人推优宣讲工作,倡导校园正能量。

①通过每天的巡查或德育教研组长的推荐,发现校园内我们身边某一方面具有榜样示范作用的班主任或科任老师,我们将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学校网站、领导颁奖等形式,进行推优宣传,一方面让受表彰的老师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荣誉感;另一方面树典范、学榜样、倡导校园正能量。

②协助德育教研组长组织一次低年级学生博奥,我的家***文绘画展、组织一次中高年级学生及家长博奥,我最敬佩的一位老师的演讲比赛、组织一次老师们我眼中的班主任征文活动。

③本学期在10月、11月、12月分别开展三次优秀班级开放周活动,分别从班级常规管理、班级特色鲜明、小组合作成效显著的三个方面来展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班级文化建设、学生习惯养成的优秀做法,以期引领班主任队伍向更优发展。

4.按计划、有措施、逐步组织实施德育月度主题活动,使之系列化。

①以新学期学生入学后的常规教育为主要内容,明确就餐、路队、宿舍、三操、卫生、纪律等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以开学典礼和主题班会为主要形式,借助宣传橱窗和文化展板,9月份开展讲规则,养习惯月活动;

②辅以语文课改中的自读、运动会期间的纪律秩序的遵守、卫生的保持、国庆节放假期间在家的礼仪等为主要内容,以家长反馈、学生心得、摄影记录为形式,10月份开展讲诚信,养品行月活动;

③以校园歌手大赛、学生才艺大比拼、读书交流会及单周日住宿生活动等内容,在11月份开展讲自主,养自信月活动;

④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捆绑评价、高低年级学生帮扶、班级对接为主要内容,以交流、问卷调查、班主任反馈为形式,12月份开展讲合作,养思想月活动;

⑤以期末学生评优和社区表彰,及自身总结反思本学期成功和不足之处为主要内容,以主题班会、总结性的征文为形式,2017年1月份开展讲反思,养内涵月活动。

德育月度主题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采取分学段、各有侧重点、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并根据学生参与的广度、班主任的组织过程及活动效果,将活动开展情况考核评价到学段。

5.落实两项对接:中、高年级班委成员对接和高、低年级帮扶对接。

①与德育教研组长商讨,确定对接帮扶班级,与双方班主任共同设计具体的对接措施,要定期、定时、定人、定地点,确保帮扶效果。

②班委成员对接,可有效提升班干部的管理能力,而学困生的帮扶对接则最大化的培优辅差,起双赢作用,双方班主任在德育教研组长的帮助下,做好对接帮扶学生的动员工作,并进行榜样带动示范作用的激励评价。

③一学期召开两次对接师生的阶段流,总结经验,弥补对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6.借力学校家长委员会,使其参与学校管理,了解师生工作,并对外宣传学校正信息,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

①成立新一届学校家委会,制定新学期学校家委会工作计划。

②强化学校家委会的功能与职责,细化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的具体内容,如组织家委会成员到校观摩处室或学段亮点工作、参与学校运动会、学生评优表彰及期末学段处室的述职总结等大型师生活动。

③落实家长开放日、家长驻校办公流程,创新家长交流会活动形式。

④本学期由学校家委会组织一次班主任外出参观实践、两次优秀家长专题报告活动。

⑤务实开展好优秀家长的评选工作,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统一。

7.加大常规监查力度,联合其他处室,助推德育工作前行。

①本学期加大学生每日常规的监查力度,协同德育教研组长,从学生的规范佩戴、有序进出校门开始,落实学生每日常规:早操质量、课间进出楼秩序、跑操效果、晨诵前的卫生清扫、午休宿舍纪律、班级阳光活动的特色训练、晚自习心理放松操的规范、睡觉前的洗漱洗脚等个人卫生监查等。

②协调沟通公寓、餐厅管理科,通过评选优秀宿舍、优秀舍员、优秀餐桌、文明就餐小标兵、就餐优秀班级等活动过程,务实做好学生的就寝、就餐工作。

③与教导处、艺体部共同设计策划博奥大舞台的的师生展示周活动。

④协同教导处组织一次我的读书生活汇报交流,引领班主任读书习惯的养成。

我们德育处人员要从自身做起,要谦逊、勤快、精细、主动、谨言、好学,要胸怀雅量、果敢亢直、勇于担当、宽严相济,用爱去塑造、用情去感化、用心去激励、用智去影响,努力构建博奥学校德育工作系列化、课程化,使博奥每一位师生身心健康、阳光幸福!

五、本学期程序化德育工作:

1.每周一次班会。

2.每周一次卫生大扫除。

3.每两周一次升旗仪式。

4.每两周一次班主任培训。

5.每两周一次大队干部培训。

6.每月一次流动红旗评比。

7.每月一次团队心理辅导。

8.每月一期德育主题活动班级展板展评。

9. 每月一次《班主任工作日志》展评。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6

对学校来说,评价指标实际上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仪,是学校德育水平的测量仪,是发扬成绩、纠正 偏差的校正仪。可见,德育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策性很强的指导方案。

因此,设计制定学校德育评价指标是一件责任重大、十分严肃的工作,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 既要遵循德育的规律,依据教育的理论,使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基础上,又要考虑本地区教育的特 殊情况。所以,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 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学德 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有关精神, 制定学校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努力把握德育评价中诸指标因素的内涵、作用、结构及相关关系。

一、指标要素构成

我们把中小学德育要素分为五大类25种,简列如下:

(一)决策因素德育目标

工作计划。

领导机构

│队伍建设

(二)条件因素│素质建设

│制度建设

时间和经费。

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国际主义教育

(三)内容内素│理想教育

│道德教育

│劳动教育

│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

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管理育人的示范性教育

│***治(思品)课的系统性教育

│学科教学的渗透性教育

(四)方式方法因素│学科班级的常规性教育

│校园环境的感染性教育

│团(队)学生会的自主性教育

校内外“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

思想***治素养

(五)效果因素│校纪校风

德育科研成果。

二、指标因素分析

(一)决策因素

德育决策是德育目标的确定和德育方案的选择。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关系到德育全局的方向和 整个部署,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成败。因而,我们必须遵循规律,尊重实际,科学决策。

1.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德育工作的归宿,并指导、调节、控制着整个德育过程。确立德育目 标,就是科学决策的第一步,是整个决策的基础。有了明确的德育目标,就能研究并拟订出达到这一目标的最 优工作方案。德育目标充分体现出导向性和针对性,它包括空间体系和时间体系两个方面。空间体系是由一组 德育目标项目构成的整体,能反映出一所学校的任务和德育目标的相互关系,对德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时间 体系是指长、中、短期,如由三年规划、一年目标、学期计划建立起来的目标时序网络,主要反映目标随时序 变化的规律和要求,起到使目标相互衔接和按时序控制的作用,因此,学校要有德育的长远规划,目标明确, 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切合校情。中小学都要有六年培养目标,分段要求,且做到师生员工清楚明白。

2.德育计划

德育计划是把德育目标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活动进程。学校年度德育计划是实现长远规划的阶段性任务 ,必须与远景规划一致贯彻执行。有关部门工作计划与学校德育计划衔接配套,如***、***、工、团、少等部门 及班主任都应根据学校德育计划制定

与之相关的细则和安排,切实保证学校德育计划的落实。

(二)条件因素

完备的德育条件是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计划的重要保证。学校要在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制度规范及 时间、经费上创造必要的组织保证和物质条件,确保德育工作正常运转。

1.领导机构

学校领导班子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德育根本,是一个坚持正确办学指导思想的领导核心,为切实把德 育放在首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应健全德育领导体系,形成三级管理网络。

(1)校级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有书记、主管校长、工会***、团委书记、***教主任、年级组长、*** 治教研组长、家长代表参加,统筹和协调全校德育工作,并拟订***、***、工、团、民等各自的德育岗位责任。 每学期德育专题研究不少于三次。

(2)年级设有一名专管学生工作的年级组长,负责全年级德育工作。

(3)班级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任课教师为组员的班级领导小组。这样就保证学校德育层层到位,步步落实 。

2.队伍建设

学校德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德育队伍的素质。学校要挑选最好的干部组建***教处,挑选最好的教师担任班 主任。这既能保证德育队伍的素质,又能体现德育工作者的光荣感,使德育队伍具有吸引力。

3.素质建设

学校以德育规律为指导,有具体的班主任进修培训计划和学习研究制度,有完善的德育教研体系,既要有 “双纲意识”(教学大纲和德育大纲)、二种风格(教书风格和育人风格),又要有二种教研(学科教研和德 育教研)、二种考核(成绩考核和品德考核),保证整体育人水平不断提高。

4.制度建设

学校德育工作月有计划、周有安排、期未有总结。升国旗、唱国歌、呼号、国旗下的讲话制度规范化。学 校有班主任工作管理条例和评估考核指标,定期评比、表彰、奖励先进德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使班主任的 责权利统一,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5.时间和经费

按国家大纲要求,开足开齐***治(思品)课;时事教育课高中1节/周,初中1次/半月;团队活动8次/学 期;班会8次/学期;活动时间和班主任下班时间落实。

学校经费预算中,有德育专项经费,并占一定比例。备有音响、摄影等活动器械。

(三)、内容因素

德育内容指的是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治思想和世界观来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问题,它是德育目标的具 体体现。只有通过与德育目标相应的德育内容的教育,目标才能落到实处并得以体现。否则,德育目标就成为 空话。评价学校德育内容的选择和实施,应注重以下三点:

1.德育内容的导向性

《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大纲》和《纲要》所规定的德 育内容体现了***和国家对中小学生品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应该成为学校德育中最经常、最普遍性的内容。

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了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 ,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的 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等十个方面。

初中德育的基本内容是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 动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等七个方面。

高中阶段的基本德育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 劳动教育,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等八个方面。

2.德育内容的序列性

各级学校都有相应的德育内容,但任何一项内容都不是由单一的一个层面而是由深浅不同的多层次构成。 受教育者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其所能接受的内容层次的高低、深浅和广度也就迥然差异,因此 ,确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一定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德育内容配列,使之互相衔接、互相渗透、 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只有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有层次地把内容组成相适应的配列结构,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 效果。否则即使内容正确无误,如果内容的深浅、广度脱离了受教育者的发展实际,不论是过高还是过低,过 深还是过浅,其结果必然是收效甚徽,或者“零效益”,甚至“负效益”。这就要求学校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上做到层次性与系统性的统一,使德育内容形成一个序列的整体。

3.德育内容的时代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深圳特区肩负着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迎接“九七”香港回归的历 史使命。由于社会经济体制和***治体制中某些环节的调整,也要求德育内容作相应的改变,或者赋予原有内容 以新的含义,或者去掉一些不适应的过时内容,或者增加某些新内容,使学校德育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所 以,特区中小学德育内容可作某些强化和更新的尝试。

──创业意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本身就是一项开创性事业。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精神和开拓能 力,是现代教育目标应有的组成的部分,是21世纪国民素质必备条件。深圳的今天正是无数劳动者艰苦创业的 结果,而深圳的明天需要未来的劳动者继续开拓。

──开放意识。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经济。当代中小学生处在中华民族最开放的历史新时代,特别是九 七年后,深港之间不设“边防”,面对国际化大都市,深圳未来的建设者既需要大胆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 成果,又需要坚决抵制一切腐朽消极的东西。

──风险意识。在市场竞争中,机遇与风险同在,成功与失败伴行。而当代中小学生缺乏风险意识,感情 脆弱,经不起挫折,哪怕是一次考试失败,情绪也会一落千丈。所以也应把培养学生敢闯、敢冒险精神列入德 育内容中。

还有像“公关意识”、“法制意识”、“科技意识”、“效益意识”等许多时代赋予开创新世纪的必备的 素质。

(四)方式方法因素

实施学校德育大纲(纲要),不能单靠班主任孤***作战。在开放的社会里,学 生置身于多种群体的人际关 系中,时刻受到各种群体形象的影响。因而德育的途径要多层面、多角度,其方式与方法更应具有多样性和多 变性。教育就必须触及到学生的全部生活中,让学生在整个时空内能受到良好的熏陶。所以学校要协调多种教 育途径,明确学校、家庭、社会不同的德育责任,形成全员育人、全民育人的德育网络,以发挥德育的综合功 能,提高整体效益。

1.管理育人的示范性教育

学校领导应成为德育行家,要在管理育人的岗位上率先落实职责,要有校级干部的年级负责制、思想教育 宣讲制、中层以上干部的德育蹲点包班制和每周一次的干部值日制等。

2.***治(思品)课的系统性教育

***治课讲授要准确、系统、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思品课讲授要目标明确、说理透彻、一课一得。***治( 思品)课教师经常深入班级参加活动,了解学生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3.学科教学的渗透性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生德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学科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师德形象、教育艺术来实现教 书育人,并自觉紧扣教学大纲和德育大纲,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性,依据各科教学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 透***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学校要有学科德育的纲要和教案。

4.学校班级的常规性教育

(1)每学期精心组织一次全校性的侧重于***治思想教育的专题活动,计划周密,措施具体,形式新颖。

(2)有全面实施德育工作状况的五类检查记载:

a、学科德育教学的备课、听课检查;b、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执行状况检查;c、班主任工作检查(班主任工 作手册、主题班会、家访、个别教育、班刊、班级管理);d师德检查;e、兴趣小组活动、校刊、广播等情况 检查。

(3)学校加强学生品德评定的领导和管理,制定学生品德评价标准,检查班主任所写的学生评语。学校检查 班级评语分别达60─100%。

(4)班主任有健全的常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并有记载。如班级考勤、课堂常规、文明公约、清洁卫生、 养成教育的训练制度。

(5)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做到每学期与每一个学生谈话一次,有实效,有记载。

(6)班主任耐心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干部,有成果、有教案、有跟踪记载。

(7)班级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主题班会。形式新颖,质量较高,学生欢迎。

(8)班主任每月召开一次由全体任课教师参加的班级教导会,研究班级学生思想***治工作,解决具体问题, 有记载,有实效。

5.校园环境的感染性教育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 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 德育环境。

(1)学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阅览室、荣誉室、团队活动室),并能发挥作用。

(2)学校有统一的校风、校歌、校服、校徽,广大学生行为规范,心理健康。

(3)校园生活丰富多彩,15个教学班以上的学校,校级学生社团或课外兴趣小组应有10个,班级课外兴趣小 组至少每班一个,参加活动的学生不少于50%,做到时间、地点、内容、辅导员落实。

(4)定期举办读书心得、影视评论的交流和文艺汇演,作品展览等活动。

6.团队组织的自主性教育

学生是学校德育的主体。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组织又是学校德育工作中最有生气的力量,在全面发展 教育中,具有***性和自主性。学校高度重视团队工作,培养学生骨干,定期表彰优秀学生。每学期团(队) 、学生会组织好1~2次主题班会活动,内容健康有益,生动活泼、学生喜爱。

7.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是学生德育的又一重要阵地,是校内全员育人渠道的补充和 延伸,只有沟通校内外两条渠道,才能实现学生德育目标的一致性。

(1)建立家访登记簿,每学期家访人数不少于班级人数的1/2;

(2)家长会每学期不少于两次,会前有准备,会后有记载;

(3)办好“家长学校”,对新生的家长轮训一次,不少于二个单元时间;

(4)“社区教育”活动要有计划、有校外辅导员、有教育基地及教材,并有效地开展活动,全体学生到活动 基地2次/学期;

(5)国防教育、***事训练列为初中、高中新生入学和小学高年级教育内容,每年开展一次活动,达到6~8学 时,效果较好。

(五)效果因素

学校德育的效果孕育于德育过程的精神活动创造中,是一种动态的质量表现。由于德育是包含***治思想、 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心理素质的综合教育,必然落实于实体对象的品德表现上。所以德育效果就是学校德育 工作的成功率,是预期目标的到达度和完成率。凡是符合德育目标任务的有价值的,有效度、信度的信息和事 实依据,都可以视为德育效果。

1.思想***治素养

学校德育必须讲求实效,必须落实到人才的素质结构中。提出德育目标,创设德育条件,优化德育途径, 这仅仅只是手段,而落实的情况,最终要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折射出来。学生的道德行为就如一面镜子,能真 实反映学生德育的得失程度。所以学校德育就应该追求实实在在地影响学生的品德行为上。

(1)***治(思品)课、时事教育合格率,分别达到80─95%,高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1~2次/学期。

(2)初中以上学生学会用阶段分析观点、辩证唯物观点观察社会,能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小学生初 步具有辨别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90%以上学生符合要求。

(3)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的教育有成效。关心国家大事,理解***的基本路线,懂得为什么热 爱中国***的道理。小学生要爱国旗、队旗,爱家乡、学校和班 级集体。90%以上符合要求。

(4)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中学生要逐步认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并用实际行动勤奋学习。 小学生要明确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并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60─80%以上的学生符合要求。

(5)学生要求进步的人数逐年增加,进步率达30─50%。

(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热心为集体服务,积极面分别为60─80%以上。

(7)中学生能知法、守法,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小学生基本无偷盗行为。

(8)基本养成劳动习惯,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全体学生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乐意参加公益劳动的学生 为90%以上。

(9)学校公物完好率达到95%以上,无浪费水电、丢弃早点、乱撕本子、乱涂乱画的现象。

2.校风校纪

(1)校园绿化、美化、净化。

(2)学生文明礼貌好,穿着朴素整洁、文雅大方,无奇装、烫发,遵规守纪,举止文明,无打骂现象,集合 站队秩序井然。

(3)形成良好的班集体,80%班级已形成活泼、积极向上、尊师守纪、学习空气浓厚的良好班风。无乱班。

(4)无随意停学生课,无体罚,无流失学生,无重大事故,考试无作弊等现象。

(5)无违背国家教委关于中学纠“片追”和“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十[:请记住我站域名/]条规定的作法。

(6)课外兴趣小组在全国、省、市各项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3.德育研究

学校德育既是一项艰苦工作,又是一门科学的理论,随着德育改革的进展,仍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 待深入探讨,必须组织学校各方力量共同研究,协作攻关。只有德育工作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才可避免由 于盲目和失误造成“德育负效应”,使德育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1)德育科研有领导,有规划,有经费,有交流,有奖励。

(2)学校有专题德育科研课题,组织实施或实验,并有阶段性成果。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7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学校德育工作;学生实际生活;班级德困生转化

中***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059-02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担负着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为学生今后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奠定坚实基础的重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育人性作用。依据初中《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的德育性特征,笔者认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处理好“三个结合”的问题,更能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凸显“育人”功效。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这就突出了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书育人”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人然后才能用自己学得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教师重在对学生进行智育教学,在智育教学中教师间接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有时还会忽略德育教学。而《思想品德》这门学科本身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要比其他学科更直接、更有效。因此,要想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思想品德课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见实效,就必须紧紧围绕学校德育工作来展开教学。

围绕学校德育工作,每学期初相关科室就会制定相应的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然后按计划逐步展开德育工作。那么,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就更要突出对学生德育教育上所具有的强有力的作用,而不应视其为辅课或单纯讲解一点相关知识的课,结果使学生学得枯燥,教师教得乏味。初中各年段《思想品德》学科就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学校在每学期做德育工作计划时要重点考虑这方面的相关内容,然后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就德育方面的基本要求和本校实际教学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来制定,以便让学校德育工作与思想品德课堂有效地结合起来,共同达到育人的目的。课任教师的思想品德教学计划要充分参考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了解自己教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以便突出教学的德育目的性。例如,在2012年9月上旬,在我校德育工作计划中就安排了一次“感恩、励志”为主题的德育活动。活动之时请校外专家报告团到校开展活动。在专家声情并茂的演讲之时,就是子女与父母、学生与老师的动情之时。经过这次活动,学生内心深处燃起了浓浓的感恩之情。由于这次活动,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时,明显地感觉到学生不仅对知识有很深的理解,而且个个都捧出了一颗强烈的“感恩”心。经过学校德育工作与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结合,才达到了这样一次育人的目的。

实践证明,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只要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学校德育工作才会做得更加顺畅扎实有效,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充满活力凸显实效。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8

[论文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兴起了声势浩大的现代品格教育运动,积爪了一些成功的经脸,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道德教育改革有极大的启示,如,让道德教育改革成为全民性的运动,品格教育应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要重视学校、社会和家庭进德责任的整合等。

品格教育是美国中小学校传统的道德教育形式,在美国历史上曾与知识教育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早在殖民时期,美国第一所公立学校—波士顿新英格兰城镇学校就将品格教育作为该校的教育目标之一。品格教育在美国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经历了由兴盛到衰落、再到复兴的曲折历程。20世纪80年代,美国掀起了全国性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高潮,但其中真正有影响的、足以对以价值澄清和认知发展为代表的知性德育模式构成威胁与挑战的是“品格教育”的复兴运动。正如威尔逊所说:“今天美国公立学校里最具前瞻性且最流行的道德教育方法是品格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美国道德教育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声势浩大的“品格教育”运动的再次兴起。为区别起见,本文将20世纪初的品格教育称为传统品格教育,将80年代兴起的品格教育称为现代品格教育。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中学校长协会首次提出“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又译品质教育或品德教育或人格教育),要求在公立学校推行“品格教育”。

一、美国现代品格教育的复兴运动

美国品格教育的复兴运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品格教育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基地的建立

格教育成为美国全国性的运动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各种品格教育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基地不断建立,例如品格教育联盟、品格教育协会、伦理与品格促进中心、第4和第5R中心(传统的教育强调“读一Reading、写一wRiting、算一arithmetic’s,共3个R,品格教育补充了另外两个重要的方面:尊重一Respect和责任一Responsibility,它们分别称为第4和第5R)等。在由品格教育联盟编印的介绍“促进品格教育的组织机构”的资料中就列举了51个组织。这些组织帮助学校和社区开展各种各样的品格教育活动,举行品格教育师资的培训;组织学术会议、研讨班研讨品格教育的观点和策略,出版各种有关品格教育书籍与报刊。以品格教育协会为例,他们为从幼儿园到六年级的学生制定了一套品格教育课程。教师可把所设计的课程作为社会研究课程的一部分讲授,也可以每天留出特定时间段进行。在各种品格教育研究机构的指导下,美国品格教育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茶,品格教育课在美国中小学的传播非常迅速,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达到44个州的18 000个教室。

(二)民间个体对品格教育的维护

美国的品格教育运动之所以开展得轰轰烈烈,是由于有众多的品格教育的维护者。品格教育的维护者有两组:一是上文所讲的各种品格教育研究机构和实验基地;另一组则是一群志趣相投的个体,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上的道德教育冲突中,对其他道德教育理论(如价值澄清理论)进行了锐利的批评,对以美德为中心的品格教育进行了强有力的维护。

在复兴品格教育的运动中,最具有广泛基础的努力来自于社会上的有识之士,他们仍然青睐于把传统的、以美德为核心的方法作为培养良好行为的途径,即“品格教育”。其代表性人物是贝内特(William j.Bennett),他是里根时代早期“国家人道主义援助”(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Humanities)的主任,后来成为美国***部长,并且是“全国学校认可计划”的发起人,这一计划也是著名的“美国蓝带学校奖励计划”。贝内特对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价值澄清理论和美国学校的道德教育状况进行了批评,表示要摆脱价值中立和没什么内容的道德教育方法,重新恢复“品格”和“品格形成”两个词,并同“内容”和“选择’,一起成为贝内特的三个“C"(即Character ,Content, Choice )。

另一位具有国际威望的美国著名的品格教育专家是里克纳。他对品格教育进行了深人的研究,著有《为品格而教:我们学校怎样教授尊敬和责任》。在这本书中,他为良好的品格下了定义,为学校品格教育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并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学校实施品格教育的12条教育策略。

(三)各级***府重视品格教育

美国品格教育首先由民间发起,后受到各级***府的重视。如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他的《重视优等教育》一文中明确指出,智力加品德才是教育的目的。他还强调,“必须把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家长参与重新纳人教育计划”。在品格教育联盟和品格教育协会的共同努力下,美国联邦***府两***开始共同支持品格教育的发展。1994年,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无异议地采纳了支持品格教育的联合决定,指定每年的12月16日到22日为“全美品格测量周”(National Charac-ter Counts Weeks) 0 1994年,美国国会再次批准通过了《中小学教育法案》(ESEA),在条款中对于品格教育的资助问题增加了两个经济来源。白宫分别于1994年7月、1995年5月和1996年6月三次发起组织了关于公民与民主社会品格构建研讨会,会议重申了品格教育在全国优先发展的地位。1996年的美国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1997年的总统《国情咨文》均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美国***部长赖利也指出:“美国在21世纪的成功,取决于青少年良好的文化知识和道德准则。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

为积极推动品格教育运动,自1996年起,美国联邦***府每年拨款270万美元,资助全美数十所中小学校进行品格教育。与此同时,各州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要求所在地中小学进行品格教育。如1988年夏威夷州教育厅要求所有学校的所有年级设立全面的品格教育课程。19$9年,新罕布什尔州教育厅为全州公立学校编写伦理和价值观课程的计划。目前,约有20多个州的立法机构颁布了有关法规,规定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青少年品格教育课程。纽约、阿拉巴等10多个州还设立了以道德品质为主题的活动周,如“勇气周”、“诚实周”、“友爱周”。华盛顿州设立了青少年“荣誉墙"(DVall of Fame),每年将该州30多名荣誉青少年的姓名刻在墙上,以示表彰。1999年,美国联邦和州***府开始实施“品格教育试点合作计划”,有21个州接受了美国***的拨款。

(四)开展各种形式的品格教育运动

美国各级***府、各级各类学校、各民间团体和个人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品格教育运动,影响最大的要属1992年美国“品格教育大讨论”和1992年的“阿斯彭宣言”。1992年3月,美国“课程发展监督协会叹ASCD)普林斯顿55项目(Princeton Project 55)和约翰逊基金会(JohnsonFoundation)在威斯康星州的瑞茜恩(Racine)举行了一场大范围的研讨会。此次会议的目的在于激发各个教育协会更多地关心品格教育,并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会议就“怎样在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中三年级)进行有效的品格教育”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会代表之多,气氛之热烈,是美国教育盛会空前绝后的。此番讨论,有效地促进了美国品格教育的开展。1992年7月,美国约瑟逊学院在科罗拉多州的阿斯彭( Aspen )召开了为期4天的会议,会议的主题为“道德与品格:应当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将要做些什么?”会议讨论的结果是“阿斯彭宣言”的诞生。“阿斯彭宣言”界定了现代民主社会的六种核心道德价值观,并提出了将要付诸行动的品格教育计划。这一宣言的发表,引起了一系列品格教育机构的成立,各级各类学校也开始在学校设立品格教育课程,或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品格教育。

二、美国现代品格教育运动的经验及启示

(一)让道德教育改革成为全民性的运动

有学者在研究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时,对***府在道德教育中的***治责任中指出***府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共同存在一个间题是“很少有***府对道德问题开展全民宣传和民众运动”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现代品格教育让美国在全世界第一个解决了这一问题。美国被认为是对教育最放权的国家,但在品格教育运动中,一改以前对教育特别是学校道德教育放任自流的状况,频频对品格教育进行干预。

美国现代品格教育运动的特点基本上属于自发性的、自下而上的,从公立学校扩展到私立学校,从地方走向全国,主要依靠民间组织开展有关活动,至今已覆盖1 500多个学区。实验和研究机构也遍布四方。为了克服地域障碍,及时掌握各地实验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而共享教育资源与科研成果,各地利用先进的网络手段,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并通过网络手段得到有关专家对实施中的项目进行评估与指导,其效果显著,社会反映良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美国自下而上的品格教育运动迅速引起了美国各级***府和***门的极大关注,后又演变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全国性运动。

美国一个品格教育项目的***讲过,“品格教育是我们面对我们民族的品格危机的一个重要的对策。我们要尽快在美国各个学校实施品格教育,把它作为有效的教育改革运动的一个部分”。品格教育运动得到了克林顿总统的热情赞同,克林顿***府拨款支持制定并实施品格教育计划。自1994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白宫品格教育会议”,总统及夫人分别在品格教育会议上发表演讲,同时总统还制定了品格教育的测试方案,每年拨款400万美元予以支持,美国***府用于品格教育方面的拨款已达到22亿美元。由于各级***府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从民间兴起的品格教育运动很快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运动。中小学学生“品格教育”不再属于学生家长、教师的“专利”,大学、工商界都参与到品格教育运动中来。如大学招生时,不再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更关心学生的品格评语。工商界的人士在录用人才时,也十分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如美国的微软、福特汽车等众多大公司始终是推动品格教育运动的积极成员。

从美国现代品格教育运动成为全国性的道德教育运动中,我们可获得重要的启示。我国于2001年9月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始自上而下地在全社会推行公民道德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其活动的开展主要在学校和***府机关,还未形成全国性的运动。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品格教育的经验,把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府、教育行***机构、教育研究机构、学校、社区和家庭密切结合起来,让全社会都关心公民道德建设。特别值得我们借鉴的是美国有众多的民间教育机构和组织在推动着品格教育运动的开展。我们也要建立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的机构与组织,走出理论的象牙塔,走到学校教育实践中去,走到公民中去,不是作理论的清谈,而是提供在理论指导下探求富有实践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策略、原则和方法,并将这些理论介绍、推广、运用到学校、社会中去,从而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展开。

(二)品格教育应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借鉴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经验,对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改革有以下两点启示。

1.学校道德教育的素质化

注重培养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素质、改善人的素质是国际教育的普遍发展趋势,美国中小学的品格教育实践更集中体现了这一倾向。无论从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目标的规定中,还是教材内容与方法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品格,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共同关心的问题。品格教育不再是单纯传授“美德”,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良好品格,使其形成个性。美国一位品格教育项目的***曾说过:“没有知识的品格是虚弱的,没有品格的知识是危险的和对社会的潜在威胁。如果从我们学校毕业出来的年轻人有才气而不诚实,智力过人而不关心他人,高创造性但缺乏责任心,那么美国就不能强大。”

这里的学校道德教育的素质化取向是指把学校道德教育放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高度。由于人类在进步的同时,也承受着科技成就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由于家庭生活、***生活、社会生活都以新的面貌出现,在道德方面是否受过良好教育将直接影响个体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重新审视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变得十分重要,更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与此相关,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增加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内容,如环境道德、信息技术道德等。

借鉴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经验,我们在素质教育改革中,教育的观念、目标要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考虑,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学校要由为学生的升学与就业做准备,转向为学生的人生各个方面做准备,即从过去单纯的智能准备转向全面的素质品格,包括智能、品德、价值、态度、情感、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准备。我国的目标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方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而且要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如何做人,养成良好的品格。

2.注重心理咨询,培养良好品格

德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道德的形成都伴随着心理过程,觉悟、信念、理想的确立只有与情感、意志、精神等心理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才会真正有效,品格就包括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实践就十分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针对青少年心理品质方面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许多品格教育专家本身就是心理学家,如著名的品格教育专家里克纳就是一位心理学家,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展开品格教育实验,从而提出了著名的品格教育理论与方法。美国在中小学品格教育实践中,注重用心理咨询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心理咨询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助能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的成熟,健全人格。在美国,几乎所有中小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心理咨询机构除了开展日常的心理咨询、心理教育活动外,还十分注重开展各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如交朋友小组、敏感性训练小组、心理***法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青少年心理品德方面的问题,我国道德教育在变革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心理教育有机整合,出现了“心理一道德教育”模式。有学者把这种颇具代表性、很有影响性的道德教育模式归纳为“五心教育”,即“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国家、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也有的学者提出“六心教育”,即“热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关心献给环境、信心留给自己”。这些都提示了道德个体应具备的心性品质,揭示了个体道德养成的心理因素。

总之,重视品格的发展与培养已成为大势所趋,这种世界性的变革趋势与我们当前关于素质 教育的考虑是基本一致的。我们有必要从世界的范围,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使教育观念有根本的变化。

(三)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道德责任整合

学校无疑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格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品格是在个体的全部经历与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渐进、累积、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过程,因此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不仅要靠学校的教育,它还有赖于家庭、社区的有效参与。美国认为,一个人品格的培养和形成的过程中,家庭、社区对其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不仅有养护孩子的义务和责任,也有培养孩子,包括培养孩子具备社会所需要的责任感、与他人和平相处、必要的文明礼貌习惯等道德观念和品质的责任。美国学校德育非常重视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各学校都成立有“家长—教师协会”或“联谊会”,每学期召开两次会议,交流学生情况和学校教育设想,共商德育大计。同时,学校还同社会上有关教育单位联系,连上课时间学生上街警察也要管,地区教育局经常召开社会、学校各方及专家座谈会,研究联手抓好德育间题。

社区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1)由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提出一些青少年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用此调整和充实学校与道德教育有关的课程;2)一些地方的报纸、广播、电台开设一些道德教育的节目,针贬非道德现象,引发大家讨论;3)社区为学校开展活动提供方便,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与此相关的是,各种民间的团体如设在华盛顿附近的“全美道德教育协调中心”、设在亚利桑那州的“实际应用和职业道德发展中心”,在道德教育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美国现代品格教育的实践证明,家庭、社区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形成良好品格的多种决定性因素。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起积极作用。由于学生们渴望面对真实的现实问题,满足虚拟性问题。美国学校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了社区的品格教育资源,在学校品格教育目标的统摄下建构一个他们学习的真实性情境,促进了他们对学校要求的核心价值和美德的真切理解和体验,形成真实的行为习惯。所以,借鉴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经验,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做到学校、社区、家庭密切结合,发挥更大的系统功能。学校为社区的进步、家庭的幸福服务,社区和家庭参与学校的教育改革工作、儿童的教育工作。这种互动是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机制。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得学校必须跳出校园的范围考虑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力量;而地方行***部门在这方面应做更多的协调工作,把它纳人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考虑中。

(四)道德教育研究科学化

美国近百年道德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每次教育改革运动无不是以理论反省、新理论诞生为先导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复兴就是从理论反省开始的,各种学派应运而生,它们各自提出自己的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案,指导着美国品格教育的多样化实际,使美国学校德育重获生机。可以这么说,没有品格教育的研究,就没有轰轰烈烈的现代品格教育运动。

从社会实际出发,探索学校道德教育现代化,寻找德育规律,是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成功经验。这主要体现在:

1.致力于学校道德教育观念的更新,努力使传统的道德价值与现实生活建立起联系,如美国的现代品格教育运动,就是传统的品格教育在新的实际情况中的发展。

2.探讨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如探讨学生品格发展的规律,研究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9

一、学校的鲜明特色:品德好、能力强、有个性

为了切实转变育人模式,促进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德清县高级中学根据18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德高为首,能力见长”的办学理念,把“品德好,能力强,有个性”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学校紧紧围绕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认真制订学校的发展规划和课程建设规划,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管理体系等方面构建起了具有德高特色的育人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坚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放在首位

长期以来,德清县高级中学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把德育放在首位,把道德修养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把参观县公民道德馆、聆听道德模范事迹报告、参加校园服务队、评比道德标兵、法制诚信教育、尊老爱幼、爱心捐助、体验家务劳动等作为学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的选修课程。在高中入学时开展毕业生向新生传递道德接力棒活动,届届相传,发扬光大。由于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四德”教育,学校于2009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12年已被规划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并被评为德清县十佳“金牌”文明单位。2012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在上午9点的“新闻直播间”和晚上的“新闻联播”中对德高重视道德教育的做法作了专题报道,《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多家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二)始终把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培养放在突出位置

为了克服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多年来,德清县高级中学始终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改变学习方式、评价机制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学生管理、社团管理、师生评价等方面全面推行学生民主自治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通过积极倡导主动参与、勤于探索、乐于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开设社会实践课程、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开设学科拓展和应用、科学兴趣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开展各种社团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通过开设体育类、艺术类、职业技术类、学生社团类的课程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又学有所长。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学校在评比“三好学生”的同时,开展评比文明、管理、艺术、体育、写作等10方面的特长生活动。2007年,学校被浙江省教育厅和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确定为“适合学生发展学校”实验学校。在保持优质高考的同时,学生的能力培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2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学月刊・中学版》第1期以《实施有效教学 提升办学质量》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2012年6月27日,《湖州日报》以《德高群策群力打造高考高分群体》为题作了报道。在学生的个性培养方面成效显著:2003届我校学生王中元获浙江省广电类高考第一名;2008届我校学生张晗获浙江省艺兼理第一名;2006届我校学生顾欣桐在导演专业招生面试中获全国第二名,被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录取;2007届我校学生潘之辰发现了20多颗小行星,现被录取为国家天文台研究生;2009届我校学生丁硕毅被清华大学认定为书法特长生浙江省第一名;近年来已有王何霄汉等10多名学生被中国美院录取;校篮球队、健美操队在省级比赛中名列前茅。

二、课程改革:多样化、选择性、走班制

为了真正落实“多样化、选择性、走班制”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总体要求,德清县高级中学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的需要开发多样化的选修课体系,在课程选择上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今后的人生职业规划自主选择,在教学形式上坚持“走班制”,采取讨论式、探究式、自主式等新的学习方式。高中新课程改革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而展开。

(一)根据培养目标认真制订课程建设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在新课程改革中,德清县高级中学根据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品德好、能力强、有个性”的培养目标,精心制订了《德清县高级中学课程建设规划》和《选修课建设开发方案》,认真做好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工作,并多次邀请了省、市、县有关教育专家进行指导和论证。

(二)建立起了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能力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共计划开设113门选修课,其中国家课程27门、校内课程77门、校外课程9门。按课程类别分为知识拓展类52门、职业技能类17门、兴趣特长类20门、社会实践类(道德修养课程)24门。按专业倾向分为社会经济类30门、理工类40门、教育类25门、农业医药类25门、人文艺术类52门。确保有足够数量的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来选择自己要学的选修课程。

(三)成立学生指导中心,让学生学会选择

强调“把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是这次浙江省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为了让学生学会选择,学校在2012年秋季设置了一个“学生指导中心”的处室机构,由两名特级教师、一名处室主任、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四名工作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对学生进行如何制订人生职业规划、如何根据专业发展倾向选课,以及高考升学、交往沟通、学习方式、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指导,并负责选修课的学分认定工作。高一年级新生要在班主任指导下,认真制订人生职业规划,明确自己今后的人生职业发展目标,科学、合理、有序地安排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并明确实现人生目标的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为了做好学生自主选课这项工作,学生指导中心为学生详细提供了一本《选课指导手册》,内容有课程设置说明、选课指导意见、课程培养目标、18个课时的课程内容、选课基本程序、学分考核计算办法等,确保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和个性特长来选择自己要学的选修课程。

(四)实行走班制,改变学习形式

从2012年秋季起,德清县高级中学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开展了“高中小班化教学”的实践研究,班级学生数从50多人减为40人。人数的减少为学生选课走班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高一年级开设的27门选修课已全部实行“走班制”。为了便于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学校在教学区每层楼的大厅设置了设计新颖、便于查阅资料、便于分组讨论、功能多样的“开放式书吧”。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了统一的学习课程,也改变了教学的模式和学习的方式,教学的课堂从专一的教室搬到了实践基地、专业化教室、“开放式书吧”,教学的模式由灌输式转变为探究式、讨论式、自主式,学习方式由被动吸收转变为自主研究、合作学习、实践操作等等。

三、教育教学实践:搞合作、大投入、强管理

为了积极、有序、稳妥地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争创省一级特色示范学校,德清县高级中学一是加强合作,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开发选修课;二是加大投入,为新课程改革提供物质保障;三是加强管理,为确保新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

(一)搞合作,利用社会资源开发课程

德清县高级中学在发动本校教师自主开发选修课程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多种途径积极与省内高校、兄弟学校、企业单位合作联合开发选修课程。一是利用省内高校资源开发选修课,学校与民进浙江大学支委结对共建,在学校设立了支教教学点,开设了“科学研究”和“人文素养”两门高端讲座课程。浙大外国语学院的两位老师来校开设了“世界博览(英语版)”。学校与浙江明凯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开设了“新概念英语”和“剑桥国际英语教程”两门选修课程。二是与县内的兄弟学校职业中专、德清一中联合开发了职业类和知识拓展类的课程。三是与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共建了“劳动与研究”实践基地。

(二)大投入,为新课程改革提供物质保障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改变的需要,目前,学校已经投入180万元建设了物理、文学等四个专业化教室及辅助设施,投入于170多万元改造校园环境,建设五个“开放式书吧”和“梅、兰、竹、菊”四园,已规划投资500万元建设学生活动中心和数字化校园,并计划于2014年进行校园整体改造与升级。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遵循中小学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认知规律,着眼于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一位教师的职业发展、每一所学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研究目标,规范德育管理,强化德育队伍,创新德育途径,增强德育合力,全面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学校乐做的有效德育,为立德树人,推动全区基础教育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全面规划中小学德育工作,推动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形成有效衔接、有效管理、有效实施、有效操作、有效激励的中小学德育体系,使中小学德育工作与社会主流价值和学生实际需求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相协调、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承接。

具体目标:

1.全员师德教育目标。周期内,每年组织一次暑期集中主题师德学习培训活动。开展相应的师德楷模、师德标兵,师德征文评比展示活动。

2.德育干部培养目标。周期内组织开展两期(2011、2013)德育干部培训活动,培训德育干部70名。

3.班主任培养目标。周期内,所有班主任须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至2015年,班主任持C证比例达60%;组建区骨干班主任研修班,力争培养市名班主任5名,市骨干班主任20名,区名班主任20名,区骨干班主任50名。

4.德育研究阵地建设目标。周期内,以德育特色项目创建为抓手,开展学校德育特色研究基地建设,使区级德育研究特色基地达到6个,市级德育特色学校达到5所,省级德育特色学校达到1所;市二级以上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达到10所,省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达到2所。

5.德育课程建设目标。立足于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周期内,指导学校开展基于当地文化的德育课程建设,其中3-5所学校完成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1-2所学校完成特色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

三、工作原则

在推进和实施德育研究工作方案过程中,要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整体构建区域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把广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开放意识,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还要坚持以下五个原则:

1.坚持全面发展原则:促进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3.坚持实践体验原则:注重道德体验,促进德育内化,增强社会实践,培育创新精神;

4.坚持潜移默化原则: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挖掘德育内涵,体现育人功能;

5.坚持全员育人原则:形成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格局,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四、工作任务

“十二五”期间,坚持德育研究工作“以人为本”理念,立足全体教师,适应新课程实施,服务德育品牌创建,树立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实效德育、品牌德育意识,使中小学德育研究工作,与社会主流价值和学生实际需求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相协调、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承接。为此,展开如下五大行动:

(一)师德建设系列行动

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践规范、塑师德、展风采”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师德建设系列行动。

1.每年暑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一次集中专题师德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思想***治素质。引导教师学习***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誉观,以良好的思想***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

2.每年开展以“我身边的师德故事”为切入点的师德演讲、师德征文、“师德座右铭”征集、师德案例分析、“我转化的一个后进生”故事征集、模范教师师德宣传等系列活动,强化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增强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热爱教育事业,敬业乐业,甘于奉献,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3.周期内开展师德系列典型评选活动,通过师德楷模、模范班主任、终身班主任的评选以及师德年度考核等系列行动有力推进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依法执教。

(二)德育队伍建设行动

以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为重点,挖掘整合资源,开展德育培训实践探索活动,积极营造“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氛围,形成“德育干部团队——班主任团队——全体教师”三级德育工作者梯队培养模式。

1.德育(班主任)队伍培训

通过德育校本研修活动,教师心理健康C证培训,明显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建设一支适应教育发展的德育工作队伍。深入实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计划,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所有班主任教师每五年须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2.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

通过心理工作坊、心理辅导活动课实践观摩等活动,提高教师心理辅导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心理教师示范辐射作用,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口,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3.德育干部培训

以“打造德育特色品牌”为核心,举办两期(2011年,2013年)德育管理骨干培训班,突出基于本校、本职、本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特点。通过分组蹲点分析德育工作现状,利用培训小组“头脑风暴”确定学校德育特色创建方向。面向校际展示德育品牌等多种形式解析德育现状,交流管理经验,全面提升德育干部综合素养。

(三)家校共育推进行动

指导中小学校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引导学校德育领导和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进一步提高指导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以此推进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孩子的工作。

1.家长学校创建指导

开展家长学校创建的引导和研究工作,通过家长学校的制度建设、家长学校日常培训、家长教育知识需求调查、家长学校经验交流等指导,促进我区家长学校创建得到普及。

2.成立家庭教育导师团

组建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选聘各行各业德才兼备的志愿者,成立家庭教育导师团。每年初确立讲课菜单,供学校、社区选择邀讲,不定期进入学校和家庭对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辅导。

3.建立亲子心理工作坊

开展亲子心理健康教育的试点和指导工作,建立亲子心理工作坊。通过亲子心理工作坊建设,探索家校联系和家庭教育的新途径,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积极作用,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相互渗透、整体协调的育人格局。

(四)社区德育引导行动

为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切实形成三位一体德育合力,周期内积极开展社区德育研究工作。引导形成以一定学校为核心,以一定社区为主体开展的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让社区德育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社区德育实践阵地建设

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各种社区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沟通和统筹协调,结合区社区学院有关工作,打造一批适合青少年儿童活动的社区德育实践阵地,使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由单一渠道、固定时空向全方位、立体化转化,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提高德育实效,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促进当地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2.中小学生社区社团建设

引导开展社区学生社团建设研究。以社区青少年儿童为主体,自主形成假日雏鹰小队、团员假日先锋队等社区社团组织,让学生活动在社区、服务于社区,让学生在社区中历练,在社区中成长。

(五)德育研究行动

加强德育研究工作,使德育研究水平迈上新台阶。引导学校开展一系列符合时代精神,具有实效性的德育创新研究工作。努力推出一批有前瞻性的德育研究成果,建立若干个德育科研基地学校,成为引领学校德育工作的阵地。

1.实行德育科研推进计划

周期内,实施德育科研推进计划,每年结合学科德育、队伍建设、特色创建、课程开发等几个主题德育研究课题指南,确立若干个德育研究重点课题并认真组织实施,有序推进区域德育研究工作。

2.开展德育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周期内以学校德育特色项目创建为抓手,开展学校德育特色研究基地建设指导,使区级德育研究特色基地达到6个,市级德育特色学校达到8所,省级德育特色学校达到1所;使市二级以上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达到10所,省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达到2所。

3.实施德育研究品牌创建计划

继续开展每两年一次的“德育班主任论坛”,围绕德育关键性事件研究、德育特色创建、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等焦点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使之成为知名的德育交流平台。建成3-5个德育研究基地,整合德育研究资源,加强学科建设,凝聚研究力量,并建好重点研究基地。

4.推进德育校本课程研究行动

在贯彻落实好国家课程的同时,引导学校领导和德育工作者开展基于学校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建设,使德育课程建设有新的突破。周期内,一是围绕主题开展系列德育课程建设理论培训;二是选择几所有一定条件的学校开展德育校本课程试点研究工作;三是开展德育校本课程、活动案例评比活动;四是定期开展德育特色课程建设经验交流活动。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课程理论培训,德育课程建设指导,校本德育课例、课程、活动案例评比等活动,促进学校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进一步完善德育课程体系。

五、工作措施

(一)试点先行,落实分层推进

分学段开展德育特色创建试点工作,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工作运行机制和问题处置机制。深入研究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二)项目引领,深化科研推进

完善我区德育科研机构建设,制定区域德育研究计划,通过项目立项的形式,加大德育课题和德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力度。充分挖掘德育科研队伍的专业潜能,探索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策略和方法,为增强中小学德育体系整体规划的系统性、前瞻性和创造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进,学术研究与经验传播同行,不断提高德育研究质量与水平。

(三)完善评价,注重激励推进

在结合市、区教育局德育特色学校评估标准的基础上,推出我区德育项目创新评价办法,充分发挥德育研究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在评价原则、评价对象及形式、评价内容及标准、评价程序及方法、组织及管理、奖励与处分等方面,建立学校、社区和家庭共同参与的德育评价机制。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学校发展,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经验共享,促进协作推进

建立校际德育工作协作机制,利用现场会、研讨会、座谈会、德育论坛等形式,搭建德育交流互动平台,推介德育经验,呈现德育成果,形成区、街道、校三级策略互补,经验共享、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引领、辐射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0篇

学习

机关人才工作计划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机关人才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局机关人才库计划实施方案,机关人才培养计划方案。为从总体上加强人事宏观调控,在推进分级调控的同时,要加快研究建立上下协调的人事计划管理机制,确保分级调控责任明确,措施到位。要结合事业单位试行

学习

副主任医师申报材料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副主任医师申报材料,内容包括申报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申报理由陈述。1、临床医学博士后人员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流动站前;2、取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2年;3、取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担任主治医

学习

中秋节诗词名句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诗词名句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诗词佳句自创,中秋节诗词100首。《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学习

新年快乐祝福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新年快乐祝福10篇,内容包括新年快乐的十个祝福,新年快乐句子12条祝福。4.新年恭喜你: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万事如意

学习

关于感恩节的句子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感恩节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感恩节发朋友圈的句子,感恩节父母的暖心句子。4.时代总是在进步的,因此不好觉得我很帅,就盲目崇拜,不好觉得我很酷,就故意孤独,总有一天你会把我超越的,成为真正的猪八戒,感恩节快乐。5.岁月荏苒,您为

学习

过年散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过年散文10篇,内容包括过年散文老舍,散文过年朗诵。后来责任田到户,我也上了大学,农村条件好了,一族的老少聚在一起还年、出天方,吃肉喝酒。大人猜拳行令,小孩子们穿新衣,踢键子,玩“砸鳖”,放炮竹......还可以看舞龙舞狮,我们叫玩龙

学习

市场投资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市场投资论文,内容包括投资论文1000字,国内投资市场论文参考文献。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上,各种证券的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各类信息,且价格信号是资本市场中有效配置资本的内在机制,因此,有效的资本市场是一个每种

学习

中秋节满分作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满分作文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满分作文200字,中秋节满分的作文。这时,爸爸听见了,走过来。对我说;'今天是中秋节,我正想给你讲讲月亮的故事,没想到你这么想听,好,我讲给你听。”说完爸爸开始讲了。上古时期,后羿把太阳射下以

学习

研究生毕业生自我鉴定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研究生毕业生自我鉴定,内容包括省委党校研究生自我鉴定,研究生自我鉴定德智体美劳。研究生阶段,在董继扬老师的指导下主要从事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工作。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学习了相关的专业课

学习

检验申请书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检验申请书,内容包括检测申请书怎么填写,地泵检验申请书。

学习

教育年度总结模板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年度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教育教学年度考核个人总结,教育工作总结的模板。第五,新教学计划制定与专业评估搭建创新型教育教学开放平台。完善三学期制度,在原来两年实施小学期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暑期学校”,完善三学期制度,与国

学习

高一新生自我介绍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高一新生自我介绍10篇,内容包括高一新生自我介绍10篇通用,高一新生家长自我介绍怎么写。4、我的优点就是爱动,每天早上我都到外面锻炼,跑跑步,玩玩单杠等,5、所以,我在学校的体育特别好,我的学习也是不可质疑的,数学考试从来没下过

学习

关于圣诞的祝福语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圣诞的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今天药师佛圣诞祝福语,圣诞祝福语大全简短8个字。4、平安搭上冬天快车道,让快乐与你轻轻拥抱,让困难见你乖乖让道,让烦恼低头悄悄走掉,让吉祥对你格外关照,圣诞快乐!5、宝贝,你是上天赐与我最好的礼

学习

改名字申请书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改名字申请书,内容包括改名申请书集锦8篇,改名字申请书最新模板。申请人:×××年×月××日(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暑假工社会实践报告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暑假工社会实践报告,内容包括暑假工社会实践报告八百字,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暑假工。现在这竞争有这么激烈吗,激烈得让人害怕,连一个小小的普工都是排着队的人,还都是年轻人。要求还是那么的离谱,年龄是90后的不收,要25岁到45岁的,真

学习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初三物理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初三物理学科教学计划,初中物理教学计划与总结。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初三物理科已全面进入中考复习工作,面对中考复习,我们是以《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复习中,强化基础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

学习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内容包括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5篇,寒假社会实践报告1500字。2012年2月3号,上学这么久,一直都牵挂着去一个地方做志愿者黄阁康园!今天终于如愿,康园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智力康复中心,很多人一提到这样的词语,脑

学习

社会实践学科总结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实践学科总结,内容包括社会实践总结归纳,专业社会实践总结。暑假前夕,学校和各院、系、所、中心都对今年的暑期实践工作进行了动员,对自己进行实践活动的同学在活动任务和活动时间上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把社会实践成绩纳入

学习

思想品德研修总结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思想品德研修总结,内容包括思想品德研修心得体会,思想品德培训心得。《江苏教育研究》:回归生活是三门德育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在这次修订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修订专家:回归生活实际上是要求德育课程从德目和知识体系中

学习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模板,内容包括社会团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范文,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山东。第三条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社会团体应当具备法人条件。下列团体不属于本条

学习

社会实践自我鉴定总结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实践自我鉴定总结,内容包括社会实践自我总结200字,社会实践自我鉴定80字万能。一:挣钱的辛苦整天在公司辛辛苦苦上班,天天面对的都是同一样事物,真的好无聊啊!好辛苦啊!在那时,我才真真正正的明白,原来父母在外打工挣钱真的

学习

教学社会实践报告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社会实践报告,内容包括社会实践报告老师20篇,教学与社会实践报告。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转眼间我的大一就过去了。是应该锻炼一下自己,做点什么了。我利用暑假时间,来到了本村的一个小学。想做一名带班老师,跟学生接触,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