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文化篇1
唐双平(富源县墨红镇文化服务中心)
墨红——是一个古代的地名,也叫老东山,墨红系彝语,是云南省富源境内彝族人口最多,集聚地最大的地方。
在很久很久以前,最早开发这块处女地的是彝族同胞,彝族同胞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善良、豪爽好客、能歌善舞的优秀民族,仅墨红境内就有15000余人,占人口总数的25%,分布在法土、世迤、鲁木克、摩山、九河、清水等12个村委会,19个自然村。属彝族集聚地的法土、世迤、鲁木克3个彝族村委会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土地贫瘠,高寒冷凉,生产生活基础较差,生产力水平较低,有20%的农户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墨红镇***、***府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文化站的职能作用,从弘扬少数民族的民间、民族文化着手,大力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充分利用民族节日活动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团结
每年六月二十四这天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属于他们过大年的节日,也是彝族青年谈情说爱的节日,各村寨都要在祭山树下打老牛,在赛歌台组织山歌对唱。镇***、***府每年都要拿出3—6万元的经费,委派班子成员带着礼物去慰问彝族同胞,去彝族村社召开座谈会,畅谈民族团结、民族发展进步等有关问题;组织过好彝族同胞节日;以联片的形式组织彝族歌舞联欢会,青年山歌对唱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化,又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民主团结。
建起了彝族村寨山歌对唱台,为彝族同胞弘扬民族特色文化提供了舞台
古代唱山歌,是为了驱赶野兽,随着时代的进步,唱山歌、对山歌则成了彝族同胞最文明的情感交流方式,也成了彝族同胞谈情说爱既含蓄又直接的交流方式,还成了彝族同胞们过节的娱乐方式,为了彝族群众同胞的文化发展需求,镇***、***府挤出了一定的财力并协调了有关企事业单位,从财力、物力上支持了各彝族村寨建起了山歌对唱台,到目前为止,共建起了山歌对唱台19块活动场地,为弘扬民族特色文化提供了舞台。
组建了彝家着装刺绣专业队伍,传承、彰显了彝族着装的个性艺术特色,又增加了参加刺绣人员的家庭收入
彝族同胞的着装在我国56个民族着装中别具一格,特别是女装更有特色,从盖头到蒙心布再到下装布面都是亲手一针一针的精挑细绣的,从面料花线颜色搭配,花样的设计等相当协调,蕴藏着本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特征及审美观点,穿起来更得体,特别是彝族大姑娘穿起来,就更显得美上加美,出现在镇里大型接待场中显得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景象,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彝族火把节组织活动的时候,彝族同胞们的老老少少,都穿起了他们的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时,更显出山花浪漫的场景,正是彝族同胞独有的花样特色,引起了一些旅游公司、游客们的好奇和羡慕,纷纷到彝族村寨定做,为满足这一市场需求,镇***、***府出面引导、组织,成立了以普冲、法土、世迤、鲁木克等村寨为主的彝族着装刺绣专业队伍,共计40余人,每人每年可刺绣6~8套,每套可卖1800~2000元,每人每年可收入1—2万元。这样,既彰显了彝族着装特色,也增加了彝族同胞的家庭收入,还为彝族同胞的沟通和民族团结搭起了经济桥梁。
成立了彝族村寨红白理事会,为彝族村寨提供了红白理事活动场所,既尊重了彝族同胞古老的风俗习惯,又引导了彝族同胞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转变
彝族村寨的红喜事和白丧事最为热闹,排场都很大。办红喜事,一般的人家都会有600~800人,出嫁姑娘的人家,头天晚上要请很多姑娘围着出嫁的女人大哭一场,表示做父母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出嫁,也表示自己的姑娘去婆家不哭,能高高兴兴的过上幸福的生活。出嫁的当天,女方还要请很多女青年为取亲的小伙子们脸上抹黑、抹花,表示自己的女儿去婆家认不错新郎,还表示自己的女儿去婆家后不要给娘家人丢脸,堂堂正正做人。男方家在娶亲的头天,要准备很多很多猪头,很多大粑粑要送给女方家的每家亲戚,一家一个猪头、一个大粑粑。若不按这个风俗做第2天就为难娶亲人,办喜事不论男方女方,客人都要吃3天6顿,很麻烦。再说,办丧事在祭祀的过程中,除了按我们汉族的方法操办外,主人家要请很多老老少少为死者跳鬼,就是每人手中拿着两块新帕子,一面吼,一面跳,按照古代的传说“跳鬼”就是为死者驱赶野兽、飞禽、苍蝇传到现在演变为死者祈祷,希望死者驾鹤成仙,彝族操办丧事,很隆重,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吃4天8顿,死者本村的每家每户都要熄火,只等到扶山那天,还要请内亲吃二顿,对于彝族同胞来说,无论红白喜事,轮到哪家都很犯愁。为了减轻彝族同胞操办红白喜事负担,摒弃一些不必要的古老风俗,******府本着一个既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要积极引导彝族同胞办事从俭、积极进取、文明健康的方式上转变,倡导并成立了彝族各自然村寨13个红白理事会,***、***府出资为红白理事会建起了规模相当的活动场所,为活动场所添置了一些必要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深得彝族同胞高度赞扬。
彝族山歌在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协会的引领下实现了文化乐民
为了对彝族民间音乐文化——彝族民歌曲、彝族器乐曲、彝族舞蹈音乐、彝族丧葬舞乐、彝族节日文化、彝族婚俗音乐、彝族祝酒歌曲等进行传承与保护,组建成立了墨红镇彝族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协会。其宗旨,就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文化行业***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团结全体会员,坚持“积极发展、加强管理、传承保护、服务文化”理念,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执行国家对文化产业市场的***策、法规、规定,为提升文化产业层次,保护传承民间民族文化,加快发展我镇文化产业,为加快我镇经济社会发展铺垫文化平台。
民间歌舞在文化联合体的带领下实现文化富民
为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满足彝族同胞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传承少数民族良好的风俗习惯,相继成立了墨红民族民间文化宣传联合体6个,参加成员共180余人(其中彝族同胞120余人),近年来,为镇内镇外、县内县外、市内市外婚丧嫁娶、生日寿辰共演出800余场次。文化宣传联合体本着办什么事,演什么节目,演出内容丰富多彩,又具有民族特色,深受办事家庭及广大群众的欢迎;经了解,每演出一场次,可收入3600-4000余元,每个队员月平均收入都在2000余元,年收入在2—3万元。文化联合体的组建,不仅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化,还拓宽彝族同胞的创收渠道。
大众健身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实现了文化惠民
弘扬民族文化篇2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认真学习和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我们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所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仍具有活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今天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仍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治理,价值观建设是文化治理的基础层面之一,文化软实力建设则是文化治理的关键。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我国的治理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它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适应。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所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总之,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功效,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
(二)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华民族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其本身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可见,对于当今的中国而言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总之,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三)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提出的价值要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这些内容都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积淀而成,展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文化基础和精神追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等道德规范有其内在契合关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掉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发掘中国优秀传统中的思想道德精髓,进而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谓中国特色主要是源于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历史进程,独特的国情。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文化的烙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由此可见,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认它,就会脱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丧失生机和活力。因此,要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
二、如何认识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中华民族作为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关于“如何认识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回答,应从实践论的角度来进一步明确方向,制定举措。与此同时,认真学习关于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思想,对于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上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发展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的对立统一。继承和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对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言,更是如此。我们的先人曾经留下许多宝贵的优秀精神传统,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抱负、“刚健有为,自强不屈”的进取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富贵不能殷,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我们都应该去大力传承和弘扬。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性的东西,需要加以剔除。在强调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应不断提醒自己:“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二)处理好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以外,我们还要学会处理好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趋势来看,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日益激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时展对传统文化提出的要求。面对外来文化,我们要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积极吸取和借鉴其中的有益的成分。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对外来文化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批判,真正为我们所用。
(三)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高度警惕和坚决抵制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教条主义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容易照搬照抄,全盘肯定,他们看不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性”、“局限性”、“封建性”。这种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不利于我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另一种就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这种思想把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否定,把其贬的一无是处,主张反传统文化。这种态度不仅在理论上是完全错误的,在实践上也十分具有危害。
三、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重要意义
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是中国***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反映了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而且彰显了其以文化复兴推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论述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更好地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全面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中华民族优秀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更加深入人心,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的十以来,在关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论述中,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及其科学实现等基本问题,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撑,为今后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此外,这一系列的论述有助于纠正错误的文化观,克服“教条主义”、“”等各种错误倾向,有利于全社会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弘扬民族文化篇3
【关键词】民族文化;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文化
一、弘扬民族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中华民族长久的生命力与凝聚力是因为具有文化上的向心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实质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与中国人民在长期***、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根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2006年3月4日,在看望“两会”部分***协代表时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是对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弘扬。它具有时代特征,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着眼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二、弘扬民族文化,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公忠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博爱大众的利民济世精神,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勤劳节俭的勤俭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等,涉及到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各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国、持节,知礼、遵规,诚信、勤劳、节俭,贵和、求新等。
爱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最为重要的主题。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尽管社会的嬗替和变化更为爱国主义注入不同的时代内容,但它始终是全民族奉行不渝的崇高道德。志气和节操,是中华民族高尚的人格品质。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人格,恪守做人的准则,做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始终保持节操,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保持崇高气节,是知耻、明耻的具体表现。气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格、国格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的是一种坚持真理,坚持原则,主持正义,居污浊而不染、临强敌而不畏、富不移情、贫不移志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中华民族历来非常重视知礼和遵规。知“礼”是有修养、有道德的表现,知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才能遵守国家的法律规范。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遵纪守法、自觉抵制违法乱纪行为,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重视人的伦理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统的重德思想表现在道德修养上十分重视“自省”、“自律”,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文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的历史进程。它不仅需要竞争、效率、原则,还需要一种人文理性如正义、合作、奉献、良知等精神支持。诚信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如古人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一个人要讲信用,做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一诺千斤”,“言必信,行必果”。守时也是诚信的重要表现,更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要做到“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最基本最突出的传统美德。“成由节俭,败由奢”,《老子》反复强调“不贵难得之货”,则“民不为盗”,治国之大道“莫若啬”;俭是德的全面体现,是道德的根本。只有倡俭尚廉,鄙弃奢侈,才能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拒腐反贪。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既是保持***员先进性的重要思想保证,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求新求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求新就是要与时俱进。一个人要有进取和创新的精神,就像天体运行那样强劲不息,永不休止,要做到“德贵日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创新的基础是善学、务实、践行。
弘扬民族文化篇4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http://不断深入,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物质上的追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催生了人们在精神生活的需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除了有丰厚的物质作为基础,还要求强大的民族文化作为保障。然而当前我国民族文化受到严重的挑战和冲击,“三鹿事件”、“郭美美事件”、“小悦悦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在向我们警示,当前社会我们不能仅仅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真正治标的良方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迷失了自我,不能用传统优秀价值观来衡量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才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泛滥成灾。导致传统的诚信和伦理沦丧,道德底线崩溃。如果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中,我们不能很好的守住传统道德的精髓,几千年的沉积下来的美德就会毁于一旦,那么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会受到阻碍。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产生了一些列的文化发展问题。如西方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事力量推行的全球文化的文化帝国主义,抹杀各不同民族文化本质特点的文化认同危机以及弱势文化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文化生存逐渐走向市场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这样就产生了许多不容乐观的现象,一味的追求物质利益原则,“启蒙”“审美”“深度”在不断的被“娱乐”“收视率”“效益”等一些媚俗的文化产品所充斥。有的艺术家公开表示,他的创作目的主要是娱乐,不追求深刻的思想内涵,不追求深层次的心理需要和人文关怀。创新意识不强,模仿之风盛行。大同小异,在视觉和审美上使观众疲劳,还有一些是急功近利、金钱至上、追逐成名不择手段,。明星艺人炒作现象屡见不鲜,在炒作和包装上寻找出路,用低级的噱头和耸人听闻、甚至丧失道德底线的所谓“卖点”吸引眼球。一些作品通过暴力***、陈腐迷信、八卦奇闻来促销谋利。
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成为当前我国不可抗拒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要求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保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性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考察,不同文化在发展中相互冲突,但也有相互汲取和融合,随之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民族文化的融合在进一步加深。然而,各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性特征,是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区别与其它民族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同时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丰富了人类的文明,是人类文明丰富多彩的源泉。因此,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不能以一种形式的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形式来实现,要在发挥民族文化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交流、融合来实现的。所以民族文化的融合是要以承认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在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来实现的。为了建立统一的全球文化更要求保护和发展民族的文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言,面对跨国公司和某些发达国家以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更需要文明坚持文化的民族性,保持民族***自主的地位。
二、强化大众传媒对传统文化传播的监督
行***监督部门加大对媒介机构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近期制定的相关指示等情况的监督。例如广电总局公示了“2011年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的通知,通知指出,2011年,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申报公示的剧目共123部、3941集,同意公示的剧目共71部、2321集,其中,近代和古装的历史剧共有37部。对于荧屏掀起的历史剧风,广电总局特意批评了不尊重基本历史史实的现象,更指出个别剧目存在胡编乱造历史的内容和情节,在价值导向上出现偏差,要求必须纠正这种现象。广电总局强调,历史题材电视剧是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习历史知识、深化民族记忆的重要渠道,是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要求广大电视剧工作者在创作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时,要把握住两点:一是真实可信,要在尊重历史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这是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生命所在;二是要坚持唯物史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
转贴于 http://
传统道德、传统文化。市场监督要依法对大众传媒内容实施监督,严格查处流入市场的各种不健康的***书、软件和网络信息等。公众http://监督是直接来自于广大群众的一种监督形式,积极宣传提倡公众明白自己对媒体监督的权利,尽快形成公众监督的社会机制。
三、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
传统的优秀文化和道德价值观,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利益的追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但应该肯定的是传统的“以义制利”的原则仍然是基本的原则: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对利益的追求都是不能不受到道德的制约。否则,没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经济活动也就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而我们眼下的市场经济中,一个诚信严重缺失、假冒伪劣肆意泛滥的恶劣环境,目前社会上“三鹿现象”肆意泛滥,屡禁不止恰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断代和缺失带来的恶果。“三鹿事件”是一面难得的镜子,爆出了一些列问题。像“蝴蝶效应”一样轻易击败一大批企业和一串*********领导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还是需要严格遵守传统价值观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关系比古代的社会利益关系复杂的多,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常常遇到新的伦理问题、道德要求和利的取舍。要是传统的优秀价值观文化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就要不断的研究市场经济的需求,来规定市场经济下的义利观。
四、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弘扬民族文化篇5
关键词:民歌;音乐文化;感受;鉴赏;民族意识;民族精神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观点已成为许多立足民族振兴、弘扬民族文化的有识之士的共识。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而具有鲜明个性的民歌教学,更是担负起了启蒙学生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和民族向心力的重大责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民歌的几个主要特点进行研究,使学生乐于学习。
一、民歌的多样性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间民俗千姿百态,形成了多种风格的民间歌曲,至今已收集到民歌约有30万首。天南海北的民歌音乐风格各不相同,少数民族的民歌更是别具一格。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多地了解我国的民歌,理解它们的特点,新课程艺术综合课程的教材设计,为民歌的综合学习提供了教学便利。在职业中专音乐教材《多彩的民歌》这一单元中,列举了不同地域不同体裁的民歌。劳动号子坚实有力、粗犷豪迈,山歌高亢嘹亮、激扬奔放,小调深情委婉、婉约动情。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特点,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运用模仿法让身处江南的学生感受本地的民间音乐――委婉动听的江南小调。江苏民歌《茉莉花》是一首小调,它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和风俗活动中,是家喻户晓的。学生大都熟悉这首歌的曲调,教学中,重点就放在让学生体会小调的特点上。通过欣赏名家的不同演唱,再让学生模仿演唱,充分感受其特点。
其次,运用对比法欣赏山歌。如陕北民歌《赶牲灵》和云南民歌《放马山歌》,为什么同是山歌,演唱风格特点却不同呢?笔者启发引导后学生得出:《放马山歌》与《赶牲灵》都属于山歌,但由于地区不同,在旋律、曲调上又有各自的特点。《放马山歌》这是一首流行于云南的反映放牧生活的著名山歌。歌词简练,其中夹以“喔噜噜”等衬腔以及赶牲口的吆喝声,表现了牧童的活跃和欢快的情绪,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赶牲灵》是一首陕北人民喜爱的山歌(信天游),它的节奏似马蹄声,显得急促,反映了热切期待的神情。最后得出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野外自由抒发内心思想情感的抒情小曲,它不受劳动节奏和动作的制约。
再次,运用体验法欣赏劳动号子。劳动号子产生在日常的劳作中,它是直接伴随着劳动歌唱的歌曲。如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和东北民歌《哈腰挂》。歌曲中有很多实际劳作中的口头语“哦、嘿”等,通过劳动学唱体验,让学生能感受到号子中铿锵有力的曲调和沉着有力的节奏。
二、民歌的方言性
民歌艺术的精髓就在于它是用方言演唱的。民歌的方言性是使民歌独具魅力的关键所在。为了让学生感受这一特性,笔者在教学赣南民歌《打支山歌过横排》的过程中,运用了比较法,让学生通过学唱感受。以前学生一遇到用方言演唱的民歌就发笑,觉得好怪异,要他们用方言唱出来并且唱好就更困难了。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并不强迫他们用方言唱,而是让他们自己发现,自愿去唱。这首歌用普通话演唱一点也不困难,笔者先让学生用普通话读歌词、学唱,因为这首歌里衬词较多,用本地方言读唱才更押韵、更顺口,所以学生用普通话读唱时,会觉得很别扭,这时再让他们用方言读唱,他们就不会觉得难听,要发笑了。为了强调方言是一首民歌的精髓,笔者又让学生用赣南方言来演唱《打支山歌过横排》,学生对我的要求感到很新鲜,都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虽然也能唱下来,但远远不及赣南方言演唱得那样充满无限魅力。在这个环节以后,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一个地方的民歌必须用当地方言演唱才更具魅力。
三、民歌的变迁性
民歌一般是口头产生,口头传授,这样就使民歌具有不确定性、变迁性、创新性、即兴性。怎样让学生感受这一特点呢?如在教学江苏民歌《茉莉花》时,让学生欣赏了东北的《茉莉花》,告诉他们,这首东北的《茉莉花》就是从我们江苏传过去,再由东北人改编的,让学生进行比较后得出:两首《茉莉花》虽然歌词相同,但是江苏的《茉莉花》就像江南人一样温柔委婉,东北的《茉莉花》就像东北人一样豪爽、奔放。通过比较,学生很快掌握了民歌的变迁性、创新性。
四、民歌的通俗性与实用性
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活劳动中口头即兴产生的,它表现了劳动人民自己的生活,抒发了他们自己的感情,表达了他们自己的心意,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更贴近广大劳动人民,并为人们接受喜爱。为了让学生了解民歌的这一特点,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个地方的民歌,特别是抚州的民歌《卖花线》,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一到两首抚州山歌,记录下来,唱一唱,在课堂上举行新编民歌比赛,并把这些民歌汇编起来。让他们比较民歌的曲调、歌词和其他歌曲的不同,然后进行讨论,学生很快就会得出结论,民歌的歌词更贴近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具通俗性和实用性。
弘扬民族文化篇6
在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今时代,当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要实现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要对先进文化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和认识。今天,就讲讲弘扬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问题。
一、什么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致的。***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治的同时,还正在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它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根据同志有关讲话精神,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应该是: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的文化。马列主义、思想、***理论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坚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先进文化,能够成为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对于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下,在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有效抵制形形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侵蚀,牢固地坚守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阵地,具有重要意义。
先进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文化;先进文化是博采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之长,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文化。先进文化应当是服从和服务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的文化。先进文化应当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先进文化站在时代的前列,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因而它在***、建设和改革中,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先进文化应当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中华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先进文化应当是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文化。先进文化应当是面向大众、服务人民、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先进文化的特性:第一,它是引导人向上的。所谓“向上”,既有物质生活上的提高,也有精神上的逐步走向高尚与崇高,能够激励人,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第二,它需要适合自己的民族与国家,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第三,这种文化是人人能够享受到的。先进文化又分为三层,最表层的就是我们围绕着衣食住行所涉及到的一些文化,穿的衣服的样式、色彩、烹饪。这是物质,但是在物质上蕴含着一种人的精神,所以说它是文化。第二个层面,是借助着物质,更多的有意地体现一种理念、精神、追求等等,比如宗教、艺术、制度、法律等等。第三个层面,人是觉察不到的,人追求什么,以什么判断是否的标准,怎么理解人和人的关系,怎么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如何看待人生的和人类的今天与明天的关系,或者说是现实与未来的关系。表层的叫表层文化,也就叫物质文化。第二层是中层文化,或者称为是制度文化、艺术文化。第三层是哲学文化。这样三层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让人身体更健康、精神上更崇高还是相反。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在时间上没有中断过,在地域上有些封闭,在样式上丰富多彩,是文史一体化,有着自己独特的样式。文化是血脉,是动力,是支撑,是基石。
中华传统文化简介。中华传统文化伴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虽然在近代历史中,传统文化几经考验,一再接受历史的批判与反思,但终究显示出其不朽的生命力,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滋润与营养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魂灵与底蕴。中华传统文化使中华文明得以继承、发展和光大,而且还在世界上产生着巨大的广泛的影响,许多发达的西方国家,比如美、英、法、日等国家,都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占90%以上,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中华民族的形成大体可以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战争不断的时期,有“春秋战国乱纷纷”的说法;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分分合合,不太稳定的时期;第三个时期是隋唐时期,也是俗称“鼎盛时期”;第四个时期是元朝蒙古族统治时期;第五个时期是清朝满族统治时期。后两个时期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也走过了光辉灿烂的历程,清朝晚年腐朽没落,被中华民国所取代。这五个时期是中华民族在纷争中实现大融合,成为世界上的优秀民族的时期。随着经济、***治的不断发展,也不断形成了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成为世界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被许多国家的民族所尊崇。文化,是中国长期统一、中央***令畅通和民风传承的重要工具,其中汉字就功不可没。这也是秦始皇对中国的最有功劳的贡献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乱纷争,也极大地推动了文化学术的发展与繁荣,形成了诸子百家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有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这些诸子就天道、人道、社会伦理、礼法制度等进行了探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当时最早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和道家。后来到了汉代,大概是在西汉末东汉初,印度的佛教传到了中国内地,融会到中国文化中来,又形成了佛教文化,称为释。经过历史的发展变化和沉淀,后来文化界、学术界商榷研讨后,有一个共同的说法,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释道三家,也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这三家学说所代表的精神渗透于***治、宗教、艺术、哲学、民俗生活等诸多的文化领域。可以说儒释道精神构筑了中国人的“民族潜意识”。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圣贤文化,中国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圣贤人格的教育,这有别于西方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的教育类型
。中国文化注重德行,注重人格的完整性,主张以德至诚,以诚配天,成圣。天人合一,圆满祥和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中华传统文化是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干支学说和易经学说为理论基础的。这些理论是关于宇宙、自然和人道的学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传统文化之贡献:1、儒家的仁学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然包括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积极意义的资源;同时,“天人合一”的思想为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思路。2、道家自然无为思想是防止人与人之间矛盾冲突的一种智慧的学说;崇尚自然的思想对当今保护自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3、佛教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思想也被看作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特别是佛教是众生平等、救度众生的思想,对社会和人生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二、先进文化的作用
***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段话,第一,界定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即先进文化是指社会主义文化;第二,指出了先进文化的特点,即它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先进文化的上述内涵,即它的性质和特点,就决定了它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必然会发挥以下一些重要作用。
一、方向导引作用。由于对外开放、经济、科技、信息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当代中国文化呈现出一种多元并存的局面。而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来看,这种多元并存的文化可以说包括着古今中外的文化。但具体说来,当代中国多元并存的文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文化存在,即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健康有益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任何社会的文化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必然要不断向前发展的,当代中国文化当然也不例外。而发展(前进),就有一个发展(前进)方向的问题。从当代中国上述四种文化存在来说,如果把健康有益文化看做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补充的话,那么落后文化则属于旧的封建文化范畴;腐朽文化则属于资本主义文化中的腐朽部分。第一,从性质上来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最进步的文化。它不再像过去历史上的某一先进文化那样有其历史局限性,即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先进性会逐渐丧失;而是获得了一种超越性,即它不再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被历史所否定,失去先进性,而只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使自身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愈是发展,愈是前进,就愈会使其自身被肯定。我们知道,强调某一事物的性质就是强调此事物区别于他事物。在当今世界,之所以强调我们所说的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就是因为还存在着非社会主义性质甚至主义性质的文化。所以,毫无疑问,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只有这种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才能起导引作用,才能居主导地位。也只有当这种社会主义性质的先进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时,才能保证中国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第二,从特点上来说,首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三个面向”的文化,即它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所谓面向现代化,是针对文化的现代转型来说的,即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彻底实现现代转型,必须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具有现代品格。所谓面向世界,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能够超越民族文化的域限,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吸纳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所谓面向未来,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永远向前看,必须不断地开拓、创新,永不停滞,生生不息,执着前行。事实上,我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确实具有上述三方面的品格。其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谓民族的,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论怎样发展、变化、超越、创新,都始终具有民族性、民族的特点、民族的形式,从而区别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民族性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所谓科学的,就是这一文化贯穿着科学的理性精神,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识论、方***等几个层面来说,都是科学的,正确的。所谓大众的,就是这一文化以人民大众为接受主体、服务主体、享受主体和创造主体,被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所认同,所肯定,所享受(即在人民大众中实现这一文化的自身价值),并被人民大众在实践中所创造。
二、思想道德支撑作用。任何文化,都有一定的思想道德作为精神内核为其起支撑作用。当代中国文化也不例外,也必须有一定的思想道德为其起支撑作用。而这种起支撑作用的思想道德不是任何其他文化所提供的,正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提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思想”,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道德则是指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上述“三观”基础上的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等道德体系。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所以必须把这三种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如果发生矛盾,则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提倡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三、文化批判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文化批判”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新旧社会更替的时期,或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新的社会制度(主要是***治、经济制度),文化批判都会进行得异常激烈。中国殷周交替时期尊“人”文化对尊“神”文化的批判;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对基督教神学文化的批判,都是人类历史上进行得较激烈的文化批判。而在当代中国,文化批判同样不可能停止,而且其情况也更为复杂,任务也更为艰巨。而这种“批判的武器”(马克思语),正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除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作为其补充的健康有益文化以外,还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这是因为:第一,一般说来,人类的精神文化具有相对***性。就是说,人类的精神文化虽然根源于一定的经济关系、经济生活,但它并不会随着某种经济关系和经济生活的改变而立即消失。第二,我国封建社会延续时间较长,所以封建社会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在现实社会还大量存在。这些文化典籍一方面其自身精华与糟粕并存;另一方面,后人对它们的理解(接受)由于主体自身的状况不同也会产生两种效应,即正效应(批判继承)和负效应(吸取糟粕,受其毒害)。第三,作为精神文化核心的思想道德文化与其他方面的精神文化相比,则具有更大的惰性。第四,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纳国家于伦理,合法律于道德,而以教化代***治(或***教合一)。自周孔二三千年,中国文化趋重在此”。第五,作为旧的落后的精神文化尤其是思想道德文化之所以在我国还继续存在,除了精神文化自身有相对独性以外,就是由于在我国产生这种精神文化的经济基础本身没有彻底破除。能够充当“批判武器”的,绝不能是别的文化,而只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说,只有我们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批判作用,才能保证当代中国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地向前发展。
四、文化整合作用。文化整合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就当代中国文化来说,既然由于诸多原因而使文化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局面,因此就必然存在着文化整合现象。所谓文化整合,就是以一种文化为主体,规范、改造、吸纳其他不同性质、不同形态、不同形式的文化,从而在主体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相互作用中实现文化整体的创新与发展。具体说来,在文化整合中,必须有一种文化作为主体文化(或主流文化),其他文化能够认同这种文化,依从这种文化;同时,这种主体文化为了自身和整体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也必须分析、鉴别、诠释、改造、吸纳其他各种文化成分或因素。所以,文化整合并不是无主从、无秩序、无规律的文化混合,而是一种在充分发挥主体文化作用的情况下的一种主体文化与其他多种文化的有规律的双向互动过程。文化整合有以下几个关节点:第一,必须有一种文化作为主体或主流文化,它是当时历史的进步文化,它的前进方向符合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第二,必须充分肯定这种主体文化的主体地位(或主流地位),大力宏扬它所给定的文化价值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第三,必须分发挥这种主体文化的主动性、能动性,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对其他文化进行分析、鉴别、诠释、改造、吸纳,从而在这种主体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实现主体文化与整体文化的丰富、创新和发展。
在当代中国,文化整合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必须确立一种主体文化,即它是文化整合的
主体;二是必须处理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问题;三是必须处理好对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整合问题。不言而喻,在当代中国,能够作为文化整合主体的,只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事实上,它也早已充当了这种文化整合的主体,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了成功的强有力的整合,从而才使中国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因为就中国传统文化来说,除了那些封建性的糟粕以外,还有许多通过分析、鉴别、诠释、改造而能够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东西,因而应该吸纳。特别是那些能够构成民族精神的东西,更是当代中国文化整合的宝贵资源。总之,先进文化是放眼世界的望远镜,先进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导火索,先进文化是社会常态的调控器,先进文化是凝聚社会的粘合剂。
三、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深刻指出:“我们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就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先进文化源于民族,根植于民族土壤,体现并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艰难困苦环境中得以繁衍、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激励民族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从孔子的“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到孟子的浩然之气“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的“为中华崛起”到***的“做***的螺丝钉”。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激励和引导。
中华民族精神渊源久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一是团结统一。中华民族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辽阔富饶的中华大地居住着汉族和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唯有团结统一民族才能和谐乐业,国家才能发展强盛,在中国传统先进文化中,“贵”“和”思想很多。如:“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通人和,百废俱兴”等,由于追求人和、***通和团结统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得以绵延不断,国家的尊严和***得到维护,生产力得到不断发展。二是爱好和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在经济、***治、文化各方面进行了友好的合作与交流。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使中华民族具有宽阔的胸怀,大胆地吸取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也努力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与周边国家和民族和平友好相处,不侵略别国,不首先挑起战争,尽力与各国各民族建立和谐的关系,共同促进事业的发展。三是勤劳勇敢。中国人民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看作立身、立家、立国的根本。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将执***喻为“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在***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志倡导艰苦奋斗的作风。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将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提到一个新的境界。四是自强不息。中国民间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故事,有大禹治水,走遍中原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还有三国著名人物诸葛亮,辅佐英主汉中称霸,一生奋斗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中国历史上正是这种为国为民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文化的精华培养了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又促进了民族先进文化的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既具有中国民族的风格,又顺应世界潮流,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体现人民群众思想,行为的价值取向,是我们全面推动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精神动力。
在一个民族的发展中,总有一些精神受到国民的普遍认同,并成为国民思想、行动的基本精神,这些精神就是民族的基本精神,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贯穿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包括民族的理想、品格、意志、思维、个性、社会责任感、学习、发展事业、交际、合作、生活、保健等方面的精神。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国民的思想和行为,渐渐地影响每一位国民及整个民族的发展。
我们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从本质上讲,我们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尽管我们在近代有过一百多年的屈辱,但这只是五千多年文明史中的片断而已。五千万华人在海外创业的成功,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都足以证明:我们民族是一个可塑造、可重造辉煌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有前途的民族之一。尽管我们的民族精神存在不少问题,但并没有改变我们做为优秀民族的本质。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经济、科技、教育,发扬优良的传统,改革不良的传统,一定可以实现民族复兴。就如一个原来体质很好的人,虽然由于不注意保健而滋生了不少疾病,但优良的体质还没有改变,只要注意保健及***,完全可以恢复强壮的体魄。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振兴中华的呐喊声中,无数仁人志士都在痛苦地反思民族精神。从梁启超、孙中山、鲁迅、林语堂等等,都试***改变民族的种种不良传统及重建民族精神。梁启超先生第一个将我国56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并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孙中山先生在多次演讲中,都慨叹“民族如一盘散沙”,“国人失去民族主义垂300年,太缺乏(或者没有)民族观念,只有家族观念和宗族观念,导致民族命运式微”。有鉴于此,他提出了“反省民族缺点”、“改造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等主张。
鲁迅先生起初学医是为了给国民治病,后来弃医从文是因为感到“愚弱的国民,无论有怎样健全的体魄,怎样的长寿也是毫无意义的,我等的首要是改造国民的精神,我认为此为文艺的第一要务。”他花了大半生的精力研究国民精神,以《阿q正传》等作品深刻反映民族的某些弱点。林语堂在1925年作了《中国的国民性》的演讲,列举了我们民族种种优劣之处以后,将忍耐性、散漫性和老滑性归结为民族的三大弱点,吁请国人注意。在抗战前夕的危急年代,他专门出版了《吾国吾民》一书,在“中国人的性格”一章中,列举了“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猾、和平主义、知足常乐、幽默滑稽、因循守旧”等十条作为刻画描述。抗战期间,梁濑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罗列种种资料,将国人的特点列举为:自私自利、勤俭、爱讲礼貌、和平文弱、知足自得、守旧、马虎、坚忍及残忍、韧性与弹性、圆熟老到等十点。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访华后认为,影响中国民族特性的是孔、老、释三家思想,孔老虽相对,但影响并无二致,使中国人知足安分、宽容和平、消极保守。英国哲学家罗素则在访华后写成的《中国问题》一书,列举了幽默、忍耐、谦让等特点后,更指出贪婪、怯懦、冷漠为阻止中国民族进步的三大缺点。
弘扬民族文化篇7
1月8日、9日晚,由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文化厅、省文产办联合主办,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戏剧学院、音乐学院承办的“云南民族传统服饰展演”精彩上演,来自全省16个州市26个民族的200多套民族传统服饰齐齐亮相,为观众奉上了华丽的视觉盛宴。
台前:倾力呈现视觉盛宴
踏着音乐的节拍,50多名来自云南艺术学院模特专业的学生或昂首阔步,或款款徐行。从滇东北的昭通苗族服饰,到滇西北的藏族、纳西族服饰;从石林的彝族撒尼服饰,到苍山洱海间的白族服饰;从支系众多的哈尼族服饰,到比邻而居的景颇族、阿昌族服饰……在短短一个小时里,200余套囊括全省26个民族及各民族所属支系的服装、服饰在舞台上轮番展示。
观众仿佛徜徉于云南的秀美山水之间,领略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族服饰画卷――不仅能近距离直观感受着各民族传统服饰的质、形、饰、色、画,享受一波又一波的视觉冲击,还能品味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民族服饰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
云南民族传统服饰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鲜明靓丽的表征。服饰不仅是遮蔽身体、抵御严寒的工具,它还承载着各民族生产生活环境的文化信息,体现着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累积凝聚的民族智慧。
居住在雪域高原迪庆的藏族同胞,以纯羊毛手工纺织制作男女各式藏袍、纯羊毛围腰、腿带、鞋带等。纺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它以纯羊毛为材质,通过纺织、裁剪、漂染、水煮、防腐等技艺处理,制作出集实用性与艺术性结为一体,具有传统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藏族服饰。
居住在金沙江畔湾碧乡的傣族妇女,每逢在夏季上山采摘野生火草,撮下叶片背面的白膜,经捻线、纺织、染色、晒干、裁剪、缝制等工序,制作出代表她们地方民族特色的“火草筒裙”。
少数民族的服饰,如同少数民族的根,纵横交织的经纬里,藏着家乡的山,淌着家乡的水。保山市昌宁县的苗族女装完整地保留了古代“五色衣”的特点。心灵手巧的苗族妇女用一条条彩线记录了苗族先祖在迁徙过程中走过的一条条山路、淌过的一条条江河。每一条红线,记录了苗族经过的一场场血战。每一个***案,代表着苗族曾经固有的家园。
少数民族的服饰中,也蕴藏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鹤庆彝族白依人火草女装又称“蜜蜂衣”,女装腰带以黑色和黄色为主色调,意在纪念蜜蜂将他们的祖先从金沙江畔引到水草丰美的鹤庆定居。
德昂族女子服饰主要包括头饰、对襟上衣,腰箍和筒裙。据说,德昂族的先祖曾娶了一位鸟姑娘。鸟姑娘茹毛饮血,鲜血从嘴里流出来,染红了衣襟、袖口和筒裙。鸟姑娘总是飞回娘家,老丈人心疼女婿,就变出腰箍,给鸟姑娘戴上,鸟姑娘便不会飞了,与德昂族先祖过上幸福的生活。德昂族女子从祖先那里承袭下戴腰箍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服饰是穿在身上的文化。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陈劲松院长介绍说,希望通过此次展演,在充满特色的民族服饰里,展示少数民族发展过程中关于历史、人文、环境、创意里的感悟;期许通过展演,借助传统与创意,向社会宣传云南独特的文化魅力,推广云南的文化价值,给世界、中国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幕后:共同守护文化根基
云南少数民族资源丰富,不同的少数民族中拥有数量众多的支系,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支系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民族传统服饰蕴含着各民族的社会观念和审美意识,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体现民族自我意识的视觉符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
目前,云南省的苗族服饰 (昌宁苗族服饰)、彝族服饰两个项目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哈尼族服饰、傈僳族服饰、布朗族服饰、拉祜族服饰、德昂族服饰、藏族服饰、傣族服饰、纳西族服饰先后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外,云南省还有纺织、剪纸、刺绣、印染、金属锻制等一系列与民族传统服饰制作相关的非遗项目,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名录体系,为全省各民族服饰的保护和传承奠定了基础。
为了进一步弘扬云南省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加强对外交流,为绚丽多姿的民族传统服饰搭建展示平台, 主办方面向全省民族传统服饰征集信息,得到了各州市、各民族同胞的积极响应。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主办方共收到两个批次、总计近三百余件民族服饰。经专家评审,最终确认203套服装进入展演。
与本次展演同期进行的还有由文化部主办、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承办的第二、三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来自云南16州市的150位培训学员中有近70位学员的民族传统服饰入围本次展演。
为了共同办好此次活动,文化行***主管部门、非遗保护单位、高校师生、各地州的文化工作者和民族传统服饰持有者、传承人们组成了一支高效的队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共同完成了涵盖200余套民族服饰的大型精美画册《云南民族传统服饰***集》静态、动态数据采集工作。
弘扬民族文化篇8
(云南省建水县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云南建水654399)
摘要:民族地区学校***书馆通过收集整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热爱家乡,爱我中华”,“美丽家园,人人参与”系列活动,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
关键词 :民族地区;学校***书馆;民族文化;文化传播
中***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050-02
学校***书馆的日常工作,是搞好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借阅;对文献资料开发利用的目的,是把学校***书馆被动的低水平的服务转变为主动的高水平的服务。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对其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等,也是学校***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民族地区学校***书馆更要具备双重任务:既要承担学校***书馆的职责、任务,又要担负推动民族地区***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任。
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地方文献资源,也是地方特色资源,这些资源记载着我国少数民族***治、经济、历史、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研究少数民族不可或缺的资料。民族文化是民族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民族地区学校***书馆在弘扬民族文化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民族地区学校***书馆任重而道远。
一、邀请专家、学者做民族文化的释疑者
云南省是民族文化大省,红河州也是民族文化大州,主体民族哈尼族、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土著文化与汉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交融发展成了今天的民族文化,千百年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着,内容丰富,浩如烟海,除汉字文献外,还有用民族文字撰写的文献,如彝族的贝玛文化,如果没有专家学者解疑释惑,根本不能入其门。哈尼族由于历史原因,虽然没有形成自己的传统文字,但并未影响其民族文化的发展,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留下了大量的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祭词等口碑文化以及民居、服饰、节典、礼仪、生产生活方式等可视文化,需要大量财力人力进行收集整理,保护开发。
民族地区学校***书馆要开展“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热爱家乡,爱我中华”,“美丽家园,人人参与”系列活动,邀请民族文化专家、学者、民间艺人到学校开讲座、培训班,培训读者、引导读者,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读者,利用***书馆的民族文化资源,使其成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弘扬民族文化的新生力量。
(一)民族古籍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
民族古籍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是进行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史料。民族古籍、地方文献是民族地区学校***书馆最具特色的馆藏资源。民族地区学校***书馆要成立“民族古籍室”、“地方文献室”,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和个人收集,如民委古籍办、民族语言工作委员会、民族研究所、文化局、博物馆、档案馆、科研单位、各地***书馆等。还要放下身份,走上马路地摊,进入街头书摊,与民间艺人交流切磋,精心淘选采购有价值的古籍。
***书馆要动脑筋,想办法,开办讲座,把深奥难懂的民族古籍、地方文献知识通俗化、大众化,帮助读者解疑释惑。在少数民族学生读者中树立忧患意识、全局意识,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需要传播、弘扬、开发、利用,否则,将有消失的危险。民族地区学校***书馆要邀请民族文化专家、学者、民间艺人培训馆员,进行文献的加工、整理,从本质上满足读者的需求,深层次地为读者服务。
(二)开设民族民间文学专题讲座
***书馆讲座被社会各界称为“城市教室”,已经成为***书馆的核心业务和地区的文化亮点。民族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地区流传甚广,影响极大。***和***府投入巨资来收集、整理、翻译、研究民族民间文学,在民族集聚区实施一系列优惠***策,对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民族地区学校的学生对当地民族民间文学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由于文学修养、民族知识的局限,对用民族文字创作的文学作品会产生畏难思想,需要民族地区学校***书馆为他们排忧解难,充分发挥讲座普及面广、影响大的优势,开设民族民间文学专题讲座,吸引更多爱好民族民间文学的读者,让读者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学之所以产生并发展,其决定因素是该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比如,哈尼族的《哈尼阿培聪坡坡》、《普嘎纳嘎》、《阿波仰者》等迁徙史诗,记载了哈尼族祖先曲折漫长、悲愤流离的苦难历程,哈尼族民间文学就由这一严酷的社会现实和历史现实哺育而成。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有自己的民间诗人,有许多优美动人的史诗、长篇叙事诗、抒情诗、民谣和山歌,无论是用彝文记录还是口头流传,都有悠久的历史,经过世世代代的传诵,一步一步地丰富修饰而成。开设民族民间文学专题讲座,产生了民族特色品牌效应,发挥了民族地区学校***书馆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三)开展民族知识竞赛
民族地区学校***书馆要从馆藏资源中精选有关民族知识、民族文化内容的***书,组织学生读者开展民族知识竞赛。内容丰富生动、与自己民族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知识竞赛,吸引了一届一届的少数民族学生读者,在校期间在***书馆收获了课堂之外的知识,开阔了视野,树立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历史责任感和爱祖国、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高贵品质,也丰富了民族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养成了利用***书馆的良好习惯。
二、组织馆员做民族文化的传播者
云南省红河州委提出构筑“红河国际旅游文化走廊”,打造以哈尼梯田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以建水古城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滇越铁路为代表的近代工商文化,以过桥米线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弥勒为代表的休闲康体庄园文化等五大文化旅游品牌,给民族地区学校***书馆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民族地区学校***书馆要组织馆员走出去宣传***的民族***策和州委州***府的决策,参观考察民族文化,了解民族地区对民族文化的需求,搭建交流平台、互动平台,馆员既体验了生活,锻炼了自己,又成了丰富发展民族文化的使者,对民族文化的直接参与和切身感受,激发起馆员热爱民族文化的热情,自觉自愿地担负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
弘扬民族文化篇9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在京成立
本刊讯(记者 郝 尘)2007年9月5日上午,中国民族医药协会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联合国和平基金会***刚坚喇嘛、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朱晓明书记等出会。在成立大会上,世界和平基金会创始人、联合国代表喇嘛刚坚致贺词,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会长陈虹、原国家民委副主任周明甫讲话,民族医药专家代表仁旺次仁在大会上发言,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全国各地的民族医药和中医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民族医药发展大计,同庆这一民族医药发展事业中的大喜事。
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我国少数民族防病治病的智慧结晶,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和国家对民族医药事业高度重视,民族医药发展日新月异,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为促进西部大开发和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好地规划和发展民族医药事业,使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由国家民委主管的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经民***部批准正式成立。协会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热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全国***协副******・,全国***协副***阿布来提・阿布杜热西提,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佩云,原全国***协副***赵南起担任名誉会长;由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邵明立等担任顾问,由全国***协***、中国藏研中心院***组书记陈虹担任会长;北京民族医院暨北京藏医院院长黄福开担任常务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协会是中国民族医药行业的一级社团,以“团结热爱民族医药事业的工作者,发掘、整理和推广民族医药,促进民族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各族人民健康服务”为宗旨,是协助***和***府联系广大民族医药工作者的社会团体,是统筹各方力量推进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社会组织,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助手。
据悉,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已于9月4日顺利召开,大会四年一届,同时举行换届工作。
开展民族医药义诊弘扬民族医药文化
本刊讯(记者 郝 尘) 为促进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弘扬民族医药文化、贯彻落实第三届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及《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有关发展民族医药的精神,为民族医药的快速发展搭建更加广阔的交流、展示平台,在北京藏医院暨北京民族医院建院15周年来临之际,9月2~5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民族医药义诊活动。北京藏医院藏医心脑血管专家、肝胆疾病专家、糖尿病专家、风湿病专家等十余人为广大老百姓进行义诊。
据悉,在今年国家重点支持民族医药发展的方针下,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已审批了“藏医文献整理信息化平台建设”、“藏医藏药在国内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藏医一剂一方整理与研究”等重大课题。
国外“中医热”持续升温国内医院成外籍学生学习基地
本刊讯(通讯员 王海波) 9月3日,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迎来了建院以来首批国外医学生,这批18名来自美国的学生将在该院针灸、推拿等中医科室接受正式的临床实习教育。
据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吴红金介绍,近几年,国外“中医热”持续升温,不少国家已将针灸***纳入医保。世卫组织(WHO)在《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战略》中早就明确指出,中国针灸、中药等传统医药正在全球获得广泛重视。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正规的中医药高等教育院校。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北京市唯一的公立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针灸科是该院特色明显的科室之一,设有专门的病区,拥针灸推拿***中心,技术力量雄厚,日门诊量200余人次,***病种范围广。凭借特色优势,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国外中医药高等教育学院建立了广泛联系,通过培养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肩负起发扬光大中医药事业的历史重任。
会议动态
首届中国制药医学大会10月将在北京召开
本刊讯中华医学会与中国制药医学论坛组委会将于2007年10月18~20日在北京举行“第一届中国制药医学大会”。本次大会旨在进一步了解制药医学知识,交流制药医学专业经验,促进制药医学在中国的发展。会议主题包括:制药医学新进展、新药临床研究、新药研究的法规环境、人员培训、药物安全监测、上市后临床研究和医疗单位临床研究的管理和规范等。届时大会将邀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领导、主要医疗单位的专家教授、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合同研究组织的专家和国际制药医学协会的代表,就制药医学相关领域的问题以及制药医学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交流和探讨。
由国际制药医师协会联合会主办的全球制药医学专业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2006年9月在韩国首尔举行了第14届国际制药医学大会,有500余位来自全球的代表参加了大会。2008年9月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第15届国际制药医学大会。
黄海制药以全新形象亮相第42届新特药品交易会
本刊讯(记者高阳)近日,第42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国内缓控释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以全新产品形象组建强大阵容亮相展会。
本次展会上黄海制药的新包装产品得到了与会各界人士的认可。新包装以绿色为主色调,在不同产品的区分上,采用了不同的波纹形式来区分心血管类、降糖类、感冒类、注射类这四大类别的黄海制药产品,实现了黄海制药药品包装上的风格统一,也便于消费者识别,安全用药。
在本次展会上,伲利安、希尔达、畅欣达等心血管系统用药备受关注,尤其伲福达是本次展会的一个亮点,吸引了众多的商。据悉,伲福达凭借良好的药品疗效、严格的质量控制、“百姓药”的价格优势,长期以来得到了患者及医生的认可。伲福达在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是临床上***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之一。
为让各地商更好地了解产品,黄海制药在本次新特药会上,搭建了精美的展台并派出专业的推广人员。本次展会是展示黄海制药大力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全力打造百姓品牌的一个缩影。
医学前沿
美科学家从烟草等植物中提取胰岛素***糖尿病
本刊讯据新一期的美国《植物生物技术期刊》报道,美国科研人员最近在对实验鼠进行的研究中发现,采用从植物中提取的胰岛素,可以有效地***糖尿病。
美国佛罗里达中部大学的生物化学专家在研究中采取了以下步骤:先对烟草进行胰岛素基因改造,接着把烟草收割后冻干,再把冻干的烟草磨碎制成胶囊,然后让患有糖尿病的实验鼠服用。结果显示,8个星期后,这些实验鼠的血和尿中的含糖量都恢复了正常,它们体内的胰腺β细胞也能正常地分泌足够的胰岛素。
负责这项研究的亨利・丹尼尔说,除了烟草外,生菜等其他植物也含有胰岛素,而且从生菜等植物中提取胰岛素不仅更加经济实惠,而且可以避免烟草中所含的不良成分。他指出,植物胰岛素胶囊将可能成为今后***1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癌细胞转移成因研究获新发现
本刊讯德国研究人员发现,缺少一种VMP1蛋白会使癌细胞失去与其“邻居”建立联系的能力,癌细胞将因此更容易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并通过血液等渠道在体内转移。
据英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阿尔法伽利略”科学新闻网站近日报道,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肾细胞癌组织进行的研究显示,与原发肿瘤相比,转移肿瘤中编码VMP1蛋白的基因数目要少很多。他们随后在研究***癌组织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研究还发现,VMP1蛋白负责在细胞表面形成特定的“接触点”,以便于相邻细胞彼此建立起联系。一旦细胞缺少这种蛋白,相邻细胞之间将无法形成联系。研究人员说,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相邻细胞之间的联系形成机制被破坏是导致癌细胞在体内转移的原因之一。
研究人员说,目前还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细胞缺少VMP1蛋白。他们计划下一步研究是否可以用VMP1蛋白作为判断癌细胞转移风险的指标。
美开发出轻微脑损伤检测设备BrainScope
本刊讯纽约大学医学院日前开发出一种便携式轻微脑损伤检测设备BrainScope,能够在受伤之后立即检测出病情,可广泛应用于战场和足球比赛中。
BrainScope包括一个橡皮膏条,6个电极,与iPod大小相似的微型电脑相连。伤员受伤后,首先将电极条固定在患者的前额上,设备可自动收集脑电***样本,评估大量的定量脑电***特点,并与正常的参数相比较。然后很快就会得到一个显示脑功能是否受到伤害的彩色***谱。该设备的目的是在很多场合比如战场、体育赛事、急诊室、诊所对伤员进行分类。
纽约大学E. Roy John教授指出:“脑震荡导致的轻微脑机能障碍,通常CT或者MRI也难以检测。而且检查是在医院中进行,经常是在受伤的几个小时或几天以后,耽误了***,因此可以说该设备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南非艾滋病***苗HVTN204试验取得一定进展
本刊讯 在南非进行的两项艾滋病***苗试验分别取得一定进展,让人们进一步看到了利用***苗防治艾滋病的希望。
“南非艾滋病***苗促进项目”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利用一种名为“HVTN204”的***苗,对480名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志愿者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大多数人都出现了有效的免***反应。这些试验对象中约有一半的人来自南非。
据报道,另外一组研究人员还利用一种DNA(脱氧核糖核酸)***苗,对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了试验。该***苗由芬兰FIT生物技术公司开发,接受试验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多数生活在南非的黑人居住区索韦托。
弘扬民族文化篇10
关键词:奥运会;纪念币;设计理念;民族文化
中***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11-1467-03
剖析历届奥运会主办国发行纪念币设计与民族文化关系、特点和规律对于把握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纪念币设计显得十分有意义。
1 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信息中心检索了近180条历届奥运会有关资料,收集了历届奥运会主办国发行的金、银、铜等纪念币部分实物和全部拓***资料。为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2调查访问法 走访中国金币总公司,世界硬币研究专家、奥林匹克纪念币收藏家、《中国钱币》和《亚洲钱币》主编等8位专家学者,综合了他们的观点和评论。
2 结果与分析
2.1现代奥运会纪念币发行的意义 奥运纪念币的发行,最大限度地宣传和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具体体现在:奥运会纪念币将抽象的奥林匹克思想具体化、形象化,用具体的***案体现了奥林匹克思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自1952年第15届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发行纪念币以来,已有11个主办国发行12届奥运会纪念币283枚,其中铂币5、金币59枚、银币158枚、铜镍币58枚和青铜币3枚中,各国都使用了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并与奥运会会标及主办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相结合,传达“和谐进步”、“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同时宣传了主办国的人文与自然。
2.2历届奥运会主办国发行的纪念币设计理念
2.2.1充分反映奥运主题 历届主办国发行的奥运纪念币大多是将奥运精神、奥运项目及主办城市风貌、主办国的人文、历史与自然相结合。设计元素除包含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奥运会会标、主办国国徽和***头像外,还采用了具有主办国家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案,如主办国(城市)版***、建筑物、动植物、著名人物等。另外,体育场馆和竞技运动项目也是必不可少的素材。在反映体育运动同时,也注意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本国特色相结合。
2.2.2奥运主题与项目立意紧密结合 在设计表现手法上,绝大多数国家以写实风格为主,少数也综合运用抽象、写实、虚实结合等多元手法来反映奥林匹克精神。同时,在设计理念上,更加强调价值观、人文色彩和民族特色。如亚特兰大奥运会和洛杉矶奥运会的纪念币就是强调美国的价值观,将美国倡导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同奥运精神相结合;莫斯科奥运会纪念币则是宣扬前苏联在体育、科技、航天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高度,注重大国风范与奥运理念相结合;蒙利尔奥运会纪念币则选用土著印第安人体育活动、地理环境、版***、场馆建筑等为主要***案,把奥运精神和加拿大风情相结合。另外,注重人和自然的关系在近几届奥运会纪念币的设计上开始有所体现,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统一合拍。
2.2.3反映人类、自然 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设计理念是以和平为主题。设计的风格开创了奥运纪念币先河,注重装饰性。巴塞罗纳奥运会设计理念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阳光、海洋与天空。在每一枚纪念币的背面***案均有最能反映这届奥运会理念的会徽标记。设计风格是手法写实,以写实肖像与现代及古代运动员为表现,注重传统运动与文化的联系。背面***案以古希腊雕塑、名画、装饰画和运动项目相结合并采用无边工艺。
2.2.4展现主办国形象 东京第18届奥运会是首次在亚洲举办的奥运会,因此这届奥运会纪念币的设计主题就确定为反映奥运会亚洲主办国日本的复兴。创意主题是以主办国富士山标志为象征和代表,用日本国花一樱花来表现奥运与主办国民族传统相结合的理念。雅典第28届奥运会突出其“源发”的概念,因此其纪念币也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根据希腊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迹设计,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悠久的希腊文化,描述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突出雅典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地,希腊是世界体育文化和体育文明的发祥地。金币的主题是希腊文明,描绘著名的希腊历史古迹。银币表现的是体育运动主题。在银币***案的设计上,设计师运用对比手法,在前景和背景上分别用现代手法和仿古手法表现同一种运动项目。从币面***案来看,现代运动员线条清晰、动作准确;而古代运动员形象模糊,仿佛是出土的古钱币。通过这种对比,人们就像在穿越时空隧道,既能领略奥林匹克运动悠久的历史,又能感受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蓬勃发展。
2.2.5体现民族风情 悉尼奥运会纪念币被称为世界奥运币设计史上最为精典的范例,举办国采取了向社会广泛征集设计***稿和定向征稿的方式,最终达到了将奥运精神与澳大利亚的自然风情、环境、历史和文化融为一体的效果。金银币正面共同***案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Ⅱ世肖像、“2000年”年号、面额、澳大利亚国号。8枚金币背面***案反映的是奥林匹克与体育精神,描述了运动员之旅,从2000年奥运会会徽开始,通过训练、临场准备,最后获得成功。1oz银币16枚分为两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描述的主题是四个奥林匹克文化节,印证澳大利亚文化与社会取得的发展。第二个系列描述的主题是澳大利亚珍稀动植物和独特的自然风情。因此,这套币的设计在整体上紧扣绿色奥运这一主题。28枚铜币背面***案系列表现了28个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精彩瞬间。首创了绿色奥运理念,以写实的设计风格统一整体而饱满,并首次应用了彩色纪念币工艺。
2.3畅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纪念币 为了更加广泛地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宣扬奥运,中国人民银行于2003年10月28日了(2003)第12号公告,明确提出了第29届奥运会纪念币的主题设计要求:***稿设计要体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反映北京奥运会“新北京、新奥运”的主题;表达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表现中国、北京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形象;展现世界文明、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在北京的和谐交融。简要地说,在设计主题上要反映奥林匹克精神、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北京的地域特色。
2.3.1展示北京奥运会会徽 北京奥运会会徽以“中国印”为标志,着重从人文的角度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精神。“舞动的北京”是一方中国之印。它是一种形象,展现着中华汉字所呈现的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它是一种表情,传递着华夏文明所独具的人文特质和优雅品格。借中国书法之灵感,将北京的“京”字演化为舞动的人体,在挥毫间体现“新奥运”的理念。手书“北京2008”借汉字形态神韵,将
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千万种表达浓缩于简洁的笔划中。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爱、仁德、诚信”有机结合起来。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张开的双臂,是中国在敞开胸怀,欢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加入奥林匹克这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盛典。“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友善而好客的中国人的心情写照,也是北京的真诚表达。到北京来,读解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感受这个国家的现代气息。到北京来,共享这座城市的每份欢乐,体会这个国家的蓬勃生机。到北京来,让我们在2008年一起编织和平、美好的梦。奔跑的“人”形,代表着生命的美丽与灿烂。
2.3.2传承中国龙的文化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龙成为了一种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奋发开拓、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象征。龙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承载了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寄托和信念追求:包容团结、坚忍不拔、不畏艰险、锐意进取。这是龙的精神,更是深植于我们血液中的民族精神。龙这个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的集体智慧的产物,将鼓舞和鞭策龙的传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出新的历史奇迹。龙这一虚幻的神物,盘旋人们心中已有几千年之久。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将流传千年的龙文化发扬光大,弘扬一种浩穷天宇的民族之气。龙集日月之精华,汇天地之灵气,具百兽之形,兼包容四海、吐纳百川之胸襟。在这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它将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还将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为新世纪的中华魂。
2.3.3体现“人文奥运”宗旨 人文奥运既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特点又便于反映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因此,北京奥运会纪念币可以以人文奥运为中心主题,挖掘中国独特的文化。“人文奥运”主题是基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提出的,其意义在于突出北京的古老文化,以文化的魅力吸引世界。申办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中国结”,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纪念币的设计也应如此,中华五千年文化中,如北京奥运主题文化和中国的故事、中国传统文化典故(琴棋书画茶丝瓷等)、中外文化交流典故、北京民俗风情典故。为中国及世界体育留下独特的遗产,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2.3.4展现“新北京新奥运会”主题 2008年奥运会为北京为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它使北京加快了建设国际化现代大都市的步伐。用奥运会纪念币展现新北京的风貌,将是“新北京、新奥运”的最好诠释。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它承载的不仅是建筑艺术,而且是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治文化等等。北京的古代皇家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是文明古国的历史见证。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建筑用于纪念币***案,不仅能展现中国古代建筑文明的成就,也是对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的见证,同时与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古老的历史的主题紧紧相扣。
2.3.5反映中国体育运动典故 中国古代体育与现代体育运动的项目有蹴鞠-足球,击鞠-马球,步打球-曲棍球,捶丸-高尔夫,快行者-长跑,角力-摔跤,翘关-举重,礼射-射箭,龙舟-赛艇等。中国古代体育以她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东方风采,以她高度的健身和医疗价值、娱乐作用等,独树一帜,流传久远,并日益走上科学化的轨道,踏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丰富充实人类文化宝库,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宝贵财富。奥运会纪念币以中国古代体育作为题材,能够反映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历史渊源,体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同奥林匹克运动相融合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2.3.6展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吉祥物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福娃代表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3 结论与建议
1)奥运会纪念币是奥运会众多纪念品之一。它以其简练的构思诠释时代全新设计理念,体现主办国本土的特有蕴涵。
2)北京奥运会将是中国史无前例的巨大体育盛会,奥运会纪念币的题材远远超越体育范畴,是奥林匹克精神和主办国家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的综合反映。力求将世界与中国、现代与古代、奥运与北京紧密结合,为奥运币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造空间和创意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