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美术都是反映生活,表达情感的载体。音乐与美术教育都是学校美育教育的基础,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音乐和美术教育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脱离“纯粹艺术”的本身,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变化。
为了这一目标,同时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更进一步感受艺术的共通性。我探索设计并尝试了一节以西方音乐为主的音乐与美术作品相互结合的《音画艺术欣赏课》。通过实践的教学,让我有以下的感受。
一、 提高兴趣,丰富情感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若即若离又水融,如胶似漆又泾渭分明。如果在听觉艺术中融入视觉艺术,就更能够提高听觉的兴趣,丰富情感的体验了。
例如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中要欣赏巴赫所创作的宗教音乐《马太受难曲》。整部作品是依据圣经中的耶稣受难过程所创作的,结构庞大、缓慢、悲伤;为了让学生能够提高欣赏的兴趣,同时耐心、不焦躁的欣赏作品,我将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画家马蒂亚斯·格吕奈瓦尔德的油画——“嘲弄基督”和“耶稣受难”与音乐同步欣赏。《马太受难曲》的第一分曲“来吧,锡安山的女儿们”是这部悲剧的开端,展示耶稣临行前被游行。油画《嘲弄基督》表现基督被捕后被兵丁们嘲弄毒打的情节,竭力描绘残暴与善良的对比。音乐与画面同步欣赏,在悲哀的气氛中,使人产生对为信仰而忍受拷打屈辱的基督的同情与尊敬。第72分曲圣咏旋律既“众赞歌”虽然在这里是耶稣死后所唱的,但在整部作品中出现过5次,是整部音乐悲剧的高潮。也正映照了依森海姆祭坛画的中心画面《耶稣受难》,暗淡的旋律与低沉的音调,与画面中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身体扭曲,手脚痉挛,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令人毛骨悚然,久久难忘。音乐与油画同时展现着耶稣受难的极度痛苦和悲剧感。让学生不仅从听觉上,同时在视觉和情感上都给以强烈的冲击;同时体会作品中歌颂对人类的热爱和对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的追求。
又如,在欣赏古典主义典型音乐家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安魂曲》时,乐曲中由阴暗的主题到活泼的快板,由男生在粗暴的伴奏下合唱到女声优雅、充满希望的“请招我享善人永福” 合唱。让学生总是不能够更深入的体会情感。我结合了19世纪法国画家达维特所画的《马拉之死》与音乐共同欣赏。画面情景是马拉倒在浴缸里,鲜血正在从伤口中流出;但马拉长期患病,只能通过药水浸泡身体维持生命的人,在死时皮肤光滑,肌肉饱满,面部表情安详。无不体现古典主义的盛行期人们渴望寻求一种时代所需要的理想的英雄主义精神。通过这两个作品结合的欣赏,更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加理解古典音乐中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展示人类即使到了生命的边缘任然有一种积极的乐观追求完美的心理。
二、相互融合,开阔视野,更进一步理解艺术的共通性
音乐与美术它们在反映生活,表现情感的同时,它们的联想是相互交错的,它们在发展历史、创作思维及审美上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借鉴的。音乐的音响与美术的画面在气韵上存在着异质而同构的关系,充分利用它们的共通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审美层次。
例如:在欣赏西贝柳斯创作的《芬兰颂》时,我结合法国画家籍里柯创作的《梅杜萨之筏》共同欣赏。这两部作品讲述的故事完全不一样。我充分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她们寻找到两部作品之间的共通性。学生们发现,《芬兰颂》表达一种受禁锢的人民所蕴藏的反抗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音乐中充满紧张的战斗场面,但又能从战斗呐喊中发展为一首颂歌。《梅杜萨之筏》描绘了一群处于生死挣扎中的人,他们一个推一个,直到最高处的人被高高举起,挥舞着一块红巾,它意味着生的希望。两部作品都展示人类对生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更能感受到浪漫主义的音乐与绘画,都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地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
印象主义时期的音乐和美术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以德彪西为代表的音乐流派是受到“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他的作品《月光》、《大海》、《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等,都是以模糊的旋律线条、缥缈的音色、独特的和声记录自己瞬间的印象。将这些作品与莫奈的绘画作品《日出·印象》同时欣赏。学生感受到音乐与美术都注重色彩的展示,都有模糊的轮廓,都在记录瞬间的感觉印象。感受到音乐就在画中穿梭,画在音乐中流动。这种音画的水融无不体现出它们的共通性。
音乐和美术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两者都具有审美功能,引发欣赏者的喜爱,并引起人们在情感或情绪上的共鸣、得到人们的赏识。我尝试的这节《音画艺术欣赏课》充分运用音乐和美术的相互浸透、相互关联的现象,让学生丰富情感体验的同时,提高兴趣,拓宽视野,发展创新思维,体会艺术的共通性,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