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作文题目篇1
亲爱的小星星们,我们又见面了,先讲个笑话放松一下吧:
一些学生***进了校园,被校长逮了个正着。校长脸一拉喝问:“你们怎么回事?为什么不走大门?”学生冲校长一笑:“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
呵呵,进校门还是要“走寻常路”的,可给作文起题目却要提倡“不走寻常路”哦。前几天,于老师经历了一件很受触动的事:秋葵是一种家常菜,我们家经常炒来吃,都是整个炒,或顺着它的长度一破两瓣儿来炒。有一天,一位微信好友晒了一道“秋葵蒸蛋羹”,我突然怔住了,我怎么从来没想过横切?原来横切的秋葵是一颗颗绿色的五角星,镶嵌在金黄的蛋羹上,真美!寻常如一道家常菜,“不走寻常路”,也能带来更多的情趣和快乐,让人看了食欲都会大不同呢!
阅读了第5期《新作文》,让我们尝试着发现题目“不走寻常路”的乐趣吧。
“题好一半文”,好的作文题目犹如一扇门,打开它才能走进小作者精心打造的新奇梦幻的童话王国,五彩缤纷的自然胜景,惟妙惟肖的人物画廊,苦辣酸甜的情感世界……但是谁的“门”庭若市,谁的“门”可罗雀,可就要看谁的“门”靓了。
P6《马,不停蹄》,小作者把自己比作一匹马,本来是能力强的千里马,却被家长安排的各种学习累得疲于奔命,发出千里马也会累死的“悲鸣”。这篇作文的题目“马不停蹄”是个成语,表示一刻也不停留,一直前进的状态,主体可能是马,也可能是正在行动的人或其他事物。特意在“马”字后边加了一个逗号,突出强调了主语“马”,不停地奔跑。从文中知道这里的“马”,是指小作者自己,是一种比喻。你看,在题目中加了一个“逗号”,意思变化啦。
异曲同工,P9《饿,死了》也是把平常的一句感叹“饿死了”中间加了逗号。“饿死了”本指饥饿得比较严重,有夸张的意思。但“饿,死了”却不同,“饿”成了主语,是小作者的一种状态,“死了”表示这种状态没了,意思是不再饿了。小作者巧妙地用一个“逗号”吸引了读者的眼球,让人想知道他是如何从“饿死了”到“饿,死了”的。
逗号在题目中常见的三种形式:
①强行拆分。以上两篇作文题目用“逗号”强行将原本不分开的词句分开,从而产生另一层突出强调的意思。据此,我们可写一写这样的作文:《谁,动了我的零花钱》,写自己的零花钱不见了,怎么回事呢?《想,说爱你不容易》,对妈妈说一句“我爱你”,想说又难开口;《欲说,还休》,你可以写一写自己的烦恼;《雾,锁重楼》,写雾霾日子里的所见所感。
②句间停顿。用正常含逗号的句子来做题目,如《与文字相伴,岁月静好》。这种方式的命题,可以口号为题,如《好书点亮人生,读书伴我成长》;可以哲思小语为题,如《你再不回来,我就长大了》《转身,遇到最美》。
③话间停顿。课文中常有以第二人称的说话句作为题目的,如《香港,璀璨的明珠》《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你,浪花的一滴水》《万岁,母校》《再见了,亲人 》。像这样拟题的作文,《故乡,你是风筝的线》写对故乡的思念;《再见,母校》写离别的回忆和感恩;《加油,×××》写给自己或他人的一句鼓励,也可为题哟。
翻开每一期《新作文》目录,都会发现几篇题目加了“引号”的作文,本期如《妈妈的“鬼点子”真多》《家庭“法院”》《“四大才子”诞生记》,这些引号都表示特殊含义,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鬼点子”“法院”。在语文课本中有引号的题目也很多。
①表示突出强调。如《索溪峪的“野”》中“野”加引号,突出野性的特点,课文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四个方面写出了索溪峪的天然美。像这样命题写人可以突出人物特点,如《“大嘴”张三》《李“宅”》;写景可以突出景物特点,如《石柱山“三趣”》;写动物可以突出习性特点,如《“风”狗贝贝》。
②表示引用。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就是引用文中人物语言来做题目。运用这一点可以拟如下作文题目:《对欺骗说“不!”》《“加油,数学!”》。
③表示双关或讽刺。如《超“捣”体轶事》写小男孩“捣乱,捣蛋”的超“捣”本质;《住在人心里的“虫”》当然是人性中丑陋的一面的比喻;《鞋套“妙”用》,此“妙”加引号就不是真正的巧妙了,而是用鞋套当成捣乱的道具之讽刺的“妙”。
④表示特定称谓。如《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这里的“大眼睛”特指希望工程公益广告中那个“大眼睛女孩儿”,代表希望读书的贫困儿童;《“诺曼底”号遇难记》《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太空“清洁工”》这里引号中的词都有特定所指,或是借用了其他领域的专用名词。如《我是“***”》写“我”总是经受家人的管理;《同桌“李太白”》是写同桌这个白面书生。
题目中有了引号,就会让我们多看一眼,多想一下,引号里到底是指什么呢?吸引读者停下目光的一定是一个好的题目。标点符号用于题目还有很多,如:
《今天你“愚”了吗?》,题目带“问号”,具有悬疑性,能激发读者的探究兴趣。还有《蜘蛛吃不吃死苍蝇?》《老师也重男轻女?》。
《我想知道……》中的“省略号”引人遐想,小作者想知道什么呢?
《和死神面对面――记我的三伯公》,“破折号”较多地用于有副标题的作文,尤其是读后感,既突出了感悟核心,又说明了阅读文本。如:
阳光温暖阴霾――观《海蒂》有感
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在苦难中学会成长――读《青铜葵花》有感
追梦――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下面于老师再来介绍一些在题目中使用到的“符号”:
间隔号。在读到古代词、曲的时候你一定见过《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天净沙・秋思》这样的标题,中间的圆点叫间隔号。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中就有一篇文章《猫・狗・鼠》,采用的就是这种有间隔号的标题。间隔号可以用于文章标题、书名中并列词语的分界,如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就是这样的。被间隔开的几个并列词语之间有一定联系又相对***。我见过小学生的作文题目用间隔号的也不少,写景的如《天池・瀑布・地下森林》《夜色・星空・草虫的村落》《乍暖・还寒・最难将息》;写人事的如《女儿・妈妈・小姨》《老爸・老妈・电视》。你看,简单吧,要不要尝试一下呢?
数学符号。像“X+Y=Z”这样的数学公式在作文题目中应用会如何呢?如《X+Y=快乐》《X+Y=黑色星期天》《目标专一 + 持之以恒=成功》。“X”代表什么?“Y”代表什么?加起来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吧。我读过一篇《足+勺=趵也》的作文,是写济南趵突泉的,趵是跳跃、往上涌的意思,让人印象深刻。既然加法算式可以,那么减法、乘法、除法算式和不等式都可以呀,还有不等号、百分号、分号也可以呀。同学们不妨来激活一下思维,看作文题目和数学符号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英文字母。有时在体育类报纸上你会看到这样的说法:“巴西VS中国”,“VS”是英文缩写,“对抗”的意思。用于作文题目也会令人眼前一亮。如《嗡嗡嗡VS啪啪啪》是写一家人不堪蚊子侵扰,大战群蚊的好戏。“PK”有“对决”的意思,用于作文题目也是火药味十足,如《大兵小将PK记》写小作者和鹦鹉之间几番“斗争”的经过。再如《打碎花瓶后的N种猜想》,一个“N”,你也可以想到N多作文素材和N个作文题目呢,来一个吧!
符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作文拟题时,辅以符号达到简洁、醒目、新颖的吸睛效果,无异于锦上添花。最会阅读的小星星们,你对哪种符号感兴趣?试着用它拟题写一篇作文,投稿给老师,发表出来给更多的小星星做个榜样吧。
英文作文题目篇2
写中考考场作文,哪一个考生不想使出浑身解数,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获得最佳成绩?但不少考生结果往往并不尽人意。其实,中考作文要获得好成绩,除了平时努力之外,还要注意考前和考时的心理调适,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所谓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是要自信,二是要镇定。具体表现为:在考场上碰到难题莫畏惧,面对易题不大意。
难题主要指这样几种类型的题目:一是对题目的意思不很明确,需要思索一番才理解;二是对题目所规定的写作内容不太熟悉,因而觉得无话可说;三是题目范围比较大,作文时不知从何入手。碰到这些难题,考生常常会一下子愣住。
考场里,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于是便产生了焦急的情绪和恐慌的心理。
这时,该怎么办呢?
重要的是着急中要冷静。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越是焦急,思想就越容易混乱,甚至思考能力受到抑制。其实,情况越急,头脑越要冷静,这样才能想得出办法。
例如2000年上海中考作文试题《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有位考生走进考场,遇到这样的作文题目,便慌张、焦急起来,一下子不知所措。因为以前从没有想到这样一种作文命题,这样一种难以捉摸的作文题目,但是他马上意识到,慌张、焦急只会抑制自己的思维活动。于是,他暗暗地命令自己:“冷静,冷静!”并仔细审题,逐渐打开思路:这次作文,虽然也是命题作文,但是对题意理解不能局限于“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的文字上,而要结合引文《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来理解作文题意,特别要重视作文试题中的提示语,它是帮助自己理解题目的关键。至此,这位考生在草稿纸上写下“要写先涩后甜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为写好试场作文定下了基调。
确实,心理素质好的考生心里总是想:中考作文试题总得有一定的难度,总得“绕几个弯”,写成的作文都是一律的“上等”,作为选拔性质的考试还有什么意义呢?再说,在试题面前人人平等,我感到为难,别人也不会感到轻松。此时此刻,是对每一个考生心理素质的考验。谁镇定,谁就容易闯过难关,稳操胜券。他这么一想,头脑就冷静下来了,于是耐着性子好好琢磨,仔细审题。看看题目的关键字眼,弄懂弄通其含义,再看看题后附加要求是些什么。看看、想想,脑子豁然开窍。
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是靠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作文能力一旦形成(具备),不是随随便便就会丧失的。所以,要相信自己,不要自己吓唬自己,不要受考场紧张氛围甚至某些过激反应的影响,应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碰到难题莫畏惧,同样,看到易题勿大意。有些试题表面上看很容易,似乎一目了然,有的可能在平时作文中还做过,但如果粗枝大叶,不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拿起笔来就写,则很可能“跑题”;或者选材、立意缺乏新意,写出的文章就会极为平庸。
例如,有个地区的中考作文《我所经历的初中一段有意义的生活》,这个题目看上去很容易,有的考生拿起题目就落笔,结果有不少考生审题失误。如果我们一字一句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个题目提出了四项要求:
第一,要求写“我”,文章内容应以“我”为主。而有的考生偏离了“我”,过多地写了他人的生活。
第二,要求写经历过的一段初中生活。这就应当写出“经历”来,即写出事情的过程来;而有的考生偏重写对这段生活的认识、体会,这就偏了题意。
第三,要求写“一段”生活,而且是“初中”时候的,可是有的考生只写“一件事”,只写“一天的事”,而且有的考生写小学生和幼儿园里的事,这样就不能构成初中生活的“一个阶段”。
第四,这段生活应当是有意义的,而有的考生所写的生活十分平淡。
这些都是由于“大意失荆州”,都是由于思想上的疏忽带来了负面影响。
再如《同桌》作文题目。那年中考,有的考生打开试卷看到这样一个“大路货”作文题目,非常欣喜,于是捋起袖子,马上就“刷刷”地写下来。但是阅卷时候,我们发现真正写得好的文章并不多。大多数文章选材陈旧,不是写怎么样帮助“同桌”学习,就是劝告“同桌”不要作弊等。有的考生没有根据题目的要求,突出与“同桌”的特殊关系;有的考生没有看清题目(“同桌”指的是同一张课桌的两个同学),而去写自己与父亲在同一张课桌上读书,或者写日校学生与夜校学生在同一张课桌上学习。诸如此类的文章,都没有获得好成绩。
又如《学》,这是某地区的中考模拟题目,有的考生见到这样一个作文题目,就铺展成文,有的写“学烧饭”,有的写“学骑车”,有的写“学电脑”,有的写“学英文”,有的写“学绘画”。写这些内容固然没有错,但是总觉得材料的内涵不够深刻,内容显得平庸,这和“学做小公民”或“学会快乐”等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如果我们在试场上碰到易题时,跟碰到难题一样对题目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恐怕就会避免这样的问题。
所以在试场上碰到容易写的作文题目,切记不可掉以轻心。
作文应试,无论碰到难题还是易题,我们的头脑都要保持清醒。审题要认真,思索要用心。特别要认识到:题目难,所有的考生都会感到难,他们也会在苦思冥想,自己何必紧张呢?题目易,大家都感到易,自己更应该想得深一点,写出一点与众不同的新意来。只有比别人写得更好,才能胜过别人一筹,如果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就会落在别人的后面。
(请本文作者速与本刊联系,以便奉寄样刊和稿酬)
英文作文题目篇3
在我平时的写作授课中,很多同学常常抱怨自己考试时作文拿不到高分。其实拿到高分不是不可能,但是需要大家练就一手好的“写作功夫”,使自己的作文措辞丰富、句式多样。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许多中学生都学习过的经典教材《新概念英语》是练习和提升写作的良品。《新概念英语》的文章都是选自英国作家的作品,字里行间把英国几百年文学史积淀而成的写作习惯体现得淋漓尽致。其用词精细、结构严谨,还有大量的典型句式结构,倘若能把这些用到自己的作文里,那很容易让自己的写作水平上一个台阶。下面我就以《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课文为例,为大家展现如何分三步利用《新概念英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阅读和翻译
《新概念英语》每课的排版设置都是统一的。第一部分是所选取的英文(***1),第二部分则是在选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2),第三部分是课文注释(***3),最后是整篇选文的中文参考译文(***4)。
一般来说,大部分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可能会先了解生词和短语,再去学习课文,最后有问题再“求助”参考译文。然而,我们这里则要反其道而行之――先阅读参考译文,然后翻译参考译文(可借助第二部分的生词和短语),最后再去对照英文原文。
相信不少同学会问:“按照你这种方式练习,好像练的是翻译而不是写作吧?”没错,这样做就是要锻炼大家的翻译能力。大家不妨想想自己平时写英语作文时大脑是如何运转的。相信大多数同学都是看着题目给的中文要求,把要写的那句话在脑中先用中文过一遍,再翻译成英文写在试卷上,然后紧接着组织下一句的中文表达,再翻译成英文写到试卷上,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写完最后一个句子。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在进行翻译,只不过那些拿高分的同学翻译得更好,翻译得更快,翻译得更有逻辑。
选择《新概念英语》的文章进行翻译,这样我们翻译的就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句子,而是一篇成形的、有上下文联系的文章,最后翻译出来的成品也是一篇完整的“作文”。这样做才更有利于大家把握写作中所写文章上下文的联系以及整体性。
对比和摘抄
翻译完后,大家需要拿着自己翻好的“作文”去和第一部分的选文进行对照,体会一下面对同样的内容,文学大师们是如何“翻译”的。对比之后,请大家把自己认为选文中写得最好的三句话摘抄到一个笔记本上。为了便于对比,请大家把自己对这三句话的翻译也摘抄下来。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觉得选文每句话都比我写得好,我都想抄。”学习写作和学习做人一样,不要狂妄自大,也不必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的译法也一定有闪光点。如果实在觉得选文句句是精华,自己的译文处处有瑕疵的话,那就摘抄自己译文与选文差距最大的三句话。
总结和应用
经过数篇这样的写作练习后,相信大家的笔记本上会积累不少句式结构和表达,在脑海中也有很多美妙的句子若隐若现。此时,大家需要从头开始,认真诵读和学习自己摘抄的句子,并尝试模仿这些表达和句式造句,以巩固和加深自己对这些表达和句式的掌握。然后在接下来的考试或写作中,大家可以尝试把学到的这些表达和句式套用到作文中,使其彻底内化。
下面我来举例说明。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 25的参考译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我的英语讲得不但非常认真,而且咬字也非常清楚。我的一个学生将此句翻译为:I spoke English very carefully and very clearly. 只从单词拼写和语法上来看,这个学生的翻译没有问题。我们来看一下原文是如何表述的:I not only spoke English very carefully, but very clearly as well.句中运用了“not only ... but ...”结构,不仅准确表达出了“不但……而且……”的意思,而且在but后还省略了相同的主谓结构,直接连接对应副词进行修饰。除此之外,原文最后使用了as well,既表达出了“也”的意思,又没有落入俗套地使用too来翻译,堪称点睛之笔。经过翻译和对比后,可在笔记本上总结出以下句式结构:... not only ..., but ... as well.
接下来我们结合中考英语作文题目,看一看如何将该句式结构运用到应试作文中。
1. 2013年北京中考英语作文题目为“My Favorite Place at School”,比如我们想表达:学校里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教室,在那里我们不但可以一起学习,而且还能谈笑风生。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上述结构,写成:My favorite place at school is our classroom. It's a place where we can not only learn together, but chat with each other as well.
2. 2013年上海中考英语作文题目为“How to Protect Myself”,比如我们想表达:当我们被反锁在家时,我们不仅可以找警察,也能找街坊四邻帮忙。这时也可以利用上文的结构,写成:When we get locked at home, we could ask not only policemen but our neighbors for help as well.
3. 2013年成都中考英语作文题目为“The Advantages of Eating at Home”,比如我们想表达:我更愿意选择在家就餐,这不仅是出于对价钱的考虑,更是考虑到环境的因素。此句同样可以使用上述句式结构,写成:I prefer to eat at home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cost, but the environment as well.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生花妙笔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拥有的。大家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步练习,长期坚持不懈,相信英文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提升。
作者简介:
程祺,成都新东方学校“走向名牌高中”教研组教师,主讲《新概念英语》等,所教学生遍布成都市各大名牌高中; 2011和2013财年成都新东方学校暑假优秀教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英文作文题目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