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监测篇1
关键字:基坑监测数据处理剔除粗差
中***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修建了许多大型建筑,如高铁、轻轨、地铁、地下商场、大型桥梁工程等。这些工程项目中除了前期要做许多详细的勘查测量和结构设计之外,由于岩土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周密的监测,即对周边环境即房屋沉降、房屋倾斜及裂缝、地面沉降、顶部垂直及水平位移、土移、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信息进行监测。而监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来反应该工程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文主要讲述基坑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1、数据前处理
由于受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测量仪器常常会伴随系统误差,并且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实际量测到的数据是带有随机误差的离散型数据。假如对收集来的监测数据直接用于分析处理和计算则具有一定的局限和缺陷,因为,在获取监测数据的时侯,受着许多非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影响着我们收集到的数据的精确性,从而影响预测预报及其他工作的可靠性。于是,我们必须要把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检验,消除系统误差,剔除观测粗差,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
1.1VBA技术
该算法是运用计算机VBA编写程序对报表中的监控量测数据进行直接处理,先浏览所有的工作报表,查找出并属于同一监测项目的工作报表,然后对这些工作报表中的指定数据进行进一步计算和处理,最后统计出我们需要的各种最大变化量[1],以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方面的的变化。工作流程***:监测数据查找显示结果筛选汇总登成果表。
1.2小波分解技术
小波理论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晶,它在被广为研讨和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中[2]。小波技术是建立在Fourier分析、泛函分析、样条分析以及调和分析基础之上的新的分析处理工具,在时域和频域都具有良好的局部化特征,经常被称为信息分析的“数学显微镜”。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有噪音,无论是其本身施工过程中产生或者外部环境产生的,或多或少都会印象到监测数据的可靠性,这些因素使监测到的数据呈离散型分布,利用小波分解的多分辨技术,可以去除这些噪声干扰信号,也就是无用的信号,最终显示出有用信号。因为随着尺度的增加,时间分辨率会降低,噪声影响会变小,因此信号的发展趋势会被表现得更为明显。
1.3异常检测技术
异常检测它是数据挖掘的任务之一,就是识别特征显著不同于其它数据的观测值(这样的观测值被称为异常点)异常检测的目标是发现真正的异常点, 并且同时避免错误地将那些正常对象标注为异常点[3]。
最常用的异常检测的方法有三种:第一,基于模型的技术。也就是要构造一个数学模型。当监测数据量大的时候,此方法很有效果;但对于其他方面,这个方法的效果将会减弱很多;第二,基于密度的技术。被测对象的密度可以很直接计算得到,当各个区域之间的密度相差不大的时候,也可以很好的利用此方法;第三,基于邻近度的监测。异常对象主要是那些跟大部分对象不一样的对象,该检测技术是基于距离的离群点,参数较难选择。不过该方法最容易,但是同时计算量也大。
异常检测的关键是确定异常点数n和测量误差点数k。主要原则是结合工程施工安排,确定出可能出现较大变化值的次数,接着将其他可能引起监测数据波动的因素考虑进去,并且适当放大得到参数n和k。该过程具有一定的经验性。
2、各种监测数据处理所采用的具体方法
2.1沉降监测
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一般分两步,第一步是进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通过分析此线性回归可以进行沉降监测的变形预测,预报建筑物未来的安全。第二步利用灰色等时距模型进行分析预测。灰色动态等时距模型是以灰色生成函数概念为基础,同时以微分拟合为核心的建模方法。并且利用监测到的数据与拟合的数据进行比较,用来检验拟合的准确性。
2.2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通常通常先采用数据探测法来处理粗差,就是进行粗差的探测、定位,以及最终去除。先利用单个的或者多维的粗差检验方法,检验出粗差的位置。接着进行粗差处理,粗差处理是指在粗差不能避免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估计方法,使所估计的参数尽可能减小粗差的影响,得到常模式下最佳的或者最接近最佳的估值。
2.3水平位移监测
现场数据采集到一起后,利用控制点两次观测到的数据检查一遍数据,确认观测的数据准确无误后进行坐标转换从而求得坐标转换参数,并且需要对转换的结果进行误差评定,去除误差过大的点,误差过大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控制点自身产生的位移,去除粗差点后再重新计算坐标转换的参数。利用计算求得的坐标转换参数,将所有观测点的坐标转换到统一的控制点的坐标系中,再与以往的数据进行比较,即可得到观测点的水平位移变化量。
3、基坑监测数据反馈
基坑工程的施工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除了支护结构体施工外,基坑内的岩土一般分段、分层、分区开挖的,伴着施工的进展,一方面支撑结构的变形和体力不断增加,岩土体的变形和坑底隆起也增大,同时作用在支撑结构体上的水平侧应力也随着结构变形增加而变化。所以,在每一周期量测后,需要对每个量测面上各个监测点要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分析可预测最终的位移的变化规律。 从而判定基坑的稳定性。同时利用所得到的位移数据进行反馈计算和分析,从而提供支护结构体和周边建筑物的状态,预测它们的发展趋势以便采取一定的措施。还可以验证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以指导施工,为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结语
基坑监测的数据处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首先要将观测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误差较大的点,然后再利用各种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建筑物变形情况以及预测变形程度。总之,为了使基坑工程施工能、高效、高质量地进行,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保证基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达到安全和稳定的目标,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开伟 VBA技术在基坑监测数据分析处理方面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9):74-75.
数据监测篇2
关键词:大坝渗流监测;水利自动化管理;数据分析
Abstract: The seepage of monitoring system is safe running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hub.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dam seepage of the main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monitoring. In this theory, based on study of kizil reservoir in the seepage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gives the detailed instructions, also briefly introduce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ystem of the reservoir information automation. By kizil reservoir dam, core, spillway tunnel length and power station, lose composition. The distributed dam seepage monitoring system. Through reservoir dam sensors to uplift pressure and water level on the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real-time data acquisition, the use of PLC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control, monitoring system for important image reservoir real-time monitoring facilities. The system through the cable will be monitoring data spread to central, and analyze the data processing, realize the automatic management of the reservoir water conservancy.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in the reservoir information automation construction in some beneficial attempt.
Keywords: Dam seepage monitoring; Water conservancy automation management; Data analysis
中***分类号:TV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大坝渗流计算机监测以及观测数据分析的意义及方法
1.1大坝渗流计算机监测以及观测数据分析的重要意义
1.1.1大坝渗流计算机监测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加被人们所重视,合理开发水力资源、充分利用水资源己成为加快生产力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节约自然能源、维持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因此,自19世纪末世界各国不同程度的开发本国的水利资源,兴建水库、水利枢纽等,通过大坝蓄水,修建电站,航道、渠道等不断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2观测数据分析的重要意义
尽管大坝在设计时采用了一定的安全系数,使坝能安全承担所考虑的各种荷载组合,但是由于设计中不可能对坝的工作条件及承载能力做出完全准确的估计,施工质量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坝在运用过程中还可能发生某些不利的变化,因此国内外仍有一些曾出现失事的坝。如美国63m高的圣佛朗西斯(St.Francis)重力坝1928年被破坏;93m高的提堂(Teton)土坝1976年溃决;法国67m高的马尔巴塞(MOl西asset)拱坝1959年垮坝;意大利262m高的瓦依昂(Vajont)拱坝1963年因库岸大滑坡导致涌浪翻坝且水库淤满失效;我国板桥和石漫滩。两座土坝1975年洪水漫坝失事等,都是一些典型的事例。根据国际大坝委员会(ICOLD)对33个国家的统计,1.47万座大坝中有1105座有恶化现象,有105座坝发生了破坏。由此可见,保证大坝安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实际的问题,有效的监测水库大坝韵运行,及时发现坝体的漏洞秘破坏,能够保证水库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的利益[1]。
1.2大坝渗流检测的内容和方法
1.2.1大坝渗流检测的内容
渗流安全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安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据国内外大量统计资料表明:由于渗流问题直接造成土石坝失事的比例约占30%4(PA。土石坝是挡水建筑物,它和渗流同时并存,有土石坝就有渗流,土石坝的发展史也就是渗流理论和渗流控制理论的发展史。
1.2.2大坝渗流检测的方法
现代土工结构及渗流分析较为合理的研究途径应是:有限元模型数值计算-土工(含模型)试验一原型观测检验分析三位一体的综合研究方法。因为有限元分析固然可以考虑许多实际条件,对各种影响团素进行研究,但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介质,其力学性能、渗流特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易掌握,而且其本身也随时间和空间而变,所以它的计算模型、材料参数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土的实际性状:再之,点式测压管测头的进、出水过程有其特殊性,计算模型是建立在假定的基础上的。因此,数值计算的成果有待于实践的检验。模型试验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揭示事物的本质,但它毕竟是原型的模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土工试验由于受勘探取样范围及密度的限制,只能反映局部填土的性质以及填土的大致空间分布情况,原型观测则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2.水利信息自动化系统设计——以克孜尔水库大坝为例
2.1渗流信息监测自动化设计结构
数据监测篇3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数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
1.前言
环境监测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有关的组成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其任务是要对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的组成进行鉴定和测试,并研究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空间内的环境质量的性质、组成和结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环境生物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和环境噪声监测等。环境监测数据是以统计学为基础,各数据之间联系密切,彼此相互渗透,为各类环境质量、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2.数据获取与可能出现的问题
环境监测规定了每一次监测所采集的数据可应用的范畴,超出这个范畴评估环境质量将被认定是不符合规则的,因此环境监测数据应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即所获取的监测数据能全面的描述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状态。同时还具备准确性和可比性,即数据是经过精密仪器采集,并可通过一定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可比性分析验证。另外,对所进行的监测样品要保证它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这样才不会给监测项目的判断造成大的误差。
目前监测数据的获取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数据采集过程中监测人员在数据筛选或处理时出现人为误差;监测点布设没有及时根据附近环境变化而更新布防监控;由于仪器设备过于陈旧而无法进行精密度采集或处理等。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主观原因:监测人员本身业务素质较低,并不能将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和处理,使得部分数据丧失真实性,甚至不能用于反映环境的实际状况。
(2)客观原因:监测仪器配置和监测点位的布置过于陈旧,并未根据最新环境变化情况更新,使得环境监测数据不具代表性,造成评价结果偏差,无法进行科学分析和处理。
3.环境监测数据质量
(1)目前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最终都是体现在质量上。而产生这一现象的云因主要有:一是客观方面,一方面排污企业的生产状况极为复杂,排污状况很难维持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监测仪器不够精密,有一些企业使用的监测仪器过于陈旧或者性能较差,严重影响获取数据的准确性。二是主观方面,监测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对监测数据的敏感度不够,无法对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2)监测数据的质量要求
环境监测不仅是环境保护的基础,还是对环境管理效能进行检验的一个尺度。二环境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是通过监测数据的质量来衡量的。所谓监测数据的质量是运用综合分析能力,用丰富的、真实的、专业的数据来评价环境质量现状,环境的发展趋势,为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过去和现在的环境状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由于环境监测数据常常受到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要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这样才能保证监测数据质量的可靠性。具体要求:一是监测数据要有代表性,即取得的监测数据要求能够很好的代表整个监测项目范围的污染物空间及时间分布状况,不应缺损或不实用的情况存在,监测样品应注意采样时间、地点和变换周期等。二是监测数据需具可比性。比如采用一个密度很差的方法去检测所选的样品,在多次进行监测之下,其得出的监测结果应该与选取适宜密度的监测值存在明显差异,否则这样的数据不具可比性。
4.监测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1)监测数据的整理
对于监测所取得的数据应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后面工作的进行,监测人员在监测工作中应该尽量采用标准的记录表格,专业、清晰的记录监测数据。对原始获得的数据和***表,要经过逐一检查后确认,这样做是为了将那些无用的或者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环境的监测数据筛选出来,是数据简明实用。
(2)利用统计规律分析数据
环境监测是以统计学为基础,因此,统计规律的分析方法也常常被采用。统计规律分析方法包含了对环境要素的质量进行各种数学模式评价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解剖和分析。这种方法主要在环境调查、环境规划及环评工作中使用。
(3)环境效益分析
环评监测、监督监测、验收监测、例行监测等多种监测方法中,监督监测的分析数据比较少,数据合理性较容易判断。二对于分级数据较多的环评监测、例行监测来说,在较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来的数据更为合理、准确、可靠。这些综合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为环境保护的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
(4)利用监测项目的性质对监测值分析
监测人员要利用监测项目的性质对监测值进行分析。实际上,即使是同一水质的样品,根据其性质特点,使用不同的监测项目可以判断出监测值是否正确。
(5)数据的合理性分析
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很多,仅仅利用监测数据来分析环境状况是局限的,应结合有关环境的各项要素进行分析,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监测数据的合理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环境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要各监测数据进行联系和比对,对其合理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让得出的监测数据更准确、合理。
5.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保护成为世界主题,为应对日益发展变化的环问题,对环境监测的要求就越来越高,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准确、全面的反映出区域环境的质量状况,为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促使相关部门及时针对监测出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将环境风险降到最低,最大效应的减少或预防环境污染,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叶萍。浅议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45-46.
[2]马彦峰,张勇。环境监测数据结果评价[J]。环境保护科学,2010,(1):23-25.
数据监测篇4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 准确性审核 措施
一、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概念及实施关键
随着我国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目前一套完整的环境评价、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体系已经形成,该体系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较为及时、高效、准确、权威的环境监测数据。但由于环境监测属于一项长期与短期行为互补的工作,监测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以及客观条件等多种因素容易对监测数据收集造成影响,形成数据误差,甚至出现数据异常。环境监测数据审核,需要富有长期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利用程序软件及审核平台,从大量环境监测数据里剔除异常数据,形成较为科学的分析报告,进而得出合理而准确的结论。而发现和判别异常数据,并对其进行合理分析,是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主要任务,也是体现环境评价分析报告价值的重要内容。
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实施关键有以下几点:①代表性。②准确性。③精密性。④可比性。⑤完整性。在进行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审核时,必须严格按照这五个实施关键点,对照环境监测过程中相互制约的各个干扰环节进行审核和分析,才能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二、环境监测数据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
环境监测数据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人为因素及客观因素这两个方面。人为因素主要有:由于环境监测体系不完整、监管不到位、监测人员水平及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出现人为修改监测数据或者不检、漏检等现象。而客观因素则主要体现在监测硬件的落后,大部分的监测站都还存在人力取点取样的情况,监测能力及监测水平不高,相应的自动化数据获取能力差,缺乏记录数据及分析数据的可靠硬件支撑。
鉴于以上两大数据误差原因,不仅要加强对环境监测数据获取流程的管理控制,避免出现人为的误差,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原始性和准确性;而且要采用科学的审核手段,对环境监测数据实行三级审核,从数据的原始性、规范性、时效性、合格性和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查验,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公正、可靠。
三、审核监测数据的代表性
环境监测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是数据审核最重要的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数据,通过对其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才能产生具有代表性和价值的分析数据。虽然目前样品采集仪器越发精密、分析方法也更为科学和精确,但是如果是采用人为观测或者数据读取记录,则不可避免的出现人为误差。
比如在环境监测采样过程中,有的监测人员在采废水样时,没有同时在样品采集的同时进行瞬时流量测定,而只是简单采集了水样而选取了稳定流量;或者在浮标法测流时,测量的距离和次数达不到规定要求。类似这样不符合规范的样品采集,影响了监测数据的代表性,也必然给监测数据带来较大的误差,不能反应监测的总体情况。
在进行这类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时,审核人员应着重检查原始环境中的采样记录是否具有原始性和真实性。在考察监测数据记录的代表性时,还要注意考察采集时周围环境的偶然性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影响的记录。
四、审核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监测数据样本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其原始性、规范性和时效性三个方面。在环境监测中,记录的原始性代表着最真实的记录数值。而记录的规范性是指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采集、记录和整理。由于大气、水体环境污染等存在着一些突发性因素,因此在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更应及时准确的记录在案,以保障监测数据及环境评价分析报告的有效性。
在进行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审核时,一般会对同组同样本的实验室数据进行校对检测,从而进行校核。同时还要考察数据记录的时间点以及规范性,如果发现数据记录出现小数点精确性不足或者时效性缺失的问题,必须对数据的准确性及涵盖范围做出说明。不准确的监测数据不应作为环境评价报告的组成部分,而只能作为参考。如果同组数据中出现矛盾,则应重做数据监测。
五、审核监测数据的精密性
监测数据准确性审核中,针对监测数据精密性的审核是最为重要的内容。首先要审核实验室测试用仪器的精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还要特别注意是否依照国家技术及行业规范对每一批样品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其次,还应检查有没有按照规范要求采用校核手段进行样品测试,比如说对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平行分析、密码样本分析测试等。最后还应审核相应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内容,充分审核数据的严密性及空白实验值的大小和分散程度,这样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精密性。
六、审核监测数据的可比性
可比性分析是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审核较为直观的一环。对于选取具有可比性的项目及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在相同的时间段和时间点而又由不同的监测站点及监测人员提供的监测数据,则可以非常直观的探查出异常数据。这种数据比对,可以涵盖环境监测数据的采样、监测、数据处理等全过程,是一种以外部校核为手段的准确性审核。在进行比对性分析审核时,不仅要对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参照比对,也可以对相同的样品或者同组的样品进行比对分析。此外,要善于利用类同监测对象的环境统计资料作类比分析。比如两个工厂产品相同,工艺条件相似,其污染物性质、成分、排污状况大致都在一个范围内波动,将两个工厂的污染源监测数据进行比对审核,则更有助于进行综合分析和准确性审核。
七、审核监测数据的完整性
根据环境监测的目的以及监测预案的不同,环境监测可分为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环评监测以及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等不同阶段的监测。而针对不同的监测内容及监测阶段,采用的监测方法及规范要求也不尽相同。在某些特殊的环境监测项目中,需要针对项目做不同程度及深度的环境监测,采用的监测要素、数据分析方法、监测频率次数以及记录描述要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审核监测数据完整性时,应以国家及行业规范为准绳,同时针对项目的特殊性,依照既定的环境监测预案进行数据完整性的审核。比如说在进行工业废水监测中,不同类型的排污企业的必检项目应该是相同的,但是根据行业的不同,其单项应有侧重点和着重性。而不能因为行业特殊性取消其中一些个人认为不具有监测价值的项目,出现漏检漏查漏报的情况。一旦出现监测数据的缺漏,则应重新监测全部数据,而不能补充监测,使得监测数据出现时间和空间上的断层,导致监测数据的整体误差。
八、结束语
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是环境监测数据处理及环境评价分析报告编写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进行监测数据准确性审核时,需要根据“五性”原则,依照国家规范及行业规定对监测数据进行检查和筛除,选取符合真实情况的数据记录进行报告分析。审核人员应当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的环境监测数据,以保证数据审核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鹏飞.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J].北方环境.2011年第07期.
数据监测篇5
关键词:环境监测 , 数据审核,准确可靠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he focu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audit, discusses the main from five aspects analyzes the key points of the monitoring data of audit and problem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and sums up some experience in the practical work.
Key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audit, accurate and reliable
中***分类号:B845.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最直接的反映,出具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者的责任和立身之本。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是质量保证工作的重要环节,实行三级审核机制,是保证监测数据质量的必要手段。只有确保监测数据在获取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把监测数据差错率消除在监测过程的各个环节,才能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公正性。
一、环境监测数据审核任务
由于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分析人员技术水平、监测因子的变异性以及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监测数据失真现象时有发生。如果环境监测数据不够准确,将直接影响环境***、环境管理、污染纠纷仲裁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而且对环境评价、环境污染治理,也不可能得到准确结论。从大量环境监测数据中剔除异常数据,是环境监测数据审核工作的主要任务。
二、环境监测数据审核重点
发现和判别异常数据,对其进行合理分析是监测数据审核的重要内容。环境监测工作要求监测数据应达到的质量指标是: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合理性),完整性, 并且监测分析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研究表明,一般在进行监测数据审核时,应围绕“五性”对监测过程中前后制约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核,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1.环境监测数据代表性审核
监测数据代表性表现在”时空”代表性上。审核人员应重点审核监测样品的采佯原始记录是否完整 、采样人员是否严格按照规范认真作好记录、采样点位有无其它偶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的记录等,特别是采用的监测分析方法与标准规范、评价方法是否现行有效、方法的检出限、仪器设备的测试精度是否符合监测对象的要求。例如在验收监测中,应特别注意采样时工况,各环境要素监测点位的布设是否合理,采样位置和取样方法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数据,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
2.环境监测数据精密性和准确性审核
为了取得满足质量要求的监测结果,必须在分析过程中实施各项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例如,应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10%样品平行双样分析,必要时进行密码样分析和加标回收试验等。由质控人员详细审查分析人员在分析全过程的精密性和准确性,并填写相关的质控记录。特别要注意监测数据的精密性是否达到给定的室内标准偏差的要求,同时也应重视数据精密性核查。尤其是在当待测组分含量为痕量分析范畴,且常与空白实验处于同一数量级时,空白值的大小和分散程度直接影响其精密度。总之,只有全面审核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内容,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精密性和准确性。
3.环境监测数据可比性(合理性)审核
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审核的范围很广,且专业性很强,不仅要运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围家颁布分析标准,还要考虑各污染物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浓度变化范围等知识,才能对比各种物质间的关系,对异常值进行合理分析。
一般来说,待测样品的各监测指标之间客观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在地表水监测中,CODcr>BOD5,同一水样的BOD5浓度高,则CODcr浓度必然高,但反过来CODcr浓度高,BOD5浓度未必高,CODcr浓度高,水中溶解氧必然低,反过来溶解氧浓度高,CODcr浓度未必低,TN>NO3-N、NH3-N、NO2-N三者之和等,反之为异常;目前, CODCr和BOD5、TSP与PM10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在数据审核中得到较广泛应用,对于其它环境指标,如水环境指标中的电导率和溶解性总固体、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环境指标中的实测烟尘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级数)等环境指标间相关性关注者不多。
在监测数据审核过程中,应从水、气、声等环境要素中各环境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出发,按照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检查各指标间的数值有无矛盾之处,检验各指标间的相互联系(一致性),对上报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验证,找出异常数据及其产生原因,审核其合理性。
4.环境监测数据完整性审核
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不同可分为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环评监测以及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等,不同的监测目的有不同的监测方法、规范要求,与其对应的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监测频次及监测数据所要求的质量目标也各不相同。故在审核监测数据完整性时,应着重审核不同监测对象的采样频次、采样时间、监测项目设置是否达到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分析方法,检出限,测试精度、评价标准是否符合监测目的的要求,若方法不当就会发生偏差或不准确。
作为数据审核人员,应不断学习业务知识,熟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分析方法标准和各种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中分布规律和特点,以科学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的监测数据,才能保证其准确可靠,更好地为环境规划,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黄鹏飞.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北方环境.2011,7.
(2)杨驰宇,陈艳杰.浅论环境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在监测数据审核中的应用.中国环境监测,2009,3.
数据监测篇6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方法
一、监测数据的审核利用动态数据库来进行
在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时,一些有经验的审核人员大多数情况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把出现异常的数据找出来,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监测,这样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误差。因此,在工作中,要注意把环境监测的动态数据库建立好,将新的监测结果及时地整理到动态数据库中,从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数据库。在每批的监测数据结果出来后,审核人员就可以把它与动态数据库中的历年数据进行比较,然后查看单个数据和各项均值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数据是否符合监测结果的变化规律。例如,青海省三江源区域水资源的监测就是采用了动态数据库的方法来进行的,建立起了又底层数据库系统、功能模块。用户***形界面三部分组成的动态数据库系统,对动态数据库进行查询和管理,从而使得青海省三江源区域水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二、监测数据的审核利用其可比性进行
首先,对比各种物质间关系,进行合理分析。各物质间本身存在着一些相关性,而如果能够充分地了解到这些相关性,有助于监测数据的审核。例如,在地表水监测中,同一水样CODCr、BOD5、CODMn三者之间的检测数据存在以下规律:CODCr> BOD5、CODCr>CODMn。在煤烟型污染的环境中,一般情况大气中的NO2要比SO2小2到6倍。但是在汽车较多的环境中,NO2浓度要比SO2大。像以上的这些变化在进行环境监测数学审核时一定要加以注意。
其次,对比类同检测对象的环境统计资料。例如,两个工厂生产产品相同、工艺条件相似、污染物大致在一个范围内波动,此时如果准确的掌握了其中一个厂子的环境监测数据,那么就可以用对比法来对另外一个厂子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审核。
再次,与其它环境要素进行结合。在环境统计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适当的要与化学、生物、物理、水文等资料相结合来进行分析。例如,在进行河流水质监测中,在一年中不同时期,河水溶质成分呈现季节性变化规律由河水的补给状况、河水溶质成分以及流量的变化决定,并且三者有密切关系。
通过可比性进行检测数据审核工作可以使环境监测能力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得到有力验证,例如四川省为了加强全省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经过环境监测站实验室间14个项目的比对考核,经考核使得环境监测能力得到了强有力的肯定。
三、监测数据的审核利用实验有关的条件来进行
在环境监测中,由于分析人员的一些错误操作而导致数据出现异常情况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例如,数据计算错误、瓶号错位、计量单位换算错误、仪器读数错误等。除此之外,导致异常数据出现的原因有采样的代表性、仪器有无污染、仪器的使用方法、纯水和试剂的浓度等。分析人员要向避免人为的错误,就必须保证熟练掌握这些因素,从而才能得出正确的监测结果。因此,要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培训和锻炼一批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反复实验。另外,由于环境监测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不仅需要检测人员认真负责、技术娴熟,更需要有科学严谨的工作程序和运行稳定的质量保证体系,而且检测项目还应通过相应级别的计量认证,取得专业技术能力的法律效应。因此,应该组织一些专业人员来制定一些相关管理文件。
四、监测数据的审核利用物料衡算来进行
在污染源监测数据审核方法中,利用物料衡算验证监测结果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废水流量有时很难测准确,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污染源监测受到了条件、监测手段、技术、人员素质的影响,而在一些中小企业中,其排污管很不规则,并且没有自动流量计,因此排水量通常是以用水量来进行核算的,污染物排放量的推算是用原材料用量来进行的。例如,对某企业总排污口进行多次监测,监测结果为100~140 t/h,平均值为120 t/h,从监测结果数据中发现,没有什么问题,属于正常情况。但是据调查发现,企业生产用水平均值要大于250 t/h,实质上,企业用水也就是在打扫卫生的时候,而且用水量也较少。经过多次监测后发现,企业通过一个暗管把部分废水直接排到河水里面,像这种情况要是采用常规方法是很难被发现的。
五、监测数据的审核利用经验系数来进行
这种审核的方法主要就是利用审核人员的知识和日常积累的经验,把排污量和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清楚,从各种资料中介绍的经验系数对部分数据进行审核。数据是监测工作的核心,是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在数据考核企业污染排放、考核地方***府减排任务、考核城市创模、仲裁环境纠纷等方面,数据具有重要的考核和审判依据价值,具有很强的话语权。尤其是对新污染源数据进行审核,这些数据没有历史记录,那么在审核的过程中除了对监测过程进行严格审核外,还必须把利用经验系数进行验证作为重点。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时,最为重要的就是把人为因素克服掉,提高数据审核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审核人员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完成数据审核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环境规划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驰宇,陈艳杰. 浅论环境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在监测数据审核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监测, 2009, (03)
数据监测篇7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无线电监测;发展趋势
中***分类号:TN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112-01
前言: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数据量迅速增长,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大数据技术在多领域及行业已早有应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这一技术引起了人们关注。大数据技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当下,我国无线电管理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无线电监测数据,但对数据的采集、提取、处理和利用还在采取以人工处理为主的方式,如何在这种形式下,把握好无线电监测的发展方向是做好无线电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无线电频谱监测进入大数据时代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无线电设备逐渐增多,无线电设施建设规模逐渐增大,在无线电管理领域中,已经出现了很多大数据特征。藉此,本文将会结合实际,对无线电管理领域当中的大数据表征做出简要的总结。
(一)监测数据量巨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增加,截止2016年初,我国建有固定监测站两千余个,移动监测车一千余辆,可搬移和便携式设备六千余套(台)。从基础设施层面我们可以看出,无线电监测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将会是十分巨大的,这些工作产生的数据资源如果用“多”来形容的话,那么无线电监测技术当中的网格化监测方式更是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资源[1]。
(二)数据类型多样化
在实际的无线电管理工作中所产生的数据类型是非常多样化的,包含电磁环境监测、发射设备检测、频率台站管理和其他相关工作所产生的多种数据,其格式也是多种多样,不仅有台站数据库、监测数据库等结构化数据,还有各类文档、***片、数据报表等非结构化数据。
(三)价值密度低
虽然现阶段无线管理工作中产生了巨大的数据资源,并且这些数据资源的类型呈现多样化,但是这众多的数据资源并非都具有鲜明的应用价值,相反从实际情况来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资源仅是少数。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对现有的不同类型的大数据资源进行分析与提存,发掘对于无线电管理及技术革新有用的信息资源,是现阶段无线电管理工作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2]。
(四)处理效率的要求高
在实际过程当中,无线电管理部门的资源管理工作不仅仅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存储,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要求分析过程需要具有综合性与高效性。这也是进一步提高无线电电磁环境监测的应用效果的方法之一。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无线电监测的发展应该明确其基本发展目标,充分利用数据存储和预处理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处理结果的可视化等大数据处理关键技术手段,切实解决资源认知、技术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而网格化监测平台作为下一代无线电监测网络发展趋势,其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应用,将无线电监测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网格化监测
网格化监测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将一定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在每个网格单元中布置一个传感器节点,利用网络将各节点所采集到的数据集中到控制中心进行分析处理,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的一种频谱资源管理方式。与传统的无线电监测相比,网格化监测是一种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监测方式,突破了单纯依靠接收机来实现数据监测的局限,能够实现更多基于IQ数据的数字信号处理应用。网格化监测当中所涉及到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等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大数据技术构架。如***1,就是一个典型的传感器网数据获取架构。
依托于网格化无线电监测设施,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相关分析并挖掘大量的无线电监测数据,从而实现统计、分析、发现等基本功能,充分发挥无线电监测效用,并以此为基础,为无线电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4]。网格化监测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一步提升无线电管理工作水平:
1、提升资源管理手段
基于网格化的监测过程,监测覆盖范围更广,监测频段更宽,监测的时间更长,这样就可以全面的掌控频谱资源的使用及演变的动态。
2、主动感知频谱态势
网格化监测将会主动的获取频谱态势,其主要的获取途径是通过广域、全程的实时监控。
3、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网格化监测不仅能为无线电管理部门提供电磁环境监测数据,还可以打造了一个开放的无线电监管平台,为公众与企业提供电磁环境监测数据,同时,还可为用频单位和有关***府部门提供城市电磁环境态势,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及社会发展做出贡献[5]。
4、强化台站管理功能
利用无线电监测来对台站管理工作进行辅助,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进一步掌控台站的工作状态,实现对发射设备的远程管理。网格化监测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台站管理的时效性与覆盖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当中的各个行业发展也要进行重新的审视,无线电监测工作也应如此。对于无线电监测工作的发展,我们必须保有高度的重视,努力实现无线电监测技术现代化,切实提高无线电管理工作水平。本文对大数据形式之下的无线电监测技术发展进行了分析,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仍希望可以对广大读者产生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志平.大数据时代下技工院校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A]..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6:6.
[2] 2016年中国移动营销行业研究报告――程序化时代篇[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6年第7期)[C].:,2016:76.
[3] 2016年中国外卖O2O行业发展报告[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6年第7期)[C].:,2016:48.
[4] iResearch.中国蓝领人群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6年第9期)[C].:,2016:47.
[5] 段洪涛,张小飞,刘仲亚,黄标,李景春.“十三五”期间无线电监测技术发展思路[J].中国无线电,2016,02:12-13+15.
[6] 刘富阔,李伟,彭浣嘉,戴超,邓丽莉,骆骁.无线电管理监测大数据预测及存储策略研究[J].中国无线电,2016,07:62-64.
数据监测篇8
关键字:水质监测 数据分析 处理方法
水是万物之源,水质的好坏将影响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同样人们的行为也会反作用于水。由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将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用水及其他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江、河、湖、地下水等水源的污染,引起水质恶化,使水资源显得更加紧张,也使保护水资源显得更加重要。而水质监测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基础,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手段。
1 水质监测技术及方法
1.1 常用的水质监测技术
水质的监测,可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水质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对于排污企业,应对生产过程、生活设施机器排放源排放的各类废水进行监视性检测,检测项目依据水体功能污染源类型不同而异,选择环境标准中要求控制的危害大、影响广和已建立可靠分析测定方法的项目。例如,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在“清洁水法”(CWA)中规定了129种优先监测污染物;前苏联卫生部公布了561种有机污染物在水中的极限允许浓度;我国环境监测总站提出了68种水环境优先检测污染物的黑名单。
1.2 常用的水质监测方法
正确选择检测分析方法,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分析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灵敏度能满足定量要求;方法成熟、准确;操作简便,易于普及且抗干扰能力好。根据上述原则,为了使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对各类水体中的不同污染物都编制了相应的分析方法如: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等效分析方法。
按照检测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水质监测常用的方法有:质量法、容量法、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火焰光度法、原子荧光法、电极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质量法常用作残渣、油类、硫酸盐等的测定。容量法则被广泛用于水中酸度、碱度、化学需盐量、溶解氧的测定。仪器分析是以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放射分析法等,仪器分析法被广泛用于对废水中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
1.3 水质监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常用的水质监测方法是定时定点取瞬时水样,带回实验室分析,而这种人工抽查式的监测方法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水质不断变化的动态数据。为了尽早发现水质的异常变化,迅速作出下游水质污染预报,及时追踪污染源,研究水的稀释、自净规律,完善实验室监测的同时,我国陆续发展了水质移动监测系统和自动监测系统。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以监测水质污染综合指标及其某些特定项目为基础,通过在一个水系或一个地区设置若干个有连续自动监测仪器的监测站,由一个中心站控制若干个子站,随时对该区的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形成一个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水质污染的连续自动监测一般比大气污染的连续自动检测困难,这是由于水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更多,成分更复杂,从而导致机体干扰严重,通常都要进行化学前处理或者提取、分离、富集等分析方法,这些因素就为连续自动监测技术带来一系列困难。我国根据目前水质污染连续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首先连续自动监测那些能反应水质污染的综合指标项目,然后再逐步增加其他污染物项目。目前,我国水污染可连续自动监测的项目有水温、pH值、电导率、浊度、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需氧量、总有机碳、生化需氧量、氟离子、氯离子、氰化物、氨氮、六价铬、苯酚等。水质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不仅用于环境水域如河流,湖泊等,也应用于大型企业的给排水水质监测。目前,这套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监测仪器长期运转的可靠性尚差,经常发生传感器污染、采水器、样品流路堵塞等故障,这是***监测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在发展大型、自动、连续监测系统的同时,研究小型便携式、简易快速的监测技术也十分重要。
2 监测数据的处理和结果表述
监测中所得到的数据是描述和评价环境质量的基本依据。数据的处理对分析的准确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数据的处理都应遵循数据修约规则、可疑数据的取舍规则、检测结果的表述规则。
2.1 数据修约规则
各种测量计算所得的数据需要修约时应注意:“四舍六人五单双,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的修约原则。
2.2 可疑数据取舍规则
对同一样品进行数次分析后会得出一系列的测量数据,可能会出现一个或几个离群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必须剔除离群数据,使测定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常用于剔除离群数据的判断规则。常有:Crubbs法、Dixon法、Cochran法、偏度峰法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定适宜的异常值检验规则。
Crubbs法适用于多组测量值的均值的一致性,或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检验。检出异常值个数不超过1;Dixon法适用于检验一组观测值的一致性检验,可检出一个或多个异常值;Cochran法适用于剔除多组观测值中精密度较差的一组数据,检验多组方差的一致性。对可疑数据进行取舍后,检测结果的表达方式一般为:用算数均数代表集中趋势、用算数均数和标准偏差表示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数据监测篇9
关键词:变形监测;监测网;数据处理与分析
Abstract: The dam external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dam safety monitoring,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reference point network, basic network, monitoring network composed of class observation. At present mainly by geodetic methods, follow the grading network step by step control principle of plane control network and elevation control network design. This paper carries on the research analysis to the Heihe dam safety monitoring network, monitoring data and collimation plane and elevation of the dam are analyzed.
Keywords: deformation monitoring; monitoring network;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中***分类号:X8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引言
黑河金盆水库,是西安市黑河引水系统的主水源,是一项以城市供水为主,兼有农灌、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由拦河坝、泄洪洞、溢洪洞、引水洞、坝后电站、坝后河道砌护、左岸单薄山梁防渗及副坝等建筑物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
二、监测网组成
1、水平位移的监测设计
(1)近坝区岩体水平位移监测
方案布置:大坝外部变形监测及近坝区岩体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大地测量的方法建立平面位移控制网,大坝外部变形监测控制网覆盖整个面板堆石坝,溢洪道、导流洞、引水洞进口、坝下近坝区岩体变形区。
网形设计:根据坝区地形岩体监测部位及水工建筑物布设情况,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由8点组成,坝下线两岸对称分布。由于受地形限制,少数点间高差较大,网中最大边长1160米,最小边长476米,平均边长750米。最大垂直角7度30分。具体网形如***1
***1 大坝安全监测网***
基准设计:平面监控网基准采用常规的固定基准设在稳定的基岩上,并尽量远离压力区。
观测量设计:根据规范要求,布设专用全边角监测网以保证网的可靠性,设计时考虑的观测量较多,以确保平差时有足够的筛选余地。
精度设计:监测控制网最弱点点位中误差小于等于。各点的点位精度控制按最小二乘法进行估算,先验权按
估算结果如表1:
表1 精度估算 单位:mm
从估算结果看,满足设计精度要求
(2)坝体表面横向水平位移监测
方案布置:坝体表面横向水平位移采用视准线法观测,共设置五条视准线,分别布置在坝上游坡、坝下游坡和坝顶。
视准线基点设置:每条视准线均设置两个工作基点,工作基点要定期用平面监测网进行校测,采用精密导线或边角交会法进行各线工作基点的校测。
测点设置:变形监测点的具体设置见***2:
***2大坝变形监测点的具体设置
监测精度设计:工作基点,相对于监测网点的点位中误差应小于;监测点,相对于工作基点的横向中误差应小于。
(3)坝体表面纵向水平位移监测
观测横向水平位移的同时,采用TCA2003全站仪测量各位移测点相对坝轴线方向的变化。
精度指标:边长单向观测测回间读数较差应小于2.5mm。
2、沉降变形的监测设计
(1)近坝区岩体竖向位移监测
方案布置:近坝区岩体竖向位移监测,采用一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在坝区和坝址下游区约一公里范围内建立一等精密水准网,根据枢纽区建筑物和地质情况 ,选设了 6 个垂直位移监测工准基点。
精度指标: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相对基准点的高程中误差应小于。
(2)坝体竖向位移监测
方案布置:坝体竖向位移监测是把视准线上的水平位移测点同时作为竖向位移测点,在每条视准线上以竖向位移工作基点为起闭点,布置二等精密水准附合路线,竖向位移测点的点号与水平位移测点的点号相同,工作基点的校测采用二等精密水准,从一等水准点起测作附合或闭合路线。
精度指标: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相对工作基点的高程中误差应小于。
3、监测网的组成
监测网采用TCA2003边坡自动监测系统,主要由TCA2003测量机器人、基点、参考点、目标点组成,是基于一台测量机器人的有合作目标(照准棱镜)的变形监测系统,可实现全天候的无人值守监测。
(1)工作基点
监测前,首先依据坝体上目标点及参考点的分布情况,合理安置TCA2003测量机器人,要求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一般应选择在稳定处,特殊情况下也应选在相对稳定处,使所有目标点与全站仪的距离均在设置的观测范围内,且避免同一方向上由两个监测点,给全站仪的目标识别带来困难。为了仪器的防护、保温等需要,并保证通视良好,应专门设计,建造监测站房。
(2)基准点(参考点)。
基准点是进行大坝变形观测的起算基准点,因而应布设为控制网,至少保证在3个点以上。基准点(三维坐标已知)应位于变形区以外,选择适当的稳定的基准点,用以在监测变形点之前首先检测基点位置的变化,以保证监测结果的有效性。
(3)目标点(变形点)。
根据需要,在变形体上选择若干变形监测点,这些监测点分布在变形体上,到基点的距离应大致相等,且互不阻挡。每个监测点上安置有对准监测站的反射单棱镜。在坝体的主要变形部位,例如最大高度处、合龙段、坝内有泄水底孔部位、坝基地形和地质变化较大的地段,沿横向布设的变形点要适当增多
三、变形监测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1、垂直坝轴线方向变形数据处理分析
此次进行处理分析的观测数据为坝顶高程为600的视准线SA3,观测时间为2006年1月14日至2007年11月29日,共有12期观测数据,其中2007年4月4日观测数据有明显错误,可用11期观测数据。视准线SA3共有变形监测点17个,SA3-2至SA3-17,对其中的8个变形点的数据进行了处理。通过各变形点的变形趋势***可知各变形点并无明显的变形规律,坝体有些点变形起伏较大也体现了土石坝变形较大的特点。通过分析可知大坝在垂直坝轴线方向的稳定性较好,坝体的平面变形正常,运行良好。
2坝体沉降变形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此次进行处理与分析的沉降数据为坝顶高程600的观测数据。观测时间为2004年6月8日至2005年12月13日,共有12期观测数据,坝顶共设置有沉降变形监测点17个,SA3-2至SA3-17,对其中的7个沉降变形点的数据进行了处理。通过各沉降监测点的沉降趋势***可知坝体存在缓慢下沉的规律,在观测初期坝体下沉速率明显大于观测后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坝沉降越来越缓慢逐渐趋于稳定。通过分析可知大坝在垂直方向沉降正常稳定性较好。
四、结论
外部变形监测系统,所确立的精度指标是作为施工期,蓄水期和正常运营期的作业标准。经过实践认为,施工期填筑骨料过程中平面和竖向位移都比较大,而且施工干扰大,对精密测量影响很大,所以把施工期,蓄水期,正常运营期分三个档次确立精度指标。通过坝体垂直于坝轴线方向的平面位移和坝体的垂直位移分析结果可知坝体平面没有明显位移且沉降正常,坝体处于正常的变形范围内,运行状态良好。
参考文献:
方卫华,王润英.大坝变形监测自动化系统进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0,(12).
王晓芳.十陵景区青龙湖水库大坝变形监测方案设计.城市勘测,2007(3).
数据监测篇10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影响;深远
1总述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工业的发展也走上了快速路,它对我们国民经济的影响,也是越来越重要了。尽管如此,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同时带来了一些造成环境污染的不利因素,比如,废气、废水、噪音等等。因此,减少工业发展而带来的污染,成了我们每个企业及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及责任。我们这里所说的环境监测,是指运用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来测定对环境质量造成影响的一些因素,以此来确定所处环境的质量好坏,或者说是污染的程度。这些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及生物方法。根据环境监测所得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措施及手段,来对我们的环境进行监管,让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2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因为环境污染涉及的方面比较繁多,而变得非常复杂,当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工业的发展也走上了快速路,它对我们国民经济的影响,也是越来越重要了。与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是日趋严重起来了。各个国家,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3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1)环境管理依赖环境监测。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是两个密不可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首先,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的前提与基础,它要给环境管理提供大量的有效数据;而后,环境管理则根据环境监测提供的这些数据,来进行环境保护的工作。在进行缜密的环境监测下,每个地区的环境情况,会被我们非常详细地掌握,包括一些污染物的种类以及它的分布情况等。另外,环境监测还可以通过数据的变化而预测到这个地区日后的环境变化,或者有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相对地,环境监测也是环境管理的基础,环境管理能否顺利开展,就是依据环境监测所得出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提供,给了环境管理工作带来了依据,也带来了准确性与针对性,对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2)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环境监测,是指运用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来测定对环境质量造成影响的一些因素,以此来确定所处环境的质量好坏,或者说是污染的程度。这些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及生物方法。根据环境监测所得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措施及手段,来对我们的环境进行监管,让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4环境监测在企业环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当然在企业管理中也是如此。环境监测,是通过记录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噪音等,集结成一些可供参考的数据。特别是一些建筑企业,在完成一些项目时,就需要环境监测提供一些资料,尤其是环境污染方面。在某个建设项目完成后,环境监测的数据也给建筑企业对项目的验收起了一定的作用,可以制定一些措施来治理环境问题;企业在申报排放污染物时,环境监测的数据也是一种重要的凭据;当企业因为环境污染而产生纠纷时,环境监测的数据能作为最权威的依据。我国没有加入世界卫生组织之前,我们的环境监测都是由所管辖的一些监测站来完成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原有的比较单一内容的环境监测,已经满足不了大环境发展的要求。之前的环境监测,只是简单地针对工业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而现在不只是针对这一方面了,而是要兼顾到各个方面,甚至包括一些生态的变化等等。也就是说,当今的环境监测是一个要求相对非常高的工作,如果只是对污染物的成分、含量的监测,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现在更多的是要求对环境动态的监测,对生物分布规律的掌握。
5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途径
(1)建立标准化的监测队伍。环境监测,想要有一定的标准化,就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相关要求进行规范化。这样对提高我们的环境监测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在进行环境监测时,首先要保证我们所得到的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这样才能对我们的环境管理提供一个比较科学的数值依据。在环境管理方面,要形成统一性,建立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又准确又精密的标准。另一方面,环境监测也要向互联网发展,实现网络化的管理,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来达到自动监测的功能,可以自动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可以自动根据需要进行完整的数据分析,可以根据分析的结果完成数据统计。这样一来,我们的企业对于环境管理的能力也会迅速增强。因此,建立一支标准化的监测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可行的。
(2)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环境监测的主体,是我们的环境监测人员,他们在整个监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一点不难看出,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环境监测人员,对我们提升专业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对环境监测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面对这些新要求、新技术、新设备,我们的监测人员必须认真地学习,了解新技术的技术要领,了解新设备的使用方法。由此说来,我们就需要一些高素质的监测人才,提高我们的专业技术能力,才能适应更高要求的环境监测。
(3)加强现场环境监测全过程管理。在进行环境监测时,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因此,对环境监测的现场管理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们所说的管理是有一定的规范的,包括对环境监测采样的容器选择、环境监测地点的选择等,都是要按照一定的要求来执行的。如果在监测的过程中发现了错误,应该及时地指出,并及时地进行更改,这样我们的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才能有保证。
(4)增设先进仪器和技术创新。我们之前也说到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所以,我们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要配置一些具有高精密度的设备,能够得到更为精确的数据,以此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6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是两个密不可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首先,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的前提与基础,它要给环境管理提供大量的有效数据;而后,环境管理则根据环境监测提供的这些数据,来进行环境保护的工作。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当然在企业管理中也是如此。环境监测,是通过记录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噪音等,集结成一些可供参考的数据。因为这些数据的背后,实际透露了企业在运作中一些信息,包括它的生产线运行得是否正常,废气排放是否达标等等。只有经常留意这些数据,才能逐步改善我们周边的环境,使得我国的经济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南奎.环境监测管理作用及加强管理的几点建议[J].河南科技,2013(02).
[2]朱雅丽.环境监测在企业环境管理中的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