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例1
中***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268-02
音乐做为无国界的艺术形式存在于世界各个国家中,是一个国家民众综合素质的体现。在我国,音乐的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水平。特别是对大学生来说,音乐鉴赏教学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被各个高校相继采用。大学音乐鉴赏教学是对于非音乐专业大学教育的一门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知识、音乐鉴赏能力、音乐素养及音乐感知技能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音乐鉴赏教学在大学生中广泛应用,还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们健康、积极、向上地发展。目前的音乐鉴赏教学课程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事项。
一、音乐鉴赏
所谓的音乐鉴赏,是一门听的学问和艺术,我们既要在听的过程中让感观得到满足,同时也要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让感性与理性形成完美的结合才是我们听的根本所在。因此,要想达到音乐鉴赏的真正目的,就不能把音乐的鉴赏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感观认知中,要在听的同时深入到音乐的内容及结构组织形式中去,要真正把握住音乐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意境、内涵及思想,这样才能真正地体会到音乐鉴赏所带来的愉悦感。要想真正地融入到音乐作品中,首先要对一首音乐作品进行不断的反复聆听,培养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因为我们在听音乐的同时不仅是单单地欣赏乐曲,更多的是在聆听音乐作品又同时增强自身的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对音乐的反复聆听,会使我们的听觉得到良好的发展。另外,因为音乐具有着很强的时间性,构成音乐的其他辅助设备在短时间内就会消失不见,音乐中的声音又是以单音或是多音节的组合形式展现给我们,因此只有多听才会使我们的大脑记忆把音乐慢慢综合起来,从而达到对音乐作品的熟知,提高对音乐的记忆力,进而提高人们音乐鉴赏的能力。
二、音乐鉴赏教学的必要性
音乐鉴赏指的是学生利用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听觉,获得最大理性满足、精神满足和美好享受。由此可以看出,音乐鉴赏是一个有修养的综合性的教学课程,与此同时也是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科目,故此,学生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分析和鉴赏音乐作品的时候要根据相应的音乐理论知识去评价和欣赏。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们对音乐的专业知识概念和理论知识并不精通,这对大学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如何全面地提高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对音乐鉴赏的能力已然成为了目前***门所最为关注的问题。
音乐鉴赏是大学生在音乐聆听中的听觉感知、情感体验、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为一体的音乐欣赏的心理活动能力。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多数都是在这种音乐鉴赏的独特艺术活动中而逐渐形成的。现阶段的音乐鉴赏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音乐鉴赏的能力获得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感知真实世界的能力。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就要求学生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及发挥其思维创造能力,形成自己能够***欣赏作品并能对其做出评估的能力,而老师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只起着引导的作用。早些年,由于音乐气氛不对,使许多低级趣味的流行音乐爆走歌坛,这些格调庸俗、艺术形式低下的音乐对于正处于人生综合修养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们来说,无疑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对于那些曲调优美、艺术性较高的作品,大学生们又不愿意深入去了解。针对这种情况,***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教育学生对美与丑做出一个正确的划分界线,掌握正确的是非观念。对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如果学生想要对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就必须要从音乐本身出发,了解音乐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从音乐内容、形式、题材等各方面判断音乐的好坏。因而,要想培养学生们这一方面的能力,只有通过音乐鉴赏这一种方式,并将研究音乐内容、形式、题材、风格等做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使学生们通过音乐的鉴赏提升对美的感知,从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深化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正确的音乐评估能力。
三、音乐鉴赏教学的方式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事物的分析与理解能力虽有一定的方向,但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在综合素质修养方面很容易出错。而音乐鉴赏课程的编排可以使大学生们通过对音乐的感知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一个良好的道德基础。
(一)教学前对学生们的音乐鉴赏综合水平进行调研
大学生们刚刚踏入大学校园时,一般都是以文化课的综合成绩而得以录取的。而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与水平通常都是由自身的修养能力和小学、初中的音乐教育分不开的,因而,也就形成了大学生对于音乐鉴赏的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能够通过五线谱进行演唱、演奏等,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对于音乐来说就是个乐盲,老师在教学中面对这种参差不齐的情况常常会显得无所适从。因此,***门做出明确规定,在上大学音乐鉴赏教学课程之前,要调查和了解每个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音乐理解能力以及其艺术修养,了解一个班级的学生,看谁有识记谱子并且演唱的能力,有谁会使用并演奏乐器,有谁爱好音乐并对音乐的学习很有兴趣,又有谁是乐盲,对音乐毫无了解和兴趣等等,而后老师可以根据调查的结果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做一个综合的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教学前制订出合理的计划
在教学前,根据对学生们音乐鉴赏能力的调研,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对教学的内容制订出一个详细的计划说明,可以将教学实践过程和理论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教学要遵守循序渐进、由简单到深入的原则,利用音乐作品的内涵、高低、中外、类别、古今、曲风和难易程度等因素,在教学中以由中到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原则开展教学规划。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听懂并理解,对音乐的鉴赏增加浓厚的兴趣。音乐鉴赏教学要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另外,还可以利用中外音乐作品、音响效果、多媒体音乐视频等材料来辅助课堂,并比较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比如:我国作品和外国作品的比较、用不同乐器演奏相应作品来进行比较、不同的指挥家对不同作品的不同指挥效果的比较以及不同地区对同一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比较、不同风格的作品的比较等。从不同形式的对比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去比较和欣赏作品,从而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开阔他们的视野,逐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在课堂上,老师还应该选取不同的作品,让学生们结合舞蹈、表演、唱歌和朗诵等艺术实践形式,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来表现作品,从而让学生可以亲自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这样不仅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和各个角度了解了音乐、感受音乐,满足了他们的鉴赏需求,不知不觉还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运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模式
在大学课程中,音乐鉴赏是具有浓厚艺术性的一门课程。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不能采取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灌输式讲课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一的、被动的,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单纯性地讲课,学生们却只是被动地听课,教学课堂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教学风格又很单调枯燥,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根本不存在情感的交流。若音乐鉴赏课采取这种方式教学,许多学生会厌恶音乐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削弱。故此,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为主,根据学生性格差异和特点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进行因材施教。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课堂中去实践,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情境教学法
音乐鉴赏课程中较为常用且常见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法,它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效果最好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学过程中充分采取辅助工具教学,以此设计出生动、具体的情境模式。例如语言描绘情境、扮演感受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画重现情境、实物表演情境等等。教师应当巧妙地将英语鉴赏课程中的情感、行为、语言融为一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体验过程中,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想象,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水平,让学生们养成感受音乐、聆听音乐的习惯,从而在实践中积累音乐鉴赏的经验。就像在播放《伏尔加河船夫曲》时,教师可采取多媒体辅助设备,在播放音乐时也播放俄罗斯伏尔加河上纤夫们拉纤的***片,来营造该歌曲的曲风和情绪,加强音乐的真实感受力。多媒体播放形象表现出了一群群瘦骨嶙峋、衣着褴褛的纤夫们,他们胸前挂着纤索,努力地拖着背上那沉重的货船,在那辽阔空旷的沙滩上缓慢地一步步前行,每一步都留下了纤夫们清晰的脚印。通过***片的烘托,学生们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学生们便能深刻体会到该歌曲要表达的感情与意境。
(五)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中审美的基础就是理论,要提高音乐审美必须熟练地学习和掌握音乐理论和知识。所以,对于非音乐专业学生,加大对其音乐鉴赏基础知识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们只要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就可以真正地理解音乐并去感受它,也就可以真正地走入到音乐世界中去。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增加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们能够通过音乐的欣赏和演奏,深化对音乐理论的理解,从而更近一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通过上述论述得知,开展大学课堂的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们的审美观念、道德修养提升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们通过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参考文献:
〔1〕初海伦.谈综合性高校音乐鉴赏类课程的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17):164-165.
〔2〕凌伟.音乐鉴赏教学中美学体验深化的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153-154.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例2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音乐鉴赏课程是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高校美育教学发展的主要途径,音乐鉴赏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学会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教材体系、课程设置、鉴赏模式以及评价考核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发挥音乐鉴赏课程在高职院校美育中的真实价值。本文将从音乐鉴赏课程的教育价值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现状问题,对音乐鉴赏课程的改革方式进行探讨。
一、音乐鉴赏的审美教育价值
新时期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将“以音乐审美为教学核心”放在了课程的头条位置,音乐的艺术美决定了音乐鉴赏教育对学生的审美价值提升作用,因此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该是引导学生自觉审美的过程中,应贯穿所有主观和客观审美元素,并以鉴赏过程中产生的美感为主要内容。因此对于高职院校音乐教师而言,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音乐属于听觉艺术,所有音乐艺术的实践均需要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这种特性也决定了音乐鉴赏是学习或感悟所有音乐的基础条件,也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能力的主要措施,因此音乐鉴赏课程是高校审美教育的第一步,其具体审美教育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1.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审美认知,例如对音乐的分辨能力、感受能力和记忆能力,这也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基础;2.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例如音乐情感的辨别能力、表现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是音乐审美的进一步升华。从这两个角度来看,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更应该将重点放在音乐审美的核心价值上,而并非只注重音乐的时代意义与韵律形式。
二、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的现状和问题
1.高职音乐鉴赏课教学现状。音乐鉴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最早也追溯到春秋孔子时期,当时就有诗书礼乐等课程。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国内外音乐教育也逐渐趋于成熟,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门并未对音乐鉴赏课程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大纲要求,各院校大多是针对学校本身情况制定音乐鉴赏教学计划。教学的主要对象一般为大一学生,内容以乐理基础、西方音乐鉴赏、民族音乐鉴赏、传统音乐鉴赏为主,对学生而言,由于在高中时期缺乏音乐教育基础,在接触音乐鉴赏课程时容易产生专业性代沟,导致学生望而生畏。此外,从教师角度来看,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大多数为科班出身,专业水平非常高,但教学水平却与专业水平不成正比,很多教师在上课时所讲的专业术语很难让学生理解,这也是目前音乐鉴赏课程的主要弊病。
2.高职鉴赏课教学存在问题。一是音乐鉴赏课程未达到应有的审美效果。音乐鉴赏课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音乐修养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教学效果却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标准,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安排的音乐鉴赏课程随机性太强,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针对性的鉴赏曲目,教学进度不一致,难易程度也不相同,这就导致学生接受的音乐知识有限;其次,很多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程不重视,仅仅作为一门选修课,缺乏学习热情,此外,音乐鉴赏的教学模式也缺乏吸引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最后,音乐鉴赏课对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专业的音频和乐器设备,导致音乐鉴赏课只能局限在多媒体教室中,无法让学生真实感受现场交响乐、钢琴曲等需要现场进行细致欣赏的曲目,制约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二是鉴赏教学方法欠创新,无法适应多元文化背景。目前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的方法仍然沿用欣赏———讲解———评价考核的传统教学模式,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逐渐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音乐潮流,高职院校没有针对当前的音乐文化对鉴赏课程进行改革,导致音乐鉴赏教学墨守成规,故步自封,逐渐与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脱节。
三、多元化视角下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改革思考
1.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的建构分析。首先,高职院校需针对音乐鉴赏建立健全的教学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和具体方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规范教学任务,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从而规避传统教学的疏漏;其次,需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针对性强、鉴赏内容丰富、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的模式,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对音乐鉴赏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索,寓教于乐;最后,音乐鉴赏一定要有预计的教学效果,虽然在教师心中,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各不相同,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必定是学生对音乐鉴赏的热情和积极性,以及对音乐领域不断探索的求知欲,这也是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改革的根本原因和最终目的。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就要注重激发学生主动欣赏音乐的热情,培养其艺术修养,端正音乐鉴赏的学习态度。
2.结合多元化背景,丰富音乐鉴赏的内涵。首先,安排教学内容时多元化音乐并举。音乐鉴赏课程与音乐教学课程的主要差别在于,音乐鉴赏课程中的音乐作品种类各异,且时间和地理跨度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对每种音乐风格进行详细阐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按照世界文化的分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从整体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鉴赏。传统教学中通常分为西方音乐、东方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模块进行单元鉴赏教学,这种方法可让学生对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流派特点和作曲家有相对全面的了解,但由于个体所具备的特殊性,历史上每位作曲家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均有较大的差异,无法一概而论,因此仅以“面”的扩展进行音乐鉴赏教学就显得内容空泛,缺乏深入。针对这种情况,可在“面”的教学基础上,通过选取音乐作品中特定的“点”来对具体作品进行深入鉴赏分析,例如在鉴赏20世纪初的Twelvetone(十二音)音乐时,可选取A.Schoenberg(勋伯格)的《华沙幸存者》为例,对作品片段化、急剧跳动的主旋律,不规则、出人意料的节奏以及无调性的和声等微观特征进行鉴赏,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曲家所描述的二战中惨遭屠杀的犹太人悲惨的心理世界。通过“面”与“点”的结合,可让学生掌握多种音乐观念,提高了对具体音乐现象和整体格局的分析和聆听能力。其次,将音乐置身于不同的文化情境。音乐是文化艺术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与世界各地的文化有直接联系,但现有的教学方式没有对文化情境的差异进行强调,缺乏对社会背景、宗教、艺术、经济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不同的音乐文化。因此教师需将音乐置身于多元文化情境下,例如在西方中世纪音乐鉴赏过程中,对GregoryChant(格里高利圣咏)进行鉴赏教学时,教师可从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宗教仪式等知识的讲解入手,让学生先了解到基督教对西方音乐的广泛影响,而GregoryChant的功能则是作为宗教礼拜仪式的背景音乐,主旋律偏平缓,以级进和三度为主,带有庄严、肃穆、超凡脱俗的宗教意味,这样学生就便于理解记忆。再如对中国民族音乐进行鉴赏时,可结合多媒体屏幕,创设对应的自然环境,例如教师在讲述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时,可将作品置身于无锡二泉池旁,月恋水、水怀月,在泉与月的相互衬托下,全曲时而沉静、时而躁动变奏、时而激昂愤懑、时而深沉忧伤,这也凸显出了阿炳一生的辛酸痛苦,以及内心对生命的豁达体验。
3.改革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一是充分运用网络音乐资源。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音乐资源,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反复聆听欣赏,并尝试着理解作品中的核心音乐元素,例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选取《Fade》《克罗地亚狂想曲》《IntroAE86》等流行电子音乐和钢琴曲,让学生自由选取不同的版本进行鉴赏,并要求学生对不同演奏家的版本进行比较,在课堂上邀请学生发言,并将发言情况纳入到评价考核成绩当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能让学生在熟悉音乐作品的前提下与同学进行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交流,可谓一举多得。二是由传统讲授式课堂朝讨论主导课堂转变。在进行讨论式鉴赏教学时,教师可对讨论内容进行充分准备,并提前布置给学生,例如在欣赏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维也纳派的三位作曲家在音乐创作方面有何异同?导致这种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位作曲家生活境遇是怎样的?其音乐是如何被社会接受的?等等,要求学生自行查阅相关书籍和音频资料。在课堂上选取几名学生进行陈述,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学生陈述完毕后教师给予充分提示和指导,或者让学生分两组进行辩论,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当裁判,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将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四、结语
音乐鉴赏课在高职院校美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的高职教育呈现出各学科、专业和课程相互交叉的趋势,对音乐鉴赏课程进行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现象的认知能力和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在具体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需从学生角度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将音乐鉴赏教学融入到多元文化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感知,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袁媛.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改革初探[J].音乐时空,2015(15)
[2]卞红煊.职业院校音乐鉴赏课改革策略初探[J].戏剧之家,2016(21)
[3]王文臻.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途径[J].黑龙江科学,2016(01)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例3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普通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成为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学音乐鉴赏课是面向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一门素质课程,对提高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提升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音乐鉴赏是指鉴赏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和感受,获得精神的愉悦、理性的满足以及音乐美的享受活动。正像一位作曲家说的“许多人都在听,却没有听见音乐”。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大容量的综合性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习该课程需要鉴赏者根据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品评、鉴赏。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其音乐基础知识相对缺乏,课程的讲授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全面地提升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并科学有效地指导其进行音乐鉴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面对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音乐鉴赏课程,不能沿用针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授课方式及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审美发展规律以及音乐素养水平,分析教学形式、方法及内容。通过对学生现状的调查,合理制定教学计划,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让学生从被动地“听”音乐,到主动地学习,积极地联想,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艺术深邃的内涵和充溢的美感,让学生成为音乐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从而养成优雅的品性,高尚的气质,获得至善至真的音乐美的教育。开好音乐鉴赏课程,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授课前对学生音乐素质现状进行调查
大学生进入高校,通常以文化课作为录取的标准,而学生的音乐素质,跟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和学生自身对音乐艺术的兴趣爱好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大学生的音乐水平差异性较大,有些学生具有识谱视唱、甚至演唱、演奏水平,但还有一些甚至是乐盲。面对音乐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音乐鉴赏课授课前必须对学生的音乐艺术水平进行调查摸底,搞清楚有多少学生具有识谱能力,有多少学生具有演唱能力,有多少学生有音乐兴趣爱好,有多少学生不懂乐谱、不会唱歌、甚至不喜爱唱歌,有多少学生喜欢乐器,喜欢什么乐器,演奏水平有多高,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音乐,等等。根据对学生调查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问题,并制定对应措施。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根据对学生音乐素质现状的调查,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践内容。将教学与实践合理地结合在一起。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音乐作品的高低、雅俗、难易、中外、古今、类别等,在教学中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中到外的原则,让学生听懂理解,初步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兴趣,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中还可以利用视频、音响和史料等,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较,如中、外音乐比较,同一作品不同演奏乐队、不同指挥的比较,同一体裁不同地区或不同音乐风格的比较,等等。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具备从多侧面、多视角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并以此进一步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此外,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某一音乐作品,通过想象、创造,并结合音响、歌唱、舞蹈、排练、表演等各种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既保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从多侧面、多角度地进行了音乐审美感受和音乐审美体验,以适应和满足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的音乐鉴赏需要。
其次,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浩瀚如海,水平再高的演唱家和演奏家,也不可能演唱、演奏完所有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鉴赏教学不可能对所有的音乐作品都进行逐一鉴赏。只能根据教学课时的多少及学生的鉴赏能力,本着少而精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教学。但是,对选准的作品就不能泛泛而谈,应当精雕细刻,讲透讲深,让学生真正能够理解作品的内容、特点及风格。对鉴赏过的每一个作品,都有不同的收获体会,真正听出作品的滋味,得到艺术的享受及美的熏陶。音乐鉴赏课程重点是教会学生鉴赏的基本方法,起到典型示范、举一反三的作用,贪多求全是教学中的大忌。
另外,教师的个人素养和研究方向各有不同,教学内容往往按照教师个人研究的深浅而准备,研究深的多讲,研究少的少讲,甚至不讲,忽略了学生自身的需求。教师应该按照学科规律的要求、学生的需要,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通过自身的学习钻研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对自己不懂的相关领域,还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请几个教师一起研究和探讨课程的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同时,教学计划必须明确教学的指导原则、基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效果的考核办法,贯彻计划的措施等。这样就可以增强教学工作计划性,减少盲目性。
三、采用科学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音乐鉴赏课是一门艺术课,不能采用灌输式、填鸭式、说教式等死板的教学方法,这些单一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常常是教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既缺乏教学形式上的灵活性和教学风格上的多样性,更缺乏教学互动及情感交流,这样的教学方法,无形中使许多学生丧失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形成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用预发式方法
欣赏前,不管音乐作品是声乐曲或器乐曲,也不论作品的规模有多大,授课教师一定要把所要介绍作品中的主要旋律(哪怕仅仅是片断)写出来,弹或唱给学生听,当然如果可能也可组织学生唱一唱。当他们熟悉了作品中的主题或旋律之后,再介绍这些优秀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个性及风络、作品的形式、内容等。通过学生反复聆听,教师的引导、提问以及细致的讲解,指导学生进想和感情体验。例如,在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首先把《梁祝》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他们了解故事情节。要把贯穿作品始终的爱情主题弹或唱给学生听,还可以让学生一起唱,当他们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后,开始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创作背景及作品的结构,以及协奏曲的形成及特点,这部协奏曲与其它协奏曲的区别等,然后再把每一乐章的结构、手法、标题及内容作一个简要的说明,之后才是逐乐章的欣赏。当学生了解了作曲家的创作意***,明确了作品的主题及各种乐器和作曲手法在作品中的应用后,再聆听作品,那音响仿佛把他们带到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乡村,感受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挚感人的爱情,以及双双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形影不离的动人画面。
2.采用座谈讨论式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在课堂上讲授的音乐内容,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尽量活跃课堂气氛,使枯燥的内容充满丰富的感彩,构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交流的关系。例如在欣赏相对简单的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先将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风格以及作品的曲式结构简单地讲解,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把学生分成小组,把音乐分成几个乐章,每组学生讨论分析一个乐章,最后再由各组选派的代表将分析的内容阐述出来。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够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在课堂上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的思想活跃起来,思维积极起来,学得主动起来。
3.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常与座谈讨论式教学方法一起使用。即教师要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或者学生质疑的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对音乐作品各抒己见。如学生聆听教师指定音乐作品,对作品的重点或难点的乐章,教师引导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集体讨论,教师最后做总结发言。
4.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
这是音乐鉴赏课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学效果最好、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方法之一。即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辅助工具,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如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画再现情境、语言描绘情境、扮演体会情境,等等,将言、行、情融为一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像和联想,以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良好习惯,从而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例如欣赏作品《伏尔加河船夫曲》,在播放音乐的同时,用多媒体播放俄罗斯风情的***片以及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拉纤的过程。一群衣服褴褛、骨瘦嶙峋的纤夫,胸前套着纤索拖着沉重的货船前行,空旷辽阔的沙滩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这一场景的播放,当时会使鉴赏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深切地体会到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5.采用快乐教学方法
所谓快乐教学方法,是因乐施教的教育方法,课堂上始终充满欢乐愉快、轻松舒畅、和谐融洽、幽默喜悦的气氛,让学生感到音乐鉴赏过程是美的享受过程,以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乐器的特性时,可以带一些乐器让学生参与演奏,还可以让学生用身边的用品,自制一些打击乐器,像沙锤、锣、碰铃、木鱼等乐器,让学生用自制的乐器演奏,在演奏和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6.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音乐理论是音乐审美的基础,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是学生提高审美层次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对非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音乐,才能走入音乐世界,进入音乐艺术的殿堂。应在音乐鉴赏课中适当增加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如音乐的基本特征、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音响要素、音乐作品的结构、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人声的分类与组合、中西乐器的种类组合、聆听音乐的方法,等等,让学生通过欣赏和演奏音乐的实践,深入地理解音乐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7.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人们音乐知识的丰富和音乐鉴赏水平的提高,音乐的推广工作也在不断出新,音乐书籍、音像制品、大大小小的音乐会、经典音乐系列片、电视台的戏曲频道、音乐频道、网络等资源,这些现代化的手段都为上好音乐鉴赏课提供了有利条件。大学开设公共音乐鉴赏课程,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在大学校园网络中建立多媒体音乐教学平台,以幻灯、VCD、DVD、电脑、校园网络、宽带网、视频等现代化视听工具为媒体,制作音乐鉴赏多媒体网络课件,弥补传统教学手段单一的缺陷。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的需要及音乐水平,选择自己学习的内容。即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克服了音乐鉴赏课程课时少的困难,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以上介绍的教学方法不是单一存在和使用的,应根据作品和课堂教学的需要,因地制宜,灵活使用,往往在一堂课中需要使用几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钻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以满足学生学习音乐的需要。
音乐欣赏能力的养成,关键是要多听、多接触与多欣赏,并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才能充分体会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音乐作品中所蕴藏的深刻内涵。因此,音乐鉴赏课还需要不断丰富音乐鉴赏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鉴赏音乐,分析音乐,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建华.音乐的跨文化交流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1).
[2]胡君英.关于音乐鉴赏教学的一点美学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0,(1).
[3]庞琳琳.初探我省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模式[J].黄河之声,2009,(6).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例4
一、民族音乐中包含的新元素分析
什么是民族音乐?狭义地讲,所谓中国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而广义上,中国音乐是泛指世界上具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民族音乐是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中,就产生了歌舞和歌曲。民族音乐由那时起,一直演变和发展至今,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民族音乐分为这样五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每一类音乐都有其***的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这就形成了多样化的民族音乐。
什么是民族音乐中的新元素?民族音乐中的新元素,就是指民族音乐创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各种技法。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技巧,这些技法既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更新,同时其发展又受着时展的局限,因此每一个技法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21世纪的今天,民族音乐主要的新元素有:中西作曲法的结合、中国民间曲调新唱、说唱音乐融进流行音乐等。这些技法,让民族音乐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满足人们在当今时代对民族音乐的新需求。
二、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必要性
1.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紧跟时展步伐的需要
当今社会生活方式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旧有的事物已经不能很好地吸引人们的眼球了。同时,人们也特别乐意接受新事物、新生活。为了满足人们对文化的新要求,民族音乐中也注入了新元素。另外,人们对传统的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敢于挑战,教育领域里的改革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当前的新课改,就是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体现。这些都说明了一点: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可行的。
2.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建设物质文明、***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要求社会的各方面都要引起高度重视,才能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民族音乐鉴赏课是培养学子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在课堂中加入新元素,既是对民族音乐鉴赏课的丰富,更是对学子们音乐知识的一种补充。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从培养学子的民族文化素养做起,是提高文化素养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
3.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充实当今学子生活和丰富学子们知识的需要
青年学子,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接班人,理应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另外,青年学子处在时代的最前沿,对生活、对知识都有其新的要求。将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正是丰富学子们的民族音乐知识,提升其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
4.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是民族音乐自身发展的需要
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承,离不开民族音乐鉴赏课堂。当今社会流行音乐广受推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音乐的发展。要让广大音乐爱好者认识民族音乐、喜欢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就必须加大课堂的民族音乐知识量,就必须注入新的元素,激活人们对民族音乐的热情。
三、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内容
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歌
近年来民歌的呈现形式走向多样化,在社会中兴起了弘扬民族文化的新热潮。多样化的民歌形式,改变了民歌在学子们眼中的固定模式,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学子们面前,受到了喜爱。但这种喜爱是停留在民族音乐的表层理解的,大多数学子没有对民族音乐进行专业的解读,当然很多时候是不会解读的。因此,将民歌引入课堂,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比如社会中广为流传的阿宝的原生态歌曲,还有黄英的《映山红新唱》等都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些民歌都是可以引入到民族音乐鉴赏课,供学子们鉴赏和讨论,既能激起学子们的好奇心,同时又能激起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探讨,通过这些个体现象的分析,认识民族文化的深层意义。
2.说唱音乐,也就是曲艺音乐
说唱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类型之一。提起说唱音乐,学子们多数感到茫然和陌生,但是换一个形式,提起东北二人转,学子们就不会陌生了。这就是说在民族音乐鉴赏课堂中不要仅仅依赖课本和理论,要重视素材的分析。通过社会中热点的素材并对其进行由点到面的分析,能够有效地将说唱音乐的具体内容一点一点挖掘出来。这样既能顺其自然地将民族音乐的内涵挖掘出来,又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地、深入地鉴赏这些素材。
3.民族器乐
在大型的文艺演出中通常会出现一些民族器乐。大多学子对民族器乐并不熟知,但这些器乐的表演一定程度上会激起一种好奇和欣赏的心理,因此民族器乐作为一种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既可以满足学子们的好奇心,拓展学子们对民族器乐的了解,同时也能激起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4.戏曲音乐
近年来人们对戏曲音乐的热情大大减弱,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戏曲音乐里方言重,很多时候理解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其二生活中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淡化了人们对传统的文化方式的关注程度。因此,将新元素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就可以考虑将京剧之类的国粹,引入民族音乐鉴赏课堂这既是培养学子们对京剧的兴趣,同时也是弘扬和传承京剧文化。
四、结语
民族音乐就是从古到今,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一种音乐。将新元素引入中国民族音乐的鉴赏课,是为了增加学子们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以达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因此,作为现代课堂的音乐老师,应该重视这方面的教学。在引入新元素时,要注意这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教师在充分利用这一辅助工具的同时应该从多角度多形式丰富学子们的民族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肖伟华.引领潮流 宣扬文化――关于新元素引入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得研究[J].现代交际,2010,(12).
[2]丁言涛.试论国乐名家应成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J].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7,(1).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例5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057-03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普通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成为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学音乐鉴赏课是面向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一门素质课程,对提高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提升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音乐鉴赏是指鉴赏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和感受,获得精神的愉悦、理性的满足以及音乐美的享受活动。正像一位作曲家说的“许多人都在听,却没有听见音乐”。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大容量的综合性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习该课程需要鉴赏者根据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品评、鉴赏。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其音乐基础知识相对缺乏,课程的讲授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全面地提升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并科学有效地指导其进行音乐鉴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面对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音乐鉴赏课程,不能沿用针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授课方式及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审美发展规律以及音乐素养水平,分析教学形式、方法及内容。通过对学生现状的调查,合理制定教学计划,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让学生从被动地“听”音乐,到主动地学习,积极地联想,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艺术深邃的内涵和充溢的美感,让学生成为音乐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从而养成优雅的品性,高尚的气质,获得至善至真的音乐美的教育。开好音乐鉴赏课程,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授课前对学生音乐素质现状进行调查
大学生进入高校,通常以文化课作为录取的标准,而学生的音乐素质,跟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和学生自身对音乐艺术的兴趣爱好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大学生的音乐水平差异性较大,有些学生具有识谱视唱、甚至演唱、演奏水平,但还有一些甚至是乐盲。面对音乐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音乐鉴赏课授课前必须对学生的音乐艺术水平进行调查摸底,搞清楚有多少学生具有识谱能力,有多少学生具有演唱能力,有多少学生有音乐兴趣爱好,有多少学生不懂乐谱、不会唱歌、甚至不喜爱唱歌,有多少学生喜欢乐器,喜欢什么乐器,演奏水平有多高,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音乐,等等。根据对学生调查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问题,并制定对应措施。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根据对学生音乐素质现状的调查,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践内容。将教学与实践合理地结合在一起。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音乐作品的高低、雅俗、难易、中外、古今、类别等,在教学中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中到外的原则,让学生听懂理解,初步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兴趣,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中还可以利用视频、音响和史料等,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较,如中、外音乐比较,同一作品不同演奏乐队、不同指挥的比较,同一体裁不同地区或不同音乐风格的比较,等等。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具备从多侧面、多视角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并以此进一步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此外,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某一音乐作品,通过想象、创造,并结合音响、歌唱、舞蹈、排练、表演等各种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既保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从多侧面、多角度地进行了音乐审美感受和音乐审美体验,以适应和满足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的音乐鉴赏需要。
其次,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浩瀚如海,水平再高的演唱家和演奏家,也不可能演唱、演奏完所有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鉴赏教学不可能对所有的音乐作品都进行逐一鉴赏。只能根据教学课时的多少及学生的鉴赏能力,本着少而精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教学。但是,对选准的作品就不能泛泛而谈,应当精雕细刻,讲透讲深,让学生真正能够理解作品的内容、特点及风格。对鉴赏过的每一个作品,都有不同的收获体会,真正听出作品的滋味,得到艺术的享受及美的熏陶。音乐鉴赏课程重点是教会学生鉴赏的基本方法,起到典型示范、举一反三的作用,贪多求全是教学中的大忌。
另外,教师的个人素养和研究方向各有不同,教学内容往往按照教师个人研究的深浅而准备,研究深的多讲,研究少的少讲,甚至不讲,忽略了学生自身的需求。教师应该按照学科规律的要求、学生的需要,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通过自身的学习钻研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对自己不懂的相关领域,还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请几个教师一起研究和探讨课程的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同时,教学计划必须明确教学的指导原则、基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效果的考核办法,贯彻计划的措施等。这样就可以增强教学工作计划性,减少盲目性。
三、采用科学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音乐鉴赏课是一门艺术课,不能采用灌输式、填鸭式、说教式等死板的教学方法,这些单一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常常是教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既缺乏教学形式上的灵活性和教学风格上的多样性,更缺乏教学互动及情感交流,这样的教学方法,无形中使许多学生丧失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形成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用预发式方法
欣赏前,不管音乐作品是声乐曲或器乐曲,也不论作品的规模有多大,授课教师一定要把所要介绍作品中的主要旋律(哪怕仅仅是片断)写出来,弹或唱给学生听,当然如果可能也可组织学生唱一唱。当他们熟悉了作品中的主题或旋律之后,再介绍这些优秀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个性及风络、作品的形式、内容等。通过学生反复聆听,教师的引导、提问以及细致的讲解,指导学生进想和感情体验。例如,在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首先把《梁祝》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他们了解故事情节。要把贯穿作品始终的爱情主题弹或唱给学生听,还可以让学生一起唱,当他们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后,开始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创作背景及作品的结构,以及协奏曲的形成及特点,这部协奏曲与其它协奏曲的区别等,然后再把每一乐章的结构、手法、标题及内容作一个简要的说明,之后才是逐乐章的欣赏。当学生了解了作曲家的创作意***,明确了作品的主题及各种乐器和作曲手法在作品中的应用后,再聆听作品,那音响仿佛把他们带到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乡村,感受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挚感人的爱情,以及双双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形影不离的动人画面。
2.采用座谈讨论式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在课堂上讲授的音乐内容,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尽量活跃课堂气氛,使枯燥的内容充满丰富的感彩,构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交流的关系。例如在欣赏相对简单的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先将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风格以及作品的曲式结构简单地讲解,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把学生分成小组,把音乐分成几个乐章,每组学生讨论分析一个乐章,最后再由各组选派的代表将分析的内容阐述出来。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够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在课堂上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的思想活跃起来,思维积极起来,学得主动起来。
3.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常与座谈讨论式教学方法一起使用。即教师要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或者学生质疑的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对音乐作品各抒己见。如学生聆听教师指定音乐作品,对作品的重点或难点的乐章,教师引导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集体讨论,教师最后做总结发言。
4.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
这是音乐鉴赏课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学效果最好、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方法之一。即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辅助工具,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如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画再现情境、语言描绘情境、扮演体会情境,等等,将言、行、情融为一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像和联想,以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良好习惯,从而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例如欣赏作品《伏尔加河船夫曲》,在播放音乐的同时,用多媒体播放俄罗斯风情的***片以及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拉纤的过程。一群衣服褴褛、骨瘦嶙峋的纤夫,胸前套着纤索拖着沉重的货船前行,空旷辽阔的沙滩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这一场景的播放,当时会使鉴赏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深切地体会到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5.采用快乐教学方法
所谓快乐教学方法,是因乐施教的教育方法,课堂上始终充满欢乐愉快、轻松舒畅、和谐融洽、幽默喜悦的气氛,让学生感到音乐鉴赏过程是美的享受过程,以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乐器的特性时,可以带一些乐器让学生参与演奏,还可以让学生用身边的用品,自制一些打击乐器,像沙锤、锣、碰铃、木鱼等乐器,让学生用自制的乐器演奏,在演奏和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6.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音乐理论是音乐审美的基础,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是学生提高审美层次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对非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音乐,才能走入音乐世界,进入音乐艺术的殿堂。应在音乐鉴赏课中适当增加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如音乐的基本特征、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音响要素、音乐作品的结构、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人声的分类与组合、中西乐器的种类组合、聆听音乐的方法,等等,让学生通过欣赏和演奏音乐的实践,深入地理解音乐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7.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人们音乐知识的丰富和音乐鉴赏水平的提高,音乐的推广工作也在不断出新,音乐书籍、音像制品、大大小小的音乐会、经典音乐系列片、电视台的戏曲频道、音乐频道、网络等资源,这些现代化的手段都为上好音乐鉴赏课提供了有利条件。大学开设公共音乐鉴赏课程,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在大学校园网络中建立多媒体音乐教学平台,以幻灯、VCD、DVD、电脑、校园网络、宽带网、视频等现代化视听工具为媒体,制作音乐鉴赏多媒体网络课件,弥补传统教学手段单一的缺陷。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的需要及音乐水平,选择自己学习的内容。即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克服了音乐鉴赏课程课时少的困难,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以上介绍的教学方法不是单一存在和使用的,应根据作品和课堂教学的需要,因地制宜,灵活使用,往往在一堂课中需要使用几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钻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以满足学生学习音乐的需要。
音乐欣赏能力的养成,关键是要多听、多接触与多欣赏,并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才能充分体会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音乐作品中所蕴藏的深刻内涵。因此,音乐鉴赏课还需要不断丰富音乐鉴赏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鉴赏音乐,分析音乐,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建华.音乐的跨文化交流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1).
[2]胡君英.关于音乐鉴赏教学的一点美学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0,(1).
[3]庞琳琳.初探我省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模式[J].黄河之声,2009,(6).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例6
音乐鉴赏课程具有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品质,陶冶大学生个人情操,调节大学生学习生活压力等各种重要作用,目前在高校的开设也越来越火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喜爱。但由于大学音乐鉴赏课程起步较晚,许多教学方式方法存在一定误区,对于加强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造成了一定阻碍,提出更好的大学音乐鉴赏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真正的促进大学音乐鉴赏课程的进一步成功。
一、大学音乐鉴赏课程对于大学生的作用
(一)陶冶情操,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有了音乐的调节,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内容,在音乐的世界中感到情感的流动,得到放松及惬意。赏心悦目的音乐,不但能给人以听觉上的满足,还可以进一步的养成人对于高质量音乐的追求,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效果。通过大学音乐鉴赏课程的开设,大学生可以开拓对音乐世界的认识,得到阅历上的满足,在体验与鉴赏中,极大的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思维
大学音乐鉴赏的教学,各种类型的音乐得到了大学生的认识,通过优质的音乐鉴赏教学,使得大学生有在广阔的音乐世界中寻求自己追求的冲动。通过大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某一类音乐的不断钻研,可以开发自己的探索思维,不断的进行搜索,找寻自己的追求,从而不断的开阔自己对于音乐世界的见识阅历。在学习和认识音乐过程中,提升自己在音乐方面的专业能力,激发自己对于音乐的创造力。
(三)增强鉴赏能力,提高大学生对音乐的追求品位
音乐派别多种多样,有适合大学生现阶段了解,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的音乐作品;也存在不适合现阶段大学生的音乐作品,大学音乐鉴赏课程的开始,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各种音乐作品也可以有效甄别,提炼有益于自身的音乐作品,满足自己对于音乐的追求。
(四)增多人际交往途径,提升沟通交流能力
音乐同样也是一种健康的交友方式,自古便有“高山流水”的故事。音乐在大学生之间日常交流沟通时提供了话题,更可以认识对某类音乐志同道合的同学,对于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在无形中也提升了大学生的交际能力,由课上学习,延展到日常生活,锻炼沟通交流能力。
二、大学音乐鉴赏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大学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落后
国内高校目前开设的大学音乐鉴赏课程,大多是作为公共选修课出现的,不同于其他专业课或校选必修课,在日常授课中,任课老师也大部分是只放几种音乐或者与音乐相关的剧目。但音乐鉴赏需要老师对于具体音乐作品做出情感诠释,还要对相关乐理知识做出解答,来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了解音乐知识,提升自身对于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学生由于没有受到较为专业的教学,对于音乐的鉴赏也只停留在原地,并没有较大的提升,这也造成了学生对于音乐鉴赏的兴趣不高,没能达到陶冶情操,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的作用。
(二)课程开设不合理,缺乏正确目的性
由于大学音乐鉴赏课程是作为公共选修课出现的,这也说明在学分安排和学时设置上,大学音乐鉴赏课程占了较少的比重。重视程度较低的原因,对于提升大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陶冶情操,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作用被大大降低,在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任课教师音乐鉴赏专业化的不足
作为引导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提升的引路人,专业化的音乐老师教学水平是至关重要的,这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的掌握对于音乐鉴赏的真谛。大多数音乐鉴赏课程老师除了担任此门课程的老师还兼任其他的工作,压力较大的同时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音乐鉴赏水平专业化能力较为落后。
三、对于大学音乐鉴赏教学的建议
(一)提升音乐鉴赏理论水平,打下音乐鉴赏的坚实基础
参与学习音乐鉴赏课程的大学生,大多是对音乐鉴赏相关乐理知识一知半解,在之前未接受或者接受专业音乐鉴赏能力教育较少,大学音乐鉴赏课程要建立坚实的音乐基础,相关乐理知识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在给同学做音乐鉴赏教学时,要注重乐理知识的教育普及,大学生才能较为容易的接受理解更深层次的相关知识,也才能达到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艺术品位的目的。
(二)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成了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也将多媒体技术带入了课堂教学中。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多媒体的兴趣比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更大,只靠单纯的枯燥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便会消散。这就要求任课老师要更快的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将音乐鉴赏将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将静态的书本知识与动态的音乐影像资料相结合,还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利用课堂游戏等多种途径,加强学生对于大学音乐鉴赏课程的兴趣,把兴趣作为音乐鉴赏课程的最大推动力。此外,还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实物展示与操作等方式,既可以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器乐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在分组合作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利用对音乐鉴赏的个人理解,加强人际交往能力。
(三)积极创设更多的音乐展示机会,提升校园的音乐氛围
除了音樂鉴赏的课上教育外,课下可以对学生布置相关作业,更加巩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校园来说,也要积极的建设更好的音乐氛围,通过校园广播电台,展示板等多个平台,展示优秀的音乐作品,让音乐鉴赏轻松渗透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此外,举办专业的音乐聚会和相关音乐比赛,让学生在竞争中更好的感受音乐鉴赏带来的魅力。在多种途径的开设下,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氛围,从而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促进个人全面健康成长。
四、结束语
音乐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大学开设音乐鉴赏课程可以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陶冶大学生个人情操,对其个人精神世界有极大的丰富,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更好的构建大学良好的学习氛围,为科教兴国更好的实现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赵静,周梅.大学音乐鉴赏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方音乐,2016(07):190.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例7
音乐鉴赏是音乐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音乐鉴赏这门课程是高校选修课中开设最多的课程,如何利用这门课程去提高学生们的欣赏艺术的能力正是音乐教育者所要认真思考和总结的,当今社会中,我国教育方针中“美德教育”的核心就是艺术教育,而在艺术教育的教育体系中,音乐鉴赏课被认为是培养大学生艺术修养、艺术鉴赏能力的一门普及课程,音乐能够推动人们的身心发展、陶冶人们的情操、还能够有助于人们的创造能力,高校中的音乐鉴赏课的目标就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很多高校里面,音乐鉴赏课已经被列为所有学音乐专业生的必修课程,非专业学生的选修科目。音乐鉴赏课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一种感受事物的方式和能力,学习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对于现阶段各大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积极性不高、甚至感觉内容枯燥、乏味,所以对现阶段的高校音乐鉴赏课程进行改革显得很重要。
一、高校音乐鉴赏课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音乐有利于促进学生们的智力的发展,这点是有科学依据的,音乐的作用是全世界人们所公认的,它能够激发出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开设音乐鉴赏课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包括音乐艺术的基本知识,音乐的发展历程等,还涉及到文学、历史、美术、地理等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去欣赏并评价一部作品,培养出学生审美能力提高鉴赏水平,能够培养出学生们的人文情怀,培养出学生们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开设音乐鉴赏课程也是日常需要,因为音乐鉴赏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的一种文化方式,学习了音乐鉴赏课,能够加强学生们的与人交流的能力,更好地去满足生活的需要。
音乐鉴赏课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音乐是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音乐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反观社会,体会到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能够更好去适应这个社会。
二、高校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在各个高校里面音乐鉴赏课作为一门课外选修课,所以整个学校对其的教学目标设定不明确,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只是选取一段中外的乐曲作为整个课堂的讲解内容,让学们只是生硬的去接受经典音乐,教师们在授课时仅仅考虑了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教授,并没有从学生的感知和体验上来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的内容单调枯燥一直以来就是各大高校音乐鉴赏课中无法回避的问题,音乐鉴赏有着与其他科目本质上的区别,它需要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每个器官去接受新知识,教师们的上课内容就决定了学生们的听课效率,现在大部分教师的采用欧洲古典音乐来进行教学活动,其他地区的特色音乐却涉及比较少,导致学生对其失去兴趣,禁锢了学生们的视野。
高校的音乐鉴赏还存在着另一个比较突出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单一,过去的那种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们先给学生们对即将要聆听的音乐做一个基本的介绍,然后运用多媒体将乐曲进行播放,往往教师在学生们听完之后也没有很好地去进一步讲解音乐作品,导致学生们根本没有培养出很好的音乐素养。
教学设施的缺乏也是目前高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音乐鉴赏课受到学校资源的限制,通常很难将每一件音乐器件的真实地展现给每位学生,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大多是从理论的角度去讲解每件乐器的性能、构造以及所表现的风格性能,由于平时在课堂上缺少对这些乐器的感性的认识,学生们不能够通过音色准确的去判断乐器的种类,所以达不到音乐鉴赏课的收效。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和教师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自从***将这门课程设为教学课程以来,虽然我国的很多高校的不同情况的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真实的课堂效果却不如预期的好,有些学院人为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音乐社团就可以代替音乐鉴赏这门课程的开设。
三、提高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首先各个高校应该明确音乐鉴赏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要讲究技艺方法,还要融合哲学、美学、文学和历史等艺术理论,通过展现中外不同的艺术形式,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式的感受音乐带来的魅力,提升其自身对音乐的品味、品鉴的能力,进而更好地去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开拓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教师们应该及时的更新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比如让学生自主的去选择下节课的上课内容,教师们挑选学生们比较喜欢的中外作品,这样就可以充分的调动起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民主轻松,更加的有利于教师们和学生们的沟通交流,教师们可以选择我国近现代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们进行鉴赏,体会出我国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本国音乐文化的认同感。
在高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中要积极的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国外比较流行的DBME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从创作、历史、美学等角度去评价一部音乐作品,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从很多角度去研究音乐作品,增强学生的音乐洞察力,促进学生们进行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更能够调动起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也是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教师们应该积极地去拓展音乐教学渠道,在整个校园产生浓厚的音乐氛围,只有学生们处于一个浓厚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够更好的去吸收音乐知识,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例8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076-01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1]因此,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应当是一种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上的审美情趣拓展课、音乐视野开拓课,我们应当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感受、体验与鉴赏音乐之美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对生活和身边事物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一、教学以“音乐”和“学生”为本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提倡学科综合”。“以学生为本”是要求教学从原本的教师“教”学生转变到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学科综合”则是为了有效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给学生更多表现音乐和体验音乐的空间,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但这种指导理念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却产生了很多的曲解和错误执行。[2]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很难把握指导的“度”,鉴赏从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一种无人管理的放羊状态;而学科综合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一些音乐鉴赏课的综合学习越来越多的倾向于查资料、社会调查、戏剧表演、讲述民族文化等离题的拓展。
“以学生为本”要求教师学会指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向学生介绍音乐鉴赏的一般切入点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己感悟音乐中包涵的丰富内容,并且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交流沟通的渠道,给学生的学习以及时的指导。 “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本”这是改变目前音乐鉴赏课教学现状,提升音乐鉴赏课课堂效率的基本出发点。
二、强化鉴赏课堂中的人文理念,吸引学生兴趣
很多高中生并不喜欢音乐鉴赏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的课堂中缺少音乐方面的人文关怀,将音乐理论教学和技巧培训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考察内容,但凭借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理论教学和技巧培训对于高中生音乐方面的培养很重要,但绝不是唯一的内容,新时期的音乐能力培养需要更多的音乐人文关怀。[3]
无论是音乐旋律的创作还是音乐歌词的创作,都包涵了创作者情感方面深深的感悟和诉求,音乐离不开人的精神世界,离不开人文精神。具体到音乐鉴赏课堂的教学,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在品味美妙的音乐时都要考虑到作者的个人情感和观念意识,让学生充分聆听并揣摩音乐在生理层面上引发的与“情绪”相关的内容。
首先,在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分析和了解音乐的历史背景、民族背景和宗教背景。“艺术是社会制度的影子”,人是社会人,创作出的音乐作品也要放到具体的社会背景中去感悟和体会。特定的历史背景能够决定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取向,音乐作品则充分的反映了创作者在形式、风格和内容及艺术品位方面的感悟。例如,在很多西方古典音乐作品中都蕴含浓浓的宗教和阶级气息,要理解音乐需要先了解那个时代。
其次,要研读具体的音乐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环境是决定音乐内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不一样的地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音乐文化形态和精神诉求,如非洲地区的音乐节奏感强烈、活泼、平民化而欧洲地区多为结构严谨的宗教音乐、庄严肃穆,国内也有南方的细雨沐春风和塞北霜雪掩羊毛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让音乐鉴赏活过来,帮助学生感悟其中深深的人文气息,才能让学生真正主动的去探索和品位音乐作品中的那份美好。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极大的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使音乐和影响同时呈现,向学生展示一个生动形象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经过对自身多年音乐执教经验的总结,笔者感到提高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仅凭着教师的一股热情去毫无目的的盲目模仿是万万不行的,要对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进行实践和操作,并不断总结和提高。加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提高音乐鉴赏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改革方向。[4]通过视频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高中音乐鉴赏课堂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的过程就是音乐探究的过程,我们一线教师应当付出更多努力有效引导学生通过活泼的参与、积极主动的思考去探索音乐的美,我们未来要走的改革之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4).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例9
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体验、分析,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审美能力,从而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音乐修养和人文素质。通过感受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实现美育的教育功能。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通过对音乐的聆听、感受、分析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所有这些都建立在合理的教学模式之上,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1]。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将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音乐则作为人文教育和以“美”育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全国各大高校得到迅速发展。2006年***办公厅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将音乐鉴赏课程进一步明确为所有高校的“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可见该课程在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重视程度。
在行动导向课程改革的理念下,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是必然选择。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1.缺少音乐特色,忽视主体。音乐鉴赏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学科,涉及文学、地理、历史、美术、民俗等,课程实施以音乐的教学内容为主,相关学科知识为辅。但有些教师却认为“音乐鉴赏就是听音乐”。教师不断地、大量地播放音乐让学生倾听。也有人认为“音乐鉴赏课就是学生多听,教师多讲”,简单地把音乐鉴赏课上成听音乐外加教师讲解的传统模式。不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忽略学生的主动参与,压抑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需求,忽视学生对音乐个性化的感受与理解,缺少特色。
2.忽视了音乐鉴赏课涵盖的知识量。鉴赏课程的乐理知识量较大,作为教师,必须进行课程的实施设计,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某些教师为了取悦学生,将没有联系的教学形式也牵强地塞进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内容中,使得本应该在课堂内完成的真正的音乐知识教学内容被挤出了鉴赏教学之外。这样做可能确实使部分学生暂时地感到愉快和满足,但对于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计划和目的来说可能收效甚微。学生没有真正地得到音乐的审美体验,甚至使原本喜爱音乐的学生也逐渐失望,直至对鉴赏音乐失去兴趣。
3.滥用多媒体课件,缺乏设计。授课过程中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堂课播放,反客为主。音乐具有抽象性和可塑性,它给人们的情感体验、形象思维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是,如果将教学中的每个内容都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在让学生初次欣赏音乐时就配上情节画面,这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却使学生的联想跟随画面发展而进行,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学内容都由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使教师和学生同时成为了多媒体的傀儡,教师只是起了灌输的作用,有悖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4.课堂教学形式化,缺乏有效模式。有些院校也设计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但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没能及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这样的为合作而合作、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化”教学不但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反而会给教学带来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结果,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模式。
三、“三段式”教学模式
高职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和音乐教材的各个部分中贯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康的人格,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对音乐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审美活动,有别于单纯感性审美活动的音乐欣赏,是欣赏与评判的综合,是感性和理性活动的协调统一。
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在课程实践中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任务导向、体验鉴赏、拓展探究,具体设计如下表1:
表1 三段式教学模式实施设计
设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走向讲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音乐的鉴赏活动。具体教学过程设计为:首先布置项目任务(任务导向),依次为学生寻找资料(课前),接着制作课件(课前),在课堂上进行鉴赏(学生介绍),学生讨论,然后教师分析引导、引领项目,接着学生讨论,教师再分析引导找出鉴赏方法,再由学生鉴赏音乐,最后是拓展与探究,布置下一单元项目。其理论依据为:以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可灵活运用讲解法、问题导入法、启发式讨论法、情感参与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展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鉴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问题的引领、启发和讨论中获得鉴赏的方法,使之更好地理解音乐、欣赏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
四、“三段式”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例10
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音乐教师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于音乐鉴赏课程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笔者在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及时总结,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教学心得,并获得了同行的一致好评,现阐述如下,与各位同行共斟酌。
一、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习惯于放大自己的主导作用,在音乐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主角”,而且是唱“独角戏”的“主角”,为了将教材所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与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只是要求学生进行强行记忆与重复训练,而在音乐鉴赏课堂上,教师并不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鉴赏音乐上,而是滔滔不绝地讲解乐理知识,介绍曲作者,甚至照本宣科地讲解音乐的表现内容等,使得学生还没听到音乐之声,其思维与想象力已被限制于教师事先限定的框架之内,从而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使得学生在音乐鉴赏课堂中所学到的只是死记硬背的基本知识,长此以往,便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音乐鉴赏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尊重每个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使得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精神焕发,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鉴赏过程。比如,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例如在准备进入新课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播放抒情而优美的音乐,或充满动感的欢快音乐,从而在一开课就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功营造欢快而和谐的教学氛围,此外,教师在音乐鉴赏课堂上,还可以积极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让学生能够不拘一格地说出自己对于音乐的亲身体验与感受,然后,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使得学生能够自由愉快地鉴赏与体验音乐之美。教师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地位,积极营造自由民主、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音乐鉴赏中不仅体会到音乐之美,更体验到发现之美,从而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
二、创新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那么,学生会觉得音乐鉴赏课程味同嚼蜡,从而失去积极参与的动力。鉴于此,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上,应从教材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力求创新,以优化课堂,提高效率。比如,教师在音乐鉴赏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教案的精心设计,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精心安排,为学生的音乐鉴赏留出更大空间,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说出新思考,敢于提出新问题。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春江花月夜》时,可以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虽然高中学生的鉴赏水平尚有不足,并存在个体差异,但是,学生在教师的巧妙提醒下,仍然能够品味出《春江花月夜》中那皓月东升、夕阳西下、洞萧轻吹、鱼歌唱晚、水云深处、点点远帆的音乐之美。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手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参与热情,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健康的音乐鉴赏情趣
当今社会,不同的音乐“流派”,鱼龙混杂,其中,怪异而缺少真实美与内涵的音乐,往往会受到好奇心强烈的中学生的追捧,而许多音乐精品,却被一些学生认为不美,究其原因,就是部分学生没有形成健康的音乐鉴赏情趣。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对人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鉴于此,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应在不断提高自身审美修养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身音乐鉴赏水平,从而对于学生的音乐鉴赏给予正确引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思想,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并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比如,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可以首先对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通过对学生的“考察”,了解到学生的审美产生“偏差”的原因一般来说有这样两点:一是高中学生心智尚不成熟,他们对于音乐的“追求”并不是因为音乐之美,而是由于在娱乐媒体的“狂轰滥炸”下所产生的盲目“追星”和盲目跟风,二是缘于教师的音乐鉴赏教学内容比较单调,不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不能引发学生共鸣,因此,学生更容易被不良的审美情趣影响,置音乐中的精品于不顾,却狂热于缺乏内涵的通俗音乐。鉴于上述原因,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应巧妙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通过多感官的“刺激”,引导学生欣赏与鉴赏《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祖国》、《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经典之作,以及贝多芬、莫扎特和巴赫等西方音乐大师的作品,让学生受到高尚音乐的熏陶,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音乐之美,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鉴赏情趣。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欣赏等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艺术作品,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音乐鉴赏情趣。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应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创新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策略,养成健康的音乐鉴赏情趣,从而为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