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国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约翰・勃拉姆斯(1833-1897),他虽然生活在浪漫主义音乐盛行时期,却始终坚守着古典主义,是浪漫时期的作曲家中,惟一能够全面掌握古典精神,经过缜密的思考,运用浪漫的语法,来表现音乐的艺术大师。本文以他创作的《狂想曲》(Op.79,No.2)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实践体验,从和声运用的特点及曲式结构、演奏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挖掘出勃拉姆斯是如何将古典主义传统结构与浪漫主义音乐内容完美融合。
关键词:勃拉姆斯 狂想曲 演奏
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创作期可以划分为1851-1877年以及1878-1893年两个时间段。在第一个创作时期段,他的钢琴作品主要是奏鸣曲、谐谑曲、叙事曲和变奏曲等,这时期创作的作品拥有史诗一般的宏伟感,作品具有率直性与粗犷性,同时也有如梦幻一般的柔和性。在第二个创作时期段,他的钢琴作品主要有随想曲、狂想曲、间奏曲和浪漫曲等,这时期创作的作品蕴含着悲观色彩很浓的世界观。勃拉姆斯在1879年创作的《狂想曲》(Op.79),是为他的好友伊丽莎白而创作的,包含g小调和b小调两部分,它是勃拉姆斯的代表作,能够体现勃拉姆斯的音乐风格。这首作品深沉又热情奔放,展现出勃拉姆斯矛盾性的艺术性格:勃拉姆斯内在性格存在冲动非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善良腼腆的一面。他以强有力的理智将双重性格特征在作品中完美统一。评论家将《狂想曲》(Op.79)评价成最能反映勃拉姆斯艺术风格、个性特征以及最受欢迎的名曲。这首狂想曲呈现出热情奔放,有别于他晚年作品中所呈现的内向、阴暗和隐忍性色调。
“性格小品”是浪漫主义音乐中一种小曲,而“狂想曲”是“性格小品”的一种表现体裁,它不采用固定方式的器乐曲,曲式结构较自由,特点是叙事性和即兴性。而Op.79 No.2 这首狂想曲却不同于一般的狂想曲所采用的曲式特征,即不是一种随兴所至,而是受到形式的约束,在体裁上具有A、B、A三部性的特征,类似于奏鸣曲式,非常严谨,整首作品分为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尾声。
从结构的分析入手,这首狂想曲的呈示部(1小节至8小节)的主部主题是热情奔放,始于g小调位置,连接部转换到D大调(9小节至13小节),紧接着进入副部主题(14小节至20小节),在d小调的音乐呈现出优雅而且富有情意,旋律采用半音式缠绕,从而使主题呈现出无可奈何的痛心,与主部互成对比。结束部(21小节至32小节)采用d小调,音乐隐含着淡淡的不安感,从低音区弱奏起步,旋律音呈现出的附点节奏和非连奏性,使音乐形成内部性动力以及神秘性氛围。伴随着音区的提升以及低声旋律节奏加强,给人一种激情不断上升的感觉,并且在结尾的地方达到高潮。展开部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入,位于33小节至40小节处,这一部分使用呈示部主题用降E大调来表示,在弦上与属七位置结束第一部分。展开部的第二部分是其主要部分,位于41小节至64小节处,调性采用b小调变换到主调g小调。展开部的第三部分位于65小节至85小节处,由呈示部主部主题中旋律与呈示部结束部中三连音音型合成而来,采用很轻的力度进行演奏,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再现部(86小节至124小节)的主部主题采用原样呈现方式,连接部结尾选用动态变化的和声方式,为后续的副部与结尾部的转换调子进行了铺垫,选用八小节尾声的方式使乐曲逐渐平静下来,最后用两个和弦结束全曲。
综上所述,在调性布局与曲式结构上,勃拉姆斯主要还是利用古典主义结构模式进行创作,尽管勃拉姆斯使用浪漫主义音乐“钢琴小品”中“狂想曲”这种体裁,但是作品依然还保留了“古典主义”曲式中结构紧密和段落分明的特征。勃拉姆斯创作的“狂想曲”不是反映在运用自由的形式上,而是反映在采用多变自由以及强烈对比的乐思上。
这首狂想曲的速度选用热情奔放的,不算很快的快板为其表情记号,即四分音符大概126上下速度进行演奏。演奏过程中,应注意乐谱标明的速度标号,比如乐曲第4小节、第8小节以及展开部第三部分中第84-85小节记为“渐慢”,第9小节处以及再现部记为“回原速”。充分利用乐曲中的速度符号的基础上,还应该根据乐谱中呈现的音乐风格以及对音乐的感悟调整好演奏的节奏。在弹奏的时候,乐曲旋律的最高点位置处的速度可以放宽一些,但是不能给人停顿的感觉。长音符可以拉长一些,短音符可以紧密一些,从而使得旋律流动自然。浪漫主义音乐家采用不同力度层次的比较来反映出情感内容,这首狂想曲的力度层次变化非常明显,大致上都在ppp-ff内,连接部与主部主题处呈现出热情奔放、情绪饱满,力度大多处于强奏。副部主题呈现出优雅而富有情意,情绪表达上和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力度从mp开始,随着情绪的高涨而不断加强,最后力度加到f上。结束部呈现出神秘性氛围,它从p开始,音乐情绪不断增强,最后以强奏方式结束本部分。展开部的第三部分运用ppp力度来表达出柔和性的音响意味。在乐曲中,还可以运用逐渐增强中突然变弱的力度方式,这种处理使作品的音响更加丰富。这首作品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比较,所以对色彩与声音层次需进一步研究,以创作出更加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在演奏这一乐曲的时候,可以采用触键方式来反映出音色的变化情况。比如主部主题要呈现出热情奔放,可以在音响上讲求厚实的声音,采用八度与和弦的弹法中注意手掌、手指与关节的支持以及手腕的轻松自然状态的配合;副部主题表达抒情情绪时讲求连贯性的声音效果,所以弹法需要触键深并依靠手腕的带动来进行力量的转移。全曲应突现低音声部与旋律的线条,低音声部与高音声部的音色进行比较,前者深沉,后者明亮,而中声部因属于伴奏声部,则相对比较柔和。踏板作为音色变化的一种手段,在使用的时候要求精细及和声为原则,在和声需要变换的位置,踏板也同时变换。根据弹奏原则,标记为跳音奏法的旋律不采用踏板,避免混沌声音、给人不清晰的感觉。根据音响需求情况,在展开部第三部分(第65小节至85小节)位置可以运用弱踏板,能起到音量对比和音色调节的作用,增加梦幻的色彩。
勃拉姆斯的这首《狂想曲》的主题旋律线条十分宽广,气息很长,更加悠扬,许多主题采用三六度、八度音程以及和弦组成,如此处理能使线条厚重,且多用在中低音区范围,有利于表现作曲家的感情、渲染气氛,旋律表达经常隐蔽于声部中,从而使得音乐织体更加饱和,色彩也更加丰富。复调式创作将四声部整合起来,相互衬映。这首乐曲是勃拉姆斯成熟期创作的浪漫主义作品,此时他所创作的作品重视表达内心的所思所感,有淡淡痛感而不强烈,有忧伤但不崩溃,是勃拉姆斯经过超凡处理后提炼出浪漫主义情怀。
19世纪后半期间,音乐向标题性与文学性转变,这时的勃拉姆斯依然坚守古典主义,虽然这时候的音乐多半是浪漫主义音乐类型,勃拉姆斯的作品也吸收了浪漫主义创作思想与创作手法,但他的作品依然还具有古典主义元素,既对古典主义有所继承又对浪漫主义有所发展,是浪漫时期的作曲家中,惟一能够全面掌握古典精神,经过缜密的思考,运用浪漫的语法,来表现音乐的艺术大师。评论家是这样评价勃拉姆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中最后一个古典主义音乐家。他的钢琴类作品是沿着古典奏鸣曲原则的道路探索的,他演奏和钻研了德国古典作曲家的许多钢琴创作。勃拉姆斯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的激情注入在音乐中,时而狂热,时而深沉,充满戏剧性。明晰的统一乐思,细致多样的钢琴手法,独特的叙事抒情,都很别致。勃拉姆斯喜爱加三度或六度音的八度,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气息比较短,但是性格表达比较强烈,弹奏上技术要求高使得弹奏不太顺手。因为勃拉姆斯坚守着古典主义阵地,使得他的音乐作品没有浪漫主义音乐那种过分追求形式以及对情感放纵。勃拉姆斯的音乐作品追求结构均衡,情感表达深沉不忧伤,真切不压抑,从而他的音乐作品外表上表现出古典主义,风格上呈现出浪漫主义。
总而言之,《狂想曲》(Op.79 No.2)中,从织体上,线条处理上,色彩对比上,结构上都显示出勃拉姆斯艺术大师风范,他将对立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感性”和“理性”完美地融合在一块。他这部热情奔放的狂想曲中,用古典主义理性制约浪漫主义情感,用古典主义传统形式表达浪漫主义音乐内容,从而使得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得到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许丽雯.你不可不知道的音乐大师及其名作[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5.
[3]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钱仁康.欧洲音乐史话[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5]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北京:世界***书出版公司,1999.
[6][德]约翰内斯・弗尔纳尔.勃拉姆斯[M].苏德馨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 No.2)及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