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守旧派代表人物林纾发表文言小说《荆生》,影射攻击***、钱玄同、胡适等新文化人士。小说的主人公“荆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时一个迷恋旧文化、手握重权的***阀***客徐树铮。小说是在暗指?是在求援?
【“荆生”是谁】
徐树铮虽是民国初期北洋***阀中皖系的骨干,但毕竟不是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一类头面人物,知名度不算很高。我对此人却一直有些兴趣,首要原因,是此人与“五四”时期以北大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有些关系。
当***、胡适、钱玄同、周作人、鲁迅等新文化人士以《新青年》、《新潮》为主要阵地,将新文化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时,也就遭致保守、顽旧势力的憎恨和反对,而林纾(琴南)则是这一势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1919年二三月间,林纾大概是“忍无可忍”,接连做了几个动作:在上海的《新申报》上发表了文言小说《荆生》、《妖梦》,以影射的笔法攻击***、胡适等北大新文化人士;又在北京的《公言报》上,发表致蔡元培的公开信(《致蔡鹤卿太史书》),以论述的语言,对新文化人士和新文化运动尽情诋毁、谩骂。
众多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都必定要说到林纾的《致蔡鹤卿太史书》和蔡元培的《复林琴南书》,对二人的基本观点,也总会有最低限度的介绍。这当然很是应该。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这确实是极重要的事件。但对林纾的《荆生》和《妖梦》,编撰者却往往三言两语、略略提及,并不对其内容作多少介绍。而有些文学史著作,对这两篇小说干脆连提都不提。中国大陆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大概普遍认为林纾的这两篇拙劣的文言小说,并不重要,甚至不值一提。而美国的中国现代历史研究者周策纵对此显然有不同的看法。在那本也堪称“学术名著”的《史》中,周策纵对林致蔡的信和蔡复林的信,都作了十分详细的介绍,在摘录各自基本观点时,汉译本中都有数千字的篇幅。不仅如此,对林纾的《荆生》和《妖梦》这两篇小说,周策纵也非常重视。对《妖梦》的基本观点,介绍得很详细。至于《荆生》,周策纵则摘录原文近千字,几乎是全文引用了。坦率地说,当我初次读到这里时,始而惊讶,继而叹服。周策纵的《史》,是从***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对“”进行总体性研究的书。周策纵面对的问题比单纯的“五四”文学或“五四”文化研究者要多得多,他要处理的资料自然也远为庞杂多样,但却如此重视林纾这两篇文言小说,不能不让我惊讶。惊讶之余叹服,因为这两篇文言小说,比那些论说性文章,更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林纾这一类保守、顽旧人物对新文化运动是如何的切齿痛恨。读林纾这两篇小说,我们实实在在地认识到:在1919年春季,在作为一场***治运动的五月四日事件发生的前夕,文化上的保守、顽旧派,对***、胡适这一批新文化人士,对这一批思想启蒙者,真愤嫉到了必欲“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的程度。这当然同时让我们明白,这时期,蔡元培、***、胡适等人的处境,其实是颇有些凶险的。
《荆生》发表于1919年2月17、18日的《新申报》。林纾对新文化运动的攻击,尤其是他的这篇《荆生》,与本文要说的徐树铮大有关系。《荆生》中首先出场的是“主人公”“荆生”:“有荆生者,汉中之南郑人,薄游京师,下榻陶然亭之西厢,书一簏,铜简一具,重十八斤,悬之壁间,寺僧不敢问其能运此简否。然须眉伟然,知为健男子也。”“简”者,“锏”也,是一种兵器。林纾告诉读者:这位“荆生”文武双全。虽是“薄游”,但仍随身带着一竹箱书和一具铜锏。接着是另三人出场:“时于五月十八日,山下有小奚奴,肩蛮载酒,其后辘辘三车,载三少年,一为皖人田其美,一为浙人金心异,一则狄莫,不知其何许人,悉新归自美洲,能哲学,而田生尤颖异,能发人所不敢发之议论,金生则能‘说文’,三人称莫逆,相约为山游。”从小说发表始,直到今天,人们都认为田、金、狄三人,分别影射***、钱玄同、胡适,似乎未见异议。周策纵对此作了说明:“田其美是指***。根据中国古史,田氏是陈氏的分支,‘秀’与‘美’二字意义相近。田其美一名大概也是摹仿民初******人陈其美的名字。金心异影射钱玄同。‘金’与‘钱’同义,而‘异’与‘同’则为相反词。‘胡’与‘狄’都可指野蛮民族。以‘莫’代‘适’是据《论语》《里仁》篇:‘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或《左传》昭公三十年:‘楚执***众而乖,莫适任惠。’”( 周策纵《史》,岳麓书社1999年8月版,第90、91页注释部分)田、金、狄三人坐定后,把酒纵谈,诋毁孝道、“力掊孔子”。谈兴方浓,“忽闻有巨声,板壁倾矣,扑其食案,杯碗俱碎。”继而“一伟丈夫”从破壁跳至三人面前,戟指怒斥。“田生尚欲抗辩,伟丈夫骈二指按其首,脑痛如被锥刺。更以足践狄莫,狄腰痛欲断。金生短视,丈夫取其眼镜掷之,则怕死如猬,泥首不已。丈夫笑曰:‘尔之发狂似李贽,直人间之怪物。今日吾当以香水沐吾手足,不应触尔背天反常禽兽之躯干。尔可鼠窜下山,勿污吾简。……留尔以俟鬼诛。’”于是,三人“鼠窜下山”,而“回顾危阑之上,丈夫尚拊简俯视,作狞笑也”。
林纾让田、金、狄三人被这“伟丈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伟丈夫”骂之不足,动起了手足,三个文弱书生,当然只能“屁滚尿流”。小说一发表,人们在意识到田、金、狄分别影射陈、钱、胡的同时,也意识到这“荆生”是暗指其时的皖系***阀徐树铮。“荆生”实指徐树铮,此点***、胡适、刘半农、傅斯年、周作人等都曾直接或间接地谈及。周策纵也认可这一说法。在《史》中,论及《荆生》、《妖梦》时,周说:“虽然林纾本人并不完全同意***阀***府的各种内***外交***策,但许多人都相信这些故事的目的是向***阀求援,要他们干涉北大行***,尤其是隐含着徐树铮,因为他是安福系最能干的领导人物,又是极崇拜林纾的人。”
然而,近年却有人作文为林纾叫屈,认为把“荆生”与徐树铮联系起来,是厚诬了林纾,甚至强调新文化人士在“荆生”与徐树铮之间划等号,是一种“运动之术”。换言之,新文化人士其实也并不相信林纾是按照徐树铮的形象在塑造荆生,他们之所以要说“荆生”实指徐树铮,不过是一种斗争策略,是陷林纾于不义的一种手段。日本学者樽本照雄应是这种观点的始作俑者。中国学者陆建德则步樽本之后尘,也热衷于为林纾翻案。陆建德发表于2008年12月4日《南方周末》的《再说“荆生”,兼及运动之术》,表达的就是与樽本照雄同样的观点。
但这样来谈论这一问题,我以为是有些不妥的。
【徐树铮凌驾于总统、***之上?】
林纾是否有意识地以“荆生”暗指徐树铮,是一回事;新文化人士是否有充分的理由从“荆生”形象认出了徐树铮,又是一回事。我以为,即便林纾主观上并没有以“荆生”暗指徐树铮之意,新文化人士也有足够的理由,从“荆生”想到徐树铮。说新文化人士将“荆生”认作徐树铮是一种“运动之术”,那才真是厚诬了新文化人士。
在那时期的北洋***阀中,徐树铮的确算得上一个独特之人。
1880年11月11日,徐树铮出生于江苏省萧县(1955年,萧县划归安徽)。徐树铮字又铮,又曾自号则林。“徐则林”显然是表示要效法“林则徐”。徐父是个乡村秀才,一生以教书为业,徐树铮因此从小受到较好的旧式教育。庚子事变后,徐投身***旅,与段祺瑞相遇而深受段之赏识。1905年至1910年,徐树铮留学日本,学习***事,从日本回国后,又回到段祺瑞麾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1月1日,孙文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清帝宣布退位后,袁世凯继孙文任临时大总统,段祺瑞为陆***总长,徐树铮则先后任陆***部***学处处长、***马司司长,兼管总务厅事。1914年,徐树铮被任命为陆***部次长。段祺瑞自遇徐后,便对徐极为倚重和宠信。曾在北洋***府中枢担任要职的张国淦,在回忆文章《北洋***阀直皖系之斗争及其没落》中说:“段一生事业,固由徐助其成,亦实败于徐一人之手,此公论也……民元段任陆长,徐管理总务厅事,一切公牍批阅指示,即由徐代为主持。及袁世凯取消帝制,恢复***,段保徐为秘书长,袁不允,段怫然大不悦,对袁个人之不肯尽力帮助,此其原因之一。黎元洪继任,段仍保徐为院秘书长,黎亦不同意,经中间竭力疏通,始勉允任命。”(《北洋***阀史料选辑》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在北洋时期活跃着的***阀和***客中,徐树铮有两点颇异于他人:一是很有文才,传统文化的修养很不错。张国淦在上面所说的回忆文章中,也说徐树铮遇段祺瑞后,“段赏其才气纵横,始加重视”。这里的“才气”,首先指“文才”。张国淦又说:“徐之为人,非久甘寂寞者,其精力强干,下笔千言,恒辈之所不及。段对之言听计从,即事未关白,亦引为己责,可谓任之专而信之笃。”这就是说,身为国务***的段祺瑞,对这秘书长到了“溺爱”的程度。在***界和***界角逐的同时,徐树铮还以他自己的方式,重视文化教育。在文化建设上,在教育事业上,徐树铮也有着自己的理想、抱负。这样,就与林纾携起了手。关于这一点,下面再说。
徐树铮另一异于他人之处,是极其专横跋扈,极其敢作敢为。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7日,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仍为国务***。虽然对段祺瑞提议任命徐树铮为***秘书长,黎元洪进行了强烈的抵制,但终拗不过段祺瑞,徐树铮于是成了***秘书长。而身为秘书长的徐树铮,却往往视大总统黎元洪如小儿。地方***阀,本就是土皇帝,皇帝一般行事,不难理解。徐树铮是在***府中枢担任秘书长这样的职务,虽是要职,但毕竟只是在总统和***身边办事。权再重,也是高级管家、高级听差的角色。但徐树铮往往凌驾于总统、***之上,常做些先斩后奏、斩而不奏的事。这一时期的所谓“府院之争”,名义上是总统府与***之争,是黎元洪与段祺瑞之争,实际上是总统府与徐树铮之争。张国淦在《北洋***阀直皖系之斗争及其没落》一文中说:“徐每日进府盖章,不发一言。某日因山西省同时更动三厅长,黎偶问及是何原因……徐竟率对以‘总统但在后页年月上盖章,何必管前面是何事情’。黎当时大为难堪,表示以后不愿再见徐之面。其跋扈可想。”一个***秘书长,拿着公文请总统盖章,竟不许总统过问公文内容――这种事都干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他不敢干?
说到徐树铮,不能不说到所谓的“安福俱乐部”。1917年7月,张勋的***闹剧收场后,原来的副总统冯国璋总统,段祺瑞仍为国务***。“安福俱乐部”最初的成员刘振生,在《安福系的形成及其内幕》一文中说,这时决定仿照辛亥***南京临时***府的办法,召集临时参议院,重新制定国会组织法及参众两院议员选举法,另行选举参众两院议员。而“安福系之产生,就是由这个临时参议院而来的”。简单地说,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阀,为达到控制国会、操纵选举的目的,才成立了这样一个“议员俱乐部”。而“俱乐部”的当家者,就是徐树铮。“俱乐部”一开始设在北京西城的安福胡同,后来,聚集到这里的人越来越多,安福胡同的房子已嫌狭小,便迁到太平湖新址。“安福俱乐部”虽是皖系***阀创设,但目的是要掌控国会,所以其成员必须来自“五湖四海”,各省议员都有。有些是被诱而来,有些是投奔而来。随着皖系的势力迅速壮大,想挤进这“安福俱乐部”的人自然不少。刘冰天在《关于徐树铮和安福俱乐部》一文中说:“安福俱乐部列名的议员,每月受津贴三百元,确系事实,支票上钤有‘任重致远’***章一个。”(中国***协《文史资料选辑》第26辑)三百元可不是小数目,那时的北大教授月薪也就此数,但已是高薪了。所以,仅以此为诱饵,就可以招来许多人。刘振生在《安福系的形成及其内幕》中说:“安福系挟官府之权威,加之以金钱的补助,那(哪)有不获全胜之理……所以全国大选揭晓之后,绝大多数议席,皆为安福系所占有。而这些议员既然是由安福系一手包办而来,当然也就不能不俯首帖耳,甘愿服从其驱使了。”选举结束,国会成立,这国会便被人们称为“安福国会”。
以徐树铮为首的“安福俱乐部”,控制国家***权两年之久。而这一时期,也正是爆发之前的两年。“安福系”在***界呼风唤雨、耕云播雨之时,也正是***、胡适、钱玄同、鲁迅、周作人、刘半农等新文化人士在思想文化界翻江搅海、除旧布新之时。刘振生在《安福系的形成及其内幕》中说:“当是时,徐树铮势焰熏天,炙手可热。”徐府自然门庭若市。刘振生说,“此时奔走北池子徐宅之人士,约为四类”。第一类便是“老学究”。“徐树铮幼受书毒,咬文嚼字;他最得意的一部书就是《古文辞类纂》,每日有暇,即圈点讽诵,不离手也。因此之故,他对于世所谓文学家,颇能推崇优礼,最著者为柯劭、王树、马其昶、姚永朴、林纾、王式通等。”这让我们明白,当新文化运动蓬勃高涨之时,在北京的一些保守、顽旧人士,则聚集到了徐树铮身边。换言之,在那几年,“安福俱乐部”不仅是北京的***治中心,也是思想文化上保守、顽旧势力的一个据点。如果说,北京大学内部也聚集着一批思想文化上的保守、顽旧人物,那“安福俱乐部”则是大学校园外保守、顽旧势力的中心。
几乎所有徐树铮的同时代人在回忆徐时,都说此人极有***治野心。而在***务、***务缠身之时还分身于文化教育,与其说是兴趣使然,毋宁说是受***治野心驱使。刘振生在《安福系的形成及其内幕》中说:“徐虽系武人,颇喜文学(作者按――此处“文学”当指广义之文史哲),具有***治野心……对于新时代的潮流和进步思想毫不注意,也可说根本不了解。他曾在福建利用王永泉的***队推倒福建督***李厚基,组织什么******置制府。这个置制府的名词,就可见其守旧之一斑。他知道搞***治没有***不成,完全依靠***也不成,所以他在北京创设成达中学,并计划改为大学。这一点在北洋派的***人中是罕见的。”徐树铮迷恋旧的思想文化,林纾等人便逐臭而来。在***界***界以狂傲著称、连“大总统”都可以不放在眼里的徐树铮,对林纾这类人却十分礼遇。组建“安福俱乐部”之前,徐树铮出面购买美国***火,拿了一笔不小的回扣。徐便用这笔钱,创办了“正志中学”(直皖战争后,改名“成达中学”)。“正志中学”之创设,无疑是与新文化运动对抗、与新文化人士争夺下一代的一种措施。据王彦民《徐树铮传》说:徐树铮自任校长,并且亲自遴选教员,亲自制订教学计划。这也可看出徐某在文化上颇为自信、自傲。不用说,那些保守、顽旧人物,在这里有了“用文之地”。姚永概任教务长,兼授《孟子》、《左传》和《尺牍选钞》;林纾教授《史记》;姚永朴教授《论语》、《文选》等;马其昶教授《春秋左氏传》等。王彦民说:“徐树铮非常尊重林纾、姚永朴、姚永概等几位老先生。他往往亲自搀扶几位老先生进入教室登上讲坛。每逢星期三晚上,还约请几位老先生,及吴生(辟疆)臧荫松(秋)等,一起吃馆子……林纾最为健谈,往往是他一个人说话。”(黄山书社1993年版)爆发后,徐树铮严禁正志中学学生参加运动。当其他学校的学生在街头热血沸腾时,正志中学的学生列队走过而目不斜视,以致被市人称为“冷血团”。徐树铮觉得,仅仅禁止学生参加运动还不够。只要学生在北京,耳濡目染,思想心灵总要受到影响。于是,徐不惜耗资在北戴河租借房屋,把学生带到那里“度假”,以便彻底避开运动。
在众保守、顽旧人物中,徐树铮对林纾尤其崇拜。徐树铮对林纾执弟子礼,世界书局1949年出版的《林纾弟子表》中,赫然有着徐树铮的名字。徐每见林,“必称以师”,致林书则“皆称琴师,而自署弟子”。(周天度《蔡元培传》,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徐树铮确实扮演了“荆生”的角色】
《荆生》发表于1919年2月17至18日,《妖梦》发表于3月中下旬。当《妖梦》还在上海连载时,林纾又于3月18日在北京的《公言》上发表著名的《致蔡鹤卿太史书》。而《公言报》,正是“安福系”的机关报。公开信当然不仅只表达了林纾个人对新文化运动的痛恨,也可认为是代表整个“安福系”发言,更可以认为是为“安福系”首领徐树铮代言。这期间,针对新文化运动,《公言报》不仅发表了林纾的这封公开信,还刊出了《请看北京学界思潮变迁之近状》的长文,与林纾同一腔调,对蔡元培、***、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严词厉色地攻击。为林纾的公开信配发这样的文章,既是在为林纾壮声势,更是在向世人表明:林纾的公开信,并非只是表达他个人的观点,更是代表整个“安福系”的立场。这一时期,《公言报》还发表了其他保守、顽旧人物的文章。
不仅仅是发表文章,这期间“安福系”已经对北京大学、对新文化运动,开始采取现实行动了。1920年11月,蔡元培经上海赴欧洲,***及旅沪北大同学会设宴送行。***于致词中说:“安福俱乐部当权时,即无日不思与北大反对,蔡先生之精神力用之于对付反对者三分之二,用之于整理校务者,仅三分之一耳。”(周天度《蔡元培传》)1940年3月,傅斯年在重庆写了《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其中说:“在五四前若干时,北京的空气,已为北大师生的作品动荡得很了。北洋***府很觉得不安,对蔡先生大施压力与恫吓,至于侦探之跟随,是极小的事了。有一天晚上,蔡先生在他当时的一个‘谋客’家中谈此事,还有一个‘谋客’也在。当时蔡先生有此两谋客,专商量如何对北洋***府的,其中的那个老谋客说了无穷的话,劝蔡先生解***先生之聘,并要约制胡适之先生一下,其理由无非是保存机关、保存北方读书人一类似是而非之谈。蔡先生一直不说一句话。直到他们说了几个钟头以后,蔡先生站起来说:‘这些事我都不怕,我忍辱至此,皆为学校,但忍辱是有止境的。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这话在现在听来或不感觉如何,但试想当年的情景,北京城中,只是些北洋***匪,安福贼徒,袁氏遗孽,具人形之识字者,寥寥可数,蔡先生一人在那里办北大,为国家种下读书、爱国、***的种子,是何等大无畏的行事!”(《蔡元培先生纪念集》,中华书局1984年2月版)。
以徐树铮为首的“安福系”,对以北大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当然必欲扑灭之而后快。周天度的《蔡元培传》依据北京大学档案,叙述了1919年三四月间,北洋***府怎样对蔡元培施加压力。而这可以理解为“安福系”假***府之手而对北大施压。这期间,总统徐世昌几次召见教育总长傅增湘和北大校长蔡元培,要求对陈、胡等人加以管束。3月26日,傅增湘又秉承徐世昌旨意,致信蔡元培,对北大师生的新文化运动多有微词,表示“不能不引为隐忧耳”。(周天度《蔡元培传》)在如此强大的压力下,蔡元培也不得不有所妥协、退让。这天晚上,蔡元培等人在汤尔和家中开会,商量对策。会上,蔡无奈地作出了免去***北大文科学长一职的决定。
仅仅免去***文科学长,当然不能让“安福系”敛手息舌。幸亏一个多月后,作为***治运动的“”爆发了。这场运动使***治局面有了巨变,“安福系”也难以对新文化运动有更大的作为了。周策纵在《史》中说:“要是‘五’没有发生的话,在北大和其他大学里的新思想运动很可能就会被***阀***府镇压下去了。”这个判断,并非信口开河。
说了这么多,是想表明:林纾小说《荆生》中的“荆生”,确实很容易让人想到徐树铮。最大的理由,就是徐树铮已经在现实中扮演“荆生”的角色了。小说《荆生》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写实。如果当时的人们没有把“荆生”与徐树铮联系起来,我们今天也应该补充一句:“荆生”真像当时的“安福系”头领徐树铮。
(作者系文史学者、南京大学教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徐树铮:现实中的“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