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庄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了!无尽的绵绵思念让我总想写点什么寄托对恩师的哀思,但以刘老师渊博的学识和谦和高雅的人格,身为平凡学生的我又觉得力不从心,不知怎样的文字才能表达我对恩师的发自心底的钦佩和深深的怀念。正当我举棋不定的时候,偶然间在《上海音乐学院校友通讯》中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刘老师在临终前再三嘱咐女儿“丧事从简,不惊动任何人,不举行任何仪式,除了通知北京的几位知己学生外,只打电话通知上海小维阿姨和葛麻叔叔,请他们转告***湾的老同学即可。”①我意识到我就是那“北京的几位知己学生”之一,多么幸运能成为刘庄老师的“知己学生”啊!于是我决定,以“知己学生”的角度写点什么来怀念刘老师丰富渊博的内心世界和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
初识刘庄老师是在2000年,我在美国的一所大学读研究生,刘老师是那所学校的作曲老师。我虽不是作曲专业的学生,但也有幸选了几门刘老师的课,平日里又是刘老师家的常客,刘老师对教学的严谨认真,对音乐事业的全心投入、执着追求及对人和生活的博爱之心都深深感染着我,使我受益终生。
教书育人
好老师讲课总能让学生兴趣盎然、渐入佳境。刘老师讲课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讲空头理论,总是由实际音乐入手。她钢琴弹得非常好,对古今中外的钢琴作品都有很深的研究,在课上常常以钢琴作品为例,先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方方面面,从音乐作品最本质的元素讲起,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写作,与此同时穿插着对理论细腻缜密的剖析,许多深奥复杂的作曲技术理论在刘老师的层层深入讲解下变得清晰易懂,就连我这个从未学过作曲、主修钢琴的“作曲学生”,在跟刘老师学过不长时间后也对作曲充满了兴趣和创作的冲动。
刘老师生长在基督教家庭,小时候受过洗礼,念教会学校,自幼同时接受了西方教育和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丰富渊博的文化背景使她常常站在一种广阔的艺术视野上来指导学生。她在美国大学里开设的中国音乐课程是学生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刘老师在课上不仅仅教授学生们学习和演奏具体的中国民族乐器,更是从文化层面介绍这些乐器在中国民族音乐中的地位,为什么这些乐器会有这样的构造和声音,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才会演奏这样的乐器,西方乐器为什么不会出现这样的声音……她让学生明白这些表现形式都是由本民族的文化、音乐美学观决定的,使学生了解其民族文化内涵。
教书的终极目的还是育人。不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刘老师总是站在更高的视野上关心着音乐教育,思考着如何使好的传统延续下去,使更多的人受益。在刘老师七十多岁高龄回国被杭州师范大学音乐艺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后,还就从哪个角度教、教什么,做了认真的思考。刘老师认为培养教师会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一个学校的学生要想出成绩,最关键的是师资,只有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提高了,好的学生才能源源不断地涌出。就教学方面她给学校提了许多宝贵的见解,对怎么样给那里的教师上课做了周密的安排。就在最近,同事还聊起她有个好友就是当年受益于刘老师的“杭师院”的教师,这位教师很感慨一个大作曲家能从北京定期来为他们认认真真地上每一堂课,并指导“杭师院”老师们的作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实在令人感动并受益匪浅!
音乐文化的桥梁
长期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使刘庄老师对中美两国都有很深的感情,中国广袤深邃的文化成就了大作曲家刘庄。在去美国之前,她曾学习和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乐团,还在北京京剧团参加京剧音乐改革创作,多年的生活学习和创作沉淀赋予刘老师谦和、大气、含蓄、典雅的气质,在她的作品中这些中国文化的意蕴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散发着她对中国文化浓浓的爱。从学生时代的钢琴独奏作品《刘庄变奏曲》、1969年集体创作的家喻户晓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到1973年与殷承宗合作的钢琴曲《十面埋伏》、1974年与刘诗昆、郭志鸿合作的钢琴协奏曲《战台风》,再到1978年改编的木管五重奏《春江花月夜》、1979年创作的交响音画《梅花三弄》等,这些作品或是来源于民间歌调,或是采用古典题材,都蕴藏了深深的中国文化底蕴。
20世纪80年代末,刘老师赴美任教于锡拉丘兹大学,美国自由而现代的学术空气滋养了作曲家丰富的创作灵感。她在教学、作曲的同时潜心研究现代作曲技法,广泛听取同行意见,思维活跃缜密,治学严谨认真,大胆地探索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精髓的表现手段,将中国文化中的意蕴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中。在这期间刘老师又有许多精彩作品问世,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1999年为预制钢琴、长笛和大提琴创作的室内乐三重奏《风入松》获得“纽约州个人艺术奖”。刘老师虚怀若谷,对艺术巨大的热情经过浓缩,在这部作品中通过丝丝音符意韵深长地缓缓流出、娓娓道来,很有中国文化的意蕴美。作品问世以来多次在国外上演,让更多人体会到了东方古老文明意蕴悠长的美。
在舞台上,作曲家刘庄用作品传播着中国文化;在学校里,刘庄老师在作曲教学过程中时常引入中国音乐文化元素,给美国学生讲课时常常自然而然地渗透着对深远古老中国文化的理解,使美国学生在创作中也能享受到中国文化的精髓。刘老师还开设了中国音乐课程,介绍中国乐器,为了让美国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音乐,她还亲自托人从国内代购乐器,让学生参与演奏,使美国学生对中国音乐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感受。一段时期的学习下来,学校的美国学生们都非常喜欢中国音乐文化,当时刘老师指导的“中国音乐”演出大概是美国学生们最开心放松的表演了。
为了能让传统的中国民族音乐经典原汁原味地展现给美国听众,刘老师还尽可能地邀请优秀的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家来学校为同学和老师们演奏,演奏家现场精彩的演奏和讲解常常将中国音乐文化的弘扬引向高潮,博得掌声一片。在刘老师的努力下,每一次交流活动都使大家对两种文化彼此多了一份了解。
博爱之心
大凡音乐家总是充满爱心的,但刘庄老师拥有一颗博爱之心。除了对音乐艺术最执着的爱,刘老师爱学生、爱人才、爱知识、爱生活,是生活的强者。
对于热爱音乐艺术的学生,刘老师不仅传授他们知识,更关心他们的成长,引导他们思考属于自己的未来,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在她的帮助下,国内许多为音乐怀揣着梦想的莘莘学子都有幸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学习,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完成了高等音乐教育(硕士或博士),更有一些已是知名的作曲家,活跃在国内外的音乐舞台上。对于美国的知名艺术家,刘老师更是竭尽所能促成他们来中国演出、讲学。不仅是在作曲领域,任何其他领域的音乐艺术交流活动刘老师都积极促成,每次优秀的音乐家带来新作品或新理念,刘老师总是尽可能地参加,兴致盎然地聆听学习。
刘老师是虔诚的基督徒,她总能以慈爱仁厚的心关心着人和事,从多年的老同学到崇拜她的晚辈,几乎都接受过刘老师不同方面的帮助,这些帮助不仅是艺术上的,还有生活上的、思想上的、心灵上的方方面面。正是生命中有博爱,刘老师才能在得重病之后还能保持对生命、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在她身体已经很不好的时候,她依旧每天看书、练琴、学习。与音乐和音乐艺术相关的一切人和事都使她感到快乐和充实。有一次,刘老师得了严重的带状疱疹,但还在为母校杭州弘道女中及上海音乐学院做大量的校友会工作,编辑资料,开展艺术活动。我看着心酸,刘老师却快乐地告诉我:“晓雪,我现在每天练琴,感觉很好,只是家里的琴差了些。”
2011年6月30日,最亲爱的刘庄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7月2日,北京空***总医院庄严简洁的告别室中,我怀着巨大的悲痛向刘老师的遗体三鞠躬,送刘老师最后一程。今天,两年后夏日明朗的阳光里,我思念着最敬爱的刘庄老师,感激着老师留给我的财富:开阔的心胸、谦和的人格、执着的信念、严谨的治学。
注 释:
①郑小维《哭刘庄、忆刘庄、怀念刘庄》,摘自《上海音乐学院校友通讯》第87期。
孙晓雪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