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封建割据状态,使汉***从归于统,雕塑艺术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宗教雕塑虽仍占很大比重,但受禅宗影响,佛教雕塑的神圣性和理想性大为减弱,雕塑“世俗化”倾向严重,成为这一时期的特征。
关键词: 宋代雕塑 佛教 世俗化
宋代的雕塑,继承并发扬隋唐以来的传统,在反映现实、提高思想情感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前进了一步。所占比重很大的佛教雕塑由于禅宗的盛行,作为礼拜偶像的那种神圣性和理想性减弱,世俗化的现实性大大增加。有道教内容与形式的作品日渐丰富多样,用于殿堂、陵墓的纪念性雕塑在样式和手法上都有新的创造,但失去了前代同类作品的雄伟气概。以直接反映现实生活为其主要特征用于殉葬的佣,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同时期整个雕塑艺术中所占的比重,都远不及前代。各种供人玩赏的小型雕塑蓬勃发展,是宋代雕塑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
宋代是中国世俗美术继唐代之后继续发展的时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腐朽的统治阶级在国家民族备受外族的社会条件下,精神意识消沉没落,一心向往享乐奢靡的苟安生活。与此同时,在被笼罩于儒家哲学思想之下的宋学,渗入到整个上层社会的思想意识中,因而拜佛供神等已不为地主阶级所倚重,以致开凿佛窟、建造神庙、雕塑造像之风习,失去了发展的凭借。并且由于城市商业的繁荣,社会意识更倾向于现实,从而佛教既然要传播,其教义就不能不结合于世俗的现实生活。因此,在宋代,有很多人把佛经故事作为民间说唱的话本,寺院中仍然有盛行于唐代的所谓“俗讲”,内容多与佛经无关,而是一些世俗生活中的历史故事。在这种情况下,神的形象无形中走向世俗化和人间现实化,由此出现了宋代佛教造像多是接近于人的罗汉和观音,这当然与佛经经义也有直接的关系。另外,由于北宋在宣和初年,统治者一度信奉道教,称释迦佛为大觉金仙,菩萨称为大士,佛、道造像衣冠可以通用,以致佛教传统上的造像规范受到轻视,这是宋代佛教造像在数量上减少、在形象上趋于世俗的重要原因。
从一般的雕塑艺术发展来说,由于世俗化的关系,雕塑在使用的功能上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更由于雕塑匠师们的创造才能,雕塑这一艺术形式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并在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技巧上更为多式多样。如北宋著名山水画家郭熙,就曾在前人以山水浮雕来代替壁画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绘画雕塑相结合的“壁塑”(亦称“影塑”)。这种“立体的绘画”形式,无疑是顺应了世俗化的需要而出现的,并有不少表现在一些宋墓壁画中,有时确是两者明显的结合,如主体人物表现为浮雕,其背景侍从人物则完全是平面的绘画形式,这也是墓室雕塑走向世俗化的特点之一。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同时由于宋代的地主统治阶级对于养生送死仍特别重视,墓室建造豪奢不减于前代,用形象化的雕塑造像作墓室内外的装饰之风,颇为盛行,这就使得身受奴役的雕塑工匠们有较多的施展其艺术才能的机会。但由于民族精神上的创伤,影响到艺术创作的整个领域,雕塑艺术走向衰退。
严格来说,宋代的雕塑造像,包括陵墓雕塑和佛教造像,在质量方面,一般是落后于其他艺术,特别是落后于绘画艺术。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统治者抱有阶级偏见,即对于文人士大夫的绘画特别重视,甚至设立“画院”,以科举的方式考选御用宫廷画家,给以荣誉地位。而对于出身于工匠的雕塑艺人则认为地位卑微,而难以与画家并列,受到很大的歧视,这对雕塑艺术的发展有很大阻碍。在宋代以前,有些画家还兼长雕塑,两者的分工并不明显,画史中也常把塑像、妆銮、涂彩列为一科。到了宋代,由于画家与雕塑匠工的阶级分化,尽管雕塑艺术取得广阔的发展道路,但雕塑艺人地位卑下,创造才能难以发挥,如此,再加以其他的社会和***治上的原因,以致反映在雕塑作品上,其精神实质,主要是艺术造型,自然难免出现萎缩衰败的景象。它具体地表现在各类制作中是非常明显的。其次,统治者是国家的主人,同时也是社会及文化的统治者,自然也统治了绘画,使绘画地位高高凌驾在雕塑之上,并以其艺术观念影响雕塑,因而雕塑染上了明显的绘画性。其绘画性表现为不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这些线条都像绘画线条一样,经过高度推敲概括提炼加工而成,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异趣。后者体积感强,前者只有大的体积关系,局部大多平面性很强。有时在平面上运用阴刻线条表现肌肤和衣服的皱褶,仍然没有立体感,只有绘画的平面效果。因此,通常雕塑表面光滑,没有西方雕塑那么多明暗和形体的起伏变化。
与两宋并存的辽、金因限于本身文化艺术的发展水平,少数的雕塑作品明显受有中原先进文化的启发和影响,甚至工匠艺人也多是从中原掳去的。这样就不大容易从遗留至今的各国雕塑作品上明显地看出各自的民族特点。虽然如此,如能细心地加以对比,仍可发现某些不同之处。只是在走向世俗化和造型软弱无力的艺术风格上是共同的。另外,由于中国雕塑艺术,尤以佛教雕塑艺术,从唐末五代以后,由于开凿石窟的风气减弱和寺庙建筑的增多,使得雕塑造像应用泥塑和木雕的作品增加。
据文献记载,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因与名壁画家吴道子竞争,曾在当时东都洛阳广爱寺殿壁塑出楞伽山景,用作五百罗汉像的背景衬托。可以推想这种浮雕式的壁塑,唐代当时仅有广爱寺一处,石雕像相对地减少。在此情况下,经过清末外国帝国主义者的窃掠及天灾和人为的毁坏,损失极大,迄今遗留者为数已是千不及一,这也是这一时期的雕塑在数量上不及前代的主要原因。实物的数量少,对于质量特征的评价当然是有影响的。
宋、辽、金时代的雕塑制作,表现在宗教偶像的雕塑方面,正如《美的历程》一书在论及中国的佛教美术“走向世俗”时说:“历时数百年之久的中国佛教艺术……从天上人间的强烈对照,到它们之间的接近和谐、到完全合为一体,由接受和发展宗教艺术到它的逐渐消亡,是一个漫长而曲折、复杂的过程,……在宗教雕塑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易,有各种不同的审美标堆和美的理想,大体可划为三种,即魏、唐、宋。魏以理想胜,宋以现实胜,唐以二者结合胜。”所谓宋以现实胜,当然包括佛教造像的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宋代佛教雕塑的题材,罗汉群像特别多见。早在唐代就有名雕塑家杨惠之在洛阳广爱寺塑制五百罗汉像的记载,宋代对于罗汉像的塑造就更为普遍。宋代的其他造像,包括山西太原晋祠宋塑,都是走向世俗化的特点之一。但从艺术造型的角度衡量,尤其是与之距离不远的唐代的同类作品相对比,其缺乏强健的活力是显而易见的。
宋代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统治者的整体文化素养很高,普遍热爱艺术,皇帝本人也亲自参与到艺术创作之中。宋代的礼学融合儒、释、道三家学说,重文轻武。在艺术美学上,倾向舒缓、细腻、雅致,在诗词文学、文人绘画等方面尤为突出。表现在雕塑方面,则有明显的退化,与其他艺术形式形成对比。宋代雕塑的致命弱点,是其过分的世俗化,严重削弱了雕塑艺术应有的纪念性、恒久性,更谈不上空间、体量上的追求。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作为雕塑艺术众多分支的一种——民间工艺雕刻艺术,却由于世俗化而得到大力弘扬。像现在的泥、面、糖等彩塑,以及石、玉、牙、骨、竹等雕刻,还有金工、漆雕等技艺,大多可以把其肇始年代定为宋代。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史.河北人民出版社.
[2]中国美术通史(卷4).山东教育出版社.
[3]中国雕塑艺术史.长沙岳麓书社,2005.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106LX61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崇神”到“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