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山水画浅析

摘要:作为“元四家”之一的倪瓒,自古以来都被视为文人画家的典范,其山水画萧疏空寂、超逸脱俗,“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他对于选气的阐述以及对山水画高逸一路风格的开拓,无不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这种绘画风格和美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关键词:倪瓒;山水画;笔墨;意境;影响

一、倪瓒生平经历

倪瓒(1301-1374),初名,字元镇、玄英,号云林,又署云林居士、云林子等,别号有朱阳馆主、海岳居士、如幻居士、净名居士、沧浪漫土、曲全叟等十余个,无锡(今属江苏)人。

据有据可查史料表明,倪瓒先辈多为地主和商人,在倪瓒出生时其祖上已积累了大量的资产,《明史・倪瓒传》中记载“倪瓒字元镇,无锡人也。家雄于赀,工诗,善书画,四方名士。……”倪瓒早年丧父,由同父异母长兄倪昭奎抚养,生活较为舒适,倪昭奎对倪瓒很关心,请了当时著名儒生王文友教其念书,因此倪瓒青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受到的是儒家传统教育。

兄长倪昭奎和母亲的相继去世,是倪瓒生命里的一个转折点,缺少了亲人对家庭的照料,使得一直以来过着“闭户读书史,出门求友生”的生活的倪瓒不得不承担起持家的责任。但倪瓒不善治理家财,他只想读书研艺,谢绝一切尘世,他向往的是玄窗静禅远离世俗的生活,然而他这种清高飘逸的性格却无法适应元代的社会状况以及自身生活环境。元代是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朝代,蒙古统治者取消科举制度并实行严厉的等级制度,使得汉人的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加上自然环境的恶劣,严厉官吏苛***、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大部分文人放弃了***治追求,隐逸之风大为盛行,倪瓒必然也会在其中。和大部分隐士一样,倪瓒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文学与书画艺术,弃家出走隐于山林是倪瓒生命里又一个转折点,弃家后的倪瓒孤身一人,居无定所,游荡于太湖周边,虽然此时的倪瓒过着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这种远离家乡与亲人并日渐清贫的生活也让倪瓒感到孤独和寂寞,这种心境也逐渐反应到他的作品中。即便如此,他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反而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诗画创作中来,这一时期对倪瓒以后山水画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倪瓒山水画之文脉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云:“元季诸君子画唯两派:一为董源,一为李成。……黄倪吴王四大家,皆以董巨起家……”倪云林早年依仗雄厚家产,收藏了大量的名画与书帖,其中就有董源的《潇湘***》,朝夕观摩,这种幽淡空阔的意境正是倪瓒所追求的。倪瓒于1362年所作的《耕渔轩***》中可以看出,受董源影响较大,吴升评:“此卷独仿董源,墨深气厚,是翁平生雄畅作也。”倪瓒虽从董源学起,但不拘泥于一家。他家中还藏有李成、荆浩等名家山水画作品,潜心临摹数次,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吴升评价倪瓒早年的《惠山***》云:“全仿关仝,树石设青浅色,山峰重墨皴,气深力厚,直无笔处尚有画在。”元初赵孟是画坛复古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艺术实践为“元四家”山水画风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赵孟山水画有繁有简,四家之一的王蒙取赵氏繁密的一路,而倪瓒则取法偏简的一路。倪瓒还非常崇拜宋代米氏父子的山水画风,这种“不取工细,意似便已”的“墨戏”,给倪瓒的启示很大。另外,倪瓒与同时代“元四家”中的王蒙、黄公望的关系很密切,互为师友,在艺术创作上相互影响很大。因此倪瓒高逸空灵、萧疏简淡的画风并不是凭空诞生的,而是建立在传统之上加上自己的创新而形成的。

三、倪瓒山水画用笔

对于倪云林绘画的用笔,董其昌曾评:“云林作画,须用侧笔,有轻有重,其佳处在笔法秀峭耳。”钱杜云:“云林惜墨如金,用笔轻而松,燥锋多,润笔少,以皴擦胜渲染耳。”由前人对于倪瓒用笔的评价可以看出,倪瓒作画用笔的特点是多用侧锋,多干笔少湿笔,多皴擦少渲染。画山石树木,基本上不用湿墨渲染,全用皴法。如《虞山林壑***轴》吴其贞评曰:“画法入细,甚于松秀。用渴墨不知几多重数皴成,浑然如丝绵绸物。望云山石浑厚,得其自然之妙。”倪瓒集前人用笔,自创折带皴,这种笔法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他清高孤傲、自然天真的性格所影响,追求简淡;其次是倪瓒吸收前代众家笔墨技法之后的再创造,倪瓒对传统绘画下过很大工夫,对于董巨、荆关等前人用笔早已熟练掌握,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创造;第三是吸取书法用笔,倪瓒书法学二王,用笔上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讲究转折顿挫,这与倪瓒笔法的形成是分不开的;第四是受描写环境所影响。太湖山水不同于北方,太湖辽阔明镜,山多为小山,坡平,岸边山石坚硬多圭角,正是这样的环境使他创造出折带皴。倪瓒笔墨风格其实是用笔墨来传达情意的需求,是一种心灵的写照,倪瓒作画笔墨的精髓在于“平淡中见本领”,在于有意与无意之间,在于“胸有成竹”“意在笔先”,这种用笔是高度娴熟的笔墨技巧和心灵自然流露的有机结合。

四、倪瓒山水画意境

宗白华说:“中国山水画趋向简淡,然而简淡中包具无穷境界。倪云林画一树一石,千岩万壑不能过之。”观倪瓒的画,可以强烈的体会到一种幽静、阔达,没有雄伟高大的山峰,没有郁郁葱葱的树木,也不会引起读者激昂的心情,相反,他更多的表现出平淡与幽静,能把我们的视觉带入远处,一种无边无际的远,能让我们的心情变的平静。这种画面风格是倪瓒对人生的认识对自然的感悟,从他“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的画旨来看,他所追求的并不是客观物的形似,而是在于自身逸气的抒发。倪瓒最具代表性和创造力的是他“一河两岸”三段式的构***,近处河岸上三两枝枯树、空亭,中间留白作湖水,远处几抹小山,画面简到不能再简。垂直的树和水平的远山近坡,形成了稳定的构***,使得画面平稳和谐。鲁道夫・阿恩海姆说:“整体的结构取决于各个部分的结构。而部分的结构又依赖于整体的结构。”因此部分结构的简单有利于整体的把握。其实在这种平稳与和谐中所出现的每一处景物,每棵树每根竹都是经过选择、提炼与再创造后的对象,它们的出现都是有一定的特殊意义的,许多都是作为比兴形象出现的。倪瓒笔下的枯树都是挺拔向上、劲挺有力,比喻人的正直不屈,所画竹子笔墨简淡、细劲有力,象征人的清高和气节,而最具特殊审美意味的还是他画的空亭,亭子空无一人,来意喻画家本身胸无一尘,是倪瓒自身生命的化身。中国画创作历来讲究“计白以当黑”,这个特点在倪瓒的画上反应的最为明显。画面空白是倪瓒山水画的一大特色,但这个空白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计白以当黑”,画面中这种有和无是有形和无形的统一,是道家的“无为”、佛教的“空”。

五、倪瓒山水画的影响

倪瓒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开辟了新的画风,这种画风是空前的,画史将他与同时代黄公望、王蒙、吴镇并成为“元季四大家”,倪瓒的画在明清画坛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可以说明清山水画无不受倪、黄两家之影响。“明四家”中的沈周和文徵明受倪瓒影响较为明显。沈周师法董巨和元四家,对倪瓒的画下过很大功夫临摹,深得其意境,如《仿倪山水***》《仿云林山水***轴》等,董其昌评曰:“启南助以笔力,正是善学柳下惠,国朝仿倪元镇一人而已。”文微明亦十分推崇倪瓒的画,其《雨中梧竹***》的表现形式以及《山水册》中简淡的笔墨和一河两岸的构***中看出,深受倪画的影响。明末董其昌,大力倡导学习倪瓒,使得倪画简逸风尚大为盛行。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异族入主中原的时代,那些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士大夫为表达其不仕新朝,坚守气节,必须选择新的生存方式:反抗、为国捐躯、归隐和逃禅。由此产生一大批遗民画家,不与新朝统治者合作,寄情于书画,来表达自己心中之逸气和作为遗民的高洁的品格。倪瓒这种孤傲高洁的人品、萧疏空灵的画风以及“聊以自娱”的“逸气说”,正符合他们的精神追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渐江和尚,师法倪瓒,得其真髓,专写黄山之景,开辟了“新安画派”。石涛云:“笔墨高秀,自云林之后罕传,渐江得之一变,后诸公皆学云林,而实是渐公一派。”和渐江并称为“四大画僧”的山人、髡残、石涛,也无不受倪瓒画风影响。与四僧同时代的“四王吴恽”皆以元四家筑基,作品中几乎都有仿倪瓒之作。近代画家陈师曾、黄宾虹等人也都从倪瓒作品中吸取营养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由此可见,倪瓒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是如此之重,他的绘画作品和画学思想将不断地为后人绘画的创作提供丰富的营养。

注释:

[1]萧平、史克方主编《倪云林研究》第1页.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2.10.

[2]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第726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12.

[3]容庚.《倪瓒画之著录及其伪作》栽岭南学报第8卷第2期.第74页.1948.

[4]同上48页.

[5]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第727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12.

[6]同上934页.

[7]容庚《倪瓒画之著录及其伪作》117页栽.岭南学报第8卷第2期.1948.

[8]宗白华著《美学散步》2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版1981.6.

[9]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96页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1984.6.

[10]《沈周书画集》4-5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12.

[11]见《晓江风便圈卷》.石涛跋.

倪瓒山水画浅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倪瓒山水画浅析

学习

范畴论哲学思考论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范畴论哲学思考论文,内容包括范畴论对集合论的超越,范畴论与数理逻辑的关系。一范畴的一般定义

学习

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语法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语法,内容包括免费教你学好英语语法,孩子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语法。“语法是语言的法则。”英语语法是英国语言的实际用法,是通过语法家的调查研究、分析、综合而总结出来的,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任何人使用英语

学习

超精密加工技术概述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超精密加工技术概述,内容包括超精密模具加工制造商,超精密加工技术有多可怕。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产品精细化程度逐步提高,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机械加工向着更高精度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介绍超

学习

借你一双慧眼吧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借你一双慧眼吧,内容包括借你一双慧眼完整版,借我一双慧眼的文案。有时候,静下心来仔细想一下,做股票应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无非就是低买高卖,只要跟上节奏,在该买的时候买,在该卖的时候卖,不就可以了吗?如果没有明显的信号,那么就

学习

性健康教育的参与式教学实践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性健康教育的参与式教学实践,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关于性健康教育心得体会8篇文章。摘要:性教育是关乎人生幸福的教育,性健康教育的有效进行对于完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参与式教学相关理念为指导,应用讨

学习

浅议龙勃罗梭的犯罪人类型论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浅议龙勃罗梭的犯罪人类型论,内容包括龙勃梭罗的犯罪学思想论文,龙勃梭罗的犯罪学理论。关键词:犯罪人类型论生来犯罪人激情

学习

非营利组织社会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非营利组织社会,内容包括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章程,社会组织非营利性的特征。[论文关键词]:问题管理非营利组织社会问题管理

学习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内容包括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歌词,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女声。校园里的榜样

学习

怎样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怎样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包括公司财务管理从几个方面强化,企业怎样加强财务管理。摘要: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从预算引领、风险防范等各个方面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只有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从财务

学习

《时务报》和《国闻报》发行的影响因素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时务报》和《国闻报》发行的影响因素,内容包括时务报是什么时期创办的,时务报畅销的外部原因。不过,就其发行量来说,两家报刊不可同日而语。《时务报》创刊伊始,发行量就达3000多份,一年后达到了12000多份,最高峰时达到17000多

学习

日本室町时代的文化发展及其特征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日本室町时代的文化发展及其特征,内容包括室町时代的文化特色,日本室町时代末期。摘要:日本室町时代的文化对后世日本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故研究日本室町时代的文化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室町时代各种形式的

学习

性健康教育的参与式教学实践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性健康教育的参与式教学实践,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关于性健康教育心得体会8篇文章。摘要:性教育是关乎人生幸福的教育,性健康教育的有效进行对于完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参与式教学相关理念为指导,应用讨

学习

生态停车场概念浅析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停车场概念浅析,内容包括生态停车场是什么意思,关于生态停车场的申请报告。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家车数量愈来愈多,对停车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传统的停车场,一般以是大面积地铺砌混凝土为主,给城市带来大量的热辐射

学习

“关闭”唱法的浅析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关闭”唱法的浅析,内容包括关闭声带唱法训练,关闭唱法的四个方法。[摘要]本文通过对关闭唱法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如何正确使用关闭唱法的方法和建议,从而为相关爱好者和从业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学习

浅析行业环境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行业环境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内容包括行业环境分析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行业环境分析与选择。【摘要】本文介绍了行业环境分析的内容与方法。指出行业环境分析包括行业的确定、行业历史和发展趋势分析、行业结构分析、行业内

学习

尺寸链计算教学方法浅谈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尺寸链计算教学方法浅谈,内容包括装配尺寸链计算及公差分析,机械尺寸链计算方法和步骤。[摘要]:尺寸链是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分解了尺寸链的基本

学习

浅析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内容包括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浅析,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创作背景。【关键词】贝多芬;古典主义;奏鸣曲

学习

简述支架式教学理论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简述支架式教学理论,内容包括支架式教学是哪一教学理论的主张,后仰支架式瑜伽体式精讲。摘要:随着建构主义理论影响的不断深入,以其为理论基础的支架式教学模式越来越被广泛的接受和使用,并逐步深入英语教学课堂。支架式教学模

学习

浅析软件维护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软件维护,内容包括软件维护知识大全,软件维护细则。摘要:软件工程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软件维护,软件维护也是软件生存期中时间最长,消耗人力最多的一个阶段。当前,软件的可维护性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