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常考知识点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初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常考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一)、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2、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3、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4、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喂养“材”通“才”,才能
5、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7、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8、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9、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10、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11、玉盘珍羞直万钱:“羞”通“馐” ,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1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
(二)、词类活用
1、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向高处伸展和向远处伸展
2、以乐其志: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
3、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5、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7、手自笔录:手,名词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8、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意动用法
9、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10、下见小潭: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11、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12、似与游者相乐:形容词作动词,嬉乐,逗乐
13、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名词作状语
14、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15、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16、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17、近岸,卷石底以出: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近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19、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0、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给……命名
2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
22、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第一个“乐”,形容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乐
23、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汲泉水,取泉水茗,名词作动词,煮茶
24、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
25、红装而蹇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蹇,骑驴
26、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
初二语文知识点总结
1、文学常识――新闻、消息和通讯
(1)新闻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的事实。
(2)消息
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3)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
(4)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
2、以《芦花荡》为例,探究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人物描写①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②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③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④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2)环境描写
①烘托、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
②深刻地表现文章主题。
(3)《芦花荡》中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故事的传奇色彩
3、以《蜡烛》一文为例,探究文中母亲的心理活动,根据她的举动(动作描写)感知、体会她的内心世界
4、以《就英法联***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为例,体味作者充满讽刺意味的语言和丰富的思想。
初二语文知识点整理
一、原文及译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zhuǎn)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终究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教书先生在寺庙里设馆授徒,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两尊石像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疏松漂浮,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很疯狂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个镇守河防的老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笑着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疏松漂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激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越冲越深,冲到石头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显得)很疯狂;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
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点,不知道第二点的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二、走近作者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
三、字词
1、沧州:地名,今河北省沧州市。
2、临:靠近。也有“面对”之意。
3、河干:河边。(河:指黄河,历黄河曾流经沧州。)干,水边,河岸。
4、山门:寺庙的大门。
5、圮:倒塌。
6、并:两者都,一起。
7、沉焉:沉没在这条河里。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8、阅:经历,经过。
9、十余岁:十多岁。岁:年。
10、棹:名词作动词,划船。
11、求石兽于水中:在河中寻找石兽。求,寻找。
12、竟:终于,到底。
13、曳:拖着。
14、铁钯:农具,用于除草、平土。
15、设帐:讲学,教书。
16、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尔辈,你们。究,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17、是非木杮:这不是木片。
18、岂能:怎么能
19、为:被
20、暴涨:洪水。暴,突然(急、大)。
21、湮:埋没。
22、颠:通“癫”,疯狂。
23、众服为确论: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为:认为。
24、河兵:指镇守河防的兵。清代设河道总督,辖有专门治河的兵营。
25、盖:因为。
26、啮:本意是“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27、坎穴:坑洞。
28、不已:不停止。已:停止
29、倒掷:倾倒。
30、如是:像这样。
31、遂:于是。
32、溯(sù)流:逆流。
35、固:固然。
36、如:依照,按照。
37、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38、但:只,仅仅。
39、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40、欤: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
初二语文知识点技巧
养成良好的良好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用心听讲、作业书写规范、***完成作业、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多读、多背、多思考、经常练笔、看报等。这些都会帮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文水平。因为语文的知识太广泛,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不可能学好语文学科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初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常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