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各国的饮食习惯
欧美家庭从不炒菜?不会还是懒?看完他们的三餐你就懂了。今天跟大家分享欧美各国的饮食习惯,为什么他们没有炒菜的习惯,而且大部分人都比较肥胖,看完后你就明白一二了。
英国:英国人很会保养,早上一睁眼就先喝“被窝茶”。以它冲去睡意后,麦片、牛奶、果汁、黄油点心、三明治、煮鸡蛋等都被逐一享用。他们的午餐、晚餐一般为二菜一汤,牛肉、羊肉、鸡鸭、鱼等搭配使用,外加点心、水果和咖啡。一日三餐他们并不要求数量,但绝对讲求质量。要求清淡、鲜嫩、焦香、不要辣的。而且各种调味品一应俱全,自由挑选以配合自己的口味。一日3餐外,英国人十分讲究“午后茶”。公私机关每天下午4点半,免费供应红茶,另加白糖、牛奶或少许点心。在上层社会 ,邀请朋友饮茶仅次于设宴,是一种社会方式。
法国:从17世纪起,所谓西餐一般都指的是法国菜。法国人喜欢吃肥嫩的猪、牛、羊肉和各种香肠、虾、鱼、蛋、禽、牡蛎、蜗牛以及新鲜蔬菜。烹调中喜欢用大蒜、香草、蕃茄、丁香等为配料,花色品种繁多,他们和英国人一样爱喝清汤。法国是名酒白兰地、香槟的故乡。他们喝酒很讲究,一般吃肉类和家禽用舍利酒、麦台酒;野味用红酒;吃海味则饮白兰地;喝汤时配葡萄酒;各种水果和点心大都用甜酒。
德国:德国人用餐大概最符合营养学家关于“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建议。他们一向对早餐、午餐较重视,晚餐较简单。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喜欢吃猪肉、牛肉、鸡鸭和野味,以及蛋糕、甜点心和各种水果,尤其爱喝啤酒。慕尼黑是世界闻名的“啤酒城”。然而德国人不大吃鱼、虾及海味,而且有一种吃鱼时不说话的风俗。他们也不喜欢过于肥浓、辛辣的食品,更忌食核桃。德国人在吃晚餐时喜欢关掉电灯,只点几根小蜡烛。
意大利:意大利饮食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以各种面食类如葱卷、馄饨、通心粉、炒饭等作为菜用,而不当粮食食用,吃著名的意大利通心粉的时候,千万不要用餐刀把通心粉割成小段食用。也不要用匙把粉送入口中。最合理的方法是用叉子把通心粉卷成团再吃。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一种很有名气的面食——皮扎饼。它是用发酵的白面烤成的,上面带馅,其在意大利普遍的程序,就好像油条、麻花在中国一样。
美国:由于历史原因,美国和英国的饮食习惯接近。而且美国人也是很讲求质量,不要求数量。美国人一般不在厨房中用调料,而像英国人一样把各种调料一古脑放在餐桌上请君自便,美国人也是很讲究味道的,要清淡不腻,咸中有甜。蒜及酸辣食品一概不食,更不吃肥肉、清蒸和红绕食品,忌食动物内脏。除此之外,美国人爱喝矿泉水、可口可乐、啤酒等饮料。而威士忌、白兰地等酒类平时则当茶喝,这倒是和英国人不同。美国人十分讲求时间和效率,因此,快餐业便应运而生。美国快餐中最受欢迎的食品是“热狗”、汉堡包和炸面包圈等。
新西兰:在新西兰,欧洲移民的后裔(the descendants of the European immigrants)通常习惯吃英式西餐,他们的口味较清淡(light),喜欢吃牛肉、羊肉、鸡肉、鱼肉和***制品(dairy products)等。
除爱吃瘦肉(lean meat)之外,欧洲移民的后裔们还爱喝浓汤(thick soup),红茶是其一日不可或缺的饮品。受英国习俗的影响,新西兰人养成了”一日六茶”的习惯,分别被称作早茶、早餐茶、午餐茶、下午茶、晚餐茶和晚茶。茶点和茶馆(teahouse)几乎遍及新西兰各地。
同新西兰人约会,最好事先联系,客人应提前几分钟抵达以示礼貌。应邀到新西兰人家中做客,巧克力或威士忌酒是合适的礼物。新西兰人忌讳吃饭时频频与人交谈,平时交谈的话题大都只涉及气候和体育运动,不愿谈及种族问题(racial problems)。
加拿大:在加拿大,除了一些禁止在餐馆吸烟的城市外,大多数餐馆都有吸烟区和无烟区,所以当你去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自己所坐的区域。
在餐馆就餐后,商品和服务将被征收7%的税。账单上没有加服务费。如果顾客认为服务很好,他通常会给15%的服务费。
如果几个人一起出去吃饭,他们通常是aa制。如果你不确定,可以在结账后再进行询问,以避免任何不必要的误解。
如果你想在一个非常豪华或受欢迎的餐厅吃饭,你最好提前打电话预定,否则你可能没有座位。
在加拿大,除非是在高档餐厅,否则一般人为了避免食物浪费,通常会要求服务员把剩菜打包。
西班牙:西班牙的吃饭时间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异。早餐时间一般在7:00—8:00之间,主要以果汁、咖啡、饼干、面点等为主。
午餐时间一般在13:00—15:30之间,饭前一般喝些开胃酒,佐以干果、火腿、奶酪、士豆蛋饼、炸小鱼等!午餐头盘一般为蔬菜或汤类,主菜为鱼或肉,甜点之后,西班牙人有在饭后吸雪茄和喝餐后酒的习惯。
晚餐时间一般在20:-23:00之间,有的餐馆21:00才对外营业。晚餐与午餐相比要清淡一些,但也非常丰盛。此外,一些西班牙人在10:30-11:00之间和在18:00左右有吃点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