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声乐教学法
儿童声乐教学要用很简单的词汇代替繁琐的理论,发挥儿童的优势,避开儿童的弱势,把复杂抽象的声乐教学变得简单而轻松,简洁、形象、准确的教学术语,是打开儿童声乐思维之门的“金钥匙”。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儿童声乐教学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声乐教学10大要领
1、演唱的姿势
(1)站立姿势。不仅是为了台风好,还关系到发声的质量,呼吸的顺畅。所以要求学生保持标准正确的姿态:男生两脚自然分开站立,挺胸、收腹;女生左脚向前跨小半步,保持头顶天花板的感觉,挺胸、收腹。人体重心在前脚,身体前倾,肩膀放松不能耸肩。
(2)面部表情。面部肌肉放松,脸部呈微笑状,两嘴角微微上翘,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发自内心甜美的笑容。
2、打开咽喉腔体
(1)无声练习。左右牙关凹下,表面形成两个“酒窝”,嘴巴上下打开扩张,舌尖抵在下齿垠内侧,然后舌体后三分之一向后退,舌尖不动,同时舌中间凹下、两侧隆起,使舌体形成直沟。学生可照镜子反复练习,每次练3分钟。
(2)单元音a、o、e、u、i运用打呵欠的方式按顺序说出来,连贯不留痕迹地反复练习5分钟,说i时声音是从牙关发出来的。在做这个练习时,要保持嘴角上扬,呈微笑状态并有轻微的扬眉。
3、单元音、复合元音的练习
a、o在打开咽喉腔时位置是一样的,只是口形稍有变化,用a、o音练习能巩固正确的发声位置,而且声音很明亮、悦耳、结实,还能有效克服儿童的奶声和扁嘴歌唱的毛病;用u音练习,很容易打开通道获得高音,主动用上气息。此外,lu在发声时可以避免孩子们用声带喊叫的现象,练习时也很容易获得头声 和高位置。对于初学者,我不主张用“咪”和“吗”来训练,很容易造成“咧”和“横”着唱。哼鸣练习也可以较轻松地打开通道获得高音(头声),轻声、假唱、哼鸣三大发声辅助练习缺一不可。
4、呼吸训练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儿童的肺活量小,相对于成年人呼吸浅得多,所以平常儿童的心跳、呼吸频率比成人快。由于呼吸短促,唱起歌来常常感到气息不够用,特别是唱较长童时更加困难。故此,儿童的呼吸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深呼吸练习法。小嘴自然张开和鼻腔同时慢慢地将气从上往下吸进肺的底部、腰围处,腰围有涨满感,呼气时保持吸气时的状态,读S音把气徐徐地有控制地呼出,反复练习五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逐步解决呼吸问题。
(2)吹纸片的练习。具体做法如下,撕一个稍长一点的纸条,一厘米宽即可,用手捏着上方,放在嘴前约一公分的距离,可逐步把距离拉长。用吸好的气吹纸条的下方,从纸片振动的频率辨别气息是否均匀、集中、有力,从而使孩子们感觉呼吸时腹部的对抗作用。这一练习既锻炼了腹部的力量,又对增强气息控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5、咬字吐字
咬字吐字练习:唱歌和说话一样,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在唱歌时必须运用歌唱语言的方式来咬字吐字。歌唱语言是建立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之上,通过艺术加工,形成歌唱语言的规律。在演唱歌曲之前,要对歌词进行咬字吐字处理,这样才能把节奏中的字和旋律唱清楚。对于歌曲中的每个字,咬的要准确,这就需要嘴、口腔与意识的功夫了。在咬字、吐词、拖腔、收声的过程中,都不能大意,必须要用“心”念字,在这个基础上演唱歌曲,就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在表现抒情类歌曲时,一般曲调慢而有序,咬字时要非常清楚,这就要求熟练咬字吐字技术。
6、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加强平稳节奏和变化节奏的训练能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灵敏性。
跳音、附点音符的练习
跳音的练习使声音变得灵巧、跳跃,赋予华彩。方法是保持低的喉位,用腹肌轻轻弹跳,呼吸保持住。附点音符的练习使孩子的声音有动感,欢快跳跃,适合演唱多种风格的曲目。
7、歌曲的处理
儿童唱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其有感情地歌唱,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由此看来,对歌曲进行恰当的艺术处理,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做到声情并茂地演唱,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歌曲《小机灵的歌》旋律活泼、开朗、热情;内容赞美了聪明机智、胆大心细地一休,爱惜时光、努力学习、同情弱者、助人为乐等高尚品德。歌曲用“格叽、格叽”象声词配上66556655|660560的旋律,把动画片人物的机械式步伐动作形象地表现出来。这就提示我们在演唱时要掌握住机灵、活泼、富有弹跳性的艺术风格。教师在启发学生的情感时可以通过有感情地范唱、语言的解说、引导、肢体语言的示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歌曲所营造的意境和情感的氛围中。
8、声音位置
选用不同的声音位置来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训练四年级下册五单元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时要求用清新自然的嗓音、声音位置靠前的方法来训练,孩子们演唱的声音非常甜美亲切,能更完美的表现山东民歌的风格。再比如在训练《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时,要求孩子的声音位置稍靠后一点,带着深情、委婉的情感来演唱,既不失去可爱的童声音乐,又使声音极富表现力,演唱效果非常理想。
9、“竖”“含”“深”“空”
童声训练一定要从高位置开始,“竖”要求孩子们在打开咽喉腔体时处于打哈欠状态,嘴唇自然放松,用单元童o进行练习;“含”即口腔保持空含感;“深”即气息要吸深至肺底;“空”,微笑上提软腭,空扩口腔等。总之,儿童声乐教学是一门看不见、摸不着的艺术技巧,只能用心、用嗓、用耳朵去感觉。
声乐教学不只是让小学生学会几首歌曲,单纯地解决一些声音技巧问题,而是培养他们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把所学的声乐知识和技巧运用到歌唱艺术中去。经过系统训练的孩子,演唱基本做到音准、节奏准确,音乐感觉较好,口形正确,喉头稳定,舌位正确,换气及真假声转换自然不留痕迹,初步掌握头腔、口腔、胸腔共鸣的运用;演唱完整、紧凑,能较好表现歌曲的内涵与情感;演唱姿势正确,朴实大方,能较好与伴奏相结合。
儿童声乐训练技巧
一、形象化的教学语言。
在声乐教学中,由于声乐教学语言语义的不确定性,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往往难以理解。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形象化抽象的概念。例如:训练气息下沉时,用闻花的动作等。
二、用身体感触法学习、体验歌唱中的气息训练
刚接触声乐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呼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比如吹蜡烛、打哈欠、闻花香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例如,在息训练的过程中,告诉学生气息的保持就像充满气体的气球,不能放松。这种亲身体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生动地解释呼吸的原理。
三、有趣的发声教学方法
语音训练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给孩子做语音训练时,a、o、e、I、u、v的教学,是传统的,对孩子来说也是不现实的,孩子们甚至会感到无聊。创造场景,告诉孩子父母在很远的地方,让孩子把他们叫回来。让孩子喊妈妈,叫爸爸或者打喷嚏等形象化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有趣的教学方法,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启发,学生学习到位,学习快乐。语音训练教学效果很好。
四、咬字吐字的教学
唱歌和说话也要求吐字清晰,唱歌时一定要用歌唱语言咬字。在教学中,如果单纯教什么是咬字?什么是吐字?对小学生来说太复杂了,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再模仿学习。
五、重视情感投入
在儿童声乐教学中,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很多孩子在演唱中没有感情,只是单纯的唱出声音。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学生的生活经历还很浅,对歌曲的理解不够深刻,对表演的心理兴奋度不高。对此,采用情感交流法。要让学生知道,有感情的歌唱可以感动观众,歌手的歌声可以充满活力。引导学生多听多感受不同情绪的歌曲,谈谈自己的感受。
儿童歌唱的声音训练不同于成人歌唱的声音训练。虽然目的是达到科学美好的声音,但我们不能完全用成人歌唱的声音训练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唱歌发声,遵循,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具有极其现实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变声期是指在儿童声音成为成人声音的变化期之前,因为儿童的喉咙和声带是成人的一半甚至不到一半,胸部很小,呼吸很浅,多用头腔共鸣,听起来响亮、甜美、透明。这样温柔的声音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需要你用心去雕刻和呵护。这时,如果声音使用不当,会直接影响孩子唱歌生活的发展。儿童声乐教学在儿童声乐教学方法上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