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狭隘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出现壮大,以及对它的批判攻击,曾经是知识界一件很热闹的事情。乐山先生主编的《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一书汇集了90年代以来,知识界批判狭隘民族主义的力作。虽然其中没有什么新作,但是把他们集结在一起,还是颇有声势的,至少让读者强烈地领教到了由此引发的深刻忧虑和担心。
从书中看来,狭隘民族主义的盛行被认为是起因子国力的迅速强大,或者是***刚口强***治合法性的努力,正是因此,狭隘民族主义的表述和行为被认为是虚妄的自大、非理性的亢奋,并没有现实的依据,其诉求要么是愚蠢的蛊惑,要么是祸国殃民的狂想。
事实上,虽然中国国力正日益强盛,但最能体会到这种强大的是城市高收入阶层、东部沿海地区,恰恰是他们,最为担心那些有可能导致中国与外部冲突的叫嚣,对他们的情感和利益而言,和平和稳定都是必须的。因为从主流看,他们更乐于接受来自发达世界的“先进文明”的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利益也更多地需要和平环境的保卫。
狭隘民族主义的激隋更多地在所谓的愤青中,在下层的知识分子中孕育发酵,他们自己的生活境遇往往并不如意,但在他们眼里这完全不足挂齿。对国家的前途他们其实并不比别人更乐观。他们的表达和行为,不是由于过度自信或者过分骄傲,而更多地是出自一种防卫意识,出自对失败的恐惧和对压迫的反抗,是脆弱、敏感的。
至于***府在狭隘民族主义盛行中的作用,只是一种无法探讨的揣测。
这一事实表明,狭隘民族主义的高扬和得到普遍响应并不是因为上述原因,在我看来,狭隘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兴起是因为一种非常真实的焦虑感。狭隘民族主义的拥护者,对国内各种社会***治问题的反应并不比别人迟钝,或许还要更敏感些,但是现行的实践或者主义使他们看不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希望。他们以为唤起人们的民族意识,将目光投向或真或假的外部敌人,就能打破由于过分自利所造成的不良局面。
狭隘民族主义,如同任何意识形态一样,在中国有在台面上张扬的那一种,也有在实际生活中潜行的一种;知识分子的表达多数比较张扬、夸饰、极端,而现实中,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狭隘民族主义则更为平缓,但更为真实、更有力量。
在经济生活中,民营经济力量的攀升,使他们的信心和欲望大大增强,但同时他们也开始面对国际巨鳄的阻击和严酷竞争。他们一方面需要唤起民族感情来增加自己与国际巨鳄抗衡的力量;另一方面,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中,他们经历着无情的厮杀,因而反过来更需要家庭般的温暖和支持。
在走出国门的时候,他们常常会觉得自己是在孤独地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此时,只有民族自豪感才有足够的动员力,才有可能给他们以安慰和激励。更不用说,当更多国外的产品打进中国的时候,中国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他们的感受最为真切,他们的情感需求也最为真实。
在社会生活中,中国人对自己的生活观念、处事方式、习俗礼仪,迄今依然有着非常坚实的信心。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也许曾经是一个友善的邻居,一个可以效仿的先辈。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交流和接触的增加,差异和不同凸现出来了,而且人们更经常、更直接地感受到了这种差异背后的蔑视。于是,他们就慢慢地拉开与“邻居”的生活,开始按照自己的逻辑,在自己可能的范围内,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解决问题、安排生活,开认为这是正当的和可行的。
正是以上述心理为背景和基础,《潜流》所谴责的狭隘民族主义者,将这些情感极端化、歪曲化,并轻浮地加以宣泄。他们是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这“一角”,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去睁眼面对强者的挑战。于是,他们满足于以不负责任的泄愤来逃避现实,陶醉于阿Q式的战胜。他们夸张的言行并不出自扩张、征服的雄心,而是对民族前途悲观的结果。
固然任何对民族荣誉的热爱和追求都是正当的,尤其是对正处于激烈变化中的中国来说,这种情感更是无比珍贵。但是当这种情感流于简单地对强者仇恨和抱怨时,那些所谓的“民族主义者”便在人群和黑夜的庇护下,壮胆以并不光明正大的行为对付自己暗恨的胜利者,以此发泄因失败而致的沮丧情感。
这绝不是对民族荣誉的维护和追求。这种发泄并不能激发民族的斗志和尊严感,而只能使人更不愿意去努力工作、去改进壮大自己。
因此,如果整个民族丧失了健康雄壮的自信,如果这种自信不能得到很好的驾驭和维护,那么对民族荣誉的珍惜、对国家利益的捍卫也许会走上一个极端。要避免这种现实,需要全民族的努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狭隘民族主义的社会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