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开始的“”已经尘封于历史半个世纪,曾经的喧哗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问起这件事情,过来人会告诉你,想当年是如何心甘情愿地喊着“超英赶美”口号,把青春和汗水浇铸进那个时代。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体育”没有太多的记忆,在他们的记忆中,大炼钢铁才是“”的最强印记:家里与铁相关的东西全部拿到炼钢了,铁锅、镰刀、甚至连门把手都没有放过。
尽管如此,在体育界,开展全民体育是当时的头等大事。
1958年2月底3月初,原国家体委召开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讨论和制订了《体育运动十年发展纲要》,提出了“大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在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加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争取十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运动项目上,赶上和超过世界水平”的奋斗目标。
到1958年5月份,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使“”气氛更上一层楼,“赶上和超过世界水平的目标和要求,鼓起了体育事业的干劲”,“原订的十年规划指标已不能适应群众的冲天干劲,必须修改”。1958年9月,体现“”精神的《体育运动十年规划》出台。
在农村“亩产万斤”、“产量放卫星”的鼓舞下,体育工作充分认识到“已经合作化了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实现技术***和文化***,迫切要求生产力的飞跃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如果再强调农村条件差、困难多,不去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就会造成损失”,“体育工作应该城市和农村并举”。
1959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为体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各省市“积极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积极挑选和培训运动员”,全国共有几千万职工参加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选拔,很多地方举办了“全民体育跃进月”、“全民体育活动周”等等运动(参见本刊第11期第148页宣传画《上海市全民体育活动周》)。在全运会筹委会上,“各省市都表示了态度和决心,要在明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创造世界纪录”。
1960年上半年,全国反右运动进一步扩大,体育界在这种大环境下,不得不摆出继续“跃进”的姿态,组织一些动辄万人的体育活动。各省市也加强了重点项目运动队的训练,把破省、市纪录,破全国纪录和世界纪录作为目标。到50年代末,全部打破了1949年以前的全国纪录,在举重、跳高、跳伞等18个项目中三十余次打破世界纪录,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7人4次打破4项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