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教案精选

《过零丁洋》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过零丁洋》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过零丁洋》教案 1

教学目标:

1、诵读,背诵诗歌。

2、名句的默写运用。

3、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诵读。

教学难点:

默写运用。

教学方法:

诵读+引导诵读+探究

教学过程:

一、‘读’作者简介和代表作。

1、利用工具书,学生自主读。

2、教师再进行归纳。

文天祥,宋代爱国词人,注有《指南录》《指南后录》

二、自读——注释。

了解文意。

三、诵读——诗歌

1、反复诵读。

2、有50以上的同学记住就停。

四、研读——探究名句的运用。

问题一: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关的句子是(比喻)(颔联)_____,______。

问题二:运用谐音和双关,写出自己孤苦伶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问题三:表明诗人坚贞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

1、小组探究。

2、教师引导分析。学生做旁批。

五、再次诵读诗歌。

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反思。

1、把“诵读”作为诗歌教学设计的理念。

2、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体验”为主。

《过零丁洋》教案 2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诗歌,增加文化积淀,提高学生对文言诗文的解读能力;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热情。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反复朗读,讨论交流为主,配以幻灯片,背景音乐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

1、导语: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的炎黄子孙,以不同的方式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而,王朝的更迭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每一朝代,初期都能励精***治,后来逐步下滑。所以才有人提出:生命的活力,不来自宫廷,而来自民间。***说,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宋朝晚期,皇帝暗弱,昏庸无能,不思进取,很让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那样的诗人看不上眼。可是他们空怀报国之志而得不到信任。谁了解陆游、文天祥这两人?

请同学试着讲一讲,展示幻灯片。

二、朗读训练,结合写作背景,做到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1、齐读,注意读间和辨析形似字。

戌xū寥liáo哀āi

戍shù戮lù衷zhōng

戊wù戳chuō蓑suō

2、听录音(2遍),注意听朗读的节奏。

3、自读、指读、齐读。

三、分析这首诗。

1、同桌互相讨论,说一说诗句的字面意思。

教师明确:

在“孤村”这样偏远的生活环境,却一点也不为个人的境遇而悲哀。

还念念不忘的,是为国家去保卫轮台。

夜深了,思绪却纵横驰骋,听到的是风声雨声,披着铁甲的战马和那刚结冰的河流,在朦胧中,便飘然入梦。

2、品味这首诗雄浑的意境,想想是什么使作者将铁马冰河与风雨大作联系在一起的?(帮助学习明确)

思考后明确:

“风吹雨”,让作者想到了“铁马”在渡过“冰河”;无眠的夜晚的壮志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只好用“梦”来满足报效祖国的愿望。

3、由这首诗,你还能想到哪些历代名人的名作?

提示:曹操的、辛弃疾的、文天祥的……

(1)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

(2)辛弃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四、学习《过零丁洋》(约分钟)

1、如果说陆游的时代,大宋的江山已成危局,到了文天祥的时代,则已是回天乏术了。但是,家贫出孝子,国乱见忠臣。也只有这样的社会环境,才能产生文天祥那样的具有高尚民族气节的伟人。(板书:《过零丁洋》文天祥)

2、文天祥赶上了一个责任重大的时代,今天读他的诗,还感觉得到那份历史的沉重。

辛苦遭逢起一经——一个白面书生。

干戈寥落四周星——寡不敌众,却维持了整整四年。

3、请各位模仿老师,对以下诗句进行解读:(四人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用幻灯片明确答案)

————“干戈寥落”四字,包含多少辛酸与遗憾!

③山河破碎风飘絮——国土被蚕食,人民逃亡路上毫无目的。

④身世浮沉雨打萍——被欺凌的人们,正如暴雨中的浮萍。

————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与个人的命运。

⑤惶恐滩头说惶恐——在惶恐滩头,我们的逃兵曾经惶恐。

⑥零丁洋里叹零丁——在零丁洋里,可叹与我同道的人……我是孤苦零丁。

————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的忧虑不安,孤苦伶仃。

⑦人生自古谁无死——人总有一死,无人可以逃脱。

⑧留取丹心照汗清——让我的`忠贞和赤诚,去照亮史册。

————这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方法指导:

①发挥想象,感受意境。②联系实际,体会真情。③品味语言,学会鉴赏。

4、总结“解读”特点:忠实于原作,简洁的语言。

5、集体朗读一遍。

五、拓展延伸(幻灯片展示):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揭题释题:①读题后指出,这是陆游85岁时所作的绝笔诗。也就是诗人用诗写下的遗嘱。②“示”是告知的意思。

2、请同学试着解释诗句的意思,再说诗的大意。

3、思考:读了《示儿》,想想诗人晚年关心的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

六、课堂总结。

[音乐声起(同课前)]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刻苦,踏实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

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过零丁洋》教案 3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抗元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3:品味诗中感情充沛的语言

4:体会本诗主旨,学习作者高尚的精神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把握主旨

教学难点:

诗句中蕴含的感情及巧妙的手法

板书设计:

过零丁洋

首联:不屈不挠无怨无悔

颔联:借用比喻忧国忧民

颈联:借用双关抒写感受

尾联:慷慨正义舍生取义

教学过程:

导语:翻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许多鲜活的面孔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岳飞、屈原、戚继光、郑成功……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共同认识一位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并学习他的《过零丁洋》。(板书课题)

一:感知文本

1;老师范读全诗

2:学生结合注解,自由朗读诗歌

3: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并且标画出不懂的地方。

4:学生举手发问,老师释疑

5:补充文天祥抗元的故事

多媒体打出文天祥抗元的故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分别说说故事对应哪些诗句,故事讲完,顺势引导背诵。

二:质疑探究

1:细读文本,结合文章大意,根据自己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我喜欢————————,因为它表现了―――――――――。

2:给大家留下5分钟时间思考。

3:举手发言,交流意见,做好评价,及时点拨、追问。

三:拓展延伸

学完文天祥的故事之后,你一定有所感悟,把它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过零丁洋》赏析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过零丁洋》教学实录

一、以题切入,确定基调

师:我国的历代王朝中,南宋是极弱的一个王朝,先期被金入侵,后期被元灭亡。可是,在南宋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民族英雄,同学们知道都有谁吗?

生:岳飞、文天祥、还有上个学期学到的辛弃疾也是吧!

师:他们善于诗文,也是响当当的英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同学们请看题目,谁知道题目的意思?

生:“过零丁洋”就是路过零丁洋。

师:仅仅是路过零丁洋吗?此时的文天祥为何会在零丁洋呢?

生(看注释):不是的,文天祥此时被元***俘获,是作为俘虏押解路过零丁洋的。

师:对啊,此时的文天祥成为阶下囚,成了元***的俘虏,他会做何感想呢?

生:成为阶下囚,他心里一定很难过,很痛苦。

生:还有伤感与无奈。

师:《过零丁洋》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中创作的。同学们来朗读诗歌,结合刚才对题目的理解,请你们读完后说说这首诗该用怎样的感情,语调去读?

生(读):朗读这首诗,应该读出无比沉痛的感情,还有一种深深的悲凉。

师:哪些词语能体现出这种沉痛与悲凉呢?

生:辛苦、寥落、破碎、浮沉、惶恐、零丁等都可以看出诗人的苦痛。

师:试着用很沉痛的心情来读你们说到的这些词。(师领着读)同学们再来看一下,你们觉得整首诗都是这样的基调吗?

生:不是,诗的尾联应该读出一种高亢激昂的感情,它与前三联不一样。

师:那该如何来读呢?你们来试试。

生(读)

师:来比照一下,在朗读的时候,前三联运用的语调与尾联一样吗?

生:不同。前三联的语调是低沉的下压的,尾联的语调应是高昂的上扬的。(再读)

师:同学们再来听一下范读,听的时候要注意思考,范读是否与我们刚才的理解相吻合?再来听听范读有无瑕疵的地方?

生(听完):范读与我们刚才的理解相吻合,只是听不出处理不好的地方。

师:你们觉得范读的语气语调处理得完美无缺了吗?再来听一听,注意换气处。

生:哦,“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中间过于紧促,应当将换气再迟缓一下。

师:“紧促”说的到位而妥帖,非常好!我们就要有这种勇于质疑的精神,不迷信权威,就一定能有自己的收获。

二、走进诗人,品读诗味

师:你们了解文天祥吗?谁来说说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他是一个正气凛然的人;他是一个爱国的人;他是一个敢于抵抗的人。

师:其实他最最本色的是怎样的人呢?同学们来学习诗的首联。首联里的哪两个词语能让我们了解到他的经历?

生:“辛苦”,说明他的经历很坎坷。“干戈”,是指兵器,这里指战争,由这个词可以看出带兵打仗的经历。

师(笑):“辛苦”确实能看出他经历坎坷与艰难,可是能看出他是做什么的吗?

生(恍然大悟):不是辛苦,应该是“一经”,“一经”是指儒家著作,说明文天祥是个饱读诗书的人。

师:所以嘛,他还是最最本色的读书人,他饱读诗书,参加科举,进而踏入仕途。可是他的仕途之路怎样呢?是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从此富贵荣华呢?

生:他的仕途之路饱含着满腹的辛酸,哪有富贵之气啊!

师:你们刚才说到“干戈”指的是他带兵打仗,结局如何呢?

生:从“寥落”可以看出,他与元***苦战四年,并未能挽救南宋灭亡的命运。

师:是啊,所以诗句里透露着一种寒气袭人的清冷啊!我们由这两句还以看出什么呢?文天祥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生: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国家,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师:他心中有自己的荣辱得失吗?这叫什么?

生:他心中没有自己,装的是天下。这叫胸怀天下吧!

师:我们具体来了解胸怀天下的文天祥。(出示文天祥的生平经历)接下来我们学习颔联。(生读)

师:从字面上来看,颔联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生:破碎的山河如同风中的柳絮,四下飘浮;自己的身世如同雨中的浮萍,时起时落。

师:运用了什么修辞?这样的表达有何效果?

生:用了比喻。将国家与个人比作柳絮与浮萍,国家没了,自己无依无靠,很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的孤苦无依。

师:这里的“风”“雨”是怎样的风雨啊?能否在“风”和“雨”的前面加个词语,再来渲染一下氛围呢?

生:暴风骤雨;冷风冷雨;凄风苦雨。

师:比较而言,哪个词语更适合一些?

生:凄风苦雨。风雨的凄苦更加渲染出山河破碎的无限悲凉啊!

师:颈联曾被人们视为这首诗的千古奇对,你们能说说它奇在哪里吗?

生:对仗工整。

(众笑):哪首诗不讲究对仗啊?

师:再细细来读,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刚才你们说它对仗工整,“惶恐滩”对“零丁洋”,这两处是什么?

生:这是两处地名。

师:用词重复乃写作之大忌,你们想想,“惶恐”、“零丁”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同,前一个指地名,后一个则是诗人的心境和感受。

师:那你们能说说这一联奇在什么地方吗?

生:诗人将地名与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巧妙地用在诗句当中,仿佛这两个地方就是诗人的写照,也有了与诗人一样的感情。

师:虽然文天祥一生流离,苦不堪言,但他依然保持着大丈夫的情操,诗的尾联发出了怎样的呐喊?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与气魄? (齐读)

生:这两句诗是诗人精神的写照,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有着不屈的精神与气魄。

师:有人说要以成败论英雄,作为将领,文天祥并未能挽救危亡的朝廷,你觉得他还是英雄吗?

生:我们看重的,不是他的成败,而是他的精神与气节。他的气节证明着他就是英雄。

师:说得好!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所为英雄,在于他的担当,在于他的精神,在于他的节操!所以,文天祥与他的诗歌始终光耀着千秋史册,他的精神让他永远不朽!

师:文天祥的精神让人惊叹,你们还能列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生:邓世昌、屈原、岳飞等都是。

师:你们这是说的人还是事呢?在说明事例的时候,要将人与事结合起来。

生:邓世昌与致远舰共存亡;岳飞誓死抗金;屈原宁死不屈投江而亡。

三、运用比喻,进行仿写

师:这首诗所表达的是国家的危急存亡与个人的坎坷遭际,可是诗人将二者融合起来,幻化成诗句的时候,却经过了细心的锤炼与精巧的构思。比如首联当中用一经指代读书的经历,用干戈指代残酷的战争;颔联里用比喻言说浮沉的国家与个人的命运。我们也来试一试,用比喻来言说某种情感。

示例:国破家亡的伤痛如同风中的柳絮,四下飘散,没有归依。

国破家亡的伤痛如同_______________

生:国破家亡的伤痛如同雨中的浮萍,起起落落,孤苦无依。

生:国破家亡的伤痛如同天空的孤雁,独自盘旋,没有温暖。

生:国破家亡的伤痛如同打碎的玻璃,支离破碎,难以愈合。

师:让我们在《二泉映月》的伴奏中,齐读本诗,再次触摸文天祥的灵魂吧!

附言:昨日进行了公开教学,所讲内容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特记之。

《过零丁洋》教案 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意,品味鉴赏诗句。

3、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挚诚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品味鉴赏诗句。

教学难点

掌握品味鉴赏诗句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歌曲《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唱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其实,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尤为强烈。在我国历史上的南宋时期,也是一个中华民族饱受耻辱的`朝代——皇帝被掳,都城被侵,国人被屠。耻辱的历史让我们痛心,但却也造就了一个个爱国志士,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许多爱国志士中的一位,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华彩诗篇,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民族英雄,学习他的悲壮诗作,感受他的崇高人格。(出示课题)

二走进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祥兴元年(1278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张弘范劝他写信招降在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杀害。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三背景简介

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四读诗

1老师范读。

2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节奏及感情。

3指名读

4小组读,理解诗意。

五品诗

从—————————————————————————————句,我想到了(运用什么修辞,写出了)—————————————————————————。

例如:

从首联我想到了诗人的人生经历,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期间经历了多少艰辛、无奈遗憾。

方法:

1、联系实际,体会真情。2发挥想象,感悟真情。

六悟诗

像文天祥一样的爱国英雄还有哪些?还有哪些名句是来赞扬人们的这种高尚情操的?

板书:

联系实际,体会真情。

发挥想象,感悟真情。

《过零丁洋》教案 5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熟读成诵。

2、品析诗歌,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民族气节和人生哲理。

3、欣赏诗歌,学习诗歌凝练的遣词技巧及诗歌创作技巧。

教学难点

诗歌凝练的遣词技巧及诗歌创作技巧。

教学课型

品读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思路

朗读——品读——赏读——诵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 同学们,《三国演义》是一部英雄史诗。英雄总在乱世挺胸而出,世事总在兴衰成败中循环。宋元交替之时,文天祥成为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的`顶梁柱,然而独木毕竟难支,他几经沉浮,终被元***所俘,在被押北上途中,书《过零丁洋》诗以言志,最终英勇就义。让我们通过《过零丁洋》一诗来凭吊这位英雄吧。(投影《过零丁洋》一诗)

二、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1、回顾七言诗的朗读节奏。

2、自由诵读诗歌,结合注释选择每句的朗读节奏。

3、指名朗读,检查朗读时的停顿、轻重音符方面的情况。

4、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

三、品读诗歌,领略意境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2、齐读诗歌,分联品读。

(1)首联的两句叙事各是哪个对象?所叙何事?

交流明确:个人和国家、个人科举入仕,起兵与国家共存。

(2)颔联的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交流明确:国事危机,个人也动荡不安,国命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风飘絮”形容国 势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无力自主。

(3)颈联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如何理解“惶恐”和“零丁”?

交流明确:叙述中抒情。“惶恐”和“零丁”都语含双关,既指地名又述心情。

(4)尾联是千古名句,用什么表达方式?体现什么?

交流明确:直抒胸臆。以死明志,体现他崇高的民族气节。

3、试齐备课文,能背则背,不能背则诵。

四、赏读诗歌,揣摩精髓

1、学生读自己欣赏的句子,谈欣赏这一诗句的理由。

2、教师整理归纳:

(1)对仗工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语含双关:“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3)意境悲壮昂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叙事言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诵读诗歌,延伸拓展

1、学生自由诵读。

2、指名背诵。

3、延伸拓展:

(1)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能举出类似的人物事例吗?

示例:苏武牧羊、岳飞精忠报国、***慷慨就义

(2)你还能想起哪些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样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示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六、举一反三,依例自学

1、学生小结前一首诗的学习方法。

2、学生依例自学《浣溪沙》。

3、教师检查自读效果。

七、课堂总结,学法引领

《过零丁洋》教案 6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抗元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3:品味诗中感情充沛的语言

4:体会本诗主旨,学习作者高尚的精神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把握主旨

教学难点:

诗句中蕴含的感情及巧妙的手法

板书设计:

过零丁洋

首联: 不屈不挠 无怨无悔

颔联: 借用比喻 忧国忧民

颈联: 借用双关 抒写感受

尾联: 慷慨正义 舍生取义

教学过程:

导语:翻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许多鲜活的面孔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岳飞、屈原、戚继光、郑成功。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共同认识一位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并学习他的《过零丁洋》。(板书课题)

一: 感知文本

1:老师范读全诗

2:学生结合注解,自由朗读诗歌

3: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并且标画出不懂的地方。

4:学生举手发问,老师释疑

5:补充文天祥抗元的故事

多媒体打出文天祥抗元的'故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分别说说故事对应哪些诗句,故事讲完,顺势引导背诵。

二:质疑探究

1:细读文本,结合文章大意,根据自己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我喜欢————————,因为它表现了―――――――――。

2:给大家留下5分钟时间思考。

3:举手发言,交流意见,做好评价,及时点拨、追问。

三:拓展延伸

学完文天祥的故事之后,你一定有所感悟,把它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过零丁洋》教案 7

教学目标:

1、检查背诵。

2、学习《过零丁洋》、《浣溪沙》两首诗,要粗知大意,把握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背诵。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背诵和默写

教学难点:

1、对诗中警策语句的理解与鉴赏。

2、理解并鉴赏诗的精练概括的语言。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渡荆门送别》、《秋词》、《赤壁》

二、学习《过零丁洋》

1、朗读古诗

2、简介作者及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56年(理宗宝佑四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贾似道当权时受排挤。1275年,元***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北上守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生赵呈为帝,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力好转。但不久为元***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杰。

3、讨论: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4、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 5、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6、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

7、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8、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赏析:

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当时,元***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山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诗的开头两句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概括地说,是两件大事。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元***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勤王”号召,在德淘年(1275)正月,以全部家产充***费,起兵抗元,在频繁不断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这四年中,他出生入死,为挽救危亡,竭尽全力,苦苦支撑,但局势却越来越危殆。此时,南宋大部江山已落入敌手,自己也兵败被俘。眼看大势已去,诗人不禁悲从中来。所以接下去两句就进一步抒写国破家亡的悲哀。国土遭到元***的蹂躏,山河破碎,设在山的南宋王朝在元***的攻逼之下也岌岌可危,覆亡在即,一如风中柳絮。这是从国势一面说。至于文天祥自己,也是一生坎坷,当初做官曾因忤权贵而屡被罢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一次被扣,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部下将士牺牲殆尽,亲人被元***俘获,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敌手,一如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这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而蕴藏其中的感情尤为深挚沉痛,极有艺术感染力。接下去,“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是对前面“山河破碎”两句的补充,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现忧愤之情。前一句是追记过去。诗人于德淘年自赣州起兵,经惶恐滩北上,当时元***进逼临安,形势紧急。景炎二年(1277),诗人在江西战败,又经惶恐滩退往福建,这时国家局势已危在旦夕。因此,“说惶恐”,即表示自己当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后一句是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孤掌难鸣,飘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这两句中,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回首当初的“惶恐”,还看今日的“零丁”,令诗人百感交集。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于国家的危亡引起的,诗人忠贞报国,却眼看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这六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从艺术上说,此诗是大气势、大手笔。但在具体表现手段上同样是别具匠心。开头两句从概括回顾自己一生主要经历入手,是从纵的方面追述。三、四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具体形容当时的局势,从国事说到自身,是从横的方面着笔,重在气氛情调的渲染。接下去五、六两句则承接前两句进行具体的补充,“惶恐滩”和 “零丁洋”两个地名,对仗工整,自然天成,而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真是妙手偶得的佳句,没有亲身的体验和出众的才华,大概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可以看出,前面六句从纵横两方面构思,从自身到国事,又从国事到自身;从实到虚,由虚到实,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情调,到结尾两句,却转而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完全是至性精神的自然流露。前六句是铺垫,后两句才是主旨。前六句悲苦欲绝,后两句高亢振拔。这样的情调转换自然而然地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效果。当然,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光照天地,主要原因则不在于艺术技巧,而是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崇高气节、悲壮情调、血性精神。读文天祥诗,首先应该把握这一点

教学反思:

如此设计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热情,品味诗句妙处或美好的意境,但是都不大满意,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反思一下,还是问题设计不够明确。

“以学生为主体”这句话有着广泛的内涵。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不是老师的。很多老师认识不到这一点。老师就是加以引导和评价,我们往往忽视这一点,硬要拉着学生走。学生会不会老师不管,还叫什么以学生为主?老师不一定非要完成自己的什么教学任务,关键要看学生会多少,这是评价一节课的唯一标准。

第三点我想说的是课堂语言。干净利索的课堂语言是非常难得的。说话啰啰嗦嗦,重复,信口开河,都是课堂语言的通病。我一直注意这个问题,但一直不满意。有时还抢话头,唯恐学生忘了自己。我看不干净的课堂语言不仅没用,反而是一种罪孽!学生能说,老师就不要说,学生说不出或者说不好,我们再说。

最后简单说说驾驭。很多老师认为自己能够驾驭课堂,但是,你讲课时别人说话了,说明你没有驾驭住课堂;你讲课别人听不懂,说明你没用驾驭住课堂;学生听明白了,你还在讲,说明你没用驾驭住课堂。领着学生进入境界,学生理解,有收获,那才叫驾驭课堂。

《过零丁洋》教案 8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是“慷慨正气”。课题是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它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抗元英雄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战败被俘后,为了表明自己誓死忠于大宋、坚决不投降元朝的决心而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自己的经历和被俘后的心情以及誓死不降元的决心,充满了爱国热情,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A、让学生在有节奏地朗读全诗的基础上,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进而弄懂写法,直至理解主题。

B、通过预习解决生字、词,大致理解文意,通过检查达到巩固基础的目的。

C、课上着重学习此诗的表现手法,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操。

2、学法

A、在预习、探究的中解决生、字词。

B、用比较的思维方法进行阅读,提高思考能力。

C、品味感情充沛的语言。

D、初步了解一下对仗手法的运用。

E、简单了解一下名句的含义。

(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探究,熟练朗读诗文,了解作者生平,搜集有关资料,有利于下面环节的顺利进行)

三、说目标

(一)、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

(为理解全诗意思和文本的主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为学生积累知识提供了方法;为学生朗读诗文提供了技巧。)

3、理解诗的表面意思以及表达的主旨。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前提,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诗文的表面意思,才有可能去理解把握诗文的主旨,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也正是教学本诗文所要达到的目的。)

4、理解对仗手法的运用。

(这是律诗的主要特点之一。)

5、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这样才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

(二)、重点

1、学习用比较式思维来阅读文章的方法。

(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够好坏清晰,优劣分明,真善美和假恶丑更加明晰。关键是要学生找准(或者老师指引找准)切入点。所以把它定为重点。也正是下面难点确立的理由之所在)

2、把握文章主旨,理解名句含义。

(也只有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和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名句含义”之所以把名句当做重点,是因为它具有深刻的含义,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对学生的现在,甚至未来造成很大的影响。)

3、对仗写法的特点和好处。

(这是本文的特色,也正是通过这种手法的运用,才使得此文字工句整。也是律诗的特点之一。也正是下面难点确立的理由所在。)

(三)、难点

1、用比较式的思维方法进行阅读。

2、理解名句的含义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打出文字)

在红***长征的时期,***在大部队转移后,带领小股力量在梅山遭遇***部队的包围,由于敌我双方力量相差悬殊,突围很困难,他料想自己必定不能生还,于是写下绝笔诗《梅岭三章》,“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明了他至死也要***的决心。他的把***进行到底的不惧死的精神深深地刻在人们心中。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同样具有这种精神的伟大人物——文天祥。

(导入语先用***的事迹酝酿学生们的爱国情感,这样会利于学生理解诗文和诗文的主旨。)

(二)、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宋理宗宝祐四年进士第一。历任湖南提督、知赣州。宋恭帝德祐元年,元***渡江,他在知赣州任上组织抗元武装,奉诏率兵万人入围临安。次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议和,痛斥敌酋伯颜,被拘至镇江。脱险后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后被元重兵所败,在五坡岭被俘。次年坚拒元将张弘范诱降,作《过零丁洋》以明志。后被送大都(今北京)囚禁达4年之久,屡经威逼利诱,始终大义凛然,不为所动。后在菜市口从容就义。

(这一环节便于学生理解诗文和主旨)

(三)、找感觉(指导朗读)

1、学生浏览诗文,讨论需要解决的字有那几个?

预设:干戈寥落(gāngē liáo luò)

(此环节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师范读或听录音或采用多媒体配音朗读。

(此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景感受)

3、指导朗读。要求学生注意诗的节奏、语气、感情、重读音节等方面。

节奏如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学生自由朗读。

(可以体会节奏和情感)

5、指生朗读,师生评议。

6、全班齐读。

(四)、品读诗文,品味诗意

学生分四个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求一个小组负责一联,进行质疑问答。

预设:

首联:此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那两件大事?请结合诗人的身世来理解。

颔联:此联中的“风飘絮”“雨打萍”运用了什么修辞?个比喻了什么?

颈联:此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尾联:此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环节可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同学们可以充分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达到新课标之要求,完成育人之目的。)

(五)、归纳总结诗意

诗歌回顾了诗人从读书入仕到救亡报国,直至被俘所经历的艰辛危难,抒写“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的沉痛,表明自己誓死不屈的意志和以身殉国的决心。前六句悲凉沉痛,后两句转悲为壮,构成了全诗沉郁悲壮的风格。

(此环节让学生对诗情、诗意有了一个明晰的认识)

(六)、带着感情再次读诗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体会、品味诗文,理解诗文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培养自己的语文情怀,爱国情怀。进而为下面体会主题环节打下基础。)

(七)、名句欣赏,体会主题

打出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略)

(八)、拓展延伸,走进历史

请同学们写出积累的与爱国有关的古今故事或诗词,然后交流,最后请同学发言。

预设:

故事:

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毅然抱石投江。

苏武执汉节在北海牧羊19年。

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于风波亭上。

陆游临死不忘国家统一。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在敌人的铡刀面前慷慨就义也不说出***人下落。

诗句: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此环节可以检验同学们的日常积累。让他们感觉到学有可用,积有可用。从而激发他们日常自主学习的情感,进而培养他们勤学习,勤积累的好习惯。)

(九)、试背

(十)、本课小结

同学们,这首诗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文天祥的精神气节更加震撼我们的内心。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在我们今天和平繁荣的时代,同学们依然要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用我们特有的方式来回报我们伟大的祖国,让爱国的旋律永远回荡在我们的生活中。

(进一步激发、培养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十一)、作业

必做:背诵并默写诗文。

(此环节可以充实学生们的知识宝库,使他们的仓库更充实,知识更丰富。)

选做(有兴趣的同学可做):简要说一下诗人巧妙神奇的艺术构思。

(此环节可以激发语文素养更高的学生去探究诗文的艺术成就。)

板书:

过零丁洋

文天祥

首联:叙事明经入仕“勤王”

颔联:比喻凄苦的心情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颈联:对仗 双关

尾联:名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

《过零丁洋》教案 9

《过零丁洋》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抗元英雄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战败被俘后,为了表明自己誓死忠于大宋、坚决不投降元朝的决心而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自己的经历和被俘后的心情以及誓死不降元的决心,充满了爱国热情,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前后联系及所处的地位

《过零丁洋》是中国历史中壮怀激烈的诗篇。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这首诗将自己的家国恨、哀怨情展现到了极致。后来元***逼他招降南宋海上抗元的部队,他出示此诗以明志节。整首诗惊风泣雨,感天地泣鬼神,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的大无畏***精神的不竭源泉。

2. 教学目标及依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古代诗歌的教学要求,结合授课学生实际情况及本课内容的特点,我认为教学诗歌,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内容,领会诗歌的意境,其次通过研读、赏析,领悟诗作的精妙,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只有朗读成诵,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原则并结合教材,我确定本诗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借助注解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语言,初步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重点)

通过品味语言,初步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难点)

因此,老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与知识能力情感水平,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燃烧学生思考的热情,同时老师要善于点拨,鼓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造性发言,让学生在努力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二、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他们的思维活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还不错,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应力求通过有效的方式实现课堂的实效性。

三、教法学法构想。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朗读领先、分组讨论法、知识迁移法),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1.情境创设法。

教师导入,通过简洁的语言引入新课,以充分调动了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朗读领先、带动全面。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朗读中学生可以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思想与情感。这种自然的领悟胜过老师分析讲解。于是我将通过学生试读,听名家的范读,学生集体的诵读,让学生细细地品味诗句的精妙、意蕴的幽深,为深入赏析创设情境氛围。以朗读带动讲解,以讲解促进朗读。

3.分组讨论法。

在教学中将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由此引导他们在赏析诗句的内容和情感时积极思考,分组展开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富于挑战性的个性品质和思维品质。

四、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通过简洁的语言引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分析研读:《过零丁洋》

1.学生阅读作者简介与背景知识、并作介绍,教师补充。

2.诵读感知:

(1)要求学生结合注释试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整堂课以自读、齐读、录音范读、集体展示为形式朗读,把握诗歌的情感。

3.读译知内容:师生共同翻译首联后,小组合作后三联,并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解说后三联诗的内容。

4.吟诵悟情感:以问题导读,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5.品味鉴赏美: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诗句赏析为例,总结赏析诗句的突破口,之后任选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其中一联。

6.学生诵读展示。

(三)、 能力迁移:

让学生搜集整理中国历史上具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以及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透着铮铮骨气的'诗句。

(四)课堂总结:同学们,《过零丁洋》这首诗的语言和情感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文天祥的精神气节更加震撼我们的内心。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在我们今天和平繁荣的时代,同学们依然要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用我们特有的方式来回报我们伟大的祖国,让爱国的旋律永远回荡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回味经典,全体吟诵,结束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诗和这节课。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书面作业:写一篇你读了《过零丁洋》一诗后的感受。

六、说板书

为体现教学的重难点,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将用言简意赅的语言,配以线条符号,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提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回顾一生── 凄苦

国破孤零── 沉痛

惶恐零丁── 悲愤

舍生取义,以死明志──慷慨激昂

《过零丁洋》教案 10

一、分析教材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指南录》中的一篇,是其代表作之一。是文天祥于1278年十二月被元***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元***强逼文天祥写信招降在海上坚持抗元斗争的宋***将领。文天祥断然拒绝。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心潮起伏汹涌,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光照天地的爱国诗篇。诗歌回顾了诗人从读书入仕到救亡报国,直至被俘所经历的艰辛危难,抒写“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的沉痛,表明自己誓死不屈的意志和以身殉国的决心。前六句写国家和个人遭遇的悲惨。先从自己的出身说到报国。表明原先就有艰苦奋斗的阅历,暗示经得起后来的艰危的磨炼,而儒家思想则是他的精神支柱。接着连用两个形象、贴切的比喻概括抒写奋战中的感受:以“风飘絮”表现大好河山遭受蹂躏的惨相和诗人对时局的悲痛,以“雨打萍”表现诗人在抗元斗争中遭受的种种打击和挫折。“惶恐”二句则借典型事件实写感受。上句说兵败,“说惶恐”含有与士卒共度艰危的意思。下句说被俘,“叹零丁”兼有将士伤亡殆尽的孤独感。巧用地名作对,运用语义双关,把纪实与抒写特有的心情结合得天衣无缝。尾联直抒胸臆,表白自己置生死于度外的爱国忠心。出语斩截有力,气贯长虹,是千古名句,曾鼓舞无数仁人志士取义成仁。前六句悲凉沉痛,后二句转悲为壮,构成了全诗沉郁悲壮的风格。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古代诗歌的教学要求,结合授课学生实际情况,及本课内容为古代诗歌的特点,我认为教学诗歌,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整全上把握内容,领会诗歌的意境,其次通过研读、赏析,领悟诗作的精妙,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只有朗读成诵,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所以本人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本文的关于作者,作品的文学知识。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过程和方法目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品味鉴赏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挚诚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2、熟读并背诵诗作。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四、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优秀的传统。那么,大家知道哪些爱国的名人名言或爱国故事呢?(学生回答,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顺势导入)

(二)、 简介作者:简介文天祥生平

(三)、 简介写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四)、学生听读范读录音,强调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五)、教师进行适当的朗读提示。

(六)、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知诗文主要内容。

(七)、指名个别学生朗读,师生对其朗读进行适当点评。

(八)、学生齐读诗作,增强对诗歌内容的感知。

(九)、组织学生结合课本注释,逐句阅读理解诗作,引导、帮助学生说说诗文的大意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明确: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确:“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3、 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4、 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明确: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

教师小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诗人用自己的

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十)、 品味探究: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试说说自己的看法。

(十一)、 拓展延伸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正气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节操。

(十二)、布置课堂巩固练习

1、《过零丁洋》一诗押 韵,韵脚是 。

2、《过零丁洋》前三联与尾联在感情格调上有何区别?

3、熟诵并默写这首诗。

(十三)、板书设计:

首联:读经入仕、起兵抗元

颔联:“风飘絮”、“雨打萍”

颈联:“惶恐”、“零丁”

尾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过零丁洋》教案 11

一.说教材:

(一)课标要求:

古代诗词的学习在整个初中阶段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课标对古诗词诵读学习的要求是: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而在评价上,则侧重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和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的能力。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我们的教材安排的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二)教材地位:

《过零丁洋》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在整册书中位于第三单元第二篇重点讲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慷慨正气”,所表现的是人的精神之美。《过零丁洋》正是表现了诗人在国家危难关头所展现的对国家的责任和坦然面对死亡的豪情。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文天祥和有关文学常识,知道本诗的写作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熟练默写,理解诗歌的意思。

3、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4、学习文天祥坚贞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古代诗歌的学习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品析,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对于诗歌的朗诵也有一定的基础,只是平时缺乏专门的训练,在朗诵的技巧和表现力上有很大的不足。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①抓朗诵。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通过读来感受,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也要用读来体会。读,不仅是自己的领悟所必需;读,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所以对诗歌不仅要求朗读,还应要求能朗诵,读出情和意。因此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课教学按照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每个层次的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四个层次的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②坚持启发式。问题要精简,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点拨手法。在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朗读,运用联想、想象,体会词的意境,理解词的感情。使学生学会阅读诗歌的方法。

③变教知识为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教导他们养成配合工具书积极理解诗文内容的阅读习惯。

(二)学法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维。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以利于学生终身可持发展。

③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提高读书人的素质,以适应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绝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积极、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最大限度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艺术修养、阅读经验等)进行创造,进而形成对语言文化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把握,并把语言文化知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信念和行为,最终升华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四.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以读为主线,以品味诗歌,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思想情感为主要目标,共分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展示南宋末年的社会、***治、***事形势和文天祥的生平,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读准字音和节奏,初步体会诗中的情感。首先,学生自读诗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小组内自主解决。在读准字音基础上,试着去把握诗的情感,通过朗读边读边加以体会。教师可从重音、节奏、语速、语调四个方面指导学生初步体会情感,读懂诗意。

(三)品读,读出情感。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读品、赏析诗文:a、理解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内容;b、抓住关键字、词,体会所表达的情感;c、抓住典型的句子,领悟诗的意境之美(可从修辞、表现手法等入手);d、结合背景理解诗的深刻精神内涵。

学生边读边在课本上作批注,并试着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小组内相互评价、纠正。

在学生展示时,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边读边说,读中体情。如诗的前三联写了诗人一生的遭遇和国家、个人风雨飘摇、颠沛流离的境遇,重点抓住“风飘絮”“雨打萍”“惶恐”“零丁”等词加以体会,应该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读出诗人的悲愤和无奈;尾联表现了诗人为国牺牲、舍生取义的坚定信念,应当用高亢、激昂的语气去读。读中有品,品读结合,在读中自主学习,加深对诗的理解、体会。

(四)说读,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所了解的相关知识,说出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五)背读,小组内相互比赛,背诵全诗。

《过零丁洋》教案 1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8个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押送、刑具、囚室、炽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查阅文天祥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古至今,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他们身上表现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知道他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课文,进一步了解文天祥。(出示文天祥***)

二、新课:

1.学习生字词:

①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②出示课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脍炙人口、日趋腐朽、被俘、铿锵、关押、刑具、囚室

这些词语中,哪个生字的字音容易读错,你快把正确的读音提示给同学们。(重点读:脍)

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最不好记,你有什么好方法,提示给同学?

2.整体把握课文:

通过读课文,你对文天祥有哪些了解?(分段)

文天祥是一个具有炽热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人(第1自然段)

文天祥是在父亲的教育与影响下,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第2自然段)

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举兵抗元,最终失败。(第3、4自然段)

文天祥拒绝劝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5—8自然段)

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千秋长在,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第9自然段)

3.抓住重点内容,感受人物品质。

你觉得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找出文中对他的评价吗?默读课文,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阐述。

汇报、交流:围绕“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来抓重点语句感受。

(1)第3自然段

抓文天祥的语言:

文天祥郑重地说:“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今天我组织勤王***,就是想为天下人做个抗击元***、不怕牺牲的榜样,希望各地官民效法,共同保卫国家。”体现出在国家危难之际,为国担忧,以实际行动抗击元***,保卫国家。

看***激情。看这幅***,文天祥站在战车上,对那些产生悲观情绪的人郑重地说:——(出示文天祥的话,朗读)

(2)第5自然段

你还从哪感受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抓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引导学生体会出:在张弘范让他给坚持斗争的南宋爱国将领写劝降信的情况下,他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的意思是: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表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妥协,不会投降,也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与高风亮节。

朗读

(3)第六自然段

你还从哪感受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抓文天祥的语言:

面对这些花言巧语,文天祥无比蔑视,他坚定地回答:“国家虽亡,也不能有二心;为国牺牲的目的也决不在于留名!”

无比蔑视:特别轻视、看不起。

坚定:表明立场坚决、不动摇。

为国牺牲的目的也决不在于留名!表明文天祥铮铮铁骨,耿耿忠心的崇高精神。

朗读,读出无比轻蔑的语气。

(4)第8自然段

你还从哪感受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抓他说的两句话:

“金石之性,要终愈硬,性可改耶?”

“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引导学生体会出:文天祥面对三年牢狱的折磨,面对沉重的刑具,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与凛然正气。

朗读。

看***:出示课文中的***,教师引读第8自然段。

4.总结:

同学们,这篇课文,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文天祥的爱国?(通过具体事例:组织勤王***、多次严词拒绝劝降,为国捐躯)

文章的第一段与最后一段和中间部分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认识到:开头概括——具体——总结

5.拓展:

你还知道文天祥写过哪些作品吗?介绍给同学。

板书: 18文天祥

组织勤王***

炽热的爱国精神

多次严词拒绝劝降浩然正气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为国捐躯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过零丁洋》教案精选

学习

丁立梅散文集读后感精选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丁立梅散文集读后感精选,内容包括丁立梅散文读后感10篇,醉太阳丁立梅读后感300字,丁立梅散文精选读后感800字。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

学习

胡辣汤制作方法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胡辣汤制作方法,内容包括胡辣汤制作方法教程,胡辣汤制作方法50字,胡辣汤制作方法王刚。胡辣汤是郑州很有名的街边小吃,里面因为添加了胡椒,所以具有很好的出汗功能,很适合天气冷或者是受了寒的朋友们吃。下面是分享的胡辣汤制

学习

《种爱》阅读答案丁立梅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种爱》阅读答案丁立梅,内容包括暖爱丁立梅全文阅读,爱与忧愁丁立梅,种爱阅读题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

学习

胡夏《那些年》歌词欣赏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胡夏《那些年》歌词欣赏,内容包括胡夏的那些年歌词,胡夏那些年最动人的歌词,胡夏那些年歌词是原创吗。《那些年》是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主题曲,由木村充利作曲,九把刀作词,胡夏演唱,收录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

学习

初中读《撒丁岛的少年鼓手》有感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读《撒丁岛的少年鼓手》有感精选,内容包括撒丁岛的少年鼓手的感想,撒丁岛的少年鼓手阅读感想,撒丁岛的少年鼓手。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

学习

《过零丁洋》原文及翻译赏析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过零丁洋》原文及翻译赏析,内容包括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过零丁洋讲解赏析,过零丁洋古诗原文赏析。《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的诗作。此诗首联二句自叙生平遭际,思今忆昔,感慨万端;颔联二句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

学习

精我们的老师作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精我们的老师作文,内容包括我的老师优秀作文免费,我的老师完整作文大全,我们的新老师作文300字。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为大

学习

我们的老师作文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我们的老师作文精选,内容包括我们的老师作文400字左右,我们的新老师作文300字,我们的老师作文4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

学习

二胡考级时的基本要求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二胡考级时的基本要求,内容包括二胡考级一至十级曲目和练习要求,中国音乐学院二胡考级要求,二胡考级照片底色要求。一般二胡学习者在学习二胡后都希望可以考下等级证书,那么在二胡考级中有哪些基本要求呢?以下是整理的二胡考

学习

我的胡老师作文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胡老师作文精选,内容包括我最喜欢的胡老师作文4000字,我的胡老师作文400字,我的胡老师作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您在写

学习

我们的吴老师作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我们的吴老师作文,内容包括我的老师作文400字吴老师,我们的吴老师作文400字,吴老师讲作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为

学习

选购二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选购二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内容包括二胡选购注意事项和禁忌,专业的二胡选购哪家好,选购二胡什么牌子好。胡的品种、规格、档次较多。一把质量较好的二胡,应达到如下质量要求,选用红木、乌木等高级木材作原料;制作工艺精细,外观

学习

细心又温柔的胡老师作文通用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细心又温柔的胡老师作文通用,内容包括完全正确的胡老师作文500字,胡老师作文300个字,我的胡老师作文400字大全。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

学习

我们的新数学老师作文精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我们的新数学老师作文精选,内容包括我的新数学老师600字优秀作文,我的数学老师作文300字大全,我的数学老师作文通用15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写

学习

丁立梅散文集读后感精选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丁立梅散文集读后感精选,内容包括丁立梅散文读后感10篇,醉太阳丁立梅读后感300字,丁立梅散文精选读后感800字。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

学习

初中读《撒丁岛的少年鼓手》有感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读《撒丁岛的少年鼓手》有感精选,内容包括撒丁岛的少年鼓手的感想,撒丁岛的少年鼓手阅读感想,撒丁岛的少年鼓手。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

学习

《过零丁洋》原文及翻译赏析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过零丁洋》原文及翻译赏析,内容包括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过零丁洋讲解赏析,过零丁洋古诗原文赏析。《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的诗作。此诗首联二句自叙生平遭际,思今忆昔,感慨万端;颔联二句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

学习

少先队培训学员总结精选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少先队培训学员总结精选,内容包括少先队培训心得体会,少先队辅导员培训总结,少先队培训研修总结。少先队的组织属性也决定了少先队工作室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先队应培养具有爱心、有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具有国家意

学习

鼓励孩子们努力加油的句子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鼓励孩子们努力加油的句子精选,内容包括鼓励孩子学习加油简短句子,鼓励孩子们努力加油的语句有哪些,鼓励学生努力加油的句子正能量。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不同的句子在语言环境

学习

鼓励孩子们努力上进的句子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鼓励孩子们努力上进的句子精选,内容包括鼓励孩子努力学习的话,鼓励孩子们努力上进的句子名言,鼓励孩子们努力上进的句子100字。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句子都很熟悉吧,在不同类型的文章里,不同位置的句子的

学习

给古筝学员的新年祝福语精选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给古筝学员的新年祝福语精选,内容包括写给古筝学生的祝福语,祝古筝老师的新年祝福语,有关古筝的新年祝福语。给古筝学员的新年祝福语(精选50句)

学习

校长给老师们的新年贺词精选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校长给老师们的新年贺词精选,内容包括校长给全体教师的新年贺词祝福,校长写给老师的新春贺词,校长给老师的新年祝福语简短精辟。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贺词吧,贺词的种类繁多且需要及时发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