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诗集:《别诸弟三首-辛丑二月并跋》
《别诸弟三首--辛丑二月并跋》是1901年近代鲁迅写的一首诗,体裁为七绝,大家是否学习了呢?以下是整理的鲁迅诗集:《别诸弟三首-辛丑二月并跋》,希望对你有帮助。
别诸弟三首——辛丑二月并跋①
(1901年)
梦魂常向故乡驰,始信人间苦别离。
夜半倚床忆诸弟,残灯如豆月明时。
日暮舟停老圃家,棘篱绕屋树交加。
怅然回忆家乡乐,抱瓮何时更养花?
春风容易送韶年,一棹烟波夜驶船。
何事脊令偏傲我①,时随帆顶过长天。
仲弟次予去春留别元韵三章,即以送别,并索和。予每把笔,辄黯然而止。越十余日,客窗偶暇,潦草成句,即邮寄之。嗟乎!登楼陨涕,英雄未必忘家;执手消魂,兄弟竟居异地!深秋明月,照游子而更明;寒夜怨笳,遇羁人而增怨。此情此景,盖未有不悄然以悲者矣!
【注解】
①脊令:鸣禽鸟类。《诗·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鲁迅诗集创作特点
鲁迅在《诗歌之敌》中说“诗歌是本以发抒自己的热情的”;在一九三六年给台静农的信中又说到“说人原宜热中”。鲁迅在为殷夫的诗集《孩儿塔》写的序中,称赞他的诗是“爱的大纛”,“憎的丰碑”。可见鲁迅认为诗人写诗必须有激情,没有激情无以为诗。但鲁迅又以为诗人的激情必须是深沉的、内向的,它的表述应该是婉曲的。他在《两地书》的第三二封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那一首诗,意气也未尝不盛,但此种猛烈的攻击,只宜用散文,如“杂感”之类,而造语还须曲折,否,即容易引起反感。诗歌较有永久性,所以不甚合于做这样题目。
沪案以后,周刊上常有极锋利肃杀的诗,其实是没有意思的,情随事迁,即味如嚼蜡。我以为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这首诗有此***。对于鲁迅的这段话,我们的理解是:一、诗人要有激情(“意气也未尝不盛”),但这激情必须是深沉的。诗人所具有的应该是“热到发冷的热情”(《陀思妥夫斯基的事》)。这里的所谓“发冷”是指经过冷静的理智的深思。鲁迅不赞成浅薄显豁、锋芒毕露的诗歌。二、鲁迅主张诗歌的“造语还须曲折”。不要一览无余,而应经得起人们的咏诵耐味(即“较有永久性”)。三、诗必须是艺术。出于一时之愤激的呼号叫喊,未尝没有意义,但很可能“情随事迁,即味同嚼蜡”。诗必须有诗美。鲁迅的这种美学思想也曾表现在他对杂文写作的看法中。据冯雪峰在《回忆鲁迅》中说:鲁迅很赞赏秋白同志的杂文,认为它们“尖锐,明白,‘真有才华’。”但鲁迅“也表示过秋白同志的杂文深刻性不够、少含蓄、第二遍读起来就有‘一览无余’的感觉”。正是鲁迅的这种美学思想,使鲁迅的诗歌创作决无锋利肃杀、锋芒太露之作。鲁迅旧诗的愤激而沉郁的风格的形成,显然是和鲁迅的这种美学思想分不开的。
读鲁迅的旧诗,使人感到如同读他的杂文一样,有着雄辩的论证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因而鲁迅旧诗的容量都很大,给人以博厚和深沉的感觉。它们是诗的杂文,杂文的诗。但鲁迅的旧诗又和味同嚼蜡的哲理诗不同,它们又有形象性。具有论证的力量、逻辑的力量而又有艺术感染的力量,这是鲁迅旧诗的重大特色之一。如《为了忘却的记念》诗,首联写诗人自己在漫漫长夜中“挈妇将雏”地进行长期斗争的经历,二联则写诗人所面临的现实却仍然是***阀们的争权夺利和由此而造成的多少“慈母泪”。三联则是一二联思想的逻辑发展,是诗人面对现实的态度和决心:“忍看朋辈成新*,怒向刀丛觅小诗。”这是本诗感情的最高点,也是本诗的主旨所在。而每一句诗,几乎又都是形象的描绘。《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论证层层深入,有着以理服人的力量。诗先说浙江杭州“钱王仍在”的***治环境,何苦移家到黑暗中去;次说“平楚日和”和“小山香满”的生活,不值得留恋;再以“岳坟冷落”等情形,以古喻今,给予启示;最后提出劝告:不如在风波浩荡的斗争中进行创作吧。全诗的逻辑性很严密。《无题》(为学医青年题词)短短的四言六句,指出了一面是“杀人有将”,一面是“救人为医”,如果不把这“杀人”的社会进行彻底的改造,那为医救人也不过是“小补之哉”。说理透彻,含意深远,可使人们举一反三。鲁迅把论证性、逻辑性、艺术性熔于一炉,也是使他的旧诗形成博厚而深刻、激越而沉郁的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鲁迅的旧诗具有博厚、深刻、愤激、沉郁的风格,还由于他的诗句能高度的概括,能高度的凝炼,常有含义深远,体会无穷的警句。陆士衡《文赋》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可见警句的重要。《诗人玉屑》引《童蒙训》的话说:“文章无警策,则不足以传世,盖不能辣动世人。”鲁迅的旧诗中“能辣动世人”的警句是不少的,如被***同志推荐作为人们的座右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还有如:“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都是为人们所传诵的警句。
鲁迅的旧诗还善于用比喻、联比的手法,来表达内容的博厚而深刻、感情的愤激而沉郁。鲁迅的《湘灵歌》整篇是一个比喻。它描写*话中湘灵到湘水边去梳洗,而这时的湘水已由于***派的屠杀,血流成河而为之赤,用来揭露***派的血腥统治。《赠画师》用的是连喻:先是以“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暗喻***派的黑暗统治;又以“只研朱墨作春山”暗喻光明的力量仍然存在。诗人“不著一字而正意跃然”:要在黑暗中看到光明。鲁迅的不少名句,如“血沃中原肥劲草”等等,也是用的比喻的手法。鲁迅还常以“夜”、“风雨”、“秋”等自然景象来暗喻和象征黑暗的旧社会。
鲁迅还常常在旧诗中用反衬,即古人所说的“欲扬故抑”的手法。《悼杨铨》前两句“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是说***派杀人实在太多了,以至听到杀人之类的事,他简直“*经渐渐麻木,毫不吃惊,也无言说了”,但是那里能够想到这次却震惊了他的麻木而不能无言了:“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这样的反衬,更指出了***派的凶残比意料中的还要凶残,同时也写出了诗人的悲愤并非一般的悲愤。前两句的故抑,使后两句急转直下,诗人悲愤激烈的感情象瀑布一样直泻而来,真实感人。《无题》诗的前两句“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写出了在***派“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统治下,简直连人民的哀吟也听不到了。后两句却一反前两句的沉闷:“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样更反衬出人民的怒火在燃烧,地火在运行,沉默正是***风雷即将爆发的前夜!这首诗就以***乐观主义的坚定信心感染读者。鲁迅的这种欲扬故抑的手法,使他的旧诗更突出了沉郁顿挫的特色。
鲁迅的旧诗还有讽刺的特点。“‘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什么是“讽刺”?》)鲁迅善于抓住典型的人和事进行讽刺。几首民歌体的诗就都属于这一类讽刺诗。鲁迅有时就采用白描的手法,达到讽刺的目的。如《赠邬其山》写了种种“每日见中华”的现象,诗人不加任何评语,却勾勒了***阀***客们的嘴脸。又如《所闻》:“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装侍玉樽。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也是用的白描,但它又有对比,写出了一方的豪奢,一方的无告,讽刺了***豪门的荒***无耻和鱼肉人民。鲁迅用对比的手法取得讽刺效果的,还有如:“几家春袅袅,万籁静喑喑。”“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等等。讽刺的特点加浓了鲁迅旧诗的愤激而沉郁的风格。
鲁迅在《两地书》的第十二封信中说:他自己“好用反语”。鲁迅在旧诗中也是常用反语的。一种情况是正面的意思却用贬义的字句来强调、衬托,象“灵台无计逃*矢”,用一个“逃”字来表达诗人对祖国热爱的坚定和深沉;又象“躲进小楼成一统”,用一个“躲”字来表示他坚守阵地全力以赴地投入战斗的决心。另一种情况是反面的事物却用褒义字来嘲笑、挖苦,象《湘灵歌》的最后一联:“鼓完瑶瑟人不见,太平成象盈秋门。”***派的血腥屠杀,使高丘寂寞,芳荃零落,河水变赤,人烟荒凉。而这正是他们的治绩,是他们的“太平成象”。这样的讽刺就极为有力。“好用反语”,使鲁迅的旧诗博厚中见深刻,而又愤激有致,沉郁感人。
就是这样,鲁迅用多种艺术手法,使他的旧诗形成了博厚而深刻、沉郁而愤激的风格。
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十七岁之前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着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家,是中国文化的主将,可谓知言。
生平简介:
鲁迅,清朝光绪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初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在南京求学时学名为“周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至三十八岁,使用鲁迅为笔名。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称为“周氏三兄弟”。鲁迅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9月,入仙台医学专科学医。后弃医从文学(详见《藤野先生》一文),回到本国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1905—1907年,参加******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奉母命回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担任教师。
辛亥***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府和北京***府***部员、佥事等职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是一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其中《鲁迅全集》中的《社戏》被列入上海教育出版社,《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被列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课本,《雪》《藤野先生》《孔乙己》列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课本,《故乡》列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课本。《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被列入江苏教育出版社七年级课本,《风筝》被列入江苏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课本。《少年闰土》被列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课本。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逝于上海,上海上万名民众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鲁迅被誉为“民族魂”。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鲁迅诗集:《别诸弟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