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散文范文精选

贾平凹散文篇1

内容摘要:“大散文”如果是一面旗帜,应该说是贾平凹首先举起来的,这种“大散文”观的提出,是有其现实针对性的。“大散文观”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大散文观”包含有三个认知向度:其一是要求散文的题材、内容要大,即散文的内容要从狭小的个人情怀中走出来,要关乎时代、社会;其二是主张散文的审美境界要“大”,美学风格上要追求“大境界”、“大气象”;其三是主张散文的文体形式可以“泛化”。尽管贾平凹对“大散文”的具体内涵并没有进行具体的规范,显得有点笼而统之,但它无疑是当代散文写作突破原有模式、求新求变的催化剂。

关键词:贾平凹 “大散文”观 理论贡献

“大散文”如果是一面旗子,应该说是著名作家贾平凹首先举起来的,1992年9月“大散文月刊”——《美文》创刊时,贾平凹作为主编曾旗帜鲜明、笼而统之地喊出了一句口号:大散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贾平凹的“大散文”观可以说是呼应声最高的散文理论与实践的倡导口号,尽管这种理念问世以来遭到不少的批驳与质疑[1],但它还是得到了创作界和评论界的普遍认同和肯定,国内许多杂志相继开办“大散文专栏”,对散文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1992年10月,在《美文》的创刊辞之中,贾平凹率先提出了“大散文”理念,这种“大散文”观的提出,是有其现实针对性的。贾平凹在具体、深入地考察了当时散文创作的发展状况后,指出散文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上都逊色太多,仅限于花花草草,借景喻情、喻理,或一人一事的个人抒怀,很狭窄,有种打不开的感觉。他之所以提出“大散文”概念,事实上是在倡导一种风气,一种关注现实社会的大境界,也在于拓宽散文创作的路子,将散文还原到生活中。如果“不了解这个大背景,如果仅从‘大散文’三个字字面上来看,就难以理解我们的用心;”[2]“提出这个观点它是有背景的,1992年我们办这份杂志(指《美文》杂志)时,散文界是沉寂的,充斥在文坛上的散文一部分是老人们的回忆文章,一部分是那些很琐碎很甜腻很矫揉造作的文章,我们的想法是一方面要鼓呼散文的内涵要有时代性,要有生活实感,境界要大,另一方面鼓呼开拓散文题材的路子”[3];他还进一步指出“现代汉语散文在建构它的规范的时候,出现了最大的危机是散文不接触现实,制造技巧,而粉墨登场的就以真善美作了脸谱,以致使散文长时期沦为平庸和浮华。我们在反对琐碎、甜腻、精巧、俗气、虚假、无聊的散文倾向时,应该寻着这一切现象的根源”[4]。可以说,“大散文”就是贾平凹及其同仁们为补偏救弊所开出的独特处方。他们力***“还原到散文的本来面目”,“复归生活实感和人之性灵”,“鼓呼扫除浮艳之风;鼓呼弃除陈言旧套;鼓呼散文的现实感,史诗感,真情感;鼓呼更多的散文大家;鼓呼真正属于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散文”[5]。

此后,贾平凹一直高调宣扬这一观点,他曾在多种场合屡屡谈及创办《美文》杂志的动念及对“大散文”的理解:

“我们的目的就是倡导散文的真情实感的恢复,呼唤一种大的气象,使散文生动起来,为真正繁荣我国散文创作做出我们的一份努力。”[6]

“‘大散文’概念提出的时候,我们的粗略想法是:①张扬散文的清正之气。写大的境界,追求雄沉,追求博大感情;②拓宽写作范围,让社会生活进来,让历史进来。继承古典散文大而化之的传统,吸收域外散文的哲理和思辩;③发动和扩大写作队伍,视散文是一切文章,以不专写散文的人和不从事写作的人来写,以野莽生动力,来冲击散文的篱笆,影响其日渐靡弱之风”。[7]

“‘大散文’这个词,是我们的共识,也是办刊的宗旨。……‘大散文’一词的提出,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或要标新立异,它是有背景的。……‘大散文’是一种思维,一个观念,不能简单说成这样写就是大散文,那样写了就是小散文,或别的不大不小的散文。”[8]

“纯以字面上看,‘大散文’这个词似乎不通,但矫枉过正,主要是强烈地表现我们的追求和倡导。具体来讲,一是强调散文的真情,有其生活实感,有史感,有美感。二是强调扩大,或许也是恢复题材面,不能把散文理解为那些咏物抒情式的,要大而化之。”[9]

“‘大散文’讲究的是散文的境界和题材的拓宽,它并不是提倡散文要写大题材,要大篇幅”[10]。

综观贾平凹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期对“大散文”的阐述,我们可以大体上看出其“大散文观”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简而言之,他的“大散文观”包含有三个认知向度:其一是要求散文的题材、内容要大,即散文的内容要从狭小的个人情怀中走出来,要关乎时代、社会;其二是主张散文的审美境界要“大”,美学风格上要追求“大境界”、“大气象”;其三是主张散文的文体形式可以“泛化”,也就是贾平凹所说的“散文是大而化之的,散文是大可随便的,散文就是一切的文章”[11]。

这种观念曾在散文界引起不小的轰动,也引发了当代散文观的第三次大争论。有赞同者认为,要繁荣散文创作,首先需要的是包容,需要兼容和宽容。散文不能搞成吟花弄月和小摆设之类的东西,而要张扬民族精神,要有黄钟大吕的气概,要关照人情世态,要表现人格精神,而“‘大散文’观念的提出,有助于开拓散文的疆域,有助于开拓作家的眼界”[12](王愚);也有学者认为“‘大散文’的提出,是贾平凹对散文对文学以及整个文坛的一种感受。作家提口号,向来不考虑理论上是否规范,他只是对散文创作的萎靡之气感到不满,因而提倡大境界、大气象、大格局、大气魄的散文。从这个意义上讲,‘大散文’的提法是成立的”[13](李星)。还有人认为“大散文”这一观念在两个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即一是让作家有大视野、大气度、大胸襟。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家本人,只要大起来,作品自然就大;二是在散文领域中不过细切割,有弹性,才有利于散文写作[14](畅广元)。更有批评家认为“大散文”的提出“是顺应了时代潮流和人们渴望改革散文的美学要求”,“是当代散文创作的一个目标,是呼唤散文大家的一种现代性的诉求”,它“对于推动中国的散文创作和理论建设,具有不可抹煞的积极意义”。并且认为这种“大散文”在本质上、在内在精神上,“主要是指一种观念形态,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由博大的人文情怀和人格智慧孕育出来的大气魄、大格局和大境界。正由于具备了这样的‘内质’,所以‘大散文’拒绝内容上的琐碎平庸,它在思想指向上呈现出文化反思性、现实批判性和思考深刻性的特征;在艺术形式上追求自由优美而不唯美,扬雄沉厚实之声而抑甜腻靡弱之风”,正因“大散文”的倡扬和创作实践,所以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才如此红火,才如此扬眉吐气地成为超越小说诗歌和戏剧的“时代文体”[15]。作家刘成章、叶广岑等人也认为“大散文”这一观念是顺应社会生活发展的,如果坚持下去会对散文的变革产生极大影响。

而对“大散文”观的批评往往只抓住其“散文就是一切的文章”这一点,认为贾平凹的“大散文”观其实并无多少新意,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认识散文的。比如,多年来致力于散文文体问题研究,力主规范、辨析和净化散文文体,令散文真正“弃类成体”的著名散文理论家刘锡庆教授就认为,“散文就是‘一切文章’,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命题,这样的散文观念实际上又回到了古代。古典散文就是这样。这等于主张题材、范围的‘大’,而不是精神气度的‘大’、深度的‘大’。所以,‘大散文’成了什么人、什么题材都可以写,题材面大了,写作的人的面也非常广了。他希望各行各业的人都来写散文,甚至连个体户、企业家的就职演说等各种形式,均可称为散文,一时间,散文领域变得海阔天空。这是不合适的。”[16]这种观点也代表了为数不少的评论家及读者的意见。

但通过对贾平凹的《美文·发刊辞》、《〈美文〉三年》、《读稿人语》等文章的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大散文”观念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当时流行于市面上的那些仅限于花花草草、借景抒情的抒情散文的。也就是说,尽管贾平凹对“大散文”的具体内涵并没有进行具体的规范,显得有点笼而统之(对此,贾平凹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就曾明确地指出“口号的提出主要得看它提出的原因和内核,而不在口号本身的严密性。”[17])但他以一个主编的胆识和智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于那种具有大境界、拥有丰富思想、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大散文”的鼓与呼,无疑是当代散文写作突破原有模式、求新求变的催化剂。客观地说,“大散文”观确实鼓励了更多的人拿起笔来书写“美文”,这无疑有利于增加散文作品的数量,也有利于散文表现多层面的生活空间,使散文不再拘泥于狭小的天地和陈旧的格套里,从而失去更旺盛的生命力。这无疑是贾平凹及其同仁们所倡导的“大散文”观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注释:

[1]其中较有反响的理论文章主要有刘锡庆的《当代散文:发展轨迹、分“体”考察和作家特色——兼评“当代文学史”有关散文的表述》(载《文学评论》1992年第6期)、《当代散文:更新观念,净化文体》(载《散文百家》1993年第11期)、《艺术散文:当代散文走向的审美规范》(载《美文》1994年第11-12期)、《当代人的“情感史”和“心灵史”——当代散文答客问之一》(载《湖南文学》1995年7-8期合刊)、《当代散文的理论建设——在北京作协召开的“散文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载《报刊之友》1995年第6期)、《弃“类”成“体”是散文发展的当务之急》(载《文学世界》1996年第4期)、《世纪之交:对“散文”发展的回顾与思考》(载《文学评论》1997年第2期)、《寻求中国现代化的心灵轨迹——20世纪汉语散文风雨历程之回顾》(见张炯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秋冬卷》,民族出版社2004年10月版)、《当代散文创作发展的几个问题》(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及《散文:五十年的沉浮与成就》(见《刘锡庆自选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版)等一系列论文,另外,于祎的《贾平凹“大散文”观的理论误区与现实意义——再看20世纪90年代的一场散文论争》(载《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一文也很有见地。

[2]贾平凹:《〈美文〉三年——在编辑部会上的讲话》,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8页。

[3]贾平凹:《中国散文的九个问题》,载《新闻周刊》2002年第14期,第26页。

[4]贾平凹:《〈美文〉四年编辑部午餐桌上的谈话》,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2-13页。

[5]贾平凹:《〈美文〉发刊辞》,载《美文》1992年创刊号,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4-5页。

[6]贾平凹:《雪窗答问——与海外人士谈大散文》,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4页。

[7]贾平凹:《走向大散文》,载《中华读书报》1994年8月10日,第5版。

[8]贾平凹:《〈美文〉三年——在编辑部会上的讲话》,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7-8页。

[9]贾平凹:《雪窗答问——与海外人士谈大散文》,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4-15页。

[10]贾平凹:《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载《美文》2002年第7期,第8页。

[11]贾平凹:《〈美文〉发刊次辞》,载《美文》1992年创刊号,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12]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73页。

[13]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74页。

[14]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75页。

[15]陈剑晖:《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26-28页。

[16]安裴智整理:《辨误排疑看散文——刘锡庆教授访谈录》,原载《太原日报》1995年5月16日“双塔”副刊,见刘锡庆著《散文新思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299页。

[17]贾平凹:《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载《美文》2002年第7期,第7页。

滕永文,文学博士,副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任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阅读与写作学研究所所长,中文系主任,江苏省写作学会理事,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及写作学。

贾平凹散文篇2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本文主要以读者分析的方法,从贾氏禅思散文对自然的描写,对人生的沉思,及其审美意义三个方面来分析其禅理。禅思散文的写出离不开贾平凹生平的经历与心灵的沉浮。人生都会自然分成几个阶段,贾氏散文同样是作者不同时段感悟的结晶。1988,是分析其散文的分水岭。用禅入文,禅韵悠扬,禅理禅韵势必给读者,给现世带来某种程度的观照意义。

关键词: 自然禅思;禅的美学;现世观照

贾平凹这个名字已经在当代文坛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分量。很多评论家都写过文章分析贾平凹的禅宗意识,然而研究对象却并非准确。笔者认为,相对于贾平凹的小说来说,最为直接体现禅理的是他那几百万字的散文。写佛,贾氏散文为什么会与佛有关呢?笔者认为,一来,贾氏是从乡土作家转型的,乡土与自然大可等同,农村的生活,农村的文化必会对读者形成影响,佛关照自然,作者与佛“接触”定会不少。二来,人生的无常与苦难,最能使人与宗教接近与投合。在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在无法忍受剧烈的身体疼痛时,开始研读佛经。丰子恺在家庭亲友相继去世时,接受佛学无常之说。无独有偶,当代优秀作家史铁生面对人生劫难时,同样是一头扎进了佛教。试问,贾平凹在散文中大发禅思,难道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式的聊天吗?文章是作者心灵的显现,这么些个作品与作者是离不开的。作者生了一场大病,又遭遇了家庭离异,加之《废都》风波等,作者的心灵定是有所波动的。同时作者的心灵还有一个升华,前进的过程,这一切只能由笔者从作品中窥见。佛“以心传心”式的心灵证悟,无疑大受中国知识分子的青睐与欢迎,这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大极深远的影响。贾平凹阅读广泛,再加之受苏轼,川端康成等大作家的影响,便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体悟日常生活的真挚,发掘当下之美。

这种禅思理趣集中的体现在贾平凹散文名篇《对月》之中。作者在文章开头就写出了他的发现:月的圆缺变化。进而指出世人庸俗的烦恼,月的缺陷使盼望者悲哀,月的丰满使得意者遗憾。在这样的得失变幻中,作者没有苦恼,他就像“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不能污染你”的月一样,他冷静的看到了月在变变化化之中永恒的实质。基于这一种理解,贾平凹观察到了月的圆形,他说万物的更替都是为了完成一个圆,既然是为了完成一个圆,人生之中自然就会有老有小,有苦有乐,有喜有悲,人不应该去强求什么,而应该踏踏实实的去努力完成生命的半圆。至此,贾平凹把他从月的身上所领悟的禅趣阐发的淋漓尽致。

生活的关键在于把握现在,实实在在的工作,只有细心而随性的享受日常生活,才能收获到最实在,最诚挚的人生。这便就是贾平凹在对月的思考中体悟到的日常生活的真挚。

“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懂得发掘并把握当下之美的人并不多,贾平凹是少数中的少数。贾平凹在对月的觉悟中感到把握现在才是真实。

二. 空灵、静谧的的审美,“静虚”的禅意。

翻开他的另一篇优美散文《月迹》 ,笔者感受到作者是在以月的轻盈的踪迹来构筑空灵静谧的意境。竹窗帘,穿衣镜的上的月似来去飘逸的少女,是那么的神秘,是那么的美好。而院中的月是玉玉的,银银的白光,不禁让人产生“桂花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幻想;虚幻的嫦娥在与三妹的比附当中,有了真实的纯美;作者在感悟到美的同时也抒发了内心的禅悟。作者说每人杯中都有月,酒喝下去每人心中就有了月,这何尝不是作者在虚实的意境中阐发的“人人自心月”的禅思呢;紧接着作者所描绘的月照河水和沙滩,人和万物,这水中的月和眼中的月何尝不是展示出“千江有水千江月”,“人人自心月”的禅理呢。散文通过对皎洁明月的追寻,营造了一种静谧空虚的境界,而作者于此种境界之中内心也得到了满足。

三. 月下融融,超越隔阂。

在禅宗的学说里,他们认为生命和时空之间是有障碍的。因为生命是有限的,而时空则是永恒无限的,有限的瞬间的生命永远不能进入无限的永恒。这便构成了生命与时空间的无法消除的隔阂。然而,在贾平凹的笔下,这种障碍却被超越了,超越的方法就是在瞬间和具体中体验生命的无限与永恒。欣赏贾平凹的《空谷箫人》,《静虚村记》和《夜在观云台》这三篇散文,笔者发现作者都是在寻求这种超越。《空谷箫人》中的姑娘并没有感觉到生活在山村之中有什么烦恼,反而却对作者这样的城里人的烦恼感到不解。作者从她身上体悟到人只要不把自己的一隅的狭小和世界的宽广,一己的有限和生命的无限对立起来,就能实现无限和永恒,就像那位姑娘像一根竹子一样安安分分的生长在山野里。《静虚村记》也是一样,作者为了寻求安静而来到山村,山中的生活虽较城市的生活落后,但村民都居住其中而毫无觉察,他们每天的生活不^是些很平常的事。他们日日耐心地平静地重复着这些琐事,从中感受着生存的快乐。作者体悟了这些,却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借助了月暗示出了这些超越。《空谷箫人》中,明月在作者的理解下映现出一种悠远的境界,竹子融进月亮中,山融进月亮中,我也融进了其中,此时的一切都在瞬间中获得了超越,获得了永恒。《静虚村记》中作者邀听人到月下树影,饮而醉之,听者忘归,我也忘归,彼此享受短时的欢乐等,那是一种“竹临清风”,“水绕窗外”的境界,没有一点俗韵。

结束语:

散文是作者心迹的外露,笔者把他的境界归结为三个阶段: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贾平凹第一个阶段的作品集中于80年代前期,主要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关注,着力表现人与自然和谐、默契的一面,在自然中感悟人生的奥秘与在人生中体味禅思情趣。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80年代中期,贾平凹以《商州三录》为代表,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人生,开始用自己的“心”去看世界。这一时期他的散文创作的主要内涵就是整体地感受生活,深切地感受其错综复杂性和历史必然性,把对外部世界的热情描绘转为对内在人性的冷静禅思,笔端明显由轻松转为沉重。其审美取向也由单纯唯美走向美丑对立,呈现出质朴浑拙的风格。三、“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到了90年代,贾平凹经历了世事沉浮之后,开始把笔墨更多的倾注于现实人生,抒写人生的尴尬与荒诞,描绘世态百相,咳笑唾骂,幽默诙谐,让读者自己去领悟文中百味。他终于拥有了一颗“平常心”。进入不惑之年的贾平凹,真正领悟到了“平常心”的道理,其人生观的主要特征越来越呈现出虚静的特点,作家终于睁开了“第三只眼”,于是看到了自己的本性,解开了生命的束缚,使生命的活力无限释放开来,从而进入自由状态,达到了“见山还是山”的境界。阅读这三个阶段的作品,读者必会对人生有深刻的体会。

参考文献:

[1]孙见喜.《鬼才贾平凹》第二卷,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9月版;

[2]覃召文.《禅月诗魂》,三联书社1995年8月版;

[3]贾平凹.《坐佛》,太白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4]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曾令存.《禅宗意识与贾平凹的散文创作》,嘉应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贾平凹散文篇3

摘要:贾平凹的散文取材广泛,语言简朴、幽默,小说化的写法和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更让他的散文独树一帜。本文就结合其散文,从取材、手法、语言、地域特色等方面入手,来谈谈其散文所表现出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贾平凹;散文;艺术特色

中***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176-01

贾平凹的散文被学者和评论家排在了优秀之列,并且有多篇被选进中学课本。本文就结合其散文,从取材、手法、语言、地域特色等方面入手,来谈谈其散文所表现出的艺术特色。

一、取材自由广泛

贾平凹的散文取材自由广泛。他的散文似乎不拘一格,丑汉、退伍***人、屠夫、石头、树木等统统走进了贾平凹的散文。从反映的内容和笔调去看,大致可以分四类:一是人物篇。一般以粗线条勾画人物为主,如《我的老师》塑造了一个纯真、正义、极富爱心的儿童孙涵泊形象,《米脂婆姨记》则描写了一个对爱情充满憧憬的农村少女形象。二是世相篇。这类散文常常评说人生,针砭时弊,如《病人》借一个病人的口道出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玩牌》则将麻将桌上的众生相刻画得淋漓尽致。三是游记篇。《游寺耳记》给读者展现了一幅“野菊花开花落,云雾忽聚忽散”的山间***画。《入川小记》描绘了四川的山光水色、物产人情,让读者想身临其境去领略一番。四是风情篇。通过描摹地方风俗,记述地方风物,把个人的主观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与大自然构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如《五味巷》通过巷中景、巷中事、巷中人、巷中风俗,展现了古风很浓的长安小巷,这里的人们重人情、讲信用,知足乐观。《静虚村记》则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画卷,“静虚村”是一个偏离市区的地方,显得既原始又古朴,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浸染。

二、小说化写法

贾平凹一直倡导散文写作小说化。他在《散文就是散文――自我告诫之二》中说:“小说家可以以散文的笔调去写小说,为什么你不可以以小说的笔法写散文?”散文与小说的不同点在于重视抒情,而不刻意追求情节的曲折和完整。情节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小说中担负着表现人物性格的重任,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

贾平凹的不少散文在结构上带有明显的小说色彩――情节化。如他的散文《摸鱼捉鳖的人》,开头先写这个“摸鱼捉鳖的人”的相貌丑“眼睛小小的,甚至给人一种错觉:那不是先天生的,是生后他的父母用指甲抠成的”,再写他的捉鳖的动作和言行,这一切都看是平淡无奇,但文中一个细节始终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就是这个“摸鱼捉鳖的人”每天都向河里扔一个酒瓶。在结尾,读者方知道,这个丑人每天向河里扔的是一封求爱信,目的是希望能被游客或者村民看到。求爱信写道:“我能养活你的,我不会打你,你来我们村落户也成,我也可以招过门去,生下孩子姓你的姓也行。我等着你的信。”这篇散文讲究情节的完整和曲折,悬念的设置,这应该算是贾平凹散文写作小说化的一个代表。

贾平凹散文的小说化倾向还体现在典型化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对人物性格进行高度集中、概括和提炼,让读者感到文中的人物面熟,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的写法,让他的散文有了许多类似小说的元素。以《闲人》为例,文中所刻画的“闲人”形象,既带有鲁迅小说中“阿Q”之类的性格特征,但又不完全相同,而是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生活中特有的人物形象:“闲人”潇洒自在,能吃能喝,勇武有力,敢 “为朋友两肋插刀”;“闲人”三教九流,无所不交,没有贵贱老幼之分;“闲人”目无领导、权威,敢与嘲笑一切,甚至把名人签名的纸拿去让别人上厕所用;“闲人”买书“从不读完一本”,然“无所不知”。以简略的笔法,勾画了社会转型期一类人的形象,这类人集社会百态、人间百态于一身,性格特征十分典型。

三、语言简朴、幽默

贾平凹十分重视语言的锤炼。贾平凹的散文语言,不以华丽见长,简朴是他的重要特色。他的散文中,很多处运用了质朴的语言。如 “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那爬得高了”此处用了一个“长了腿”和“爬”字,形象地描写了月亮变化的悄无声息,情境优美,语言平实。

他的散文,还善于用幽默的语言去展现真实的生活,让读者在笑声中去体会散文的美。如《秦腔》中的一段描写“一个说:狗年快完了,你还叫啥哩?一个说:猪年还没到,你便拱开了!”让读者在轻松而平淡的语言中感受到他特有的幽默。再如“一孩子在家做作业,解释‘孔子曰……而已’,遂去问爹:‘而已是什么?’爹下棋输了,一挥手说:‘你娘的脚!’孩子就在作业本上写:‘孔子曰……你娘的脚!’”这段幽默的语言,把一个输棋农民描写的活灵活现。

四、地域特色明显

贾平凹扎根于生他养他的商州大地,吸取现实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养分,尤其是大量方言土语的运用,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他的散文《秦腔》则是典型代表。如“最可贵的是那老辈的秦腔迷,他们没有力气挤在台下,也没有好眼力看清演员,却一溜一排地蹲在戏台两侧的墙根,吸着草烟,慢慢将唱腔品赏”写出了村民对秦腔的钟爱。“吹,拉,弹,奏,翻,打,念,唱”勾勒出秦腔的特点,而“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则点出了秦腔是劳苦农民的精神食粮。

有人说贾平凹的散文像小说,他的散文舒畅自然,柔美质朴,是真正的美文。

参考文献:

[1]范培松.贾平凹散文选集[J].百花文艺出版社,004.

[2]王玉强.时文选粹――秦腔[M].南方出版社,2007.

[3]洪宗礼.语文教师教学用书[J].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4]邓星雨.中国当代散文史[M].山: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

[5]孙见喜.贾平凹平传[J].文艺出版社,1993.

[6]丁帆,杨九俊.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J].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贾平凹散文范文精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贾平凹散文范文精选

学习

请输入关键字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请输入关键字,内容包括请输入关键字李多喜,请输入关键字全集。【摘要题】国别经济

学习

变电电气设备的安装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变电电气设备的安装,内容包括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教程,电气设备安装标准规范。1变电电气设备的安装方法分析

学习

少先队活动案例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少先队活动案例,内容包括少先队案例分析流程,少先队活动说课案例。摘要:少先队活动案例

学习

读书毁了我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读书毁了我,内容包括读书毁了我作者王强介绍,别让读书毁了你全文。为什么我偏偏选择去读某些文字而不是其他文字?或者,为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拒绝某些文字而拥抱另一些文字?这个问题一直纠缠困扰着我。

学习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范文精选

阅读(183)

本文为您介绍人力资源管理案例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人力资源年终总结ppt优秀案例,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精析汇编。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篇1[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要强调亲验性。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教学需要中国文化背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

学习

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内容包括纳米磁性材料的性能优缺点,磁性纳米材料及其应用论文。1磁性纳米材料

学习

我的教师生涯范文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教师生涯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我的教师生涯范文,我的十年教师生涯。我的教师生涯篇1题记:

学习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范文精选

阅读(881)

本文为您介绍公路排水设计规范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公路排水设计规范2017在线阅读,公路排水设计手册范本。公路排水设计规范篇1摘要:为解决由于降水而形成的路面结构内部滞水而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的问题,现在设计中普遍采用增设路面

学习

红楼梦读后感作文1500字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红楼梦读后感作文1500字,内容包括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优秀作文,读后感五年级下册500字红楼梦。以前就想写一些关于红楼湘云的文字,一则因时间仓促,二则笔下无文,所以也就搁下了。近来又重读红楼,实感其中趣味,故写此文,希与古典的

学习

享乐主义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享乐主义,内容包括享乐主义的总结句,享乐主义思想完整版。这是我马哲课的结课论文,分数还是挺高的,今天搬出来晒晒。

学习

《乌鸦喝水》教学反思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乌鸦喝水》教学反思,内容包括乌鸦喝水课后反思简短,一年级乌鸦喝水教学反思。《乌鸦喝水》是一篇童话,讲的是乌鸦想办法喝到水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本课要求学生们1、认识“乌、处、怎、么

学习

学习汉字的几种方法

阅读(29)

文本是汉字精华的重要载体,汉字的学习离不开对文学经典的重视,当然,更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只要我们善于积累,善于思考,通过阅读经典、发现生活等来掌握汉字的精髓,我们在生活中就可以游刃有余地使用汉字,最大化地扩展汉字的张力,体会汉字的无穷

学习

渔港之夜范文精选

阅读(100)

本文为您介绍渔港之夜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渔港之夜作者棺材里的笑声,渔港之夜和父亲拥抱。沙滩篝火晚会策划方案范文

学习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范文精选

阅读(183)

本文为您介绍人力资源管理案例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人力资源年终总结ppt优秀案例,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精析汇编。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篇1[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要强调亲验性。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教学需要中国文化背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

学习

校长的办公室范文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校长的办公室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校长个人简介范文,学校办公室常见公文范文。关键词:学校管理;教师;有效沟通

学习

通知函范文精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通知函范文精选,内容包括通知公函范文3篇,合同解除通知函的范文。通知函篇1【第1篇】个人催款通知书

学习

公交车让座范文精选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公交车让座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公交车让座400字,公交车让座范文。公交车让座篇1排队乘车是一个城市文明素养的体现,礼貌让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是为您带来的公交车礼让座位倡议书,仅供参考!

学习

是我生长的地方范文精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是我生长的地方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我生活的这个地方范文,我生长的地方征文1500字。是我生长的地方篇1我对生我的地方究竟了解多少,为何当我要写它时,却无从下手?那农民生长的地方,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究竟还有多少是我内心最真诚

学习

内部营销方案范文精选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内部营销方案范文精选,内容包括营销活动方案范文100例,民宿营销方案案例范文。内部营销方案篇1一、营销策划的创新

学习

善行日记范文精选

阅读(138)

本文为您介绍善行日记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善行日记300个字,小学生善行日记。善行日记篇1当下,开设“道德银行”的班级越来越多,但我始终坚持,教育应该顺其自然,不要用具体的分值来衡量。因为我知道,使用“道德币”这样的形式进行德育工作有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