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灸法是祖国医学中最传统古老方法之一。在我国传统的灸法中,艾炷灸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艾卷灸法则出现较晚,太乙神针属于药卷灸法的一种。太乙神针法,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文献中就有记载,到了清代,本法在民间广为流传,用来***临床各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在当代,此法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太乙神针;机理研究;临床应用
【中***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70-01
太乙神针,又称为太乙针,是用艾绒和多味药物混和特制的圆柱长条形药艾卷,点燃后在人体一定穴位上熏烫、按灸,或点燃后吹灭乘热垫红布熨灸,是古代诸灸法之一。“太乙”,乃为尊贵之意,似为道家之词。清朝医家高士宗曰:“太乙者,无上至尊,犹之众职环会而为贵人也。”《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帝曰:天符岁会何如?歧伯曰:太乙,天符之会也。”本来是灸法,之所以称为“针”,因其效如神,行似针,它的操作方式很象针法(隔几层红色布)实按在穴位上,***效果神奇,此灸法对于某些顽固疾病取效甚捷,故名之为“神针”。
1 历史源流
中医用太乙神针治病,历史悠久,早在唐代的医书中已有太乙神针***疾病的记载,至清代,在民间甚为盛行,广泛用来***临床各科的常见病和疑难杂症,最早的太乙神针专著是清代康熙年间韩贻丰所撰的《太乙神针心法》。古代医家采用类似太乙神针的***方法还有雷火神针、百发神针、治癖神火针、三气合痹针、阴证散毒针等,***各种寒证、虚证、痛证、瘀证,而以太乙神针的应用最广泛[1]。现代1984年刘洁声出版了《太乙神针灸临证录》,刘氏得师秘传,其药方与周氏《太乙神针》药方与用法也不同。
2 机理研究
太乙神针明确机理目前尚不可考,从古代文献与现代临床研究推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
2.1 药物之性能与艾火的温热刺激相结合
将从唐代至今涉及太乙神针药方的10本书进行了列表统计, 发现自唐至今涉及太乙神针药方的10本书中相同的药物有艾绒、***香、没药、麝香、穿山甲等五味,是太乙神针的君味,有温经散寒、芳香走窜、活血祛瘀、解郁止痛的疗效[2]。古人认为,药物一经燃炙,不数分钟,其药力即由毛孔直达病人体内,发生荣养,吸收、兴奋、镇痛、宣滞,驱风等作用,而足以调整血液之运行,旺盛新陈代谢,促进神经之强固,结成生理之效果[3]。而艾火可祛湿散寒、通经活络、行气活血、调整阴阳、回阳救逆。二者相结合起到***作用。
2.2 机体吸收药物的途径
药性借着热力徐徐透入经络,达其病所,消除疾病,病人自觉舒快,不至于“焦头烂耳”,而“令人彷徨畏惧”,不管是沉疴痼疾,还是五劳七伤皆可用之。[4]亦有人从西医推测,认为药物经皮吸收发挥作用。
近代现代机理认为,太乙神针是利用药物与艾火的热辐射,所产生的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作用于腧穴感受装置,经过外周神经传导刺激信号传入中枢,经过整合作用传出信号,调控机体等,从而调整机体环境,维持机体平衡。太乙神针通过穴位――经脉――脏腑的传导,起到疏风止痛、散寒止痛、除湿止痛,引郁热之气外发止痛,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温经通痹之功效。
3 古代临床应用
太乙神针有回助元阳,回阳固脱,培补元气的作用。亦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温中散寒,消肿散结之功效。[5]可在临床应用于疾病***与保健养身。
3.1 疾病***
就内科而言,适用于各种寒证、虚证、痛证、瘀证,痰证、肿症。其中以虚证、寒症应用最多,实证、热证应用较少,或效果不明显。在外科应用上,可***跌打损伤及疮疡。艾灸的温性与药物的作用相结合,透过肌肤,传达于络,可通经疏络、消肿散结。临床上疮疡已破、恶性肿瘤不宜使用。
3.2 保健养身
艾灸性温,可以壮阳,太乙神针中所载针灸神方可培元固本。再配合保健穴位,三者相结合,故可以防病治病,抗衰老,使之寿命延长。
4 现代临床应用
在当代,太乙神针灸法在***疾病中疗效显著。李章甫善用太乙神针***风湿性关节痛,久病淤血不散;黄叔康用太乙神针***多种痛症;刘国欣用太乙神针法***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取得满意效果[6];王寅用太乙神针***痔术后尿潴留[7];杨清杰等利用针刺、太乙神针配合推拿***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8];耿昊等用太乙神针***肩周炎的临床观察[9]
其次在器具上有创新,新太乙神针将公知的太乙神针药物艾卷置放于螺纹升降管中,螺纹升降管与燃烧罩一端的内螺纹升降帽匹配,燃烧罩的另一端侧壁上开有通气孔,在其端口盖有防护布并用固定套固定,在燃烧罩内安装一余灰网,在燃烧罩外壁上装有手柄,此新型的优点是使用安全性强,热效率高,药力持久,操作灵活,易于掌握,大大提高太乙神针法的实用性。
5 小结
太乙神针法历史悠久,古今众多医家对其认可,但也其不足之处。如太乙神针有浪费布料和时间,夏季药针容易变潮,太乙神针芳香走窜之药较多,药性易挥发,熏灸方法使药力难以发挥最佳作用。但临床实践证明,该方法疗效确切 ,病人乐于接受,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史仲文,胡晓林.中华文化精粹分类辞典•文化精萃分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218
[2] 孙终年.刘学锋.太乙神针[M].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8~53
[3] 张惟善.几希录良方合璧[M].清同治八年春五月重刊
[4] 刘浩生.太乙神针临证录[M].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9
[5] 郭世余.介绍清代范培兰先生所传-太乙神针[J].河北中医,1991,(6):37
[6] 刘国欣.太乙神针法***消化疾病体会[J].医药卫生?中医学1996,(10):56
[7] 王寅.太乙神针***痔术后尿潴留1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2):25
[8] 杨清杰,杨改丽.针刺、太乙神针配合推拿***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45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8,(2):6
[9] 耿昊,杨清华,李志刚.太乙神针***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6,(10):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