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虽短短22个字,却字字珠玑,透出了人生许多感悟和哲理,可谓千古绝唱!历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感叹,他们或从艺术魅力去研究,或从时空概念去研究,更多的是从其***治遭遇去研究,然而总给人言之未尽的感觉。其实当时陈子昂写这首诗,并不仅仅是单一的因素,而是多重感叹的百感交集和愁肠满腹的复杂心情交汇而成。
一、创作背景
陈子昂,24岁中进士,29岁时曾向武则天上谏《答制问事八条》,主张减轻刑罚、任用贤才、劝功赏勇、减轻徭役等,但因“言多直切”不讨武则天喜欢而被罢职。几年后,又因 “逆***”事被牵连下狱。695年出狱后,在洛阳任右拾遗。次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征讨,陈子昂任参谋,然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屡战屡败。陈子昂多次向武攸宜进言均不被纳,又主动请为前锋,武攸宜不但不听,反而将其降为***曹。诗人接连受挫,满腔悲愤,一天登上幽州台,想到燕昭王礼贤下士的故事,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此外,诗人反对齐梁之风、恢复“汉魏风骨”的文学主张,在当时也很少有人响应。当时占文坛统治地位的是“沈宋”以及“文章四友”,他们绝大多数诗篇都是奉和应诏之作,这些作品远离人民,对国家和社会状况极少关心,甚至漠不关心。诗人大声疾呼、力主革新,而应者寥寥,此时登上幽州台,心境不免孤独悲凉,愁肠郁结,感叹万分。
二、多重感慨
1.第一重感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失意感
诗人登上幽州台,想到自己的前途暗淡无光、国家的命运岌岌可危,感叹世道沧桑,心中悲痛万分,以歌当哭:过去的明主早已逝去,只留下一些历史陈迹和佳话供人凭吊追忆。即使今后再有那样的英豪出现,自己也赶不上和他们见面。天地依旧是原来的天地,它们的生命多么悠久!相比之下,人的一生太短暂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来不及实现,雄才大略来不及施展,就将匆匆离开人世。想到这里,怎么能不怆然涕下?
2.第二重感慨――知音难觅、***苍穹的孤悲感
诗人在文坛上的革新运动,无论愤慨也好,大声疾呼也罢,然而与其响应者寥寥无几。“独怆然而涕下”,一个“独”字妙不可言,刹那间万籁俱寂,百川滞流,只有诗人独自饮泣。此时“初唐四杰”早已辞世,而王维、李白、杜甫等巨擘还不曾出生,这种“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滋味,怎么能不使他感到异常孤独?同时,又想到“沈宋”和“文章四友”的***艳颓靡文风、应制取宠媚态,一种突兀的孤寂感如同暴风骤雨,瞬间将诗人置于空旷无依的悠悠苍穹之中。
3.第三重感慨――岁月无情、时不我待的忧生感
纵观中国历史,像诗人这种刚直不阿、率真坦诚、忧国忧民的文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诗人与武周王朝的隔阂,在仕途上的失意惆怅,在文坛上的孤掌难鸣,使他逐渐感叹时光之悠悠流逝、生命之短暂无奈。“前不见古人”,不是前无古人,而是“我”不能见到古人,古人也不可能见到“我”;“后不见来者”,也不是后无来者,而是 “我”等不及见到后人,后人也不可能见到“我”。能见到“我”的和“我”所能见到的,只是这个时代;而偏偏在这个时代,既没有过去那样的英雄,亦没有将来的俊杰。人生苦短,过客匆匆,岁月无情,时不我待!
4.第四重感慨――物我一体、超越有限的时空感
诗人以“天地”为经线,以“古人”和“来者”为纬线,以他那颗独一无二的心灵穿梭时空、超然物外,与“古人”和“来者”进行着无限的交流。这首诗本是登临之作,而全篇没有一个字描写所见所闻。难道诗人没有看到、听到周围的一切吗?不是。想来诗人此刻已穷通古今之变、尽阅人世沧桑,纵临千载,旷视四海,眼前的景物和个人的荣辱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唯有这宇宙、这时空是永恒的!诗人所创造的这种物我一体的意境,让人感到亲临其境,能与读者引起共鸣,因而千古流传。
回头再读这首诗,看诗人那种百感茫茫的复杂心情、那种感时伤怀的忧郁情调、那种俯视旷野的孤高抱负,都从这简短的四句诗中迸发出来。而此中是悲是愤?是爱是恨?是高亢还是跌宕?是狂歌还是痛哭?任由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