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钱学森》读后感
《走近钱学森》读后感(精选6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收集整理的《走近钱学森》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走近钱学森》读后感1
钱学森无疑是当代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科学家之一,在国际科学家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我看来,钱学森也可以归入当代中国的伟人之列。关于他的科学成就,不用我饶舌,绝大部分中国读者都能说上来,因为钱的光辉业绩已经写入了中小学课本,如果说是彪炳史册,也是一点不夸张的,特别是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尤为可贵。
钱学森先生小时候的经历特别引起了我的关注。在这本《走近钱学森》中,我们也可以读到一些钱学森小时候的故事。钱学森出生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他是家中的独子,家境是比较优越的。我曾经去浙二医院后面的钱学森故居参观,这是一个三进的民居,由两个天井相连,还有一个后花园。他的父亲钱均夫,博学多才,母亲章兰娟则心地善良,开朗贤惠。钱学森的父母对钱的影响都是相当正面的,他的父亲是他的第一位老师,而且他的父亲是非常负责任的,在钱学森幼年的知识启蒙里,是父亲首先向他开启人生与智慧之窗。他的母亲章兰娟本是杭州富商之女,从小也是非常聪明内秀、多才多艺、知书达理。她教育儿子有一套独特的方法,总是采取启发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儿子做到心服口服。 钱学森从小就过着有规律的学习生活:每天清晨,准时起床,加强身体锻炼,早饭后背诵唐诗,累了,就让就看一会儿童读物。下午或者画画、或者写毛笔字,每日如此,从不间断。正是父母给钱学森营造了这么好家庭学习和成长环境,这为造就将来的科学大师提供了可能性。钱学森本身也是天资聪颖、悟性极高,记忆力尤其出众,3岁已能够背诵出百首唐诗、宋词及一些启蒙读物,如《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还能心算加、减、乘、除。因此,钱学森小小年纪就有“小神童”的名声。古语有言:三岁看老。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预想到钱学森是一个可造之才,至于如何成才,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钱学森的中小学都是在北京上的,而且上的都是当时的名校。钱学森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给他后来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学习基础。 钱学森晚年曾回忆一生给他深刻影响的17个人,其中第一、二位的是他父母,第三位就是他在北京师大一附小学习时的级主任于士俭老师。于老师对钱学森的影响是广泛求知、写字。六年的北京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钱学森的教育很深,对他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当时的学校分文科和理工科,钱在理工科学习。正课和选修课有大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非欧几何;物理学用美国当时的大学一年级课本;还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工业化学;有些课用英文讲,到了高二要学第二外语,设有德语、法语;伦理学课是由当时的校长林砺儒先生教授。此外,音乐、美术课学校也是重视的,他们的美术老师是国画大师高希舜先生。正如这些优秀的教师教育了青少年的钱学森,让他的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不断地成长。对钱学森深刻影响的17个人中,其中北京师大附中的老师就有7位,可见中学教育对他的影响之深。中学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从这里我们或许也可以得到一点启示,大力重视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我们就可能造成我们将来的科学大师。
《走近钱学森》读后感2
自打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将“立德”、“立功”、“立言”称为“三不朽”以后,它便成为了我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据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够得上“三不朽”的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其中曾国藩还因为在剿灭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杀戮太过,只能算是半个。而在看了叶永烈先生的《走近钱学森》一书之后,我却突然想到,如果要在科学界来一次“三不朽”评选的话,钱学森应该是当仁不让的吧。
先就说立德。他品行很好,不管是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还是回国之后,始终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时常反躬自省,对于自己秘书提出的为人处世的意见也恬然容受;他淡泊名利,谦和大度,把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归于集体。他婚姻和谐,自打1947年和蒋英喜结连理之后,共同走过了62年幸福美满的婚姻历程,两人琴瑟和鸣、夫唱妇随,在美国横遭监禁的5年中不离不弃,相互支持,相濡以沫,成就了一段人间佳话。更重要的,是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在美国十几年却从未交过社保,从未想过加入美国国籍,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便立马放弃美国优渥的工作生活条件,一心归国报效。即使遭到美国移民局、联邦调查局的多重阻挠,甚至以“间谍”罪逮捕入狱,随后判决驱逐其出境又以保密为由不准他离开美国,软禁长达5年,这也不曾稍磨其归国之志——已打包的行李5年里都不曾再打开,装进里面的孩子用的纸尿裤直到归国后打开才送给了自己的朋友。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被誉为知识的宝藏、科学的旗帜同时,更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再来说立功。钱学森是空气动力学家,他归国后,以他非凡的智慧和才华组建班底,带领科研人员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从仿制苏联导弹起步,从无到有逐步建立了新中国的导弹武器家族,让我们这样一个被友邦抛弃、被敌人封锁的落后国家迅速拥有了较为强大的防御能力,以及有限的核威慑力量,使我们从核威胁中***出来,被***称为“火箭王”。更为难得的是,他是一个“战略科学家”,一手规划了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是“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事业的总策划师、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带领我们从近程导弹、发射卫星到洲际导弹、载人航天一步步走来,成为当下的航天大国,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导弹之王”,对此他做出了关键性的、不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也由此加快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古老中国以崭新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不管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而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他所取得的成就无论如何解读都不为过,其意义远胜过获得获得一个什么诺贝尔奖。
最后说立言。作为一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所谓“立言”应该就是他纯粹的科学成就。他一生科研成果无数,并且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上,诸如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思维科学、科学技术体系等研究领域作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他是研究空气动力学的,他与航天工程学的泰斗冯·卡门合作,创立了卡门——钱学森方法,奠定了他在学界的地位。他主持或参与了新中国第一枚导弹,到第一次两弹结合,到第一颗卫星,到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等航空航天和国防科技事业的11项“第一”,是我国航天事业无可争议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他在被美国联邦调查局软禁期间,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自己的记忆完成了《工程控制论》,从而开创了这一新的学科,为推进大型系统工程提供了方法,并在之后将其成功地运用到我国导弹航天发展工作;他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研究,写出了《物理力学讲义》,第一次提出了物理力学的概念。他在系统科学方面,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而在之后他又关注思维科学、人体科学等多个领域,无不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为学界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以致于有人认为他晚年的这些研究对世界科学和技术的贡献完全有可能超越早年在美国的成就和对中国航天的贡献。
钱学森先生一生得到了上层与民间的共同认可,可谓荣宠备至,声誉极高,即便在动荡中也基本没有受到冲击。叶永烈先生这本书是钱学森先生的传记,对于钱老的传奇人生描述得非常详尽,很有趣味性、可读性;与此同时,因为钱老全程参与了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这本书也是一本记录我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艰辛历程的历史著作,极有意义。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过多记录钱老的言行,而没有在思想层面、生活层面进行更加深入的考察和挖掘,以至于只能让我们知道他做了什么,而无法了解到他真实的内心世界,从而探究他为什么这么做。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本了解钱学森先生一生的很好的著作,我相信每一个读过的人应该都会和我一样,对钱老肃然起敬——“三不朽”于他而言,确实是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走近钱学森》读后感3
近期阅读叶永烈先生的《走近钱学森》一书,这是一本关于钱学森的权威传记,也是迄今为止我读到的钱学森的最精彩的'一部传记。540多页的篇幅,让我们对钱学森及其家族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当然,对于钱学森先生,有着说不完的话题。我仅就其受到的教育给我们的启发阐述一下。钱家是名门望族,也是教育之家,这从他们的家学渊源上就可看出。钱家依照“继承家学,永守箴规”八字论辈取名。其中钱学森的祖父钱承镃有两子,“家”字辈,长子钱家润,字泽夫,次子钱家治,字钧夫。钱钧夫,即钱学森的父亲。
钱学森的母亲张兰娟颇有几分数学天赋,心算很快。在钱学森小的时候,她常跟钱学森做心算游戏,从小培养了钱学森的数学爱好。
钱学森父母对钱学森的培养,可以说是不遗余力。钱均夫作为留日归来的学者,给钱学森选择了正确的教育途径:不进私塾,而是接受辛亥***之后建立不久的现代教育。
出身豪门,宽绰的财力,加上父亲作为教育家的指点,钱学森可以说是走过了一条最正规的循序渐进的学习途径:蒙养院-小学-中学-大学-留学-硕士-博士-副教授-教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钱学森每一阶段进入的学校,全是第一流的名牌学校:
初小: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高小:今北京第一实验小学
中学:今北京师范大学附中
大学:国立交通大学
硕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博士: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可以说,钱学森所受的教育是最好的。当然,这一条由一系列名牌学校组成的学习链条,只是客观的条件。应当说,这一学习链条的设计师,便是作为教育家的钱学森的父亲的钱均夫。
就主观条件而言,钱学森天资聪慧,学习刻苦而又认真。
一颗饱满的种子,落在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气候中,茁壮成长为亭亭华盖的大树。优秀的主观条件和优越的客观条件相结合,便打造成名牌科学家钱学森。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钱学森就是这样练就的,这位导弹专家就是在这样扎扎实实的学业基础上腾飞的。
钱学森曾亲笔写下一份珍贵文件,回忆他一生中给予他深刻影响的人,总公共17位:
1、父亲——写文言文
2、母亲——爱花草
3、小学老师——广泛求知,写字
4、中学老师(共七人)分别代表国文、思想***;生物学;绘画、美术、音乐;矿物学;化学;几何;伦理学。
5、大学老师(共两人)分别代表电机工程;热力学
6、预备留美——经验设计
7、留美——冯.卡门
8、归国后——***、***、***。
值得注意的是,除博士生导师冯.卡门外,列入钱学森名单之中的,有小学老师1位,大学老师3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学老师占了7位,足见中学教育给予钱学森影响的深刻。
因此,我们说,钱学森先生的成功,至少他成功的基础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并且,也是可以有所助益的。
《走近钱学森》读后感4
此刻手头的《走近钱学森》无疑又再次引领着我有幸可以欣赏和领略到一位科学家的传奇人生。被***同志称之为“火箭王“的钱学森,他注定着有着不同寻常人的故事。他是中国导弹之父,他更是中国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虽然我以前也看过不少关于科学家钱学森的介绍,但是我在翻看着叶永烈纪实作品之《走近钱学森》更是深深地被触动着。暂且不说这样的一位科学家有着多么传奇的人生故事,我其实更是在翻看这本书册的同时深切地感觉自己是那样生动的,零距离地认识着一名伟大的科学家。有别于以往读到的关于钱学森的介绍,厚厚的集500多页内容的《走近钱学森》则是方方面面地将这位科学家的一生分享给了书外的读者。冲破罗网,钱学森从美国重返中国;华丽家族源远流长的故事;横渡太平洋去美国深造的经历,火箭专家的爱情故事;钱学森工作的纪实;两弹一星,一圆飞天梦想的科学贡献------历历细数他的人生,我觉得书外的读者除了感叹外,更多的是动容和震撼。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真的有太多的故事耐人寻味,激励后人。通篇的阅读中,我尤其喜欢的还是书中***文并茂,结合分享了不少的珍贵历史照片。这让原本文字介绍的事件故事更加地生动淋漓。在全书的尾声,作者还特地配合分享了钱学森的年表以及钱学森著作一览介绍。这也同样地让本书增添了更多的可看性和生动性。方便着读者阅读的同时,更提炼着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精彩人生。尽管钱学森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探索,他的不畏艰难,他的爱国等等精神时刻于书中的字里行间展现无遗,引人深思。
在毫无压力地翻阅着伟大科学家钱学森生平的过程中,我更是不知不觉地感觉自己更进一步深入地了解着这样一位中国的传奇人物。一如本书编者介绍的“天赋奇才异常秉,孜孜不倦,终成一代科学大家;抛开名利枷锁,耿耿忠心,享誉中国导弹之父。“走进伟大科学家的同时,我更觉得本书激励着书外的读者如何为着自己的理想和科学冲刺。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我同样觉得本书值得推荐一读。了解钱学森,更激发着青少年们热爱科学,热爱祖国,向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学习宝贵的人生品格。
《走近钱学森》读后感5
小时候梦想是当科学家,自己也真的读了几年博士,可惜终究不是搞科研的那块材料,趁早转行,也是对国家负责了。但我从不会讳言自己的偶像是袁隆平老先生,而专业内最佩服的是钱学森和郭永怀两位。
大学的专业刚好是飞行器动力工程,其实,我是入学了才知道“三钱”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当时,妥妥认为钱姓人家好牛啊。的确自己那时就是这么无知,毕竟一说造导弹总还是充满神秘感的。
而我们小辈们通常称钱学森为钱老。关于钱老的事迹,众所周知的是美国***海***次长金贝尔通知司法部的一句:“决不能放走钱学森,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钱老的确有这能耐。他在学术上的造诣可能非专业人士不太会懂,我是啃了他的《工程控制论》的几章,经典之作,建议搞工控的都读读。
抛开读专业书来敬仰我们钱老,这本《走近钱学森》,算***唯一授权出版的传记。钱老是反对在生前写传记的,他曾说“人在临终前最好不要写书(传记),免得活着时就开始后悔。”看得多通透。而叶永烈教授1979年与钱老相识,书里所写的经历以及配的***片都是一手资料,在他去世后才出版此书。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讲钱老,合上500多页的书,一声慨叹这才是偶像,学术男神!他的传奇故事比小说要精彩得多。
钱老祖上是丝行大亨,父辈是教育家。而钱老曾经亲笔写过一份珍贵文件,回忆在他的人生中给予他深刻影响的人,总共17位:
钱老年轻时代在美国学习工作了20年,1935年赴美,36年拿到MIT硕士学位(话说MIT也是曾经的梦想之地,每每吐槽咱BIT啥时也能跻身世界前列啊。),加盟“火箭俱乐部”,1939年博士毕业。1944年配到金色证章出入五角大楼办公。以美***上校身份飞赴德国,参与“回形针行动”,在那实现三代空气动力学家的会面。普朗特(空气动力学之父,近代流体力学奠基人)为希特勒,冯·卡门为美国,钱学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造导弹。这些书本上的公式人名,瞬间活起来。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1947年晋升为MIT正教授,终身教授。同时,他结婚了!
除了学术上是神一样的存在,钱老和蒋英的佳偶天成也是佳话一段。钱老作为高冷男神,他的业余爱好是:古典音乐。而蒋英女士刚好是女高音歌唱家。就说上天不会亏待好人。蒋英也说过“我当时认为有学问的人就是好人。”看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的没错吧,搞科研怕什么没有女朋友。当然也要有男神这么帅才行。
男神是用来崇拜的,向偶像学习,更多的是他的精神,他的闪光点总有照亮你前程的一刻。
钱老曾经说过“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很。”和牛顿“站在巨人肩头”的言论一样,谦虚,有让人肃然起敬。
12月11日是钱老的诞辰纪念日。能不能忘记什么双几几,而抽空读读钱老的书呢?
《走近钱学森》读后感6
“你在一个清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是否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失望?不,决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1935年,一位年轻的笕桥机场实习生在《浙***年》写下这一激情飞扬的文字。而这个人,就是“抵得上五个海***陆战师”的钱学森。这,或许也就是钱学森征服宇宙梦想的起点。关于钱学森的传记有很多,但因“钱学森生前坚决拒绝写任何传记,也拒绝采访,所以很多传记是在没有采访过钱学森本人的情况下写的,水分和虚构太多”。
在《走近钱学森》中,著名传记纪实作家叶永烈不仅未回避关于钱学森的种种所谓的“敏感问题”,还尽量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用中肯、如实的文字说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是非曲直,以“清除这些虚构、胡编的污垢”,还原一个真实的钱学森。比如,通过查对、比较钱学森关于“亩产万斤粮”(《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的原文,以及走访关键性当事人,叶永烈不但厘清了“万斤亩”公案的来龙去脉,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和他的家人手持三等舱船票,站在洛杉矶港口,等待上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the Grover Cleveland)。在即将启程的时候,钱学森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不打算回来,我没理由再回来。我已经考虑过很长时间,我准备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中国人民建设一个能令他们活得快乐而有尊严的国家……”当邮轮缓缓地接近香港口岸透过船上的舷窗看见曲折迤逦的海岸线,钱学森由衷地发出了感叹:“我热切地望着窗外,经过二十年漂泊在美国的岁月之后,现在我终于要回到家乡了!”
纵观钱学森的一生,有三大贡献:一是研制“弹”(导弹)、“箭”(火箭)、“星”(人造地球卫星),二是发展载人航天工程,三是系统科学的探索和应用。拂去历史的尘埃,仰望浩瀚的星空,没有钱学森,中国的“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事业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地登上世界舞台。正如其子钱永刚所言,“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个国家,给了航天。”即便如钱学森所说,“这种大事业,一两个人是无法完成的,一切成就归功于***,归功于集体,我恰逢其时,做了应做的事”,然而钱学森所做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
仰望星空,一颗国际编号为3763的小行星——“钱学森星”在苍穹闪耀。哦!不单是仰望,是敬仰,是追思。《走近钱学森》不仅是一部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传记,更是一个天资聪敏的人通过勤奋不懈加之机遇造就,成为一个传奇的故事,是一部鼓舞青年拼搏向上的励志之作。纵观钱学森的一生,他不但“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5个师的兵力……”(丹·金贝尔),还远“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叶永烈认为,钱学森不但出色完成了国家赋予他的任务,“如果没有钱学森这个人,我们国家航天的起步要推迟十年。”
在钱学森看来,自己没有任何理由置身事外。即便从科研一线退下来,他不但仍对中国的载人飞船、探月工程等给予必要的指导,还以独到的研究角度,在系统工程、系统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等诸多领域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其中,他不但提出了开放复杂巨系统概念,还“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理论及其实现形式中给出认识和解决复杂巨系统问题所应遵循的方***和有效途径,并使之成为社会各领域为取得长期和整体最佳效益而采用的科学方法。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也是钱学森最后的心结。“当你走近病榻上的钱学森,你能感受到的是:他虽垂垂老矣,却思维敏捷;他学识渊博,又历尽沧桑;他言简意赅,一张口就讲出人生大道理,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时刻关注着国家和世界大事,却又超凡脱俗,从不谈生活琐事。他想的都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诚如钱学森的秘书、学术助手涂元季所言,“钱学森之问”言之谆谆,意之殷殷。
对于钱学森,他的导师冯·卡门给予很高的评价:“他是一个无可置疑的天才,他的工作大大促进了高速空气动力学和喷气推进科学的发展”,“钱(学森)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的一颗明亮的星。”数十年的科研实践,使钱学森逐步形成了对科学技术的独特理解。钱学森强调,从最初技术科学概念的提出,再到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建立,“现在的科学技术早已不只是自然科学技术的那些东西了,而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从根本上讲只有一个:那就是整个客观世界。而学科的区别,只是人们研究问题的着眼点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钱学森的一生,就如同一部中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史,乃至中国迈向航天科技强国的崛起史。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谈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在《走近钱学森》一书中,叶永烈以翔实的史料揭秘钱学森的传奇人生,尤其是对他归国后研制“两弹一星”以及载人航天事业进行了重点记述,以鼓励“新钱学森们”手持火炬朝着科学的峰顶迅跑。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走近钱学森》读后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