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行走在福建福州、泉州一带的乡间农村,运气好的话,会遇见四五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围座在一起玩着一种牌戏。过去细看一下,这种牌戏不是麻将,不是天九,更不是西洋的扑克,而是一种细长的,分黄、红、白、绿四种颜色的纸牌,而纸牌上边,分别印着将(帅)、士(仕)、象(相)、车(迹、马(?)、包(炮)、卒(兵)等本来应该在象棋上的字眼。不过看着老人家玩,却感觉玩法像是麻将,和真正的的象棋一点关系都没有。
那为何在纸牌上印象棋的棋子名称?
这种纸牌游戏和象棋以及麻将,又有什么关系了?
中国民间各种类游戏种类丰富,传播也相当广泛。其中,就有像闽南福、泉街头这种以传统中国象棋子为牌名的牌戏――四色牌。回想起当年,我奶奶也是擅长于打四色牌,还是她为数不多的娱乐之一。所以,现在看见有人打四色牌,我就会感觉份外的亲切。
四色牌于二十世纪初盛行于闽、台,流传到广东潮州地区,甚至扩展到海外东南亚。四色牌在福建人俗称它叫“纸牌”,台湾称为十胡、四色番,在香港又称为潮州纸牌、打三行。
这种以棋名为牌名的游戏在清朝就开始出现。传说在太平天国期间,清***禁止赌纸牌,于是***营盛行以象棋作牌具的赌戏车轮棋战。光绪元年(1875),福建巡抚王凯泰将在台湾所见写入诗作《台湾杂咏》:“车马分排局阵新,场中热闹往来频……”第一句自注:“赌具仿象棋式。”就表示他见到了一种类似象棋的赌具。
四色牌的设计形状窄长,显长方形,大致高9厘米左右,宽3厘米左右,由黄、红、白、绿四种颜色组成,每种颜色又分为:将士相车马炮卒等七组牌,每组各四张,另有公侯伯男子五张特殊牌,据说,这五张特殊牌是福州的四色牌特有,不过潮州的四色牌也一样有这五张特殊牌。一副合共117张牌。因为打法较为公平透明,能使打牌之人显温文尔雅,视之高雅娱乐,所以也被称之为“君子牌”。
在四色牌中,也有着和麻将差不多的术语 :
胡 “四色”的计分单位为“胡”,赢牌的最小“胡”数为50胡;
车 两张同色的将士相、车马炮为素车,三种不同色的将或卒为肥车,四种不同色的将或卒为长车。在车子上三张以上相同的牌为出车;
清 三种以上不同色的士、相、车、马、炮为清。清必须碰、子、楼或闹才算“胡”;
天地 同色的“将、卒”为天地。天地必须碰、子、楼或闹才能算“胡”;
对 在手中同色牌两张;
圆 为同色牌单张,如同色的将士相、车马炮以及三色以上的卒为一圆;
闲牌 除将以外不成圆不成对的为闲牌;
碰(俗称“步”) 手中对子与另一张同样的牌相遇时就是碰,将、车、卒为肥步,其余为素步;
子 手中三张相同的牌为子,将、车、卒为肥子,其余为素子;
楼 手中子与另一张同样的牌相遇时就是楼(俗称“上楼”或“发子”),将、车、卒为肥楼,其余为素楼;
闹 手中相同的四张牌为“闹”,将、车、卒为肥闹,其余为素闹;
嗲/占 上家打出或底牌叫起与手中相同的别人又不要的牌可以占上,占牌不算“胡”。
关于四色牌,还一直有民谣流传,如台湾客家地区的民谣:“天九四色并麻将,日赌夜赌赌到光。”闽南民谣《包文拯》:“南北二路搬透透,因为十胡跋勿会到。”(意思是清空副牌,主牌就永远赢不了)从民谣上看,当时四色牌的风气还是很盛。不过,四色牌在民间也不全是负面的印象,一个台湾澎湖的民间故事,就说某人收到情书,里面只有红仕、红相两张牌,暗喻“仕相欠君”(闽南语称帅为君),为表达思恋之意。
现在}南地区打四色牌的,都是老人家了,以妇女居多。因为牌轻便、容易携带,娱乐性很强,也很容易学,老人家很爱玩。随着光阴消逝,越来越少人懂得它的玩法,也越来越少能够看到打四色牌的场景。记得小时候常见街边的老婆婆,手里拿着四色牌,细细长长的非常好玩。因为奶奶的缘故,现今我每回偶遇四色牌,皆会感到古旧,显得亲切。如今,它在闽南民间流传并不广泛,每一次我看到它时,内心都会涌现一份温馨与一阵失落。因为,它让我忆起奶奶,忆起儿时,忆起往事。它也让我感知:时光如驹,光阴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