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习动机是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明确学习动机有益于学习者成长和成才;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高度的外部动机会削弱学习者原有的内部动机,因此,教育者应合理使用引发学生外部动机的激励方式,注重发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培养内部动机,从根本上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 学习动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消极影响
一、明确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为了从参与的活动本身获得愉快和满足,是对自己内在需要的一种奖励和报酬,无需外部诱因推动。而外部动机则是由于活动以外的刺激对人们诱发出来的推动力。[1]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当前关注的热点,但是如何使学习者明确当前的学习动机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1.从学习者的角度分析
学习者不明确学习动机是造成厌学、学不好、为应试而学等不良学习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学习者在学习某项内容或从事某项活动之前,首先要明确学习该内容或从事该活动的意义,这样才能在学习中做到不盲从,对所学问题产生***见解,形成自己对该问题的知识建构;其次要及时捕捉与学习该内容或从事该活动相关的应用于现实生活的事物及其存在的意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此外,明确学习动机还有利于发掘个人兴趣所在并对所学知识形成长期记忆。
2.从教育者的角度分析
教育者应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动机,许多类似上大学、找好工作、多赚钱的学习动机都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因此,首先任课教师在课前或教学中应把与该课程相关的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应用及发展前景作尽可能全面的讲解,同时尝试引导学生体验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应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可能带来的乐趣;其次从事思想辅导工作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引导绝不是简单的“努力学习”、“思想进步”和“考高分”,而是使学生明确从事某项活动可能具有的价值和作出某种选择可能实现的不同目标,以及学习某知识可能具有的人生意义,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兴趣所在,明确自身的学习动机。
二、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的消极影响
1.消极影响
20世纪70年代Deci等研究者通过实验证明:外在刺激削弱已存在的内部刺激[2]。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狄西,他认为高度的外部动机会妨碍高度的内部动机。下面便是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的消极影响。
第一,对于感受到学习知识是满足自身求知欲望的学生给予过多精神上的表扬,可能削弱学生的求知欲。因为高度、长时间的表扬使学生将注意力从求知欲转移到表扬上,而求知欲属于内部动机,表扬则是外部动机,无形中内部动机已转化为外部动机。虽然这种强化能使学生取得好成绩并可能持久保持,但是学生对该知识本身的兴趣却被淡化,学生原有的好奇心和创造性也可能因此而被消灭在萌芽之中。[3]
第二,对能引发一定内部动机的学习活动进行金钱或物质奖励,内部动机可能因此而减弱或转化为外部动机,而且这种外部动机会因物质奖励的减少或不增加而降低强度,学生对该活动的原有内部动机也很难恢复。事实上,正常儿童已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可能对某些方面产生兴趣,因此,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下依靠内部动机来发展自身潜力必定会优于家长通过物质奖励使孩子在此方面取得的成绩,而且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用金钱或物质奖励的方式促使学生学习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
第三,家长或教师通过惩罚强化学生学习的激励方式,使学生把规避惩罚的意念发展为学习的外部动机。学生通常因为某些课外兴趣而影响学校功课的“全面”发展,并因此而受到惩罚,导致虽然他们能够做到所谓的“全面”发展,但其实质是以减弱或放弃对原本感兴趣活动的内部动机为代价。与此同时,学生处于规避惩罚所引发的外部动机的驱动作用并不会维持长久。这种简单的强化手段培养出来的多是在各方面发展中表现平常、缺乏个性和创造力的学生。
2.避免外部动机消弱内部动机的建议
布鲁纳强调“应大量降低外在的奖励和惩罚作为学校中学习因素的重要性”。他指出,外部的强化可能使某个特殊行动激发起来,并可能导致它的重复。但是它对学生赖以构成有用的世界模式的长远学习过程并没有裨益。[4]即通过外部强化所形成的行为终要受制于个人内部动机的驱使。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家长应高度关注和发掘子女潜在的天赋和兴趣,这将有助于学生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第二,教育者应适当淡化奖赏的外部控制作用,奖赏只是辅评价;要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奖赏要与学生付出的努力保持一致,否则会使他们感到自卑。第三,教育者要注意惩罚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切忌体罚学生,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教育,矫正学习困难学生的不良习惯。
总之,应充分认识到明确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并注重从小培养这种意识。此外,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和对自信心的培养,除了来自自我价值和成就感需要的满足之外,还有赖于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和情感支持,[5]同时,还应认识到内部动机才是学生努力的根源和激励学生成才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因素,不当的外部动机激发方式反而会阻碍或削弱内部动机的持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美]约翰.P.霍斯顿著、孟继群等译.动机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11.
[2][4]张剑,郭德俊.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
[3]朱晓红.儿童学习动机类型与创造力倾向关系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6).
[5]陈朝晖.谈布鲁纳的内部动机作用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