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口岸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它的开通将重构“泛珠三角”地区的物流、金融等行业的布局,并促进深圳与香港的进一步融合。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脚步一天天临近,令我们激情满怀。深圳,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也已三十而立。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深圳湾海关迎来了建关一周年。
深圳湾口岸是国家重点特大型公路口岸, 2007年7月1日开通,设计日车辆通过能力为5.86万辆次,日旅客流量为6万人次。位于此地的深圳湾海关是国内首个按照“一地两检”查验模式运作的陆路海关。
“一地两检”,通俗地说,就是指深港进出境***机关(海关、边防、卫生检***等)集中于同一地点分别办公***,利用深圳一方场地,建设双方***现场,将原来在深、港两地分别办理通关手续变为一地办理。这样一种口岸通关模式为国内首创。
“一地两检”模式为海关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避免重复查验,最大限度节约人力、物力提供了条件。在“一地两检”的创新模式下,深港海关合作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在通关事务协作、海关查验、海关缉私等多方面与香港海关开展全方位合作;我们设立了深港通关事务协调中心,并于2007年7月10日正式运作;我们通过和香港海关访问交流,举行关长层面会晤,召开深港货运例会,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在海关通关过程中出现的涉及深港两地的问题;我们启动深港两地海关互认共享项目,简化两地海关对进出境货物和车辆验放手续,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查验;我们积极推进扩展互认绿色关锁、共享CCTV***像、互传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检查分析***像等等。我们通过这些举措将服务深港通关的外延由深港海关各自单方服务拓展到深港海关联合服务。
为了更好地把“一地两检”的特殊性转化为把关服务的优势,在“依法行***、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指引下,我们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主动适应”和“便利通关”的工作思路。建立起“量身服务”的机制,将管理的着眼点放在管理好通关相对人,进而管理好相对人进出的货物和物品,最大限度把握把关和服务以及监管和效率的平衡点,铺设现代通关高速路。一方面通过“电子***务窗口”,直接了解企业的需求,解决企业在通关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极大地方便守法企业快速办理各类通关业务。另一方面参照当今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以EDI (电子数据交换)结合互联网技术为支持,构筑统一开放的企业公共信息平台,实现通关信息化,助力诚信企业便捷通关。再就是建立起主动联系高信用企业的“关企联系人制度”,畅通关企交流,提供更为优质的行***服务,如预约审单、预审价格、预审备案、预归类等便利措施,提升服务质量,使海关监管向纵深拓展。此外,我们还建立了与行业协会的联系配合机制,与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签订了《深圳湾海关、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通关合作备忘录》。
深圳湾口岸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往来港澳的车辆从珠三角任何一个城市到达香港的车程均在三小时范围内。凭着口岸功能的进一步发挥,“一地两检”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海关把关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深港西部通道必将加速“泛珠三角”地区的货运、仓储、物流、金融等行业重新布局,推动深圳与香港的进一步融合。
“一地两检”是一首新谱的曲子,我们将在实践中落实好这样的新模式,发挥新口岸优势,创建新海关品牌,推进深港两地经贸合作与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为促进泛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