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宰治的《斜阳》,借用了太田静子的《斜阳日记》,由此曾被批评剽窃《斜阳日记》。太宰治的《斜阳》与太田静子的《斜阳日记》的最大差异究竟在哪里?通过这些差异加深理解太宰治《斜阳》的主题,是本论文的主旨所在。
【关键词】没落贵族 圣经 伺医
【中***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90-01
一、引言
《斜阳》是太宰治文学中一部极具反响的作品。执笔于昭和22年(1947年)2月,同年6月完稿,并于同年7月至10月发表在日本新潮社出版发行、日本文学界历史最悠久的杂志《 新潮》上。《斜阳》的主要人物是最后的没落贵族――母亲,作为“我”来描述的和子以及弟弟直治,另外还有作家上原二郎这四个人物。
《斜阳》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契诃夫《樱桃园》这部剧本。《樱桃园》是契诃夫晚年的一部力作。四幕话剧剧本《樱桃园》(1903~1904)展示了贵族无可避免的没落和由新兴资产阶级所代替的历史过程,同时表现了毅然同过去告别和向往幸福未来的乐观情绪,表现了在大变革时代中除冷冰冰的经济利益外,还有复杂的、多愁善感的、热乎乎的感情世界。柳富子在《「斜について-太宰治のチェホフ受容を中心に-》一文中谈及,太宰治是一边读《樱桃园》,一边勾勒作品《斜阳》的,《斜阳》是通过和子的母亲的形象象征性地勾勒出日本二战战败后的贵族阶级精神世界的衰败景象,从而展示了日本版的《樱桃园》。
然而太宰治在创作《斜阳》时更是借用了太田静子的《斜阳日记》,由此曾被批评为剽窃。太宰治的《斜阳》与太田静子的《斜阳日记》的最大差异究竟在哪里?本文将寻找这些差异,并通过这些差异加深理解太宰治《斜阳》的主题。
二、《斜阳》与《斜阳日记》的不同
笔者通过对《斜阳》与《斜阳日记》的一一对比及整理,发现了两者间的最大差异所在。
1.所描写的时代背景不同
太宰治读过太田静子的《斜阳日记》后,于昭和22年1月,曾经给太田静子一封信,写到:“从你的日记中我得到了启示,我决定写一部长篇小说,一部最值得纪念的美丽的小说。”
《斜阳日记》是太田静子以日记形式完成的,主要记录了战中和战后的生活。
而《斜阳》将时代背景集中放在了战后,而且分为日本无条件投降、女子勤劳奉公、天皇的人间宣言这三个阶段逐步烘托主人公和子的命运的。
没落贵族由于不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动,有的自杀,有的沦为贫困家庭,靠典当生活,很多人从社会的表层淡出消失。但是主人公和子在作为最后的贵妇人而病死的妈妈的离去、带有贵族气质的弟弟直治的自杀后,开始慢慢脱离贵族身份,接近百姓,与百姓之子的作家上原结合,生下了私生儿,由此彻底地完成了从贵族到平民的蜕变。
选择了与古老道德相悖的一种价值观来坚强地活下去,足以证明了太宰治之所以突出描写战后这个大时代背景,目的在于烘托出在亲人纷纷因没落而死的命运中,塑造一个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和子,可以看出作者对战后女性新生的一种鼓舞。
2.村医和伺医的区别
《斜阳日记》中只有村医高木登场,而《斜阳》中出现了两个医生即村医和伺医三宅先生,并通过大量篇幅的语言对照,描写了村医和伺医这两个不同角色。伺医三宅先生用一些「ぞ、「ざ等粗俗的语言,但却是很和善的人;而注重礼节,频繁使用「でございます等敬语的村医,却是对医治母亲的疾病毫无帮助的无用之人。
通过他们的语言特色,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和子喜欢使用粗俗语言的三宅伺医,这与和子的反抗精神是相通的。而因为这一点,却令短篇小说之神的作家志贺直哉深为不满。他指出,读过《斜阳》后,简直令人无语。贵族出身的和子,竟然使用像女仆一样的语言。
太宰治の『斜なんていうのもんだけど、口したな。族の娘が山出しの女中のような言を使うんだ。人が庭で小便をするのなんぞもだった。
3.和子的新生背后的作家上原与《圣经》
《斜阳日记》中并没有出现作家上原的记叙,而在《斜阳》中,作为有家室的同时又是和子弟弟直治的老师出现的。上原经常骄傲地以乡村百姓的儿子而自居,同时又瞧不起贵族的傲慢。和子通过与这位无视古老道德,且过着不道德生活,写着不道德作品而被世人厌恶的上原间成就的恋情,从而获得了新生。
在《斜阳》与太宰治的基督情结的论文中,也写到:细读《斜阳》可以发现,作品在描写战败日本社会的同时,融入了基督教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引用了《圣经》……作品第6章引用的分量最多,且引用部分几乎全部引自《新月圣经》的《马太福音》。
《斜阳》在描写二战战败后的日本社会的同时,融入了《圣经》思想来歌颂女性的***,并结合了《圣经》来塑造人物形象。笔者认为正因为太宰治对《圣经》的独特理解,才会赋予和子真正的新生。
三、《斜阳》的主题
太宰治作品通常被分为战前、战中、战后三部分。战前指的是自昭和8年的「年到昭和12的「HUMAN LSST,战中指的是自昭和13年的「到昭和20的「お伽草子,战后指的是自昭和21年的「パンドラの匣到昭和23的「人失格。
太宰治战前及战中作品多从苦于对人关系及处世关系的被害者角度来出发的,而到了战后则明显站到了攻势的角度,从《斜阳》中主人公和子尊重生命并坚强地活下去的主题思想中,可以看出太宰治独有的战后感觉。
与只记录事件的《斜阳日记》不同,《斜阳》通过和子的视角,重新再现了当时的事件。太宰治通过缜密的描写,不但烘托出贵族的没落,更加通过和子的新生衬托出生命的尊严。
太宰治是日本“无赖派”的代表作家。《斜阳》也是太宰文学的代表作之一。现实中一直过着颓废的生活,最后选择自杀的太宰治一直走着“颓废”的道路,然而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则选择了“上升指向”的意识,可以说这是太宰治送给战后日本女性最好的声援。
参考文献:
[1]「後史大事典1991年3月1日 第1刷行 405
[2]「国文学解と 昭和47年7月号 太宰治の「如是我争 167
[3]外国问题研究 2009年第3期19页 《斜阳》与太宰治的基督情结 蔡超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太宰治的《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