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视书为密友知己,一卷在手便感其乐无穷。自以为爱书就能教书,其实却不然,几年过去还是庸庸碌碌,走进课堂有激情却少一份底蕴;有良好愿望却缺一份成竹在胸,有的只是一声声“上好课难!”的叹息,有的只是稀里糊涂蒙混时日的无奈。而追随新课标,见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综合性教学手段的运用,一种“重阅读,轻讲解”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却似乎更愿意让人把时间花在上课形式翻陈出新的变化上,令人困惑令人缭乱。于是,近期又听到回归“语文味”的呼声,吉春亚老师一句“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让笔者觉得终于又有人来为语文课拨乱反正了。高不可及的新课改又多了一份朴实和平易。同时也促使自己更多地去反思和推敲平时教学中形成的一些观点和困惑,而不是盲目追随。
以围绕语文课中的一个“读”字,记得以前笔者也写过一篇“怎样让学生对课堂朗读情有独钟”的文章。在文中,笔者阐述自己的观点:语文教学要立足于读,真正地读!要开放学生读的时空,能读出形象,读出感受。大有一种高举“读”的大旗呐喊之势。现在看来却又觉得自己对“新课标”表达的“运用多种阅读”的方法理解得并不深刻,也没有弄清阅读的真正内涵。正如窦桂梅老师在《激情和思想》一文中所写到的,我们往往只强调了阅读中的“读”字,只关注读的声音,读的形式,读的技巧。一句话,强调的是学生的嘴巴,没有重视学生的内心。把“阅”字几乎扔掉了。“阅” 就是走进“字、词、句”,用眼看,就是用心想,就是理解、揣摩的过程,只有在“阅”的前提下,才会有血肉丰满的“读”。“读”并不只是表现抑扬顿挫的声音,也有静思默想的“品读”。如果把“阅”、“读”分离,那么学生朗读的技巧掌握了,会重音,会停顿,也许你听来很动人,但他的心灵却依然空无。显然,我们应该思考一个“深入文本内涵的品味之‘读’了”。
一、提炼句式,以说代读――品读入情
案例:《瑞恩的井》
主线是教师结合课文教学穿插的三次说话:
1.了解预习情况后,让学生用“瑞恩、为了、终于”三个词概括课文内容。后又转为不是瑞恩,用“文中其他人、为了、终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句话。
2.交流了第一次读课文的感受后,教师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到语言文字中学习。用“假如是我,换作别人”的方式精读“瑞恩通过做额外家务筹钱”一段,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解读瑞恩。
3.在深入学习课文,了解故事背景和全貌的基础上,老师又引出了崔永元“实话实说”节目,设计一个现场模拟采访活动,让学生为各自选中的角色准备好要讲的话,应对采访和观众提问。
看似简简单单的三次说话训练,其实并不简单。
首先它贯穿了全文的起承作结,似一条若隐若无的线在语言训练中概括理顺全文:引导学生从瑞恩筹钱募捐的形象入手,抽象出瑞恩充满信心,意志坚定,富有爱心、同情心等丰富的精神世界,再作细节的解读,分角色表述自己的情感体会,层层剖析,达到对文本的理解和共鸣,实现对文本解读的深入简出。于是学生在说中充实着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在说中展现出瑞恩筹钱背后宽泛的生活场景,在说中一步步走进瑞恩和他所在的世界,去多角度地理解人物。
其次,这三次“说”每一次都可看作是对学生情感、思维和想象空间的放牧。没有确定的答案,重在学生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与生活的联系。如第一次和第三次“说”,令学生看到富有爱心,受到感染的不仅瑞恩一个,还有老师、妈妈的朋友,以及其他更多的孩子和陌生人。第二次“说”,则要学生结合句式中的说去想象出一个个场景和瑞恩为筹钱而付出努力的细节,如失去玩和看电影的快乐,担起独自一人长时间在家里擦窗户、拖地板的寂寞和辛苦,要承受去雪地捡树枝的寒冷,还有洗碗、浇花、叠被子、捡废铁,更多我们能想到的活儿他也在做。而做这一切完全是为了挣够70元钱,出于自己的爱心、决心和梦想去为非洲儿童打一口井。在这里,“说”即是品读的过程,“说”即是情感内化的过程,“说”即是想象的过程,而这些无疑又在带动人的情感和思想,让学生理解瑞恩的不容易,理解他的决心、信心和执着,理解他的爱心而非同情心。
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提炼句式,给出了结合文本于读中“说”这样一个载体:说大意,说词句,说细节,说感受,有自悟自说、对文而说,也有对人而说,让学生于说中打开了文本的天空!所以笔者想,这样的“说”当是另一种深入文本内涵的品味之“读”。
二、一字开花,随形附神――品读拓展
案例:黄松舟老师执教《荷花》片段。
……
师:你觉得这里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
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说得清楚却是不正常的。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就已经非常了不起。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生:长、钻、伸、露、探、冲……
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生:使劲地长。
生:不停地、着急地长。
生:争先恐后地长出来。
生:兴高采烈地。
生:精神抖擞地长。
师:现在请你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
生:(读)。
师: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放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
出示句式:“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填空写话。
(生写话后交流反馈)。
生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生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生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生4: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 “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
生:起立,摆出自己最喜欢的姿式。(教师诵读第3段。)
全国小语理事长崔峦老师曾经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同时要培植每个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要千方百计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看到自己的进步、能力和潜力,期待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这是学好语文不竭的动力。”而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仅借助一个“冒”字通过“换词”体会荷花长出来时的动态美;通过“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冒”的拓展品读感受荷花的生机美;再通过延伸到组织学生想象写话,进一步提高到展现荷花的人性美。整个教学过程一环紧扣一环,自然地深入,自然地品味,读出了多元,更读出了情趣。
我们知道每一篇课文总不乏一些精彩的语言训练点,像这样抓住一点就能打开一片的教学点如果教师引导得法,就远比面面俱到浅尝辄止中的“看似全面”,更来得朴实和扎实。而在不着痕迹的师生互动中我们看到的是学生思维的广度得到了发散,深度得到了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就能不断积淀语言感知的敏锐性和丰富性,学会品读,学会联想,学会深邃地洞察和感受作品内容。所以,这样的教学也最能涵养人的性情,这样的教学将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三、抓重点词句,丰厚意蕴――品读致深
案例:《***》
……
师:收买不成,威胁不成。接下去,敌人采用了什么手段?
生:“打”。
师:把你找到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生:“敌人从***口里得不到什么,把她打得鲜血直流。”
师:这里有一个词让人触目惊心,你发现了吗?
生:“鲜血直流。”
师:打得“鲜血直流”,想想那该是怎样的打呢?
生:疯狂地打。
生:狠狠地打,用力地打。
生:毫不留情地打。
生:凶恶地打。
师:还有气急败坏地打。我们把它概括成一个词――“毒打”。再读这个句子。
生:(读)
师:每一鞭打下去,都是钻心的痛。但***呢?
生:“***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师: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比作钢铁。
生:不,应该是把***的坚定比作钢铁。
师:人怎么可能是钢铁做的呢?是***的意志像钢铁一样坚定啊!这位同学,你说得真好!用你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生:(读)
(看板书引读)
师:看,面对收买,***――
生:大声回答:“不知道。”
师:面对威胁,***――
生: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师:面对毒打,***――
生: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师:敌人的手段一次比一次恶劣,但***的态度却一次比一次坚定。连起来,这铿锵有力的回答就是回击敌人的武器,我们的朗读也将一次比一次更坚定有力。
生:(读三次回答)
师:于是,气急败坏的敌人终于失去了耐心。就在当天,敌人先铡死被捕的6个民兵,然后又准备杀害***。现在,她要面对的已不仅仅是收买、威胁、毒打,而是死亡。出示句子:***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当***员!”(生读)
师:同学们,记住。这是***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好好理解这个“挺起”。***面对死亡挺起自己的胸膛,还挺起了什么?想想到底是什么支撑她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
生:还挺起了意志和她的决心。
生:对***的忠心。
生:***的精神。
师:让我们记住这英雄的话语。(生读)
出示句子: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的鲜血,英勇地走到铡刀跟前。
师:看,这是最后表现***非凡气概的形象。我们班谁的朗读最好?
生:经学生提议(读)。
师:听出来了?哪几个字读得最有力?
生:“迎”、“踏”、 “走” 。
师:我们也像她一样读一次。
生:(读)
师:想想,在当时和这呼呼的北风一样让人感到凛冽、冰凉的还有什么?
生:铡刀。
生:凶残的敌人。
师:但***没有退缩,勇敢地迎了上去。想想,和***洒下的鲜血一样能激起***更加昂仰的斗志,让她热血沸腾,感受到力量和支撑的还有什么?
生:中国***。
生:和她一样参加***的人。
生:她旁边的老百姓,她的家乡。
师:是的,她脚下感到踏实,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和信念。
师:再想想,不是被敌人推着、拉着,而是自己走到铡刀跟前,这又是一种怎样的走呢?
生:英勇的走。
生:毫不犹豫的走。
生:大胆的走。
师:也是从容镇定的走。把这些感悟和体验送进去,你们会读得更好!
生:(读)
……
这是前不久,笔者参加校内青年教师素质比武时上的一堂参赛课。正如听课老师所一致感受的,笔者把课挖得很深。但这“挖深”也正是笔者自己对自己教学理念的一次尝试和突破!因为想让学生走出泛泛之读,去边感悟边读,边理解其中蕴涵的深意边读,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于是,笔者让学生透过“鲜血直流”去理解感受毒打;通过想想,想想,再想想,去品味“迎、踏、走”而多一层意象丰富,形象饱满的读。为此,有老师提出了“对三年级学生是否太难”的疑问。笔者说:“那能不能这样讲,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一种惯性,如果教师教得浅显,学生的学就会止于浅显;如果老师教得深刻,那学生的学也会趋向于深刻。今天是第一堂课,我去上这样的课,学生也许会觉得吃力,那如果以后我不断用这样的课去强化呢?也许学生就会慢慢适应这位老师这种上课的风格,也慢慢学会这样的深入,这样的学法,这样充满意象地品读。”当然,即使在自己所任教一年级的教学中,笔者也如是验证着:
如教学课文《司马光》,当学到“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一句时,笔者抓住“举起”一词让学生品味。
师:司马光举起石头的同时,还举起了什么?
生:还举起了勇敢。(一开始学生反应不过来,但第一个学生站起来试探着说了并被充分肯定后,其余学生便纷纷有所悟。)
生:还举起了智慧。
生:举起了小朋友的生命!
生:举起了他全身的力量。
同样,学习课文《画家乡》,学到句子“……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学生就能透过“装满”去想象捕鱼人满载的收获、勤劳、汗水、欢乐……就能去明事中理,感文中情,就能去品读中味。而作为一个老师,每每看到学生还那么小,就对语言文字能有这份深入的理解,感受着课中常因此燃起一簇簇思想的火苗,掀起一个个朗读的高潮,就禁不住一阵激动,一阵心中喜悦的波澜。教书至此,笔者方觉得自己有点入了味!
所以说好文章总得去品味,好的语文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把文字推敲。学得好了,每一篇课文都是一杯香浓的奶茶;反之,最好的课文都无疑于一杯清淡的白开水。所以今天再让笔者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已经不会仅仅把“读”的标准定位在学生的声韵之“读”上。而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精心找准语言点,设计教学环节上,让学生走进“深入文本内涵的品味之‘读’中”。让学生体会到读书是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积极的内化和迁移,从中获得有生命的“读写之技”和影响终身的精神之“道”,而不是光让别人觉得好听、动听就够了。
(马飞 浙江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 31240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品读拨情弦 教中始得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