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认识、思考、探索、初步尝试及体会。
关键词: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思考;实践
中国分类号:G642.0
引子-----
对于生活,我们常常有意去培养一种习惯,但对于思维而言,即使一种再好的思维方式,如果成了习惯,都将是灾难。
一、旧话重提
马卡连柯――
教育过程的辩证性要求教师必须对整个的方法体系有充分的注意。方法体系本身永远不应当是死的东西,不应当是凝固的东西,它应当永远变化着,永远发展着,尤其是因为儿童在成长着,进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新阶段,而且我们的国家也在成长着、变化着。
新课程标准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创建了新的课程理念,明确了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二、痛苦的思考
目前,我们的教学现状是:学生的学习只是接受结论,学生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东西。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常常停留在对关键要点的记忆上,他们可以套用所学的概念、原理解决。
在实际生活中面对与课本例题类似的问题,问题的条件、目的都隐含在具体情境中,而且在不同的情境中这些又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没有现成的解决问题的套路,传统教学使学生无法按预定的方式将知识迁移至应当发生迁移的情境中,表现出学生知识和技能迁移能力的僵乏。
纠结的转身
本学期学校30+15教学模式的推进与落实,我们语文租老师们积极响应,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思考和尝试;周玉红老师代表语文组推出了学校第一节30+15转变教学方式的探究课,语文组老师通过外出学习,集体备课探究,课堂初步尝试等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低调的开始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近一个学期的探索实践,给了我们很多的经验与启发:
第一、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就是要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忽视了发现和探究的价值,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也不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深受学生的欢迎。因为这种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可见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来达到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会带来积极的学习效果,反之,则效果不良。可见,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影响深远。因此,转变教学方式,就是要转变传统单一的、被动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调查,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和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合作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如今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成了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学生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互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新课程理念体现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爱语文源于学生对语文产生发自内心的需求与喜爱。在语文课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感情的陶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语文的快乐,学生就一定能爱上语文。
第二、改变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改变教与学方式的第一要著。
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多次的学习,我们学到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我们充分认识到我们在新课标下应该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于是,回到学校,开始了一系列的课堂改变。
首先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预习―交流―展示―点拨―感悟。预习是根据探究目标学生进行准备;交流就是把个人的预习情况与本小组同学分享;展示就是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汇报。
其次是改变了备课的目标和方向:现在的备课追求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学,潜心研读文本,钻研教材是为了选择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探究目标”。这个探究目标要有很强的指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上新课的前几天发放学习目标,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自主探究的课堂模式下,学生围绕预设的探究目标来学习,做到了充分的自主,更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是建立优秀的学习小组:只有建立一个优秀的小组,才能有效地完成老师预设的教学模式。在团队中,领头羊(组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在组队的过程中,每个小组必须有一个关键人物――组长,也是所在小组的中心发言人,组长的任务是安排小组成员任务以及组织本小组交流,并在小组的汇报展示中扮演主持人的角色,他还要在老师下发“探究目标”时布置组员分工预习。我将本班40多个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合理搭配,优劣组合,把上课的程序教给组长,让他们根据老师的要求组织本小组进行一系列的主体性学习。
的确,推开一扇门并不难。我们转变教学方式,推开“转变”这扇门,又何尝不是如此?重要的是勇气啊。歌德说,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失去了全部。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困难多。回望来路,我们,在跌跌撞撞中前行;我们,在坚定不移的转身;我们,也在探索与收获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