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竞争越发激烈,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愈发严峻,一部分大学生无法在工作岗位的竞争上胜出,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难以找到心仪的工作。如何帮助大学生就业、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成为各方牵挂的问题。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基地,各大高校对此负有重要的责任,有必要在学生大学期间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更好就业。
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涵盖了大学生从思考方向到付诸实践的全过程,是大学生综合就业前景、专业能力、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仔细分析考虑后得出的结果,是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设想。
(一)有利于减轻职业压力,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一个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对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岗位有一个充分了解,通过各种信息的查询,大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自己设想的工作岗位,也就对自己即将面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压力有了一个初步估计。例如学生想从事销售行业,那么通过事先了解,学生就会明白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锻炼口才,学习销售技巧,这样大学生在日后真正遇到工作压力时,也不至于惊慌失措,而是可以从容应对。除此之外,事先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降低学生因为一时兴起而做出错误决定、选择自己不愿从事工作的风险,让学生真正找到心仪的工作,这正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所在。
(二)可以调动大学生的奋斗积极性,激励学生自觉增长才干、全面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的完成意味着职业目标的确定,目标是人生的灯塔,能够使学生摆脱迷茫,为学生指引方向。在这个目标的激励下,学生会自觉为其奋斗,更加努力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珍惜时间,脚踏实地,自觉参加社会实践,努力使自己达到理想工作的要求,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一)无法适应企业需要,学生竞争力不足
当下,对于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部分人将矛头指向了企业,认为是企业要求过高,不愿花费时间去培养新人造成的,但这一看法过于片面,作为招聘的双方,就业难更多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在多人竞争同一岗位的情况下,许多大学生无论是在专业能力还是工作经验方面都有些欠缺,表现差强人意,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招聘市场脱颖而出。更为重要的是,许多高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脱离了企业的实际需要,只单纯从学术角度要求学生的成绩,这也就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达到企业的招聘要求,被淘汰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结果。就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而言,为了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招聘符合自身需求的人才并没有错,所以问题的症结仍然在于很多大学生接受的教育与实际相脱节,无法适应企业需要。
(二)毕业生做出的职业生涯规划过于理想化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的缘故,许多毕业生将就业想象得十分美好,从而导致在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时往往倾向于低压力、高收入的工作,例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但这些工作的竞争较一般岗位更为激烈,所以许多毕业生落选,难以就业。除此之外,部分大学生向往稳定的工作,缺乏创新创业的勇气,对于自主创业一般不予考虑,也就缺少了一种就业选择。还有就是一些抗压能力较弱的大学生,因为无法正确应对挫折,导致一两次求职失败后就丧失信心,不敢再作尝试,选择宅在家中,放弃继续求职。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存在缺陷
从部分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来看,难以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存在内在缺陷,只是将这类工作交给一个部门负责,以课堂口授的形式传达职业生涯规划观念,缺乏后续跟进,导致学生不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而草草了事。而且许多高校缺乏配套体系,导致出现学生有疑问不知道怎么解决、不知道从何下手的实践困境。
三、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促进作用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下,多数大学生仅有的工作实践便是大三大四阶段的实习,但实习期短,所以收获的经验并不多,大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也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也就容易导致大学生轻率选择职业,因此凸显出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高校需要借助职业生涯规划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扭转学生之前对就业产生的错误印象。例如部分学生一味追求安逸,不愿走出舒适圈,对找工作积极性不大;还有一部分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频繁变动工作,抱着不行就换的随意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这些都是错误的就业思想,需要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来改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让大学生在对自身主客观条件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职业,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使大学生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加快大学生求职进度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最关键的部分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为经历过求职阶段有着丰富社会实践的人,教师对大学生思想方面的启蒙以及在找工作方面的建议不容忽视。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社会经历给学生相关方面的建议,帮助学生减少迷茫,树立明确的就业目标,从而避免学生没有方向、盲目求职、大海捞针等类似情况的出现,加快学生找到心仪工作的进度。
(三)帮助大学生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做好工作准备
正所谓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许多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一段时间后往往产生不自信、怀疑自己能力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这是因为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对职场抱有美好的幻想,结果真正走向工作时,残酷的现实往往与设想落差很大,所以造成学生受到现实打击后丧失自信的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事先了解到真实的社会现状,对自己可能遭到的困难做好思想上的准备,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同时,只有从根本上打破学生的美好幻想,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危机感,大学生才不会遇到一点小挫折就轻易放弃,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努力增长自身才干,自觉好好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大学生就业还有一个关键作用,那就是提高学生防骗意识,保护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能够明白有付出才有回报的道理,对社会上的一些诈骗陷阱树立警惕心理,避免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误入歧途。
(四)促进大学生成长,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在人才济济的人才招聘市场上,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竞争力并不强,要想使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高校就要在学生毕业前做好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教师会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既包括对职业的详细介绍,也包括在应聘过程中值得注意的细节,例如简历的撰写、面对面试官时的仪态要求、作答语言组织以及如何凸显自己的优势等,这些内容都是教师根据各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是学生寻找工作的指导手册。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学生做好了在求职过程中的细节处理,就更容易给面试官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无形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更容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建议
(一)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效
许多高校已经做出了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践,并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来达到此目的,但是成效甚微,改进建议如下:第一,提高师生重视程度。许多大学生将这些课程当作可有可无的事情,并不过多关注,这很容易导致学生陷入理想化的怪圈,需要学校加强就业形势以及就业指导课程宣传,让学生充分重视起这门课程。第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正值意气风发的年纪,很容易对一种职业感兴趣,又很快失去兴趣,要明白这份工作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只有多去实践。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不耽误学业的前提下尝试多样的兼职工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心仪职业。第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趁早。许多高校在临近毕业时才开设有关课程,但由于毕业季事情众多,学生往往分身乏术,所以建议高校从大一起就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就业的看法,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切实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
(二)加强社会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高校要加强和地方***府的合作。作为权威性和公信力的象征,***府支持设立的公共就业人才指导与服务机构是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大助力,高校要联合该机构搭建起方便大学生咨询就业问题的平台,鼓励学生主动求教。其次,高校可以分配一些资金将社会上专业的人才培训机构引入学校,形成社会人才培训机构和教师的互补效应,丰富学生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高校也可以考虑社会公益力量,如志愿者、公益就业指导组织等,加强与相关公益组织的合作,通过讲座、培训的多样形式最大限度利用社会资源。高校也可以联系已经毕业的学生来传授求职经验,增强说服力,而且也较为容易被学生接受。
(三)建立并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针对部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存在缺陷的问题,相关高校要引起重视,建立并完善该体系,健全配套设施,同时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形式,这就从两个方面对高校提出了要求:在职业生涯教育的质量方面,高校不能放松课堂质量的工作,招聘素质较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就业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特别是应届生进行指导,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掌握水平;在职业生涯教育的形式方面,高校要采用多种方式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例如专家讲座、就业形势宣传、学生互助小组以及往届毕业生交谈会等,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对就业问题的重视,让学生学有所得。这两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补充,齐头并进,高校要将课上理论教学与课下实践引导相结合,缓解学生就业难问题。
(四)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实践出真知,只有真正感受过相互竞争的求职过程,只有在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上实习过,学生才能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才能真正完成自己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企业作为实习平台的作用便充分显现出来。高校要加强同企业的合作,构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争取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职场环境。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分为学生去企业实习和企业派遣优秀员工前往高校进行经验分享两种,前者侧重于学生的体验感,而后者侧重于学生的经验汲取,但二者都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工作岗位的了解,让学生做好工作准备,只有走近岗位,学生才会明白这个社会、这份工作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这会鞭策学生不断朝这个方向努力,促进学生成长。同时,大学生也可以在实习过程中检验自己通往职业目标路径的合理性,从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使之更加贴合实际,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高校在将职业生涯教育引入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遭遇了困境,但许多高校也在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帮助大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加强多方合作,形成社会合力,立足实际需要制订培养方案,将学生培养成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大学生要结合自身实际,在对自身有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既要考虑到个人兴趣,也要符合自身能力情况,努力奋斗,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作者:刘英丽 单位:中原科技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