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是指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 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曾经提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他的这一理论无疑把音乐欣赏置至到了音乐教育中的重要领域上。音乐欣赏活动不仅可以愉悦幼儿情绪,启迪幼儿智慧,发展幼儿思维,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创造热情。
一、多角度切入,让幼儿成为音乐的主人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学科相比,音乐欣赏更具有实际性与参与性的特点,对于幼儿来说,贴近幼儿生活的欣赏素材、有趣的情景与角色、宽松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幼儿真正的成为音乐的主人。
1、从生活中寻找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激发欣赏的兴趣。
“音乐离不开声音,音乐的种种表现手段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客观的依据,在我们周围环境中,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现实生活中都充满着各种音响。” 幼儿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美妙声响的环境之中,他们常常会被周围有趣的声音吸引住,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意识的让幼儿倾听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声音,教师还可以将节奏与声音有效的结合起来,在帮助幼儿掌握基本节奏的同时,初步培养幼儿感受欣赏音乐中节奏的能力。
2、创设形象的情景,实现角色的参与。
音乐欣赏的首要环节就是引导幼儿“进入”情景,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能使幼儿积极、自觉、满怀兴趣的融入到学习中。如,在《色拉兄弟》的欣赏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能深入理解音乐,体会不同音乐所表现的音乐情感,我把音乐与色彩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直观的感受,使他们在理解、表现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能力。
3、营造宽松的氛围,调动欣赏的积极性。
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活动往往受环境、气氛的影响。因此,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目标、内容创设相应的音乐氛围,通过渲染气氛,引起幼儿的共鸣从而调动幼儿的欣赏积极性。如在《赶花会》的欣赏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活动时布置各种各样美丽的花卉,并用欢快的语调告诉孩子:在百花齐放的早晨,一群男孩、女孩赶来了,小鸭子也摇摇摆摆的走来了……。在这样形象生动的氛围中幼儿很快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产生了浓厚的欣赏兴趣。
二、多通道感知,让幼儿全方位参与欣赏
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如听、视、动或唱、念等)可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如仅是听)能更全面、更准确、更有效地把握学习对象。音乐教育心理学也认为:音乐感知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听觉感知活动,而是一种多种感知通道协同活动的感知活动。
1、多媒体手段的渗透,最大限度的做到视听同步。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互相联系起来,彼此渗透,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如:在欣赏歌曲《圣诞快乐》时,教师根据歌词做成多媒体课件并配上不同节奏的声音,让圣诞老人以动态的形式先后跃入画面;此时声音与运动的画面融为一体。每个圣诞老人的出现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意选择、重复、停顿,大大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
2、游戏化的感知,变平淡为创造。
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项活动中。”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模仿、想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同时也习得技能。在音乐活动中渗透游戏,会使他们更快地掌握音乐的技能,学会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如:欣赏《迷路的小花鸭》之前,教师可以创编一个连贯的小故事来阐明标题:“池塘边,柳树下,有一只小花鸭迷路了,她找不到妈妈很着急……”通过教师生动的创编性语言幼儿很快的接受了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三、多元化参与,让幼儿自信的展示自我
音乐是门表现艺术,感受音乐是和表现音乐紧紧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在倾听、感受、体验音乐的同时,加以促进幼儿的丰富想象和大胆表现,这对培养陶冶幼儿的美感和个性大有益处。
1、为幼儿提供表现的舞台,促进个性潜能的开发。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可以积极尝试运用幼儿创造性自主表现的方式,如,在游戏或区域角中为幼儿开辟一块自由表现的舞台,为幼儿播放他们喜欢的音乐,提供一些表演所需的道具,让幼儿在这片舞台上自由自在的表现自己。同时还可以提供制作与绘画材料,帮助幼儿在已有音乐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运用***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促进幼儿个性潜能的开发。
2、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
研究表明“天赋高的孩子有时在社会生活方面表现的极其无能”,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在相互交往、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中理解音乐的内涵,发挥音乐欣赏在教育中的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用动作来开展音乐交往活动。以此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让幼儿发挥想象尽情的表现、交流。互相观赏、评鉴,互相促进、提高。
【作者单位:苏州市三元第二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