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设计范文第1篇
【摘 要】伴随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现代的建筑结构框架建设中,为满足社会需求,就需要对其自身存在的功能进行多方面的要求。针对于此,在进行框架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就应当了解在我国全面城镇化建设中,应当如何应对全面的设施建设,依据已有的结构框架设计形式进行改进。通过大胆灵活的结构设计原则,从而完成在现代建筑的抗震能力以及设施建设上的全面信息建设,并通过改善配套设施的有效性处理,完成对整体信息的全面配合建设。本文以满足现代城镇建设中的建筑要求为根基,从结构框架设计着手分析现代城镇建筑上的合理性建设依据。
【关键字】概念设计;结构荷载设计;抗震;计算;
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在建筑行业的结构设计上,也发生了翻天巨变。结构设计是以转化成经济建设有效途径作为最终目的,且需要建筑结构框架能够满足多方面的要求。由此,进行高水准的设计,需要参照相关部门在城建结构标准的定性分析基础上来进行全面设计。在进行框架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当了解在我国全面城镇化建设中,应当如何应对全面的设施建设,依据已有的结构框架设计形式而进行改进。下面我们从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所依据的原则进行分析讨论。
一、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
首先,合理的结构框架应当是刚柔并济的。在结构的设计上,为了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应当符合现阶段的社会需求理念。在结构的稳定性问题上,“刚”是为了保证建筑在受到强烈震动时,能够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柔”则是在建筑受到震动冲击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缓解冲击时的瞬间冲击力,从而保护建筑不被破坏。如果结构稳定性强度低,那么就不能够更好的抵抗地震等恶劣环境,如果结构稳定性过高,虽然符合了当地的建筑使用标准却造成资金浪费。所以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是为了保证在达到建筑标准的同时,且能够规范资金的投入使用量。
其次,在整体结果满足了框架合理性的同时,应建设多道防线,以保证结构建设的安全有效性。在对结构框架设置进行的全面方位设计中,其安全性都是建立在设计的安全防线问题上的。建筑框架剪力墙的安全系数也应更高,为了保证在大灾难来临前墙体能够持续更长时间的稳定性。同时,在结构设计中考虑到的其他方面,应当以满足实际的社会生存需求为原则。
最后,在满足多道防线防止崩塌的问题前提下,应加强改善对框架体系内的强柱弱梁的问题,注意锚固体系的设计规则,以框架结构内部设计体系来进一步完善来把握好对结构方案的全面设计。
依据以上三点原则进行框架设计,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为根本标准,从大方面设计到局部设计都应当遵守这个原则。
二、框架结构设计中的问题
1.荷载问题
建筑设计人员经常出现荷载考虑不周、计算简***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从而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埋下安全隐患。虽然***结构的荷载是经常被注意到的问题,但是在进行框架的建设中,却经常出现漏载,在进行构建时也较容易产生纰漏,从而导致结构设计建设上出现了不合理。因此不仅要对结构安全和承载能力进行不同程度的精确设计和计算,还需要对建筑结构可能需要承受的各种荷载进行确定并组合。这是进行结构设计的根本,对结构安全起决定作用。
2.强柱弱梁问题
强柱弱梁结构的架设,是从上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建设理念,主要是以结构建设的理念上,不破坏原有梁架结构的基础上,实施局部改良,做到对结构建设的安全防护,从而有效保证整体建设的不倒塌。在这一建设中,是通过其自身柱子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分析,从而实现对以知的弯曲度调整,并依据原本结构的有效建设,缓解瞬间发生冲击的结构设计理念,实现对核心结构的保护。我们在设计上,应减少对原始结构的破坏,实现对整体结构的完整,并在结构的建设上,更加有效的来完成对梁柱结构的保障性建设。
3、设计中应当注重概念设计
在进行结构架设中,地震因素为不确定因素,而不确定因素可导致模型结构产生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结构的框架建设时,应以抗震性作为主要的决定因素,并依照最新的建筑抗震理念来进行全面的把握,以实际使用的抗震形态进行有效的信息结合,对结构分布以及结构延展性的全面布局,力求有效的减少结构的薄弱环节,并在实现结构薄弱环节的合理排布。
三、提高建筑框架设计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在进行现代框架设计的过程中,对其安全性的保障,需要针对以下几点进行全面改善。
1.满足规范要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大量的建筑物出现了频繁的倒塌、裂缝现象。因此,我国制定了相关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对结构设计提出了基本的规范标准。所以,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上应满足最基本的使用规范要求。
2.结构荷载计算准确
荷载是结构计算的最基本资料.计算简***应尽量与实际受力情况一致,应明确计算简***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路径,避免造成结构扭转,平面和立面的里出外进,竖向传力构件阶段等其它不规则,从而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抗震设防目标。具体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在设计前应当考虑到当地的地质环境,进行严密计算,并做出对可能产生问题的应对办法;
(2)经计算验收后,应当针对每一个构建所能承受的负重力进行验证,并依据其最大的承载力来进行使用年限上的有效分析;
(3)在抗震的结构问题上,应吸取汶川、唐山等大型自然地震灾害的教训来进行抗震减震设计,严格的按照我国的地震抗震等级标准来进行结构设计上的建设。
3.解决强柱弱梁问题
在对强柱弱梁的建设问题研究中发现,引发强柱弱梁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涉及到的有假定计算和负弯钢筋问题。因此,在进行梁端负弯矩钢筋的距离问题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以下几点问题进行探析:
(1)已知设计梁端和实际架设梁端位置不统一,易导致负荷弯矩产生较大影响,直接影响到设施建设的安全性;
(2)在梁端结构建设中,因量具差距较大,导致在程序内梁柱建设中不能够贯彻实际的操作运营,梁柱结构出现严重的问题,影响到使用;
(3)在进行梁柱裂缝的验算检测中,由于梁柱结构自身的配比失常,从而在检验时,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检测,加重了工作量;
(4)针对于实际的工程操作,在楼板钢筋的设计上,如果楼板厚,那么其对整体框架结构就会产生较大影响。
在进行建设中,如遇到了以上问题,那么就应当对实际的梁柱结构体系中的实际阶段问题尽心探析。在考虑上述问题时,应根据实际的梁柱结构体系数进行弯矩的放大调整,并以已知量具的改良设计方针来进行梁柱强弱的有效建设实施,并通过对规范要求的全面化改进,从而实现拟对配比的梁端、跨中、总量上的全面建设保障。
4.加强对重概念轻精度的贯彻
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贯彻重概念轻精度的设计理念,并依据结构初期的建设标准来进行方案的拟定和判定。如方案的设计,对于设计的质量,就有很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还需要结合实际的操作规范来进行整体结构的有效计算,从而进一步完成对辅助设计的全面性建设。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主要的设计应用形式。这在头脑上***了人们对空间架构的思索设计的想法,但是在参数的应用上,仍旧需要去伪求真。比如,在进行结构的构造尺度设计中,就应当注意轴压力和钢筋的配比率,通过对配比率的调整,从而设计出一个更加符合规范结构承受力要求的均衡配比。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计算信息的调整,更清晰的完成对工程的有机建设,并通过抗震结构的信息化设计,从而减少了人为失误造成的一系列后果。
在进行建筑施工中,应当遵从设计的理念结构。不能够盲目的照搬计算机信息技术所制作的结构设计,需要从已有的结构设计中,寻找其合理处,结合自己的生产需求应用来展开其全面的结构创设,并依据实际的设计理念进行信息上的判定,从而努力的制造出符合实际使用规格的创新结构框架。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的建筑建设中,只有在设计时就将建筑结构易发生的问题进行有效规避,才能够真正的减少工程施工中出现类似的质量安全隐患问题。针对于此,希望在进行工程构架的设计上,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工程设计标准来进行全面的框架安全性设计,保障设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何炳贵.浅谈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原则和问题[J].科学与财富,2011,(6):123-124.
[2]郭玉阳.试述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与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175.
[3]于桥.建筑框架结构设计原则及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J].山西建筑,2012,38(26):47-48.
[4]张振辉,郑大钊.试论建筑框架结构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
[5]郭明瑞,李亚文.建筑框架结构设计[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5):219.
[6]董忠辉.建筑框架结构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
框架结构设计范文第2篇
【摘要】多层框架结构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本文主要是以广东省深圳市某多层商场框架结构为例,对其框架结构方案的构思和在概念设计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叙述,重点对其结构计算的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多层框架结构;结构设计;计算
一、 框架结构方案构思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设计人员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之前,要先做好一定的工作准备,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要求,综合全面考虑,以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和可行性。一般在进行框架结构方案构思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① 从力学观点看,在民用和公共建筑的平面布局中,应当尽量保证柱网按开间等跨和进深等距(或近似于等距)布置,这样可以相应减少边跨柱距,也可以充分利用连续梁的受力特点以减少结构中的弯矩,可以使各跨梁截面趋于一致,从而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②结构方案还应结合工程地质情况和建筑功能要求综合考虑。 ③ 框架结构的传力路线应简捷明了。一般来说,在相同的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传力路线越短、越直接,结构的工作效能越高,所耗费的建材也就越少。
二、在概念设计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1、关于强柱弱梁节点
由于在当前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对地震的影响因素考虑的都不太周全,使得在地震来临时,建筑物会出现各种问题与故障,这也是当前建筑结构形式中的主要缺陷。这种缺陷和问题是以梁柱节点在设计中存在问题为主要影响形式和影响因素的。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各个梁端和截面进行控制以及对抗弯能力进行处理,这是当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关键,更是决定由强震引起柱端截面屈服后塑性转动能否不超过其塑性转动能力,而且不致形成“层侧移机构”,保证柱不被压溃的关键控制措施。当建筑许可时,尽可能的将柱的截面尺寸设计的大些,并控制柱的轴压比要满足规范要求,以增加延展性。在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时,将柱的设计弯矩按强柱弱梁原则调整放大,加强柱的配筋。框架梁加密区箍筋肢距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
2、关于强剪弱弯措施
强剪弱弯是保证构件延性,防止脆性破坏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为加大各承重构件相对于其抗弯能力的抗剪承载力,使这些部位的结构在遭遇地震的过程中能以足够的保证率不出现脆性剪切失效。对于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梁应注意抗剪验算和构造,使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注意构造措施
对于大跨度柱网的框架结构,在楼梯间处的框架柱因楼梯平台梁与其相连,使得楼梯间处的柱有可能会成为短柱,在设计中要对柱箍筋全长加密。这一点,在设计中容易被忽视,应引起重视。②对框架结构外立面为带形窗时,因设置连续的窗过梁,使外框架柱可能成为短柱,再设计中我们要特别考虑到这点,只有通过这种细节的把握才能进一步完善方案,确保建筑物的寿命和抗灾害能力。
三、结构计算的要点
1、计算简***的处理
在结构计算中,计算简***选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基础梁的处理。一般情况下,基础梁设置在基础高度范围内,作为基础的一部分,此时结构的底层计算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一层楼板顶面的高度。基础梁仅考虑承担上部墙体荷载,构造满足普通梁的要求即可。当按规范要求需设置基础拉梁时,其断面和配筋可按构造设计,截面高度取柱中心距的1/12~1/18,纵向受力钢筋取所连接的柱子的最大轴力设计值的10%作为拉力来计算。但是,当基础埋深过大时,为了减少底层的计算高度和底层的位移,设计者往往在±0.000以下的某个适当位置设置基础拉梁。
2、结构计算参数的选取
2.1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分别为0.1g 和0.15g 两种,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分别为O.2g 和0.3g 两种。计算中应严格注意地震区的划分,选取正确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这一项对地震作用效应的影响极大。
2.2 结构周期折减系数
框架结构由于填充墙的存在,使结构的实际刚度大于计算刚度,计算周期大于实际周期,因此,算出的地震作用效应偏小,使结构偏于不安全,因而对结构的计算周期进行折减是必要的。
2.3 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
多层框架,尤其是活荷载较大时,是否进行活荷的最不利布置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即使选用程序中给定的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也不一定能反映出工程的实际受力情况,有可能造成结构不安全或过于保守。考虑目前的计算机计算速度都比较快,作者建议所有工程都应进行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计算。
3、***基础设计荷载取值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多采用柱下***基础,《抗震规范》(GB50011-2010)第4.2.1 条指出,当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时,不超过8 层且高度在24m 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或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可不必进行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这就是说,在8 度以下地震区,大多数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可不必进行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但这些房屋在基础设计时应考虑风荷载的影响。因此,在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的整体计算分析中,必须输入风荷载,不能因为在地震区高层建筑以外的一般建筑风荷载不起控制作用就不输入。
另一种情况是,在设计***基础时,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外荷载(柱脚内力设计值)只取轴力设计值和弯矩设计值,无剪力设计值,或者甚至只取轴力设计值。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基础设计尺寸偏小,配筋偏少,影响基础本向和上部结构的安全。
4 设计构造方面的问题
4.1 框架节点核芯区箍筋配置应满足要求对于规范中规定的框架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体积配箍率的要求,绝大部分设计人员都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对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6.3.10条规定的“一、二、三级框架节点核芯区配箍特征值分别不宜小于0.12、0.10、0.08 且体积配箍率分别不宜小于0.6%、0.5%,0.4%。”设计中经常被忽视,尤其是柱轴压比不大时,常常不满足要求。这一规定是保证节点核芯区延性的重要构造措施,应严格遵守。
4.2底层框架柱箍筋加密区范围应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规定:“底层柱,柱根处箍筋加密区范围为不小于柱净高的1/3”。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更加合理,但是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仍然需要我们足够的重视,通过对本文的分析,让我们在多层框架结构的设计中,多了一份细心,多了一份了解,为此使得设计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邓贞永. 框架结构设计中几个问题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7)
[2]谢雨君. 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04)
[3]李卓伦. 浅谈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02)
[4]覃敏强. 建筑高层框架结构布置[J]. 大众科技. 2010(05)
[5]何泳超.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11
框架结构设计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主要对建筑框架结构设计进行了相关阐述,并且分析了概念设计,以及设计构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给广大设计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框架结构设计 原则 问题
1、建筑框架结构设计遵循的原则
高层建筑在我国城市建筑中所占比例正在不断增大,建筑结构方面的变化也越来越多,新时代的特征在设计中不断涌现。质量安全与时代创新理念的结合是当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和重点。高层建筑结构在设计中也必须牢牢把握设计的基本原则,使得结果更加合理、规范,具体说来其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一定要抓大放小,保全重要结构
在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有这么一种说法,那就是“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这不禁勾起了人们对这种说法产生疑问,问什么结构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在我们的印象中强柱强梁肯定会比强剪强弯要更加结实,更加安全。但是如果所有的结构构件都强了就不好了,将会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我们知道绝对安全的结构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无论哪种结构体系都不能在任何情况都可抵御各种外界的破坏。每个构件的作用都不同,整个结构体系就是由这众多的构件协调组合而成,并依据其重要性来区分轻重。每个结构构件共同抵抗外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遭遇强大的外界破坏力时,能够保住其中最重要的部件不受损坏或者至少是最后才遭遇摧毁,这就是要做出取舍的时候了。所以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在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之初就先衡量孰轻孰重,哪部分是主要构件,哪部分是次要构件,当强大的破坏力来临时,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次要的构件,在设计中各个部件千万不可平均受力,那样将损失惨重。我们知道在钢框架的结构设计中,如果柱不幸倒塌,梁也不可能存在,而如果梁倒了的话,柱依然可能存在,这也就说明了柱起到的作用要比梁大。所以在建筑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柱免遭摧毁或者至少是最后才遭摧毁,这就要把梁放在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上,使其能够承受大部分外来破坏力,尽可能阻挡对柱的破坏,使损失降至最低。而如果把梁和柱都设计在主要环节上,则有可能使梁和柱遭到同样的破坏。
1.2 一定要刚柔并济,平衡结构体系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一定要遵循刚柔并济的原则,众所周知结构太刚变形能力就差,而结构太柔就会导致太脆。当建筑框架结构要承受强大破坏力在一瞬间来袭时,必然导致结构部件部分受损或者全部损坏。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设计人员设计时一定不能使建筑结构太刚。那么在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是不是越软越好呢,当然不是。结构柔一些是可以削弱外力,但缺点是容易变形缺乏支柱,必然导致全体倾覆。所以在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中,一定要控制好结构设计的刚度,既不能太刚也不宜太柔。这个问题也正是设计人员正在探索并密切关注的问题,现在的规定只是一个笼统的范围,至于谁多谁少,目前尚没有准确定论。
1.3 一定要多道防线,降低结构风险
层层设防能够尽可能的降低结构体系的风险,当突发状况发生的时候,所有抵抗外力的结构都在联合抵抗,同时相互支撑,这就好比一个物体从高处掉下来,如果经过一层层障碍物的阻碍,缓冲其速度,那么当这个物体掉下来时可能就比没有障碍物阻碍的物体或者障碍物少的受损度小很多。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把结构重心全部寄托在单一的构件上,在土建结构中我们知道多肢墙要比单片的墙好,而框架剪力墙要比纯框架好,我们知道鸟巢外形结构的设计,是多道防线设计思路的最好体现。
1.4 一定要使结构合为一体
好的建筑框架结构体系是一个整体的结构,这种结构体系中没有关节,并且能够快速有效的传递并消除外力,尽量减少破坏力度,有了这个原则,我们在设计时就要想办法把各个关节给“打通”,使之畅通无阻。前面我们提到的三个原则(“刚柔相济” “多道防线” “”抓大放小”)实施的基础就是一定使结构浑然一体,也就是说这个原则是前面三个原则的保障。总的来说,设计者要使原本保持平衡和静态的构件组合之后,在受到强烈的外力冲击时还能保持原来的静态,或者相对的静态,这样目的就达到了。
2、从概念设计上应解决的问题
1)“强柱弱梁”节点的控制措施。我们强调的强柱弱梁节点的作用是为了在碰到罕见的大地震时,可以让梁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塑性铰,柱端不屈服,并且还可位于非弹性的状态,节点仍然可以在弹性的状态当中。设计经验告诉我们,在建筑结构许可的情况下,应该要把柱的截面尺寸尽可能做大些,让柱的线刚度要比梁的线刚度之间的比值大于1,柱子的轴压比一定要满足规定的规范。在设计中要充分注意节点构造,尽量让塑性铰要向着梁跨内移。强柱弱梁节点问题的解决是至关重要的。
2)“强剪弱弯”的实施。保证构件延性,防止脆性破坏是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而保障这个环节的主要措施就是“强剪弱弯”的实施。“强剪弱弯”主要是为了在结构部件遭遇强大的罕见地震时,可以保证脆性剪切不会失效。
3、设计构造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3.1 严格控制框架节点核芯区箍筋配置
设计人员应该严格按GB 5001 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规定来控制框架节点核芯区配箍特征值及体积配箍率,这方面很多设计者往往会忽略,特别是不能满足对柱轴压比不大时(这个规定是为了保证节点核芯区延性的重要构造措施)的要求。对于这一点问题设计者以后应该充分考虑到,以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3.2 底层框架柱箍筋加密区的范围不能满足
在设计中,设计人员要留意在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规定:“底层柱,柱根处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应不小于柱净高的1/3”,这是一新增加的规范要求,大多设计者可能都不太了解,以后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个问题的解决。
3.3 框架梁上部纵筋端部水平锚固长度不能满足
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有规定:“框架端节点的地方,一旦框架梁上部纵筋的水平直线段锚固长度不足的时候,应该向下弯曲并且伸到柱的外边,控制好弯折前水平投影的长度一定要等于或者大于0.4L E”,一旦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在400 mm×400 mm以下的时候,框架梁就易出现问题,这就会埋下一个很严重的安全隐患。
对于以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设计者忽视的问题,只要设计者在设计之初能够做好前期准备,重视这些问题,并按照国家规定来设计建筑,那么上述问题也就会随之消失,建筑框架的结构也就会符合标准。
4、结语
文章主要阐述了建筑框架结构设计遵循的原则,从概念设计和构造设计方面分析了框架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与处理措施,从而保证框架结构设计满足规范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建筑设计水平也在逐年提升,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这就要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在遵循原则下有更高层次的水平来满足这些要求。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数量必然会继续上升,但从建筑质量安全的角度来讲还需要引起重视。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要牢牢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结构设计的新规范,做出合理的方案选择,提高实际建筑的安全性能。工程设计人员要不断革新自我的设计意识和理念,用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明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需求,设计出安全、出色,具有优秀品质的高层建筑。
参考文献:
[1] 陈翠荣.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西建筑,2007,33(4):58—59.
[2] 肖燕武.浅谈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J].科技创新导报,2007(35):107.
框架结构设计范文第4篇
摘要:高层建筑主要有四种常见的结构设计,其中以框架结构为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因此框架结构的设计是建筑设计特别是多高层建筑设计的基础部分。因为拥有足够大的强度和良好的延展性以及较强的整体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尤其是地震设防地区的建筑设计。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如何正确地分析研究各个工程的特点,有针对地选用合理的方案,采取理想的结构形式,是每一个工程设计人员都要首当其冲面对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框架结构设计;原则
中***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建筑设计水平也在逐年提升,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这就要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在遵循原则下有更高层次的水平来满足这些要求,当然,这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来进行讨论。文章着重阐述框架结构设计中涉及到的各层结构布置***的技术问题及注意事项,用意是辅助设计者在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参见本文可减少乃至避免常规的漏项、差错等。题目很大,内容很广,难尽其详,并不能把工程中所能遇到的每一种情况都阐述到;也不免错漏和带有个人色彩的论点;拿出来是想肯请专家及业界同仁们给予点评,意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这一广泛课题,以期不断完善我们的专业理论水平。
2、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分类
2.1基本框架结构
所谓基本框架结构,主要是指基构成基本框架的基础、梁、柱、楼板这四种结构,它是高层建筑的基础,起着承重的作用。其中以基础、柱子和梁为框架的最基本的结构,同时也是主要的承重体。以框架结构为基本结构的建筑,其形式灵活,能够形成相对较大的应用空间,处理相对方便,同时具有抗震性和整体性的优势,此外还具备一定的可塑变能力。
2.2框架配合剪力墙
框架配合剪力墙结构就是讲框架和剪力墙这两种下级结构相结合,形成一个结构体系,是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常采用的另外一种结构形式。其中,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担竖向的应力载荷,因为剪力墙的刚度大,能够承担侧向应力载荷,所以水平的应力载荷就靠剪力墙来分担。框架与剪力墙的配合,不但增加了多高层建筑的抗侧力强度,而且减少了框架结构带来的侧向位移的可能。且二者相结合也让层与层之间的变形可能趋向均衡,因此,框架和剪力墙的结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的可建高度。
2.3单纯剪力墙
利用墙体来承受全部的水平应力载荷和竖向应力载荷的建筑体系就是剪力墙结构。刚性明显是剪力墙的主要突出特性,因此剪力墙可以均匀直接地传导力。因其结构的强度和刚性都很高,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延展性,在对抗侧向位移的时候能够有效地控制位移程度。所以,单纯剪力墙的结构在对抗台风、地震等类似的灾害时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其建筑高度相较之下高于前面两种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倒塌性。
2.4简体结构体系
由简体为结构主体的体系就称之为简体体系。有简体结构构成的多高层建筑有着较强的强度和刚度,其明显特征就是简体结构体系中的所有构件都可以合理参与应力载荷的分配,在抗台风、地震等上的能力是四种结构中最强的,而且可以符合大空间、大跨度的需要,被
普遍应用在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上。
3、建筑框架结构设计遵循的原则
3.1一定要刚柔并济,平衡结构体系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一定要遵循刚柔并济的原则,众所周知结构太刚变形能力就差,而结构太柔就会导致太脆。当建筑框架结构要承受强大破坏力在一瞬间来袭时,必然导致结构部件部分受损或者全部损坏。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设计人员设计时一定不能使建筑结构太刚。那么在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是不是越软越好呢,当然不是。结构柔一些是可以削弱外力,但缺点是容易变形缺乏支柱,必然导致全体倾覆。所以在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中,一定要控制好结构设计的刚度,既不能太刚也不宜太柔。这个问题也正是设计人员正在探索并密切关注的问题,现在的规定只是一个笼统的范围,至于谁多谁少,目前尚没有准确定论。
3.2一定要多道防线,降低结构风险
层层设防能够尽可能的降低结构体系的风险,当突发状况发生的时候,所有抵抗外力的结构都在联合抵抗,同时相互支撑,这就好比一个物体从高处掉下来,如果经过一层层障碍物的阻碍,缓冲其速度,那么当这个物体掉下来时可能就比没有障碍物阻碍的物体或者障碍物少的受损度小很多。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把结构重心全部寄托在单一的构件上,在土建结构中我们知道多肢墙要比单片的墙好,而框架剪力墙要比纯框架好,我们知道鸟巢外形结构的设计,是多道防线设计思路的最好体现。
3.3一定要抓大放小,保全重要结构
在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有这么一种说法,那就是“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这不禁勾起了人们对这种说法产生疑问,问什么结构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在我们的印象中强柱强梁肯定会比强剪强弯要更加结实,更加安全。但是如果所有的结构构件都强了就不好了,将会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我们知道绝对安全的结构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无论哪种结构体系都不能在任何情况都可抵御各种外界的破坏。每个构件的作用都不同,整个结构体系就是由这众多的构件协调组合而成,并依据其重要性来区分轻重。每个结构构件共同抵抗外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遭遇强大的外界破坏力时,能够保住其中最重要的部件不受损坏或者至少是最后才遭遇摧毁,这就是要做出取舍的时候了。所以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在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之初就先衡量孰轻孰重,哪部分是主要构件,哪部分是次要构件,当强大的破坏力来临时,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次要的构件,在设计中各个部件千万不可平均受力,那样将损失惨重。我们知道在钢框架的结构设计中,如果柱不幸倒塌,梁也不可能存在,而如果梁倒了的话,柱依然可能存在,这也就说明了柱起到的作用要比梁大。所以在建筑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柱免遭摧毁或者至少是最后才遭摧毁,这就要把梁放在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上,使其能够承受大部分外来破坏力,尽可能阻挡对柱的破坏,使损失降至最低。而如果把梁和柱
都设计在主要环节上,则有可能使梁和柱遭到同样的破坏。
3.4 一定要使结构合为一体
好的建筑框架结构体系是一个整体的结构,这种结构体系中没有关节,并且能够快速有效的传递并消除外力,尽量减少破坏力度,有了这个原则,我们在设计时就要想办法把各个关节给“打通”,使之畅通无阻。前面我们提到的三个原则( “刚柔相济”“多道防线”“抓大放小”) 实施的基础就是一定使结构浑然一体,也就是说这个原则是前面三个原则的保障。总的来说,设计者要使原本保持平衡和静态的构件组合之后,在受到强烈的外力冲击时还能保持原来的静态,或者相对的静态,这样目的就达到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数量必然继续上升,但从建筑质量安全的角度来讲还需要引起重视。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要牢牢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结构设计的新规范,做出合理的方案选择,提高实际建筑的安全性能。工程设计人员要不断革新自我的设计意识和理念,用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明确结构设计的需求,设计出安全,出色,具有优秀品质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陈翠荣.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西建筑,2007,33( 4) : 58-59.
[2]肖燕武.浅谈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J].科技创新导报,2007( 35) : 107.
框架结构设计范文第5篇
摘 要:柱框架结构在进行布置的过程中,呈现出了远比普通矩形结构更高的灵活性,并且能够充分的满足建筑工程之上大部分的共鞥需求,有着极大的发展应用空间。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我国的柱框架结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异型柱设计方法;框架计算
1 概述
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再加上人们生活的不断提升,促使人们对于住宅建筑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建筑的内部结构,传统的矩形框架柱往往会给家具布置以及室内装修带来一定的影响,这方面的缺陷导致人们的结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而要如何才能偶更加合理的对于建筑内部空间面积进行有效利用,就成为了人们对于住宅结构所提出的新要求。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本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切实有效的满足了以上的要求,因此,该结构形式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加以注意。
2 异型框架柱的优点
当梁和柱的连接为铰接时称为铰接框架(排架),梁和柱的连接为刚接时称为刚接框架。现浇的钢筋砼框架一般都是刚接结构,习惯上称为框架结构。梁和柱是框架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竖向力由楼板传给梁再传给柱,水平力是由楼板直接传给柱。梁对柱起着约束作用,使柱在竖向力作用下不致失稳,在水平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较大的侧移。因此在布置框架结构方案时,有两个基本要求:其一,约束性。在框架结构柱的接点处正交方向应有约束,也就是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应有梁与之相连,以保证柱在竖向的稳定性。其二,连续性要求。保证框架柱在竖向的连续性,以及楼板在水平力方向的连续性。
2.1柱本身的平面布置极为灵活,在异形柱结构中的围护墙体,都是使用的非承重轻质个墙体,从某种程序上来说,是允许进行随意穿洞操作的,在有需要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拆除重砌。其结构本身所呈现出的限制性较少,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业主对于大空间建筑的需求。
2.2异性框架结构所的质量要远比矩形框架结构质量药效,因此其自身所具有的抗震性能也式极强的。相同面积之下的异形柱抗弯性、刚性,要远远大于矩形柱,同时异形结构梁本身的净跨度也较小,在梁本身的线条刚度得到提升之后,结构的整体性也就得到了较大的强化,如此以来,也就促使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随着抗侧刚度的提升而得到强化。
2.3在异形框架柱之中的配筋,可以依据要求的不同来进行湿度的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大量的试验数据证明了,箍筋本身的抗剪强度在框架结构之中实际上并没有切实有效的起到作用,板箍筋自身的最大应力作用在结构的核心区域仅仅只是为箍筋的屈服强度提到了提升35%作用的作用。异形柱结构则可以完全依据需求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建筑材料填充到其中,如此以来,便能够促使的资中最大限度的降低,减少各个方面所产生的造价费用。如果说业主还有所需要,那么还能够针对墙体的厚度进行削减,从而提升建筑物所能够的免检,促使经济效益得到极大的提升。
2.4异型柱框架的使用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有效地解决房屋超高、超层问题。比如结构规范中规定,处于7度区的砌体结构不能达到35m的高度,可当我们使用了异型柱结构以后,在7度抗震设防区房屋最大高度是可以达到这个高度的。
2.5隔声、隔热效果优于砌体结构,改善了建筑物的物理特性。
3 异型柱框架的结构设计
3.1结构的布置
异形框架结构在进行布置的过程中,其异形柱的所设置的隔墙交叉点,必须要充分的满足要求。不仅仅要对结构的合理布置进行考虑,还必须要最大限度的确保柱子所分布的均匀性,并且保证良好的改造余地。同时,对于跨度也应当要合理的进行调整,不要在客厅以及主卧室之中进行梁设置。如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客厅和阳台卧室需要进行梁设置,那么可以采取在板内进行暗梁的方式。同时在有阳台的卧室、客厅之中,可以直接向阳台的两侧进行异形柱的翼柱外伸设置。如果说建筑结构的单元强和建筑的刘体检不是出在一个共同的轴线位置之上,那么在对于拒不应力进行解决的过程中,就需要对T、L、Z型柱进行的设置。在一个结构单元之中,要的进行矩形柱设置,只要能够设置都要进行设置。如果说在建筑之上有部分柱子需要进行错位,那么为了避免过多柱体的错位变换而出现薄弱环节的可能性,就需要保证变截面位置能够形成极大的应力集中性,不采取下手上扩的形式来进行,仅仅知识在上层进行收应力处理。为了加强刚度可以把电梯和四周连接成筒,对平面刚度的对称也要注意。刚度分布如果不均匀,在结构计算的时候要考虑因扭转耦联造成的影响。
3.2设计方法
现在异型柱结构设计方面国家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只有天津和广东两个省对其有一定的施工标准可以供设计人员进行参考。在设计过程中不能简单的把异型柱当作矩形柱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因为矩形柱和异型柱的截面形式差异性很大。现阶段国内异型柱截面计算和设计软件有天津大学的钢筋硷异型柱结构配筋计算程序 CRSC、,广东省建院的 SS、SSW 程序和建研院的 TAT、SATWE 程序。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上述仅仅是地方的标准,则还需考虑一下部分:对柱的净高与柱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小于4的异形柱,应沿柱高全高加密箍筋,以减小地震作用下柱剪切脆性破坏的危险性和改善柱的变形性能;位于l形柱角处的纵向受力钢筋为双向共用;因荷载方向角的任意性,在异形柱内折角处也应设置相同直径的受力筋;按肢长与肢宽之比定义异形柱或短肢墙很大程度是为了学术上的便利。但用TAT程序进行结构整体计算时,按异形柱模式可能导致结构刚度下降,应适当增加抗地震力;施工过程中对异形柱及其节点区应加以重视,采用骨料粒径较小的混凝土进行浇筑,以确保施工质量
3.3框架的计算
异型框架比较特殊,在截面对称轴收到作用力时,其挠曲应力在弹性分析时比较小,这时候就相当于承受水平力的偏压构件,还可以按混凝土设计规范和平面假定分析计算。如果框架柱水平作用力较小的时候,仍可以按偏压柱分析计算,此时误差很小。异型柱可以通过面积和刚度相等的原则换算成矩形柱进行整体的分析和计算。水平力作用不是在主轴方向,水平作用力如果很大,那么挠曲应力就不能忽略,就需要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来计算出配筋、内力的位置和大小。对内力和配筋计算时,选择的软件要能计算异型柱。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对于住宅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传统的普通住宅结构形式已经无法充分的满足人们需求,这也就直接促使异形框架柱开始作为一种未来结构体系的新趋势被应用到建筑工程中。但必须要加以重视的是,结构设计人员本身应当要充分的对于异形柱特性加一张我,充分的了解到设计期间的要点,最大限度的保证结构本身的经济性、合理性,持续不断地完善异型柱框架结构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鑫 异型柱康佳结构设计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19)
[2]赵岩松异型柱框架在多层住宅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10)
[3]赵男 黄杨玲 异形柱结构设计的体会[J]四川建筑2009 (S1)
框架结构设计范文第6篇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作为建设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建筑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分析框架结构设计的要点,旨在与同行共同切磋探讨。
关键词:框架结构 结构设计 计算简*** 抗震构造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抗震性能好著称,其主要由梁和柱组成,这种结构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有利于平面布置,是目前主流的建筑结构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建筑结构在设计时如果不加以注意,其后果和影响也比较严重。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作为现行比较常用的实际模式,已经广泛应用在各类建筑中。
1、框架计算简***的确定
没有地下室的多层框架房屋,一般来说基础埋的较深,对于不同的深浅度,要有不同的设计。在基础埋的比较深的时候,为了增加房屋底部的整体性,减小位移有时在±0.000附近设置基础连系梁。将基础连系梁以下的部分看作底层,层高H取基础顶面至连系梁顶面的高度,而把实际建筑的底层作为第二层考虑,层高H取连系梁顶层至一层楼面高度。基础埋深较浅时现浇的框架结构梁柱刚接,计算简***的确定主要是确定底层柱的计算长度。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以下简称《结构规范》)第6.2.20条规定:一般多层房屋中梁柱为刚接的框架结构,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取基础顶面到一层楼盖顶面的高度H,装配式框架取1.25H。对于带地下室的多层框架结构,合理确定上部结构的嵌固位置是一个关键问题。《结构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下简称《抗震规范》),都没有明确地提出具置,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能够满足《抗震规范》第6.1.14条规定的地下室结构或采用箱型基础时,可将地下室顶作为框架上部结构的嵌固位置,在利用PKPM软件进行设计时,楼层总数仅输入地下室以上的实际层数,底层的层高H取实际层高。这样计算出的地震作用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对于不能满足《抗震规范》第6.1.14条规定的地下室结构或者采用筏板式基础时,嵌固位置最好取在基础顶面。此时,利用电算进行楼层组合时,总层数应为实际的楼层数加上地下室的层数。
2、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取值
混凝土保护层在保护钢筋不受锈蚀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保证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对于构件的耐久性和钢筋的受力性能影响比较大。《结构规范》规定,保护层厚度计算应由最外层钢筋开始计算,梁柱保护层计算需考虑由箍筋及构造筋边开始计算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实际工作中设计人员的不重视,常会出现以下问题:1)主梁与次梁交叉处、主梁、次梁和板的钢筋关系处理不明确,造成板负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或构件有效截面高度损失,直接影响到构件的安全性;2)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柱因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根据规范要求,应采取不同的保护层厚度。 因此,设计时应注意:1)正确处理构件内各类钢筋的相互关系,按钢筋的正确位置确定构件内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及构件有效截面高度,并进行构件的截面设计。正确区分同一构件所处的环境条件,区别对待不同环境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地下部分的柱可将其断面加大,满足其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同时保证柱钢筋上下位置的一致性,满足钢筋受力要求。
3、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3.1、梁的设计
设计梁要注意梁度差,当梁度差较小时,两高也要与之相同。如果梁底与窗定的尺寸相差的小,大粱的高度就该与窗顶一致.外部的框架梁尽梁尽量保持外皮与住外皮的一 平。有次梁的时候,尽量使主梁和次梁分开,以免引起主次梁的抗扭。 使抗扭的纵箍筋增加。上梁纵筋的间距在满足抗裂的同时.也要注意 将梁端头的箍筋加密。小面积的梁及框架梁,上下部的纵筋避免支座 搭接。由于挑梁在总负荷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将挑粱变成截面不能够 有效的减轻自重,变截面梁时,其挠度也大于截面梁。如果挑梁的端部有次梁,要注意对其加固。一般情况下。只有当剪承载力不足时,挑梁根部才可以加斜筋。挑梁配筋必须留有空间.而就大梁而言.在梁的下部必须配置受压钢筋来减少挠度。为了保证梁的变形能力,使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能使梁端截面的受压区相对高度满足以下要求:一级框架≤0.25ho;二、三级框架≤0.35ho,同时,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为了保证梁有足够的延性,提高塑性铰区压区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值,并防止在塑性铰区内最终发生斜裂缝破坏,在梁端纵筋屈服范围内加密封闭式箍筋,对提高梁的变形能力十分有效。同时,为了防止压筋过早压曲,应严格遵照《抗震规范》限制箍筋的间距。
3.2、柱的设计
柱的设计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分别是柱截面尺寸、柱纵向钢筋的配置、柱的箍筋。柱的平均剪应力太大,会使柱产生脆性的剪切破坏。平均压应力或轴压比太大会使柱产生混凝土压碎破坏,为了使柱有足够的延性,柱截面尺寸应符合以下要求:柱截面的长边应小于柱净高的1/4;且矩形截面柱,抗震等级为四级或层数不超过2层时,其最小截面尺寸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抗震等级且层数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截面直径,抗震等级为四级或层数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抗震等级且层数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柱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当剪压比保持较低时,可获得较好的延性,为此柱端截面的平均剪应力一般宜小于3N/mm。
为了保证柱有足够的延性,柱的最小配筋率必须满足《抗震规范》要求;纵向钢筋的接头,一级框架应采用焊接接头;二级宜采用焊接接头,而底层柱根应焊接;三级可采用搭接,而底层柱根宜焊接;直径大于32mm的钢筋必须采用焊接。在纵向钢筋连接区段内宜加密箍筋,防止纵向钢筋的压曲,增加粘结度。
在地震力的反复作用下,柱端钢筋保护层往往首先碎落,这时,如无足够的箍筋约束,纵筋就会向外膨曲,柱端破坏。箍筋对柱的核心混凝土起着有效的约束作用,提高配箍率可以显著提高受压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从而有效增加柱的延性。因此设计人员应遵照《抗震规范》对框架柱的箍筋构造要求。
4、结论
总之,以上提出的都是些框架结构设计中出现的易疏忽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好或计算过程中未加考虑便会导致结构不合理,甚至结构不安全。设计人员在精于结构电算分析的同时,更应注意到以上所提到的在设计过程中碰到的类似问题,使施工***的设计更完善,保证结构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宋益斌.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力学问题解析[J].***化工.2010.(01).
[2]叶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J].甘肃科技纵横.2010.(05).
[3]***.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J].价值工程.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