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满脸沧桑的白发老阿依(奶奶),像一尊神圣的雕塑,出现在那曲一户人家昏暗的门口时,那极富韵律地摇动着小转经轮的枯枝般的手,便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在拉卜楞寺人山人海般转“廓拉”的人流里,一位连站立都很困难的中年藏族病妇,在女儿搀扶下,仍然坚持在人流中一步一步挪动着转经;一位双腿残疾的妇女在冰天雪地的和日寺,孤寂地坐在冰冷的地上,用尽全身力气拉动巨大经桶下的牵绳时,让我更感动的是她们眼眸中的安详和幸福……这就是藏地极至虔诚信仰的感召力。奇特的转经,是这种信仰的外化和载体。
凡是去过藏区的人都知道,无论走到哪里,随处都可以看到虔诚转经的人群行色匆匆地在寺院外、在嘛呢石堆和佛塔四周、经幡地、神山下、圣湖旁默然疾走……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个个手摇闪亮的小经轮,一脸虔诚和郑重其事,没有丝毫的懈怠和不恭。遇到节庆和大的佛事活动,更是声势浩大,人山人海,附近几乎所有的藏民都会放下手中哪怕最重要的活计,焚香沐浴,穿戴整齐,赶来朝圣,并用一个甚至几个整日转经,以表对佛的敬仰和崇拜,祈福求吉。据说,无论围绕什么转,转的圈数越多越好,表示把里面的经文读了若干遍,功德无量。
转经轮,是藏区信众进行祈祷的另一种形式。转经轮的多种形式中,最常见、最便捷的莫过于手摇嘛呢小经轮。小经轮是每一个藏人的至爱和护身法宝,里面装着主人所有的祈愿和美丽梦想。它小巧精致,可随身携带,任何时候都可以摇转起来。嘛呢小经轮分大、中、小三种,有金、银、铜制,最小的只有2寸大,上面刻了“六字真言”。小圆桶中有立轴,可灵活转动。轴枢多是用耐磨的蚌壳做成,直到完全磨坏了才更换新的,这时自然也被视为功德圆满了。小经轮平时是不离手的,只要手闲着,小嘛呢经轮就会永远转动不息。在藏区,几乎每个人,都是在嘛呢经轮的不停旋转中走完一生的:在嘛呢经轮的转动中呱呱落地,在嘛呢经轮的转动中度过生活中的每一天,终老时在嘛呢经轮的转动中安详地死去。
另一种转经方式,是转嘛呢经桶。这种经桶大都安装在寺院四周的转经长廊里,数十、成百甚至成千地整齐排列着,下面安装有户枢轴承,一路走过,顺手一拨,一溜经桶便咕噜噜地唱着歌转起来,既好看又神圣。嘛呢经桶多用绸缎、牛羊皮包裹,也有外包铜皮的,现在又有了上彩漆的更好看的经桶。经桶外皮上雕有“六字真言”咒符,桶内装着整部整部的经卷。按藏传佛教的教义,凡转动嘛呢经桶一次,就等于把里面所有经卷通读了一遍。所以,所有寺院无一不设有为信众们提供转经方便的转经长廊,企望功德圆满早日超度的信众们,不论烈日当空,还是风雪交加,只要有空,就要不辞路途遥远跑到寺院里去拜佛和转经桶,虔诚祈祷,这已成为一种藏传佛教信众日常生活中必做的功课。通常,各寺院的转经长廊处,还会有几个更巨大的经桶,此庞然大物,数人合力,才能转动。这种经桶里面装的经卷更多,还有香料、祷告文和符咒等,经桶外面装饰华丽,甚至还装有108只佛灯。据说,转动这样的大经桶,积聚的功德更多。
转“廓拉”,则是一种更庄严神圣的转经形式。一般是围绕整个寺院或者神山、圣湖绕行一周或数周,进行祈祷,尤其是绕神山和圣湖转,更显艰辛和极至虔诚。如的念青唐古拉和冈仁波齐峰、云南与交界处的梅里雪山、青海的阿尼玛卿山以及青海湖、纳木错湖……都是藏区最著名的神山、圣湖,每年都有很多来自远处的信众,背着干粮,带着卧具,不辞辛苦前来围山围湖转“廓拉”,一转就是数日甚至数月。不少极至虔诚的信徒,甚至一起一俯,以叩等身长头重礼表达对神山、圣湖的崇拜,往往留手掌和膝盖上的殷殷鲜血于一路。
转嘛呢堆,也是一种极神圣的转经方式。嘛呢堆,用刻了经文和“六字真言”等符咒的石头堆成,是一种神圣的象征物,在藏区随处可见,尤其在寺院空地、山口要隘、湖岸河边、桥侧、祭祀地等处。嘛呢堆,藏语叫“多崩”,是十万经石的意思。藏传佛教信徒们,每见嘛呢堆都会虔诚地丢放上一颗或大或小的石头,表示念诵了一遍嘛呢堆上所有的经文和咒语,积了新的功德。日久天长,不少嘛呢堆收纳了无数信众的祈祷,变成了高墙和小山,成为更有法力的***腾,倍受敬仰。
此外,藏区还有借风力和水力等自然动力转特制经轮的祈祷形式,这种经轮一般安置在溪流上或是山口处,日夜不停地旋转,表示佛的法力永生不息。
转经,是高原藏传佛教特有的文化形态,也是信众们最实用便捷、最热衷的一种精神践行活动。它的神圣、它的普及,让藏地民众得到了足够的精神慰藉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