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海对公共道路的平衡车用户开始整治,按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在机动车道使用滑行工具的,将按上限处罚款 50 元;而对在非机动车道上使用滑行工具的,一律处罚款 20 元;紧接着,北京地区的交管部门也对平衡车开始实行上路罚款制度,罚款的金额不多,仅为10元,但这也是对平衡车的一种监管;除了北京上海两个地区,内地城市武汉的相关部分也对外了规定,规定表明平衡车不得在三环线区域范围内的道路上行驶,一旦有人违反这项规定,将处以最高50元的罚款。这些主要城市的一系列***策出台,是否会直接影响全国其它地区的平衡车使用和平衡车产品的未来呢?
平衡车的存在理由
平衡车最早进入中国消费市场的时候,引起了较高的关注度,在此前我们也做过全面的专题报道,讲述了平衡车在中国市场的一个大致情况,这个用来作为“解决最后1公里”的接驳工具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
第一类是那些把车停在距离办公室稍远的上班族,可以在停车后踩上平衡车快速抵达办公室;第二类就是如今正火的代驾员,尤其是晚上在各类食店附近,都有大量的代驾员踩着各种各样的平衡车来回等待业务,一单接到代价任务,平衡车将成为他们快速抵达客户现场的重要工具;第三类就是一些小朋友,他们把平衡车作为自己的玩具,在校园里面作为课间休息的一项娱乐项目,或者是在小区玩耍的一项乐事,既锻炼了小朋友的心智,又给他们带来了乐趣。
通过这些不同的用户人群,反应出了平衡车存在的意义和用途,也清晰地呈现了平衡车在国内市场的需求群体,而且各类平衡车的销售渠道不仅限于互联网平台,在各个高个商场之中也不乏有一些平衡车的专柜,总能吸引不少的消费者围观和试玩。要说平衡车存在的理由?我们觉得它的确如同它的使命一样,解决了大多数用户的“最后一公里”,为我们的出行增添了一种全新的方式。
平衡车的安全隐患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平衡车上也如此,而且它的弊端最近被推向了一个很热关注度,在前面我们提到北京、上海、武汉已经开始出台相关规定,开始严惩平衡车上路的行为,这和平衡车本身的安全隐患是离不开的。首先,平衡车属于非机动车,但又不是主流的交通工具,也就是说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它的使用,一旦出现问题,是需要用户自行承担后果的;其次,平衡车的类型有多种,这其中常见的有双轮、单轮、扶手型,操控性最好的就是扶手型,毕竟用双手操控的方式还是最灵活的,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也能快度应对,而没有扶手的单轮和双轮,在前期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尤其是站在平衡车上对于平衡的掌控,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双轮类型一般都是制动活着从平衡车上下来,而单轮必然只有跳车这个唯一的选择,所以安全隐患要明显高于扶手型平衡车;最后,就是所有平衡车的制动性能,此前北京消协对市场上20款平衡车进行了调研,居然有多达19款的平衡车刹车不灵,而且这19台平衡车的制动距离还超过了4m,甚至还有超过9m的,如此看来平衡车面对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难道是“闪躲”?而不是制动?同时,调研的20台平衡车之中还有16台超过了规定的时速(20km/h),有的甚至高达27km/h。如此看来,平衡出除了产品本身尴尬的处境,内在的产品设计也存在很多问题。
平衡车的未来去向
平衡车本身不属于机动车,自然不不符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也就是说平衡车不具备路权,不可以行驶在马路上。如果想要平衡车友好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中,第一个方式就是明文规定它的用途和使用人群,例如在马路上使用人群就仅限于那些代驾人员,而且最好给他们进行一些平衡车相关的考试和平衡车的检车,待人员和平衡车都合格后方可驾驶;除了这些人员,其它消费者如需使用,最好是把平衡车归位旱冰鞋、滑板这类,尽量引导消费者在一些合适的空旷场所玩耍,这样就可以降低公共场所的安全隐患;当然,加强平衡车用户的安全意识也很重要,个大平衡车厂商可以在出售商品时,加强配套护具的推广,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消费者在使用平衡车的危险系统。最近,全国范围内很多城市都在开展针对平衡车的专项整治,一旦发现平衡车上路都会进行相应的处罚,所以还请各位消费者注意平衡车的使用范围,不要在马路上行驶。
写在最后
平衡车虽然属于实物产品,它的面世和一开始的互联网用车一样尴尬,没有合理的监管制度才能促成今日的行业乱想,而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互联网用户这一路走来,至今也步入了正轨和良性的监管制度,我们认为只要行业标准和监管制度出台,任何产品都会走向良性的一面。我们也期待在全国范围内的平衡车整治中,能查处一些不合格的品牌厂商,对这个行业进行一些洗牌,然后随着监管制度的出台,平衡车自然也会走向一个新的方向,这也是广大消费者愿意看到的一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