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 《侍坐章》是一个经典文本,也是一个含蕴丰富的文本。不少语文教师将它当作一个文化读本进行解读,造成偏误。选文中孔子叫弟子谈谈志向,实际上并不想与众弟子真正讨论人生理想话题。他赞成曾悠游自在的闲适生活观,然而喟然叹息中彰显的却是这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在遭遇曾不断的追问时,孔子的回答也顾此失彼。这些隐隐透露出孔子隐秘的内心世界,与其说《侍坐章》反映了孔子的仁礼思想,不如说文本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孔子师徒群像。
关键词: 《侍坐章》 人物神态 传神言语
一
长期以来,《侍坐章》都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经典选文,新版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将其列为选修课文,置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分册,它还是大学古典文学教育及一些文化普及读物的必备篇目。关于《侍坐章》,从与一些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来看,不少教师不知道要教什么,只是疏通文义而已。还有一些教师将曾的回答视为孔子仁礼思想的反应,并将它作为教学的核心。一些教师,甚至一些知名学者,将《侍坐章》为“深入认识孔子形象,理解孔子的仁礼之学”的典型文本[1],或认为“全文突出了儒家以礼乐治国的理想”[2]。然而,它们真的是《侍坐章》的教学核心吗?
要确定《侍坐章》的教学核心,就要充分理解文本。《侍坐章》是孔子师徒五人坐在一起谈人生的故事,由孔子与弟子的对话构成。孤立地理解孔子的每一句话,确实如一些研究者或专家所言,不少考释辨析《侍坐章》的文章做的多是这样的工作。不过,文章的理解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孔子提出“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意即希望弟子们畅所欲言。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立马依次作了回答。孔子的反应先是“哂之”,继之不予回应。孔子的“哂”很重要,“哂”字,《现代汉语词典》将哂笑解释为讥笑。江浦将“夫子哂之”解释为“既不是带褒义的‘微笑’,又不是纯属贬义的‘讥笑’,而是‘微微冷笑一下’,略带贬义指责,又有关怀之意”[3]。接下来是曾的回答,孔子的回应是“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的回答,为一些语文教师和学者确立《侍坐章》为体现了孔子仁礼思想或儒家治国理想的典型文本提供了依据。孤立地看,这没有问题。问题是要理解一个人的话语,或者一个句子的含义,要将其置于具体的言说语境进行考察。一些语文教师和学者只将注意力集中于曾的回答和孔子的“吾与点也”,却很少拓宽视野,忽略了文本的内部语境,这恰恰是理解整个文本最关键的地方之一。曾阐述自己的人生理想之前,是在弹琴,但请注意,在公西华谈毕自己人生理想的时候,曾也已是“鼓瑟希”。读者可以推测,曾一定是一边弹琴,一边在聆听师兄弟们的侃侃而谈并注意夫子的反应的。因此,曾的回答某种程度上是投合了夫子此时关于人生的看法的,但同时也勾起了夫子对于往昔人生的某种感叹。故而,才会有夫子赞同曾的同时,又发出了“喟然”一声叹息。“喟然”是叹气的样子,在人生留有遗憾或目标不能实现的时候使用居多。
如果说仅凭此据就将孔子的“喟然”一声视为孔子人生留有遗憾的感慨还不足以服众的话,子路、冉有等走后曾与夫子的对话就明显可以感受到孔子遭遇曾逼问时的尴尬。子路他们走后,曾留了下来,问夫子子路他们三个人谈得如何。夫子用了一句“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以搪塞。请注意短短的一句话,八个字用了三个肯定语气词“也已矣”,外带一个感叹号,表明夫子很不愿聊这个话题,希望就此打住。但曾并未罢休,而是进一步追问:“夫子何哂由也?”后面孔子的回答最富戏剧性。子路和冉有谈的是治国理***,公西华表明的是自己的谦虚好学。但孔子批评子路的理由是他为国不懂礼仪,批评冉有的是他治国理***的理想追求。最冤的要属公西华,他谦虚地表示要向老师学习,老师却批他最厉害,不仅认为公西华的理想就是治国理***,而且认为没有哪个的理想比他的更大了。注意这里有一个逻辑问题,他们三人,除了批评冉有的理由可以成立,孔子对子路和公西华的批评根本站不住脚,至少批评子路和冉有的理由应该一致,这里明显张冠李戴,孔子批评的标准混乱、不合逻辑。问题摆在那儿。
事实上,在这次座谈中,孔子根本就不想谈人生理想。恰恰因为子路、冉有和公西华的不懂事,触及了孔子一生中最不愿提及的功名隐痛,所以才会招致夫子的“哂之”乃至不予置评,而在赞成曾的人生理想的同时又有深深的感叹。从孔子的人生经历及他在鲁国从***的种种来看,子路和冉有是深得孔子“真传”的,曾不是不懂老师心理,只不过表现得比较“聪明”,投老师所“好”而已,所以孔子的“吾与点也”是要打几个问号的。从文末孔子的答非所问,回到中间的“哂之”和“喟然”,再回到前面的“居则曰:不吾知也。”其中贯穿着孔子鲜明的情绪主线,至少可以看出孔子心里并不十分释然。尽管没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此次座谈的确切时间,但认为它发生在孔子出游列国回鲁之后,即公元前484年,仍是一个普遍被接受的看法,而此时的孔子已经68岁了。在听弟子们谈及人生理想时,已处人生暮年的孔子反应还这么大,可以想见它给予孔子的心理影响是多么深巨,也可以想见曾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悠游散淡的人生理想事实上并非孔子的人生追求。因此,将《侍坐章》教学内容定格在体现了“孔子的仁礼之学”缺乏充分的依据。那么,《侍坐章》究竟应该教什么呢?
二
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有两个主要依据,一是文本本身,二是文本所处教材位置。既然排除了将仁礼思想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就必须寻找文本蕴含的其他可能。回到文本,稍加留意即会发现,《侍坐章》并非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文章或者文学作品,而是松散的师生谈话,它充分体现了谈话人的人生追求、个性特征。因而,从这个方面入手寻找突破点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备课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一切有用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侍坐章》被编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分册第六单元,该单元标题为“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提供了从“感受它的生活气息;感受其中的生活情趣;欣赏它的摆脱拘束,务去陈言”三个方面入手的欣赏路径。实事求是地看,《侍坐章》蕴含上述三个特征。因此,它的主要教学内容,或者学生可以自主探究的主要方向就基本清晰了: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准确传神的语言特征、多姿多彩的人物性格。再深入一点,还有解读此文的基本方法。
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是《侍坐章》教学的首要重点。《侍坐章》不是文学作品,却具有小说典型的三个基本要素。师生聚谈,体现的是宽松的氛围;各言其志,彰显了人物鲜明的个性风格;师生应答得波澜起伏,吻合了小说起伏跌宕的情节结构要求。多姿多彩的人物性格,是《侍坐章》呈现给读者的最直接的印象,子路的坦率、冉有的单纯、公西华的稚嫩跃然纸上。曾和孔子,分析起来要复杂一些,却并不十分困难。曾的弹琴、故作谦虚、投老师所好的回答,以及后来留下来“逼”孔子谈对子路等理想的看法,凸显的是一个颇具城府甚至有点刁滑的人物形象。孔子表面淡然,实则忌讳,给予了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从这些各具特征的形象入手,把握人物塑造的基本方法,就水到渠成了。总括起来,主要有两个,一是语言,二是神态,两者相互结合,铸就了栩栩如生、个性迥异又非常鲜明的师生群像。
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准确传神的语言。勾画人物性格言不在多,鲁迅就善于通过白描手法传神地勾勒人物,他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4]《侍坐章》语言简洁,准确、传神,它没有画眼睛,勾勒的是人物的神态。一个“率尔”就活脱脱地为我们贡献了一个直率性子的子路,冉有和公西华连简洁的勾勒都不用,直接将他们的形象蕴含于自身的言说中,通过言语的表达直接呈现给读者。曾则结合动作和语言,他的“鼓”、“舍”、“对”连贯有序又缓缓而出,似在弹琴又似在聆听,一个有别于子路们的“老成”形象脱颖而出。稍后与孔子独处时,文本用了动词“后”和“何……也?”疑问句式,传达了曾细心、刨根究底、“洞幽烛微”的人格形象,但他面对的是不愿实说的老师,曾难免不给人几分刁滑甚至不够厚道的印象。主要人物孔子,除了语言、神态外,还要结合语气才能更好地理解。那些语气词和语调符号“也”、“叹”、“已”、“矣”和“!”与“?”,将孔子内心隐痛与外在洒脱的双面形象跃然纸上。无论辨析语句、分析人物形象还是解读文本主题,都不能孤立地就单个句子或者局部描写进行分析,而要结合上下文,整个文本的内在逻辑乃至文本的外部语境,才有可能做到准确而周详。
再一个需要关注的是,通过抓关键词解读文本。《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选修课的教学要求应该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地阅读与探究。通过筛选关键信息理解文本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侍坐章》就是理想的范本。《侍坐章》属于选修课文,也是一篇浅显的师生对话,教学内容鲜明、集中,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文本中的师生五人,个性分明,而彰显他们个性的不外乎他们的语言与神态。因而,通过语言把握文本就成为学生进行探索的题中应有之义,也能够借此培养学生通过寻找关键词解读文本的基本能力。孔子是主要人物,也是关键人物,从孔子的语言与神态入手最简捷有效。所以,“喟然”是破解整个文本之关键密码,梳理孔子情绪与心理的枢纽,再辅以“哂”,一“喟”一“哂”,孔子心理全出。
《侍坐章》确实体现了孔子一贯的教育方式,似乎没有脱离其日常的教学所指,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一定是此文本的教学内容。确定一篇n文的教学内容既需要结合教材编排意***,又需要细读文本,确保文本理解的正确。对于谈话类文本,不能只是看某个人说了什么,而要看他的态度,看他背后的心理动机。心口一致不难,保持容色一致就难了,正是从这个“色”,而不是“言”入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侍坐章》,从而确定比较贴切的教学内容,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郭惠榕.《侍坐》的文本价值摭谈[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06).
[2]曲宗瑜,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千题解[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5:29.
[3]江浦.“夫子哂之”小议[J].齐鲁学刊,1986(04).
[4]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电子版)[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本文为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XJG-15-14-21)和赣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侍坐章》一文应该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