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生活既是各种道德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也是道德践行的土壤,回归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只有构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智慧成长、人格成长的生活化课堂,才能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德育舞台上享受具体、丰富的道德训练,发展道德智慧,内化道德行为。
一、营造和谐生活氛围,激发兴奋点
生活化的课堂拒绝虚假的情感,需要师生在共同体验中实现真正的情感交融。人只有在平等、民主、和谐的人际氛围中才会放松心情,激起自主学习的兴奋点,才会说真话,吐真言,才会乐于探究,敢于实践。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品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生活实际最佳结合。
为此,教师要转变现教学观念,以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的身份亲近学生;要善于把品德教育自然、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历,以学生自己的真实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影响、感染学生,引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发他们交流的欲望,同时享受体验的快乐,并最终在平等真诚的沟通交流中形成共识,进行道德自主构建。
在此基础上创设学生“想说、敢说、愿说”的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如自由组合式的合作、漫谈式的师生对话、全员参与的积极评价等,建立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诚沟通的平台,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一起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而提高品德课的实效性,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例如教学《客人来了》一课,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接待客人的经验切入和展开,让学生自主选择伙伴表演招待客人,让学生在自主活动、自主评价中愉悦地去感受、去体会、去思考接待客人应有的礼貌以及应对陌生人敲门的策略。还可以除了安排个别学生的上台表演,更要安排并关注小组内的合作表演,因为这种常态下让每位学生参与的表演更接近学生的生活,也更容易暴露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有助于教师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同时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使品德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二、了解已有生活经验,寻找链接点
生活化的课堂应该是常态化的课堂。品德课堂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因为这些生活经验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性,所以对他们的影响是深刻的。品德教材在内容上关注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教学提供了线索和空间,教师要会从教材描述的生活片段中选取链接生活的点,注意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教师首先应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中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加工,在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让学生感受品德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入真实的生活世界,进行有意义的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和反思。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调查、采访、交流等活动,激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虽然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课堂正好为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提供了一个交流、感悟、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体验和提升,在回归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实践、拓展、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创造和享受更美好的生活,从而增强学生道德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
三、关注当前生活需要,确定沟通点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自己的生活才是对他们有意义的,品德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关注和实践“当下的、即刻的、正在进行的生活”, 在教材内容与学生当前正在进行的生活之间建立一种“意义牵涉”、“利益关联”,关注学生当前的生活需要,确定有意义、有价值的沟通点,才会成为有效的教学。
在品德教学中,学生不应该只是生活的旁观者、评论者、模仿者,而更应对自己正在进行的真实生活进行观察、思考、反省、体验。为此,教师在课前了解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发现学生生活中值得关注的,急需解决的一些焦点问题,确定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沟通点,在开放的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进行道德的体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最终建立一种关注生活,认识生活的态度。例如教学《媒体连着我和你》这一课,“上网”是一个学生都感兴趣的焦点话题,可是由于视力下降、影响学习等原因,家长往往持反对态度,学生对此也感到非常苦恼。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自由辩论、请教老师、现场沟通等形式不仅让学生了解上网可以拓宽儿童的认识范围,增长知识,只要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自我调节,注意正确的上网卫生常识,合理地安排时间,是能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的。除了抓住焦点,还要抓住热点。
再如教学《身边的英雄》一课,当地一名高中学生和歹徒斗智斗勇,救助一名即将被拐卖儿童的英雄事迹见报后,有一些学生产生困惑:“可惜我遇不到歹徒,成不了英雄。”这时,德育与儿童向往英雄、又不全面认识英雄的鲜活思想相沟通,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对话和辩论,发动一场关于“英雄观”的讨论,明确了只有平时“见难相助”,关键时刻才能“见义勇为”,同时遇到突如其来的情况也要机智应对,量力而行。而那些默默无闻地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人都是无名英雄,也是最可敬的人。这种从学生生活需要引出的焦点话题显然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同时也引领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走向更好的生活实践。
在品德教学中,只有构建开放的、现实的、生活化的品德课堂,让道德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能力,才会拨动学生生命的“情弦”。
(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