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一 获得了中国戏剧界最高奖梅花奖等众多荣誉;1993以来,她两度主演京剧《杜兰朵公主》并出访意大利;1996年应邀参加意大利罗马歌剧院的歌剧《杜兰朵》演出;2006年,她获得佛罗伦萨国际妇女奖,这是该奖创立15年来头一次颁发给亚洲人,也是对杨凤一多年来不断把昆曲艺术推向国际舞台的肯定。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游园惊梦》之“皂罗袍”,一唱三叹,雅丽婉转,是杨凤一此生最爱。“北京堵车很厉害,有时候很起急,我就放一段游园惊梦心态马上会平静下来,我屡试不爽。”
杨凤一原来学的是京剧刀马旦,1982年毕业分配到北方昆曲剧院时,一部《牡丹亭》让并不安心的她迷上了昆曲,这一迷,就是29年。从“角儿”到民选院长
回顾30载从艺历程,她不甚感慨:“2001年申遗成功之前,昆曲濒临灭绝边缘,不景气持续了十几年。那时剧院演员平均月收入才七八百元,人才流失严重。演出市场也很低迷,每年能演20场就不错了。”
申遗成功给了昆曲人希望,昆曲所获支持力度也日益增加。2009年8月,杨凤一成为北京各大戏曲院团里第一位民选院长,“我是在北方昆曲剧院这个集体里成长的,蒙大家信任,成为民选院长,我只有最朴素的三个承诺:出人出戏、改善办公环境、提加员工收入。”
她坦承自己面临了痛苦的角色转变过程:“以前我是‘角儿’,从1988年开始一直是主演,得到了很多荣誉,大家都围着我转,我只管演好自己的戏就行了。2009年当选院长后,我的角色彻底转换为管理者和服务者,这种转换真是很痛苦的。因为我也处在一个演员的黄金时期,我把登台机会让给其他演员们,摆平心态,努力无私地带领整个团队向前奔。我觉得,这样比单纯当主演,对昆曲的贡献更大。”
杨凤一改革了剧院的规章制度,打破了铁饭碗,大力培养年轻演员。“戏班里论资排辈严重,角儿常常演到退休,年轻人只能苦熬着当替补,这不成文的规矩,我也是深受其害。我当了院长,在树品牌演员的同时,力争给年轻人更多机会。我利用各种机会让演员多演出,租了大观园戏楼,让年轻人有展示艺术的平台。演员学有所用才会感觉有奔头,慢慢积累经验,慢慢成熟起来,而不是老呆在练功房里枯燥地练习。”
总共160人的北方昆曲剧院,去年完成了360场演出,仅演出收入达600多万元。演员平均月收入四到五千元,去年底多发了一点年终奖,年轻演员们欢呼“凤姐万岁”!杨凤一说:“虽然跟一些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不能比,但我们的演员都很知足了,我们是给点阳光就灿烂。我们要慢慢地来,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昆曲的明天会更好!”
圆梦关汉卿剧场
眼下在北京各大剧院里,北方昆曲剧院的办公楼最破,杨凤一身为北京市人大***,不断为改善昆曲演出条件鼓与呼。去年在与北京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谈“十二五规划”修订时,她又提此事。“值得欣慰的是,市***府第二天就着手研究解决我们剧院的老难题,北方昆曲剧院的改建,已列入北京十二五规划。”
根据规划:今年底将在北方昆曲剧院的原址上开始拆迁,预计***府投资3亿多元,建设关汉卿大剧场,这将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的昆曲剧场;剧场旁边还将建一个昆曲博物馆。
杨凤一还希望能在剧院旁办一个昆曲休闲沙龙。“大家来这里喝喝茶,听听昆曲,享受慢生活,彻底放松。”
杨凤一正为昆曲申遗成功十周年庆祝活动忙碌奔波,“去年我们就已经做好了计划,今年5月份,邀请艺术家办十几场昆曲展演、论坛、展览,在国际国内扩大昆曲的影响力。我们剧院还新排了描写高君宇、石评梅爱情的现代戏《陶然情》。”
她还有一个心愿:中国没一个国字头的昆曲剧院。“北方昆曲剧院地处首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希望能够联合南京、苏州等地的昆曲剧院,成立中国昆曲剧院。现在全国有六个专业昆曲剧院加上永嘉昆曲研习所,从业者总共不足八百人,昆曲的人才还是很少的,但昆曲人很团结。”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杨凤一:只为姹紫嫣红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