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光艳(1990年4月),女,汉族,籍贯云南大理,现供职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李明宵(1991.02-),女,汉族,籍贯河北邯郸,现供职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摘要:《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于2013年下半年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一档亲子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开播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育儿教育的大讨论。本文对中韩两个版本之间的异同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期待它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引导儿童教育,同时能为“亲子真人秀”节目起到典范作用。
关键词:亲子真人秀;父性教育;明星消费一、《爸爸去哪儿》节目简介
在国内原创节目日渐萧条、缺乏创新、同质化泛滥的时候,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爸爸!我们去哪儿?》的版权和模式,并于2013年第四季度推出大型明星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掀起一股亲子风潮。在节目中来自各行业的5位明星还原到爸爸的角色里,带着自己的孩子体验三天两夜的乡村生活,爸爸要单独肩负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责任,并带领孩子完成任务。毫无疑问,这档节目在中国电视圈内是成功的,也是颇具创新意义的。它跳出了国内同质化泛滥的电视综艺节目现状,用野外真人秀的娱乐方式巧妙地给这个社会提了个醒――重视孩子成长,回归父性教育角色。
二、《爸爸去哪儿》的中韩双面
(一)相同点
1、不同的节目名称名称,共同的节目诉求。两档节目都点出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父性教育缺位的现状,在诘问整个社会的同时,呼吁爸爸回归家庭,承当教育责任,是这两档节目的共同诉求。
2、不同的播出时间,同样的收视冠***。韩版《爸爸!我们去哪儿?》于每周日下午:55播出,而中国版的《爸爸去哪儿》于每周五22:00更新一集。非黄金时间段的选择与我国广电总局出台的***策有关,要求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年播出的新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1个,当年不得安排在19:30―22:00之间播出。虽然两档节目都是在非黄金时段播出,但它们的收视率在同时段的排名中却一直稳坐冠***宝座。
3、不同的参与人员,共同的消费理念。这两档节目,都是由五位明星爸爸带领自己的孩子去完成任务的野外综艺真人秀。对于真人秀节目来说,“人”的选择很关键。真人秀节目强调的是它和日常生活的关联性与接近性,观众希望通过真人秀节目去窥探、了解周围跟自己的日常生活相关的世界,所以人员的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差异性,这样才能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偷窥欲。选择明星老爸,无疑是吸引观众的一大法宝。通过明星制造产品的尖叫点,给偏好“消费明星”的观众带来极大的满足,这是消费社会下两国观众共同的特点。真人秀的魅力在于窥视,它给予观众一个观看、了解和评价他人日常生活的机会。育儿问题每个家庭都高度关注的问题,采用明星做主角探讨育儿经,会在心理上缩小明星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给观众提供了一种虚拟的、平等的新型社会关系,使观众在一种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欣赏节目,感官上的愉悦程度大大增加。并且,节目中为观众所呈现的明星的生活习惯、衣着等消费偏好,以及明星私生活的内容会愈发的吸引观众的眼球,充分满足观众的“明星消费”偏好。如此一来,观众会自觉不自觉的调整自己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以期与自己所崇拜的明星相靠近。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为制造的流行和时尚也就潜移默化地转变为真正的流行和时尚,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二)不同点
1、节目制作背景
作为韩国三大电视台之一,MBC在2012年陷入节目创作的低谷期。于是在2013年年初,MBC提拔了一批中青年编导,并开始积极探索综艺节目的新形态。《爸爸!我们去哪儿?》在2013年1月份推出的时候,颇有“背水一战”的意味。制片人希望通过这档温暖、走心,远离当下聒噪的综艺节目,去刻画在互动过程中,孩子心中的父亲位置的细微变化。节目推出一个月后,收视率上升至16%,远远甩开同时段其他综艺栏目,彻底火了。
中国版的《爸爸去哪儿》则是在歌唱类节目同质化严重泛滥,父亲在孩子抚育和成长阶段缺位的情况下,从韩国引进的该类节目模式。儿童教育问题是整个国家的大问题,近年来发生的重庆儿童摔婴案、山西小孩挖眼案等恶性事件,时刻提醒着家长,孩子正处于一种不安全的成长环境下,为人父母者应该如何保护孩子、关爱孩子、正确教育孩子,正是《爸爸去哪儿》需要解读的命题。制片人谢涤葵表示,希望“通过节目中五对明星亲子的互动,告诉天下父亲应‘亲临’教育第一线,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和自主能力,使孩子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和未来社会”①。
2、拍摄技术
亲子真人秀节目采用的是“纪录片+真人秀”的模式,所以在拍摄技术上要求要高很多,摄像师的技术要过硬,才能保证拍摄的画面真实又美观。真实性就是纪录片的生命,所以纪录片不容许虚构事件,正如匈牙利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所说,在纪录片里“艺术不在于虚构,而在于发现。艺术家必须在经验世界的广阔天地中发掘最有特征意义的、最有趣的、最可塑造的、最有表现力的东西,并且把自己的倾向性和思想意***一场鲜明地表现出来”②。所以在节目拍摄时,摄像师需要有相当熟练的摄像技能、户外摄像技巧、抓拍技巧、场面控制能力、场景的熟悉和相当的协调能力。脱胎于“游戏节目”与“纪录片”的真人秀节目,在记录的同时,为节目赋予了更多的人物个性和故事情节,但它比纪录片更赋予戏剧化,具有明显的人工操纵的痕迹。
在拍摄方面,就呈现出来的画面看,韩版较多的在固定的场景、使用固定机位的拍摄手法,所以其镜头稳重,却稍显呆板。而中国版的《爸爸去哪儿》跟拍的镜头比较多,拍摄难度自然就增加了,虽然晃动的镜头显得更符合纪录片的真实特性,但不免影响观众的观看感受,摄像师的技术有待提高。
3、剪辑技术
在剪辑上,韩版一般都是按照时间线来剪辑和编排故事,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保证了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缺点是略显呆板,缺乏对比。中国版的《爸爸去哪儿》采用碎片化的拼接剪辑,突出一种对比蒙太奇的喜剧效果,它通过把相同时间、不同场景内发生的事情剪辑拼接起来,能让观众在短时间内,窥视到不同的明星爸爸和孩子们的相处之道,也有利于在对比中突出趣味性。然而,这样剪辑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人为地割裂了正在发生的事实,从而使得整个的情节有些碎片化、松散化。此外,中国版中会偶尔出现工作人员的镜头,孩子们也会跟摄像师逗乐一番。这样一来,减弱了“秀”的成分,而多了几分“真实”、几分“人情味”。
三、小结:
《爸爸去哪儿》在娱乐甚嚣尘上的时候,刮起一股小清新的育儿风,在节目形态上是有创新意义的,同时也呼吁了爸爸们回归到家庭角色中,和妻子一起抚育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促进家庭和谐。我们期待的是《爸爸去哪儿》这样的节目,在未来不仅仅只是以明星来吸引眼球,而是着眼来自各行各业、不同社会背景的普通爸爸,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爸爸,如何促进亲子关系。同时,我们也期待下一季的《爸爸去哪儿》能为“亲子真人秀”节目起到典范作用。
参考文献
[1]于丽丽.“爸爸去哪儿”的中韩双面[J].南都周刊.2013(43).
[2]徐安琪.社会学视角看“爸爸去哪儿”――徐安琪研究员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演讲[J].***日报.2013-12-14.
[3]徐小立.全球传播时代的传媒消费主义趋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4]庄序.浅析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J].东南传播.2008(11).
[5]朱明明.窥视、梦想、商业――美国真人秀节目的三个关键[J].新闻世界.2010(08).
[6]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注解
①于丽丽.“爸爸去哪儿”的中韩双面[J].南都周刊.2013(43).
②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P3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爸爸去哪儿》的中韩对比分析杨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