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余华新作《第七天》上市了。此前,出版方曾卖力为其吆喝,但真正读到书中的内容,大批读者表示失望。人们不仅对这部作品的质量进行批评,同时对其背后的商业炒作手段也提出质疑,并且对当代作家的创作心态进行了争论。
过高期待伤了读者
6月14日,《第七天》电子版和纸质版同步首发,并迅速成为热点话题。该书赫然打出“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的口号,出版方也对外宣称,这部作品“将超越《活着》,成为余华新的里程碑”。正是这样的宣传语,让不少余华的“粉丝”对其高度关注。
但是,新书上市之后,过高的期待却让粉丝们很受伤。中央编译出版社社长刘明清曾因《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作品非常欣赏余华,但读毕《第七天》,他不得不说:“余华的巅峰期过去了,尽管该作沿袭了作家敢于直面现实的写作态度,但这不像是一部成熟的作品。”他认为,至少不像出版方宣传的那样是作家“蛰伏七年”之作。
读者王麟则用“就像喝了一碗放了10天的酸梅汤”来形容此番阅读经历。“白开水一样的文字,老掉牙的故事,支离破碎的新闻煽情场景,不加裁剪用进小说。刚出场的女主角脸谱化,被人用滥的女追男桥段……”他认为,余华不再是那个他曾经喜爱的余华了。
在争议声中,《第七天》的销量开始下滑。此前,这部新书在“当当”、“亚马逊”等电商的销售榜上高居冠、亚***,10余天后,则分别滑落到第七位和第六位。而在实体书店,该书更是没能引发预期的轰动。据中关村***书大厦方面统计,截至6月27日,该书在这家书店的销量仅有约70本,而北京***书大厦该书的销量也不过才200本左右。
过度炒作伤了行规
余华新书热闹上市之后,其过度商业炒作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和批评。
早在一个月前,出版方就曾广撒宣传稿,声称各大书店在显要位置张贴了该书大幅海报,一天之内新作预订量超过70万册,书店工作量更比往日增加几倍,有的人甚至彻夜加班。但中关村***书大厦和北京***书大厦均表示,出版方从未向书店提供过海报,书店内也并未张贴过这本书的海报,至于书店为这本新书加班加点,更是无从谈起。“《第七天》在书店的上市可以说是悄无声息的。”中关村***书大厦营销策划部经理刘艳说。
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说:“***书进行炒作是应该的,但炒作要有根据,要根据对象实事求是地进行才好。”他认为,***书的市场运作不能像编故事,不能吹得天花乱坠,强行左右市场,往往会适得其反。在他看来,“不负责任地由着性子来,会破坏出版行规,更会失去读者的信任,读者被忽悠第一次,但不会有第二次。”
创作焦虑伤了作家
“整本书沦为段子大全和时事串烧,故事空洞,想象流俗。”一位网友对《第七天》的评价,代表了很多读者的意见。对此,该书出版方、北京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明俊回应说,所谓像新闻的那部分内容,其实正是这部作品特别重要的真实的文学细节,没有这样的真实,《第七天》就失去色彩了。
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认同。媒体评论人韩浩月说:“余华通过回忆少年生活写出了《在细雨中呼喊》,回忆历史写出了《活着》,但是当他把视线转向正在进行着的当下时,笔触却不由发软,失去了力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更是对此感到疑虑:“这里面有太多现实故事的剪辑,很多都是街头小报为了吸引眼球热衷表达的。”
陈晓明分析说,余华在写作《第七天》时暴露的问题,反映出中国作家在书写现实时的焦虑:“中国作家要么非常强硬地直接把现实塞到作品里去,要么无法在虚构的层面上处理现实,这其实也是中国文学很致命的地方。”他认为,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作家受到了现实主义美学形态的规范。
陈晓明以格非的《春尽江南》为例,这部作品把这些年突出的教育问题、医疗问题、法律问题、住房问题,都放在了作品里面,但处理得同样不太理想。“在我看来,余华、格非、苏童其实是虚构能力最强的作家,但是他们对现实的焦虑感,搞得他们不断把现实问题放到作品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余华新作《第七天》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