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又称谚语、俚语,素有“智慧的花朵”、“词库的钻石”之誉。每个民族,都有为本民族所喜闻乐见的俗语。汉语中的俗语,古书上称“谚”,有文字记载的,可上推到“夏谚”,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概括、累积前人和自己的生活、生产经验,创造了大量言近旨远,形象生动,通俗平易,具有文学的认识和教诲作用,富有哲理和道德的雄辩色彩的俗语。这些俗语不但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倘按内容去分,有社会俗语、气象俗语、地理俗语、农业俗语、医药卫生俗语,等等,几乎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俗语。我们若把前人赞叹宋代婉约派词人柳永的作品流传之广“凡有井水处,莫不歌柳词”的话稍加改动为“凡有井水处,莫不道俗语”,用以比喻俗语的内容丰富,流传面广,怕也不为过吧。
俗语酒令,是一种以口耳相传的俗语为令词,按各种格式、要求进行娱乐的语言游戏。因为俗语是口耳相传,为了便于记忆,所以在创造过程中人们特别讲究形象生动,简练平易,语句对偶,押韵上口,还巧用夸张、比喻、顶真等修辞手法,这就给我们行酒令者提供了形式众多的辞令材料,足以让行令者“巧舌如簧”,“对答如流”。
为了使“俗语酒令”有鲜明的个性,在介绍这种酒令之前有必要把“俗语”与“成语”的区别讲一下,以免与“成语酒令”混淆。我们暂且不谈二者在造句功能、历史来源上的差异,仅就语体风格和内容形式上的区别作一简单介绍。
一、语体风格的不同。
成语大都来源于古代寓言、历史故事或古书的语句,是由文人加工修饰,依赖古书而流传下来。因而它主要以书面语的形式存在,用词上有不少古语成分,结构也相当简古,如“莫予我毒”、“再接再厉(厉,通砺)、“望洋兴叹”(望洋,联绵词,仰视貌)、“怙恶不悛”等,都是书面性很强的说法。而俗语来自人们的口语,主要是以口语的形式存在,即使是古书上出现的“古谚”,今天看来仍很通俗。现举数例:
吹毛求疵 (成语)
鸡蛋里挑骨头 (俗语)
集思广益 (成语)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俗语)
众擎易举 (成语)
众人拾柴火焰高 (俗语)
一曝十寒 (成语)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俗语)
由此可知一文一白,一个结构简缩,多用古词古义,风格郑重文雅,书面性强;另一个结构舒展,用词通俗,风格轻松平易,口语性强。
二、内容形式上的区别。
从语言内容上看,成语往往是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性质、状态、程度等进行具体的形容、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的,而俗语多是以判断推理的形式,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从语言形式上看,成语基本上以四言组合的“四字格”为基本形式,尽管也有象“莫须有”、“掷地作金石声”、“迅雷不及掩耳”、“东风压倒西风”等三言组合或多言组合的形式,但在数量上少得多。而俗语的基本形式是对联式的韵语和短句。如:“花对花,柳对柳,破畚箕对坏扫帚”、“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千***易得,一将难求”、“宁添一斗,莫添一口”,等等。
诚然,俗语与成语的这些区别点是相对的,好在我们是做游戏,不妨宽容一些,有些“两栖”的模糊言语,就让它既算成语也算俗语吧,不必罚酒了。
前章《成语酒令》中所述的各种令式,诸如“接龙令”、“人名令”、“生肖令”、“数字令”、“姓氏令”、“身份令”、“四美令”、“串演故事令”、“地名令”、“书名令”等皆可借鉴作为“俗语酒令”的令式,只要以俗语取代成语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