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浩若繁星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天门皮影只是一芥之微。但因其特定的地域性和文化背景,积聚和承载了荆楚文化的部分精粹,糅杂了南北皮影各个流派的艺术风格,是古老的楚文化样本。在雕镂技术、造型特征、设色特点等各个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深入透彻地研究一个地方的民间艺术品种,从源流和特色上进行科学的归纳和分析,对保持文化的多样性而言不可或缺。
关键词:皮影;天门皮影;荆楚文化;造型艺术
中***分类号:J5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161-02
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极为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融汇当地民俗风情、民族器乐、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等的精华,从而形成了异彩纷呈的众多流派。如陕西的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皮影戏、阿宫腔皮影戏、弦板腔皮影戏,甘肃的环县道情皮影戏,山西的孝义碗碗腔皮影戏,河北的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浙江的海宁皮影戏,湖北的江汉平原皮影戏,广东的陆丰皮影戏,辽宁的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等。
天门皮影戏是流行在湖北省天门市的皮影戏,属于江汉平原皮影戏之中的一个分支。江汉平原皮影流行于天门、仙桃、潜江、监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孝感、云梦、汉川、应城和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天门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北部,东与汉川、应城接壤,北与京山、钟祥毗邻,南面和西面隔汉江与仙桃、潜江、荆门相望。天门战国时期为楚竟陵邑,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因大洪山余脉在此终止,即“陵之竟也”而得名。天门市是闻名全国的“三乡宝地”――内地侨乡、文化之乡和棉花之乡。还是茶圣故里、状元之乡、竟陵派文学发源地。五千多年前的新时器时代,勤劳智慧的先民们就在天门这块沃土上创造了灿烂的石家河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不仅形成了天门淳朴的民风,而且孕育了众多英才。楚国令尹子文,世界文化名人“茶圣”陆羽, 明代竟陵派文学创始人钟惺,谭元春,清朝状元蒋立镛等灿若群星的人物,均出自天门。
历史上地理人文环境等因素对文化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天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彩多姿的民间手工艺和淳朴的民俗传统,为皮影艺术的发生、发展与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吸收与借鉴姊妹艺术荆州花鼓戏和其他地区皮影戏的特点后,天门皮影戏的传统剧目、剧本形态、音乐唱腔、影窗大小、影偶大小及形象、雕刻制作、操纵技术等等,都独具特色,自成一脉。
天门皮影艺人在长期的演唱过程中,形成了特征鲜明的影偶雕镂风格。天门一带流行的皮影影人高大,质朴粗犷,色泽古拙、刻工劲健,面部造型与陕西皮影相似,上额下颌圆浑饱满。但不像陕西影人下颌稍往后缩,而是下巴前翘,颇似真人侧脸,写实倾向明显。整体造型圆润饱满,皮质坚韧厚实,不像四川皮影棱角分明,也不似陕西皮影追求过分雕琢。它的轮廓线平滑流畅,雕镂刻工繁简得当,色彩明快醒目,***案纹饰疏密相间、虚实有致,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较高的美学价值。
全国各地的影偶一般分为头、上身、下身、臂、腿、手、脚等部位、由于各地影偶结构不同,关节多少不等。天门部分影偶头部能与帽子分离,眼睛、眉毛采用正面的表达形式,人物的须发少数用皮刻而成,胡须多数使用真发或马鬃等;两只全侧面的胳膊连接在同一个肩上,双手正面,或翘兰花指或做握刀状,同时人物的胳膊比例拉长,到膝部,侧面的腰部,腿部却采用正面视觉的效果,在袍子、裙下吊着两只正侧面的脚,脚作一前一后状。全身设有十一处关节和两到三根操纵杆(文二武三)便于耍弄,影偶能做出跑、立、坐、卧、躺、滚、爬、打斗等各种姿态,操控前臂、手掌与手指的关节还能做出指点,打躬作揖的动作,这说明天门民间皮影艺人不仅重视影人的动作表现,而且极为重视手势的感染力。
一、高大粗放的外形特点
皮影造型既受到传统民间美术的造型规律的束缚,同时迎合当地民众审美的观念和欣赏趣味。天门皮影艺人经常戏谑地称外地影人为“小影子”,对本地高大粗犷的皮影影偶充满自豪感。陕西皮影多在40 cm以下,唐山皮影多为22~40 cm,湖北云梦的皮影尺寸为10~55 cm,而天门皮影均为73厘米左右大影偶。头身的比例约为1:5。这种比例的运用夸大和突出了面部特征,而且整件影偶并未显得大小失衡头重脚轻,反倒是饶有意味。高大厚重的影人,如果过于雕琢,在影窗上看效果并不好,正如艺人们总结的:“影人刻得太细的话,就不能受力,拿影的也不愿意要。”所以江汉平原皮影多数讲究宽刀花和重抹大红大绿,使之远看刀口鲜明,色彩醒目,体现行刀简练,结实耐用的特点。
天门皮影是古朴的楚文化生态样本,高大粗放的风格特色来源于“求大求全”民间审美趣味。它高大的尺寸使得影偶在帘幕上能清晰呈现,一来便于众多观众欣赏,再者艺人耍弄中更觉影偶的分量,能增强艺人对所演角色的信念感,而使得影偶在十指间活灵活现地争奇斗巧。
二、精工细作的雕镂技术
天门皮影一般用牛皮雕成,用三岁半牛皮为佳,主要雕刀有十一把,花样雕刀有十八把。有平刀、斜角刀、新月刀、三角刀、大半圆刀、小半圆刀、冲子、鱼鳞刀等。凭借这些刀具,艺人们精工巧创,刻镂出繁多的***案和花纹。如五福捧寿、魁星点斗、五子登科、e字套梅花、如意长流、旭日来潮、金鸡***、二龙戏珠、麒麟升天、丹凤朝阳、梅花、桃花、牡丹、荷花、兰草、连环套、金钱套、鱼肠带等等。用这些***案又能拼拆出许多变化无穷的花谱来。
常用的刀法有:扎刀、拉刀、推刀、平口、尖口、国口、断口等,各种刀法自有不同的用途和效果。在雕刻方法上,有的采用“走刀法”,以刀,刻线讲究刀味,扎刀多用于***案中细节的服琢,拉刀多用于平滑的曲线和长直线,推刀则用于大块的剔除,即用手推皮革按画稿触到雕刻。平口用于较方正的物体,尖口用于延伸的线条(如眉毛、胡须),圆口多用于***案之中,断口多用于形象复杂、面积较大的物体,既增强***案的美观效果,又起到加固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刀法的变化灵活多样,一般视需要而定。影偶雕使用的是大刀口技法,运刀娴熟,刀纹利落,刀法多变,起刀收刀稳健,推刀,拉刀,大小换刀都表现得十分灵活,而且由于水牛皮的较厚,雕刻完工后还需要将牛皮正反修刀,将刀口修得圆润细致。镂穿式的刻法称为阴刻,一般用于白衣、白脸和白色物体。阴刻则是明暗相辅,虚实相间的雕法。牛皮本身为黄色,穿体部分为白色。着色的皮影叫“色件”,大部分部位以牛皮本色出现的叫“板件”;大部分部位镂穿的叫“穿件”。着在雕镂工艺上除了板件简单一些外,穿件、花件都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制作。
三、虚实得当的生动线条
谢赫中国画“六法”中提到“骨法用笔”,“骨法”指形体结构,包括面貌、骨骼的部位,"用笔'概指笔下所表现出来的技巧。“骨”字强调了“用笔”在传统中国画表现形式中的重要性。天门皮影雕刻运用的基本手段与中国画原理暗暗相通,“化笔为刀”,以线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皮影中呈现的大量线条与战国时期帛画、汉代帛画、画像砖、魏晋、唐宋及后代绘画中的线条如出一辙。以线条的刚柔、轻重、疾徐等所形成的运动感和节奏感,体现出线条造型的艺术美。皮影雕刻艺术的魅力同样在于运用线的刚柔、粗细、疏密等形态组合的变化和统一,使线条在流动飞舞中形成运动感和节奏感,从而传递出雕刻艺人的情绪、感受和富有生命力的精神,这与中国画是一脉相承的。
皮影戏中的这位官员身着蟒袍,面部采用阳刻手法,去皮留线,胡须飘逸生动,蟒袍上龙纹若隐若现,大有神龙见尾不见首的态势,虚实线、暗线、绘线各种线条巧妙结合,匀整、挺拔的线型与线群组织的疏密突现出线条流动的美感,直线、曲线相辅相成,再配以刚劲有力的外轮廓线条以及鲜丽匀净的色彩,于空白的背景中生动表现文官儒雅潇洒的风度气势,这些富有变化、虚实相生的线条无时不刻体现着韵律与节奏感。
四、灵活多变的组合运用
天门皮影戏有上千个剧目,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薛刚反唐》、《风波亭》等连台戏的人物众多,帽巾头茬不够用时,雕刻艺人效仿戏曲演员换装不换人的办法,创造出“一身三头,一头三帽”的皮影影偶组合方式。即:一个影偶身体最少可以搭配三个头茬,一个头茬最少能搭配三个帽巾。当然这里的“三”是虚指,代表数量众多。除少数特定人物专用之外,皮影影偶的头部和身子大多可以通用。只需在影偶身体上换相应身份的头茬,就能变化出多个人物。几百顶盔帽能敷演夏、商、周至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戏,演绎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
五、搭配合理的设色特点
天门影偶敷彩所用之色非常简单、实际上只有三种,即:红、绿、黑。但色彩搭配讲求在简单中求繁,不做同类色、近似色、邻近色的搭配,也不做色彩之间的互调。有时运用色彩对比方法,通过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对比来增强画面色彩的醒目感。如色相对比,运用对比色形成强烈反差,一般是大红与大绿、黄与黑、黑与红、黑与绿的搭配,同时运用纹样的高明度与黑底的低明度形成对比;比如现代人一般认为红色配绿色十分俗气,但民间艺人在这两种颜色的搭配和处理上让人拍案叫绝,如:关羽赵匡胤正红脸、红脸与绿色蟒袍搭配,再配以黑色胡须、加之浅黄色皮革色泽,点缀镂空部分的白色,各种色彩交相辉映,不仅不落窠臼,更使人感受到关羽和赵匡胤的忠正仁义之气,突出了英雄形象。有时艺人运用调和法,把多个强对比的色彩有秩序、协调统一地组织在一起。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增加构成画面中对比色各方的共同性来调和。采用中明度、中纯度来调和,产生古朴而含蓄、雅致而大方的视觉效果。鲜明的色彩、恰当的用色比例、在淡黄色半透明的皮革质地和线条中达到了统一。
参考文献:
[1]张紫晨编著.中国民间小戏[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2]冯骥才编著.民间皮影[M].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
[3]徐吉***、方建新、方健吕、凤棠著.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天门皮影造型艺术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