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到老山的茶庄喝茶之前,我所遇到的岩茶多是参差不齐的,纵然偶尔喝到几款颇令人感到“悦适”的大红袍,也不免有些遗憾,毕竟它只是“四大名枞”中的一种,因而一直以来对其它三种的印象总是朦胧。听闻老山不久前到武夷山问茶,搜罗搭配了一套“四大名枞”。于是我们和陈郁榕老师便选了个天气晴好的春日下午,径至老山店中一亲芳泽,满足了我此前喝齐“四大名枞”的念想。
水金龟
老山对岩茶可谓是情有独钟,不仅爱茶之深,而且还极具娱乐精神。他邀请我们坐下以后。拿来一泡水金龟便开始表演他自创的“倒挂金钟”泡茶法,用他的话说此法可较好地将茶的干香“逼”出来。他撕开茶袋,把茶倒入茶钟里,倒扣在茶盘上,用热水浇淋后轻轻地摇晃震荡茶钟,然后将茶钟递给在座的人轮流闻香。
揭开茶盖,鲜活淡雅之香悠然而出,闻之隽永清新。干茶虽被开水渥热过,已稍稍有些松散。但条索依然紧结。色泽乌而油润,如上了漆―般,洁净匀整。无断条碎茶,给人利落之感。沥出茶汤再闻之,清幽的花香细腻柔爽。老山说。它的香气别具内涵,与其它岩茶所有的兰花香不可同一而论,它和腊梅花悠远的“清香”甚是接近。杯中汤色橙红明亮,啜之入口,柔细醇滑的滋味,显得十分甘活。
第二道、第三道,香气略减淡,但不轻浮且无杂味。汤色转成橙黄,滋味柔顺醇和,甘活依旧。至第五道,汤色浅橙黄。味清甜甘爽,有中和之美。
查看叶底,软亮匀整,该茶原料的品质与加工技术可见一斑。
白鸡冠
白鸡冠是四种茶中富有特色的一种。单看外形,就可与我们平时常见的岩茶有所区别。紧结的条索,有着黄褐油润的色泽,有些地方还呈砂绿且带有红点。据陈郁榕老师介绍。白鸡冠茶树的叶色是淡绿的,叶上有倒钩的锯齿,叶质绵软如绸,茸毛显露似鸡冠。
开汤后,细细闻起来,香气较之干茶的淡淡玉米清甜味来得较浓而持长;入口滋味较醇徼厚,毫无涩感,在口腔里很妥帖;汤色在白瓷杯中显现出透亮的橙黄色,赏心悦目。第二道。香气含蓄。味甘醇,八口生津;第三道,香不减。水色澄净清澈,回味无穷。第四道开始,香、味、色都渐而转淡。再看叶底,颜色黄亮柔嫩,红边明显。
“白鸡冠适合煮饮。它具有排浊气、解表的药效。饮过这道茶的人有许多都会在第二道时感到鼻腔发胀,接着开始后背发汗。”老山说道。相传。白鸡冠由止止庵道观住持白玉蟾发现、培育。因其太和圆融,与道家的思想不谋而合,故今,庵中道人仍将其作为辅助调气养生之饮。
铁罗汉
老山洗净茶具,紧接着冲泡铁罗汉。从外形上看,自然看不出什么,与水金龟基本无异。然而,铁罗汉的特色主要体现在香气和滋味上。
“在泡饮铁罗汉时,下茶量一定要足。这样岩茶的‘骨感’才会出来。”老山一边把茶往茶壶里倒,一边说着。醒茶后,热嗅杯盖,其香较为浓郁、幽雅,沁人肺腑;滋味比较浓,而且稍鲜滑,岩韵较显,饮罢满口生香,入喉时带有些轻微的哽咽感;汤色橙红靓丽。与手拉胚琉璃陶罐上趺坐的罗汉颜色相得益彰。这泡茶在第二、三道时。岩韵发挥到极致。将阳光雨露、山场土壤的滋养反映到浓醇饱满的茶汤中。持久的香气在口中经久不散。
此外,刚“出炉”的铁罗汉并不具此番特色,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淡去火味。才能彰显出它内敛的品性。
大红袍
品完水金龟、白鸡冠和铁罗汉,大红袍无疑是“压轴”好茶,在老山的眼里它还是“王者之茶”。它的条索紧结肥壮。乌润匀整,沉稳而干练。
老山又使了一把“倒挂金钟”的“绝活”。嗅干香,顿觉浓郁的香气冲鼻,一贯到底。沸水冲泡后,再闻之,香清幽细腻如兰,凝聚杯盖。杯中水色,橙红鲜亮,清澈明丽。当茶汤在口中慢慢激荡时。会有一种醇厚的感觉,随之甘甜爽滑,鲜活非常,如同消融的冰山积雪,清冽而醇美,这种感受怕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老山说,这是种微苦微涩的滋味,但苦后立即回甘,涩味立即消失。
第三道时,浓郁奇特的香气依旧,汤色橙黄,明澈照人。滋味厚实,让人感到有股蓄势待发的力量在口中悄悄升腾,进而渐渐荡开,在整个口腔弥漫开来。第五道,香气转为清雅,汤色渐转浅橙黄,滋味绵甜清淳但不失香滑。七道以后,清爽回甘,冷嗅杯底,幽香挂杯。绿叶红镶边的叶底。柔软匀齐,散发着淡淡清香,余韵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