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孝贞哲言:品质是价值与尊严的起点。
认识潘孝贞已经有几年了,他给我的感觉一直是非常“硬”,从内到外散发着一种金属气质。2010年的一天,潘总电话不期而至,邀我到厦门长谈。在金牌橱柜业已竣工的300余亩工业园,我深刻体会到金牌成功的高端品牌定位与宏大的行业构思。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企业家的战略高度,我真切地感受到潘孝贞身上那种坚定的信念与强大的意志力。
记者:潘总,您以前是做房地产的,什么原因使您从房地产行业转到橱柜行业?
潘孝贞:我199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管理专业,在厦门一家国有地产企业就职。当时的地产行业多是国有企业,自己的某些想法在企业国有的特质下无法实现。恰巧在那段时间我接触了一家台湾橱柜企业。我发现橱柜行业市场潜力大,利润空间比较符合自身的创业条件和想法,于是做了一家台湾橱柜品牌的,直至创出自己的品牌。
记者:目前橱柜行业是什么样的格局,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潘孝贞:行业格局初步显现,模式已具雏形,但还处于品牌混战期。
中国橱柜行业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开始初步走向成熟,品牌格局正在形成,未来的品牌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几大品牌可能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并有两极分化趋势,小规模和大规模都会比较好发展,而中等规模的企业生存比较艰难。从目前行业发展模式发现,橱柜品牌地域性转变明显,由较早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逐步向福建、南京、合肥等二线城市转移。
记者: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在哪里々金牌有什么样的战略目标与举动?
潘孝贞:中国橱柜行业受益于强大的市场,发展速度快,十几年走过了欧美国家几十年走过的路,但相比起来还是落后了许多。无论是德国橱柜的严谨、强大内在功能,还是意大利橱柜奔放时尚的设计,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中国橱柜行业可以抄袭别人的样式,但内在的精髓并非一时可以学到。
金牌聘请了德国技术专家担任首席技术顾问,德国专家带来的是确确实实的国际水准的技术和标准体系,这不仅是金牌橱柜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更能够大大推动国内橱柜行业标;隹化的进程。精细化、专业化、产业化、国际化是金牌橱柜制定的新战略。全部三期工程完工后,金牌橱柜的生产规模不仅领先国内,还将位列国际橱柜行业前茅,其所带动的橱柜产业集群将会成为继德国汉诺威、意大利博尔多侬内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橱柜产业集群。
记者:金牌要做高端,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潘孝贞:2005年,在亚洲规模最大的首届中国厦门国际橱柜展上,金牌橱柜与香港兴佳集团有限公司签约,由其金牌橱柜在美国的销售。金牌橱柜打破原有国内OEM等零星出口形式,在中国业内首次以自有品牌打八美国高端市场。
金牌橱柜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管理和机制。在全国各地我们都有店,从销售、测量、设计到下单、物流配送、安装、售后服务,环环相扣。我们的管理和内控优势体现在:第一,我们的控制体系应该是行业里做得最好的之一。第二,我们是行业里唯一做直营市场的。我们有13个城市在做直营,从北到南,差不多有六七十家专卖店,这些都是我们的直营店。第三,信息化。没有两套厨房的要求是一样的,每个厨房可能有几百个数字,每套橱柜在公司要走十几道流程,每个月有几千个订单。因为整个流程比较长,从接到单子到出货安装,要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让巨大的数据有序流转,就是靠信息化技术。橱柜是定制化行业,定制化行业对信息化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在橱柜行业里,我们公司的信息化又是最高的之一。
为使客户享受最优化的产品,金牌将“厨房艺术大师”的核心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整个橱柜系统中,产品、艺术、外观,必须都是最经典最完美的,产品的内在必须是最棒的,同时,金牌更深层次地关注整体厨房与生活方式的关联。在这样的观点指导下,金牌也做出了实际的行动。在结合国内外流行家居装修风格的基础上,从“风格美、色彩美、细节美、空间美”等一系列美学剖析出发,提供与家居匹配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整体解决方案,最终打造出经典与隽永的厨中极品。如今,金牌橱柜已摆脱拿来主义的模仿阶段,转向高水准的强型自主研发阶段。今年,金牌自主研发的“罗马时光”、“西曼蒂克II”,成为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在业内产生了很大影响。
记者:每一个行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瓶颈。只有能够打破行业瓶颈的企业才能成为行业领袖。所以,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企业的两大职能就是营销与技术创新。橱柜行业目前的最大行业瓶颈是什么?金牌是如何解决的?
潘孝贞:定制化是制约橱柜行业无法像其他行业那样飞速发展的最大瓶颈。不同的厨房结构,需要橱柜企业为每家消费者量体定做,不但增加了生产环节,增大了人力成本,还使其无法大规模生产。
软件技术的发展为大规模定制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路径。谁占据了IT平台优势,谁就占据了制高点。国内橱柜企业都在尝试,但谁都没有根本解决这一问题。金牌橱柜和大学的科研机构已经承揽下国家“863计划”中这一技术项目。信息化平台的打造,无疑会更好地支持定制化生产,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课题,在行业中做成一个典范。
记者:金牌在众多橱柜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领***企业,尤其是在中高档品牌中已经独占鳌头。您的品牌理念是什么?
潘孝贞:个人都有缺点,团队却可以完美。在企业中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就能使品牌趋于完美。强调厨房功能需求,创造高品质的厨房生活,让消费者体验从购买到安装再到使用整个过程所带来的舒适和满足;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布局、收纳等,让厨房的艰辛劳作变成一种享受。
记者:房地产与橱柜行业是唇齿相依的。作为一个从事过房地产行业的橱柜企业老总,您应当有着双重的洞察力。目前,中国的房地产新***对橱柜行业的影响如何?橱柜行业如何完成这种配合?
潘孝贞:作为高级工程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土地评价师,福建省橱柜同业公会会长,全国工商联橱柜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我的言论应当是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房地产新***以后,房地产受到影响,但对橱柜影响非常有限。炒房客是不装修的,我们的消费只跟硬性需求有关。不管什么时候,这种需求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是释放出来或者破网的时间问题。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房第一次装修给予恰当的批量精装,应该是符合发展潮流的,所以市场上精装房的比例会越来越大。但是橱柜的终极方向是零售。一套房子,一个建筑,它的生命周期有50年、70年,甚至更长,装修一次通常使用8~10年,第一次装修,开发商会帮你统一做精装,当你第二次、第三次直至第N次装修的时候,就只能自己装修了,这
个时候一定是零售了。
房地产新***在一定程度上对国产高性价比橱柜的发展是有帮助的。因为在房地产形势大好时,开发商不会考虑给消费者提供这样一个价值,他更多需要的是涨价的理由。这时候,中高端的房地产项目往往选择进口品牌,无所谓多花点钱,他只是要“进口”这个概念为他的房产涨价去提供一个理由。当房地产市场形势不好时,开发商会冷静下来,真正思考怎么给客户创造价值,怎么去提供性价比最好的产品,怎么样去控制他的成本。这个机会有利于我们这些立志做高品质、高附加值、高性价比的品牌的发展。
记者:橱柜行业已经形成一个产业链,延伸到家电、厨房用品甚至刀具、作料盒等。金牌如果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领***企业,如何整合这些资源?
潘孝贞:产业链发展水平决定着行业的整体水平。在产业化上,金牌橱柜积极寻求国外合作商,让企业从一开始就站在一定的高度,同时重点扶持国内优质供应商,让他们在金牌厨柜生产基地附近建厂,推动产业供应链的成熟与发展。在金牌工业园二期工程上,我们追加规划100亩地,用于整合橱柜上下游供应链,使企业具备产业链上的竞争优势。
记者:低碳生活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词汇。许多企业也都在打低碳生活的旗号。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橱柜领***企业,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抱负,做了哪些努力?
潘孝贞:橱柜行业本身就是低碳的。与钢筋水泥、塑料这些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木材更环保、更低碳,因为木材是可以快速再生的一种资源。另外,橱柜用的是人造板,所谓人造板,实际上就是用木料的枝桠和废旧边角料做成的,不需要砍很好的原木。把低附加值的边角料加工成高品质的人造板,本身就是一个低碳、环保的事情。在整个行业里,我们因为倡导这种理念,所以又是最低碳的。我们的橱柜用同样多的板材,但是精心设计、工艺更好,一套橱柜一般可能用5~8年,而金牌橱柜能延长为10~15年,使用寿命长1倍,这就是低碳。低碳无所不在,关键是你怎么用它。
记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营销决定企业的发展速度,管理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随着橱柜行业的竞争加剧,品牌开始洗牌,金牌影响力却一天天加强。您最大的管理心得是什么?
潘孝贞:管理的本质就是取舍。因此,管理在实际运用中,就成了对企业达到目标的有效控制。对品牌的定位,对风格的选择,对人才的甄别,都是为了对企业发展的有效控制。
记者:您最崇拜的企业家是谁?为什么?
潘孝贞:鲁冠球。作为企业界的常青树,他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深沪两市最早上市的2D0家公司中,仅8家董事长始终未变,其中一个就是鲁冠球。企业做大需要魄力,做强需要实力,做久则需要智慧。有智慧的人才能战胜自己,才能将企业做久。鲁冠球作为改革开放后企业界的一面旗帜,无论东风还是西风,无论城头大旗怎么换,始终屹立不倒。战胜时间的人,才是最了不起的人。
记者:您最大的理想是什么?
潘孝贞:世界因我不同。让自己在某个行业或者某个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