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的发展总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就像印刷术催生了纸质报纸的传播、无线电成就了广播事业的大发展一样,20世纪中后期,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快速普及,使得DV、手机、数字电视、BBS、博客等都成为信息传播的手段,社会信息传播进入了名副其实的新媒介时代。当然新媒介时代并不仅仅体现为传播媒介手段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由此带来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新特点,如信息数量的空前增长,信息生成得更为及时,信息获取的“即地性”,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以及信息传受之间界限的模糊等。新媒介时代的信息传播格局已经大大改变,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广大新闻工作者也必须***思想,更新观念,重新构建和不断完善自己的素养结构,以适应新传媒形势下的新闻传播工作。
新媒介时代的信息大爆炸要求新闻工作者拥有更为突出的新闻意识。新闻意识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之一。所谓新闻意识,是指新闻传播主体对新闻实践的性质、地位、结构、作用、未来等的体验和认识,涵盖了以新闻传播主体为出发点的新闻实践各个关系项,包括对传播主体自身、控制主体、接受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媒介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它是新闻传播主体所特有的对新闻传播实践的自觉的整体的把握,是对新闻实践模式中各关系项的正确认识和正向的态度。
新媒介时代信息量激增。传播方式更加多元,这使得我们一方面能够轻松获取海量信息,了解世界每一个角落正在发生的事情;但另一方面,我们又有可能被这些信息扰乱视听,因其中大量的无用信息甚至垃圾信息迷失方向。从几倍甚至几十倍于过去的原始信息中获取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并使之最终变成具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需要新闻工作者具有更为突出的新闻意识。因此新媒介时代,新闻工作者新闻意识的培养并不能因为信息获取的方便快捷而被忽视,相反,更需要引起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重视。
对于新闻意识的培养,广大研究者从提高***治素养、培养全局观念、加强社会实践和注意学习和积累等方面进行过深入论述,笔者对此深表赞同。但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学习,笔者认为应该结合新媒介时代的特点有所创新。首先,新媒介时代要求新闻工作者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无论是国际形势,还是国家***策,抑或是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都应该纳入学习范围,只有不断延长知识圈半径,才能网罗更多的新闻事件,也才能练就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的慧眼。其次,新媒介时代要求新闻工作者创新学习方式。“一切皆传媒”的时代特点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学习空间,丰富了学习形式,新闻工作者的学习也不能仅仅依赖于书本和培训。要善于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可以说,所有我们能接触到的信息传播途径都应该成为我们的学习方式。再次,需要强调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因为新媒介时代的大量信息难免鱼龙混杂,为了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我们就必须对所接触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甄别。可见,新媒介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学习更为重要,学习任务也更加繁重和艰巨。
新媒介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跨媒介工作能力。新媒介时代,随着传播手段的不断翻新,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文字、***片、声音、***像等单一形式的传播模式,声、光、电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对受众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全面冲击,成为新媒介时代信息传播的显著特点。特别是“融合新闻”传播模式的广泛应用,引领了当今传媒的发展趋势。
“融合新闻”又称“多样化新闻”,意指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融合新闻”的产生基于媒介问的合作与互动。“融合新闻”模式在我国虽属于新生事物,但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比如在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在2008年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内各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联动,从不同层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态势。除了重大事件的报道外,“融合新闻”同样适用于一些地方性新闻事件的报道过程,如2005年的“感动温州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就是地方媒体联动打造“融合新闻”的成功案例。
可以说,“融合新闻”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并迅速得到广大媒体的认可和采用,这一发展趋势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成为全能型的人才,具备跨媒介工作能力。这种跨媒介工作能力表现为新闻工作者要以多媒体整合的思维去选择新闻题材、设置议程和规划报道方案:要打破“术业专攻”的思想藩篱,打破记者、编辑等岗位的界限,熟练掌握各种媒体工作知识并白如驾驭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在各种新闻工作岗位上都能很快适应:通晓各种媒介的不同特点,能够为不同媒介提供风格各异的新闻素材: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能够与不同媒介的同行完成协同报道。一句话,新媒介时代的传播,需要“多媒体新闻工作者”。
新媒介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要求新闻工作者形成更开放的工作方式。新媒介时代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即地性、互动性、个性化特点,不仅突破了传统媒体在时空、容量、速度等方面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打破了传统的二元单向的、高度集中的传播模式,并逐步消解着媒体传播者的中心话语权。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者基于单纯的信息者和把关人的社会角色而形成的传统的工作方式受到冲击,面对更为开放性的信息传播形式,需要形成更开放的工作方式。
这种更开放的工作方式首先体现在“把关”方式的转变上。新媒介时代,信息传受双方合二为一,人人都是信源。人人都是记者,这样信息传播网络越来越密集,数量越来越庞大,对此进行严格把关,困难重重。第一,媒介手段的多元化,使得很多新闻属于“公民共享新闻”(指来自公民的非专业新闻报道),并不经过“把关人”的筛选而直接进入公共视野。对这种分散传播的海量信息进行“把关”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第二,民众在新闻的获取与反馈方面具有很大的自,导致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下降,即便是主流媒体所的新闻,也可能被轻易地质疑和,反而可能会影响其公信力和陷入被动。新闻工作者也被赋予了更多更新的社会角色,他们不仅仅是记者、编辑、编导,也可能是论坛的版主或成员,因而也是“公民共享新闻”的直接接受者甚至传播者。因此,我们虽然不能期望广大受众完全接受主流媒体的信息,但也不是说我们对大量的“公民共享新闻”无计可施。关键是“把关”方式的转变,即淡化把关,加强引导,让客观评价和科学分析的声音重新占领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引导公众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这种更开放的工作方式还体现在互动性的增强上。互动性是新媒介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特点之一,即便是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也开始在互动性上下工夫。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或邀请评论员和普通民众共同对新闻事件作出评论,或通过开辟互动专栏、短信留言、听众热线、来信选读等方式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互联网世界里的新闻互动则更加丰富多彩,发帖、投票、视频等最大限度地拉近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传统媒介传播互动性的增强,是其面对新媒介传播压力谋求出路的必然选择,新媒介时代的传者对于受众已经不能再采取“要么全部接受,要么全部拒绝”的传播态度。受众与传者的信息共享参与使得传者必须重视受众的声音,从而新闻传播过程就演变成传、受双方信息共享的过程,也是他们借助于共享而互相影响的过程。新媒介时代的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传统媒介的传播人员,更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和开放的姿态,主动贴近受众,进行对话与交流,以求不断调整自己的传播内容和方式,不断培养和扩大受众人群。
新媒介时代在给我们带来便捷与高效率的同时,也给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只有深入研究新媒介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主动适应变化了的社会角色,积极构建新的素养结构,从培养新闻意识、跨媒介工作能力和开放性的工作方式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新的时期有新的作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新媒介时代媒体人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