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廉吏于成龙

蒲松林写《聊斋》,五百来个故事,大多以鬼魅、动物、植物为主角,也有两篇以官吏为主角的,其中一篇《于中丞》,写的是于成龙断案两例,智慧过人,神鬼莫测。

于成龙字北溟,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山西永宁州来堡村人。他三十八岁走上仕途,第一站便是广西罗城县。于是他变卖家产,打点行囊,告别***妻儿,带着几个乡中子弟,前往数千里之外的南方赴任。

那时的罗城,刚入大清治下两年,盗匪猖獗,四乡糜沸,两任知县一死一逃。临行亲朋好友纷纷劝他不要去冒这个险。于成龙少有大志,饱读诗书,儒家的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早已深入骨髓,他回告亲友,“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

于成龙来到罗城时,景况比传说中的还要糟。《罗城县志》记述:“杀掳男妇以万计,城市残破,田地荒芜,百姓倚岩谷避难。”城内只有居民六家,三间破茅房便是县衙。他“插棘为门,累土为几”,升堂理事。

当地土豪盗匪,哪把于成龙放在眼里,百般骚扰,动辄挑衅,加上罗城山高林密,湿气深重,族群恶斗,民不聊生。同来的数名仆从不堪其苦,或死或逃,情况极为严峻。于成龙咬紧牙关,抱着“为民而死甚于瘴疠而死”的信念,恪尽职守,不敢一日懈怠。

于成龙在罗城一干七年。从他走过的轨迹,大抵可以理出几个步骤:

第一步,安民缉盗。首先在全县建立保甲制度,约会乡民练兵自卫,大张旗鼓缉拿盗贼,讨伐为患不已的“柳城西乡贼”,取得初步胜利。西乡“渠魁府首乞恩讲和,抢掳男女中只尽行退还”。在此基础上又搞起全县联防,致使邻盗不敢犯境。罗城人民终于结束多年仓皇四散的离乱生活。

第二步,恢复生产。消除社会祸患之后,于成龙张贴安民告示,召回原来失散农民,甚至公布优惠***策,吸引四方流民前来耕作定居。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访问农事,奖掖勤劳的,劝诫懒惰的。每有农家迁入新居,他均亲自为其书写对联,以资鼓励。农闲时,他又带领百姓建民宅,修水利,办学校,筑城墙。罗城四境一时稼穑繁茂,人口增加,鸡鸣犬吠,气象日新。

第三步,翦除豪强。当地长期以来形成“数大姓负势不下”的局面,几户大姓人家恃强凌弱,弱势群体常在忧患之中。于成龙采用刚柔并济的策略,软硬兼施,服理则晓之以理,违法则绳之以法,使得几户不可一世的地方豪强收敛势头,凡事“皆奉法唯谨”。

第四步,减负清杂。在他任上,废除了若干项额外苛捐杂税,制止了乱摊派乱收费现象,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有利于农民休养生息。

第五步,和睦各族。罗城有史以来,皆有汉、壮、瑶、苗、侗等世居民族在此生息。由于以往统治者的挑唆及误会,形成积怨,仇杀互攻,械斗频繁。于成龙深入村寨,苦口婆心,化解矛盾,遂使各族民众消弭干戈,互通玉帛。他又兴办学堂,推行教化,并鼓励瑶、壮子弟入学。

一个混乱不堪罗城,终于改变旧貌,百姓脸上露出了难见的笑容。

于成龙的***绩,口碑道载,使两广布***使金光祖对他刮目相看。于是将于成龙事迹申报朝廷,经吏部考核,将他举为“卓异”。所谓卓异,为卓越,不同于众之意。清朝把它升华为一种部级的荣誉,类似于今天的全国标兵。《清会典・吏部》:“卓异者,必按其事而书于册。”于成龙为官二十余年,三次获此殊荣。

由于于成龙在罗城干得出色,朝廷又有更艰巨的重任要他去完成。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离任之时,百姓遮道呼号:“公今去,我侪无天矣!”常言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于成龙廉洁奉公,连去合州赴任的盘缠都没有。罗城地方凑了川资,派人暗中一路接济护送,情景催人涕下。

此后,于成龙历任湖北黄州同知、福建布***使、直隶巡抚、两江总督。官职越当越大,自奉愈来愈薄。他的清廉艰苦,几达常人不能理喻的地步。逢灾荒年岁,他以糠代粮,将口粮薪俸节省下来救济饥民。百姓尝有歌谣:“要得清廉分数足,唯学于公食糠粥。”他甚至把仅剩的一匹代步的骡子也“鬻之市,得十余两,施一日而尽”。当地富户在他的带动下,也纷纷解囊救民。于成龙赴任福建途中,除行囊一捆,还带萝卜数十斤以供沿途食用。平日“饮茶”,皆命仆从摘屋后槐叶代用,久之,“树为之秃”。他一年四季不见肉味,遂得一雅号“于青菜”。公生明,廉生威,闻于公将至,“官吏望风改操”。

康熙二十三年 (1684 年 ) ,于成龙病逝于南京督署中,享年 六十八 岁。官员亲友去他家吊唁,只见家中“冷落菜羹……故衣破靴,外无长物”,众人无不相顾痛哭,就连“平时心惮成龙者,俱感动流涕”。消息传出,南京“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下至菜庸负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康熙帝称他为“廉吏天下第一”,并破例亲自为其撰写碑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一代廉吏于成龙

学习

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内容包括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2.0。文章在阐述信息化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化技术背景下教学的有利因素,包括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加强

学习

行摄新利器 松下GF3试用体验

阅读(71)

本文为您介绍行摄新利器 松下GF3试用体验,内容包括松下gf3是什么卡口,松下gf3自拍模式怎么用。6月份接到用松下LUMIXGF3(以下简称GF3)试拍风光的任务时,我首先想到的是美国怀俄明州的黄石国家公园。黄石不仅是美国最古老的国家公园,也是世界

学习

安溪闽南茶都观音韵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安溪闽南茶都观音韵,内容包括福建安溪古茶韵,安溪茶叶介绍闽南语。安溪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故乡,自古就有“闽南茶都”的美誉。安溪产茶几乎与置县同时,已有1000多年历史,其中盛产的乌龙茶早在宋元时期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蜚

学习

浅谈“责任”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责任”,内容包括浅谈工作态度与责任,浅谈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责任感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品质。在很多情况下,责任比能力本身更加重要。员工本领再大,能力再强,但如果他不愿付出努力,考虑不全面、工作不深

学习

浅谈B2B电子商务及其发展趋势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B2B电子商务及其发展趋势,内容包括b2b电子商务网站的盈利模式是什么,b2b电子商务的发展阶段与趋势。摘要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将是电子商务业务的主体,如今以“啊里巴巴”为典型代表的B2B成功

学习

会计实习报告范文

阅读(25)

会计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暑假期间,我有幸来到了中国工商银行双流县支行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会计实习,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受益非浅。下面是我对银行储蓄存款实名制进行的一点简单探讨。一、储蓄存款实名制的含义储蓄存款实名制是指居民

学习

中国培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培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内容包括书法培训行业现状分析,礼仪培训师行业现状。对培训行业的分析,主要是针对行业规模、培训机构(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以掌握培训业整体状况,以明确培训机构在培训行业中的地位和定位。一、培训行

学习

企业门户的分类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门户的分类,内容包括企业门户网址怎么填写,企业门户的真实状况。跟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门户”已经经成为新型办公环境的首要组成部份。从电子商务利用到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所有用户友好型信息收集系统都以基于各种技术的

学习

也傍桑阴学种瓜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也傍桑阴学种瓜,内容包括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傍桑阴学种瓜全诗。《小学德育纲要》明确指出:“学生要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爱护公物,勤俭

学习

展会信息 7期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展会信息 7期,内容包括行业展会信息平台,7月份的展会会议信息简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博览会展会时间:2013年10月29日-11月1日展会地址:中国深圳会展中心展览面积:110,000m2展商:1,500多家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观众:120,00

学习

世界地球日活动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地球日活动,内容包括世界地球日几月几日,世界地球日的手抄报。海门市级课题“绿色教育与科学探究”子课题绣品文化背景下的环保教育三星中心小学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作为

学习

浅述“CAPP”的工程实用及开发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浅述“CAPP”的工程实用及开发,内容包括capp的应用原理,capp系统设计步骤。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omputeraidedprocessplanning)被称为CAPP。CAPP的研究、开发是从60年代末开始的,在制造自动化领域,CAPP的发展是最迟的部分,但

学习

安全U盘的技术研究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U盘的技术研究,内容包括哪个牌子的u盘安全可靠,什么牌子u盘数据最安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早已充斥着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产品。计算机、手机、移动硬盘等设备层出不穷,信息的存储与传输方式

学习

“延安三鼓”之安塞腰鼓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延安三鼓”之安塞腰鼓,内容包括安塞腰鼓是延安的吗,延安安塞腰鼓。【摘要】“延安三鼓”包括腰鼓、蹩鼓和胸鼓,其中腰鼓以安塞县最为著名。安塞腰鼓是陕西省安塞县的一种民间舞蹈,是我国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

学习

新旧版电视剧《红楼梦》之对比简析

阅读(174)

本文为您介绍新旧版电视剧《红楼梦》之对比简析,内容包括电视剧红楼梦老版和新版的对比,新旧红楼梦演员对比。摘要:本文依托《红楼梦》原著的基础,从影视风格及演员表演层面上对比了1987年拍摄的电视剧《红楼梦》与2010年电视剧《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