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体学、叙事学等理论的引进,章回小说的形式与文体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对章回小说的形式与结构特色进行系统探究,以期进一步深化对章回小说的文体研究。
【关键词】章回小说 形式 结构体制
引言
中国古代小说的文体演进大致经历了由笔记小说到志人志怪小说,再到话本小说,最后到章回小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史”和“话”的两种传统。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章回小说在形式体制上最大的特点是分章分回叙事,故称为“章回小说”。章回小说的发展基础是宋元的讲史话本。话本小说的结构体制通常包括: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文和片尾。宋元讲史开始是以口头分节讲述为主,连续讲述若干次,每节用题目的形式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分章叙事、标明回目的形式起源,对章回小说形式的产生有着直接影响。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且说”、“话说”和“各位看官”等字样,直接体现了章回小说与话本小说之间的继承关系。“章回”的“回”的意思是“次”。宋元说话艺人演说长篇故事,要多场才能说完,每场讲演一段,讲到紧要关头时就宣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以吸引听众下次再来。每场讲演的时间大致相同,因此每回故事的长短也大致相等。宋元时期的说话人据以讲唱的底本,也就是长篇话本,已具有章回小说的雏形。元末明初时期出现了《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讲史小说,使章回小说初具规模。这些小说分卷分节,每节有单句回目。至明嘉靖、万历间,章回小说更加成熟。这在形式上表现为不是分卷分节,而是明确地分成多少回,回目也有单句发展成双句,通常一般每回开头有“话说”,结尾有“且听下回分解”等固定的形式。清代以后,章回小说的体制进一步完善,如《红楼梦》最终确立了八言回目的完整体例,回目也更讲究对仗和创意。这种具有很强中华民族特色的形式,也使得章回小说更加成为中国读者喜爱的文学样式。
一、首尾照应与分回标目
章回小说的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因此结构安排上一般都体现了首尾照应,完整精妙的特点。举例如下:
《三国演义》的开头用“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句奠定了故事的结构框架――分、合。然后以四十回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形成四十――四十――四十的结构。前半部是分中之合――国分英雄合;后半部是合中之分――国合英雄分。以此结构表明了作者的历史循环观和历史虚无观。
《水浒传》以七十回为界,前七十回写“豪侠传”,后七十回写重新走向文化规训之路。
《红楼梦》的结构为天界一僧一道因无用之石头的感慨将其幻化为玉,游历人间富贵温柔之乡,最后皈依佛门,实现了欲望――无欲的佛家回归,也完成了无用――有用――无为的道家回归[1]。
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是章回小说的特殊结构形式。每回故事相对***,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每回多以对偶的句式做回目,揭示本回的内容。其回目形式成熟的标志是清初毛宗岗修改《三国演义》时,对小说内容改动很少,但对回目却大刀阔斧,把原不对仗的回目一律改为对仗的两句[2]。这以后,长篇小说回目采用两句对仗的形式,直至《红楼梦》最终确立了八言回目的完整体例。
二、开篇模式
章回小说的开篇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引首类,楔子类,缘起类[3]。
1、引首类:此类开篇与话本小说的入话、头回相似。小说开篇先有一首或几首诗词,有的小说在诗词议论之后再叙述一段或几段与正文相类似或相反的小故事,从而引出正文。引首类开篇是绝大多数章回小说惯用的手法。诗词议论可以点明主题概括全文大意,可以抒发感情烘托某种情思,也可以论述小说的主旨意在警醒世人。
例如百回本《水浒传》正文前有词有诗,后略述宋朝历代帝王,直至仁宗,说仁宗嘉・三年天下瘟***,天子要祈禳谢瘟***,“不因此事,如何教三十六员天罡下临凡世,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间,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又如毛宗岗评本《三国演义》的篇首用一首词抒发一种看破功名事业的人生虚无感和历史虚无感,使整部小说笼罩在一种悲壮苍凉的氛围之中;《***词话》的开头用诗词、典故反复论证之祸,劝人弃恶从善,轻财色重果报;《好逑传》每回开头均用诗篇概括本回大意,表达作者情感。
其中,《水浒传》是明清英雄传奇的代表,《***词话》是明清世情小说的代表,它们的开篇模式代表了这两类小说中的大多数情形。
2、楔子类:在小说开篇借助神话、故事等叙述方式来阐释作品的主旨或寓意。其故事内容与正文的思想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此类开头兼具结构功能和寓意功能。
用因果报应解释历史故事始于元代至治年间刊刻的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其开头用司马仲相阴司断狱的故事,说被汉高祖刘邦和吕后杀害的功臣韩信、彭越、英布,分别投生为曹操、刘备、孙权。刘邦投生为汉献帝,吕后投生为伏后,献帝的江山被三家平分,前世冤孽后世果报。“这个故事虽不与三国故事时间衔接,但它们是前因和后果的关系,情节有内在的联系,这个序幕式的故事寓含着整部小说的历史意旨。它的性质与七十回《水浒》的楔子相同”[4]。
这种利用开头宣扬因果报应的作品在明清章回小说中也占有较大比重,如《封神演义》,《说岳全传》,《女仙外史》等。
3、缘起类:此类开头主要是介绍作品的创作起源与缘由,注重从整体结构去把握作品的总体构思。
其代表作是《红楼梦》,作者在第一回就交代了创作缘起:“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又交代了《石头记》一书的来历:“忽见一块大石,上面字迹分明,编述历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开头也属于此类,它由两部分组成:小说背景的描写和死里逃生获得手稿的故事。通过死里逃生、售书人、九死一生的感受渐渐加强了作品的真实性,从而对读者产生更加强烈的影响。
三、程式化套语
传统章回小说在一回的末尾往往有“不知……,且听下回分解”之类的结束语,而下回的回首常以“话说”之类的套语来承接上回。这种说书套语的使用有利于回末与回首之间过渡性的加强,将全书各回紧密衔接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常用回末结束语有:“不知上意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不知毕竟怎生结果,且听下回分解”;“不知更作何状,且听下回分解”;“不知又作何说,且听下回分解”;“要知此人是谁,下回交待”;“要知此物为何,下回交待”;“后事如何?下回分解”;等等。
常用回首套语有:“且说”;“话说”;“上回说到”;等等。
另外,章回小说文中也会使用一些程式化套语来引出表达的主体内容。最常用的两类为用于提起话题的“常言(道)……”或“自古(道)……”,和用于概括上文的“正是……”或“有诗为证……”。
1、“常言(道)……”或“自古(道)……”:此类套语引出的表达主体基本上都是谚语,“是人们对生活中现象和规律的总结,在表达效果上具有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寓理警策的特点”[5]。这种套语的程式化表达一般是先用谚语引出一个一般性的道理,从而提起一个新的话题,进而引出具体事例,同时也事先提示了具体事例的特性或寓含的道理。因此,“常言(道)……”表达式具有提出话题、开启下文的功能,常常位于一个段落的开头。例如:
常言道:“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两个只管在内说,却不知张胜窗外听了个不亦乐乎。(《***词话》,第九十九回)
此例中作者用“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这一谚语引出陈经济与春梅幽会却被张胜偷听这一具体事件,反过来也揭示了这一事件所包含的道理――“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俗语常言:‘鼓不打不响,钟不撞不鸣。’又言:‘十日瞎眼,九日自明。’你前日留了这铁公子在家养病,莫说外人,连我也有些怪你。谁知你们真金不怕火,礼则礼,情则情,全无一毫苟且之心,到如今才访知了,方才敬服。”(《好逑传》,第八回)
例中水运用两条谚语引出水冰心留铁中玉在家养病这一事件,并肯定了二人谨遵名教,以礼相待的行为,同时也提示了此事所蕴含的道理――“鼓不打不响,钟不撞不鸣”,以及“十日瞎眼,九日自明”。
2、“正是……”或“有诗为证……”:此类套语的主要作用是标示,指明随后紧跟的总结性内容。其表达主体多为作者自编的诗词或对举性语句,或是引用前人的诗词或语录等。这种套语一般用来承接上文,用对举性语句或诗词等对上文的具体情况进行概括总结,从而揭示出一般性的道理或结论,因此经常出现于小说章回或段落的末尾。
如《***词话》第三回中:
正是:满前野意无人识,几朵碧桃春自开。有诗为证:眼意眉情卒未休,姻缘相凑遇风流。王婆贪贿无他技,一味花言巧舌头。毕竟未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此例中,“正是……”和“有诗为证”两个表达式与程式化结束语相配合,形成了章回小说特有而又常见的收尾形式。
结语
章回小说的形式与结构虽然存在明显的模式化特征,但是在不同的作品中,同一小说的形式与结构模式又不尽相同。在语言描绘、情节叙述以及人物刻画的具体操作中,不同的作品之间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弥足珍贵,能够体现出小说作者的艺术匠心[6]。
章回小说体制的不断完善与成熟,使其在形式上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超越了话本小说。作为成熟的古典文学的典范,章回小说终于能够与中国的诗词曲赋并肩而行,走向自己***的文体发展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 孔占芳. 从话本小说到章回小说质的飞跃[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2):25-27.
[2] 朱世滋. 章回小说回目形式浅探[J]. 辽宁大学学报,1982,(2):33-36.
[3] 李小菊,毛德富. 论明清章回小说的开头模式及成因[J]. 河南大学学报,2003,(6):80-85.
[4] 石昌渝. 中国小说源流论[M]. 北京:三联书店,1994.
[5] 吴锡根. “常言(道)……”和“正是……”表达式的构成特点及其话语功能[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6):45-48.
[6] 潘建国. 关于章回小说结构及其研究之反思[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2-7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试探章回小说的形式与结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