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纹枯病
1、症状识别
水稻纹枯病俗称烂脚病,初期在底部叶鞘产生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后期小斑相互融合,扩散成云纹状大斑。侵染叶片时形成的病斑与叶鞘相同。由于叶鞘和叶片受害枯死以致维管束受损,养分不能正常输送而造成瘪粒和白穗。严重时整株枯死。
2、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的水稻新品种,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田间持水不可过深,最好保持湿润灌溉,干湿结合。发病严重时可进行轻度晒田。(2)在发病初期可选用多菌灵,井冈霉素,和牙狍菌素进行喷雾防治。
二、水稻稻瘟病
1、症状识别
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发病。由 于为害的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 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其中以叶瘟发生最为普遍, 颈瘟为害最重。(1)苗瘟:秧苗三叶期前发病,由 种子带菌引起,无明显病斑,苗基部灰黑色,上部 黄褐色,卷缩枯死。三叶期后发生的多在叶片上 形成明显病斑,与叶瘟症状相同,称苗叶瘟。(2)叶瘟:三叶期后至穗期均可发生,由于天气条件 的影响和品种抗病性的差异,叶上病斑形状、大 小和色泽有所不同,分4种类型。①慢性型。是 稻瘟病的典型症状特征,病斑呈梭形,两端常有 沿叶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边缘褐色,中间灰白 色,有黄色晕圈。潮湿时背面常有灰绿色霉 层。叶上病斑多时,可连接形成不规则大斑,发 病重的叶片枯死。②急性型。发生在适宜的发 病条件下,发病品种的叶片常产生暗绿色近圆至 椭圆形的病斑,正反两面都有大量灰色霉层。这 种病斑是大流行的先兆,但若天气转晴,湿度小, 可转为慢性型病斑。③褐点型。多在气候干燥 时抗病品种上产生,呈褐色小点,不产生孢子,无 霉层。④白点型。多在发病品种嫩叶上出现,呈 圆形白色小点,无霉层,天气有利可转变为急性 病斑。(3)节瘟:节间变黑,潮湿时节上产生灰绿 色霉层。(4)穗颈瘟:穗颈和枝梗发病后变褐色, 发病早而重的穗子枯死呈白穗,发病晚的秕谷增 多。(5)谷粒瘟:在谷粒的护颖、颖壳上发生黑褐 色小斑点。谷粒瘟增加了种子的带菌率,是苗瘟 的重要初侵染源。
2、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①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 有效的措施。由于稻瘟病病菌的小种类型多,地 理分布比较复杂,不易防治,生产上对稻瘟病的 防治主要依赖于推广种植抗病品种,以杂交稻为 主,配合常规稻,大面积上应有3~4个品种搭配。 在水稻品种中粳稻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弱, 其中中熟中粳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最弱。然 而,由于稻瘟病病菌小种易产生变异,抗病品种 往往种植3~5年即丧失抗性,需要进行品种更 替。②覆膜及限水灌溉,改善了田间生态环境及 群体结构,使茂密度适中。据调查,分蘖末期田间 湿度为93.5%~94.9%,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稻 瘟病的侵染和发病程度。推迟水稻成熟期,对粳 稻而言,较低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更有利于粳稻的 生长发育,减轻稻瘟病对粳型品种的为害。③消 灭越冬菌源,秧田期以前彻底处理完病稻草,更 不能用陈稻草做盖种催芽保温覆盖物;陈种子不 能作种用。施足基肥,巧施追肥,看苗施肥,灌水 应以深水返青,浅水分蘖,晒田拔节和后期浅水 为原则。施用硅肥对稻瘟病防御效果达80%以 上,(2)药剂防治:①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用1%石灰水浸种,早稻在10~15℃时浸种6天,晚 稻在20~25℃时浸1~2天,石灰水层要高出种 子15cm左右,加盖静置,浸种后用清水清洗3~4次;或用2%福尔马林浸种20~30分钟,取出用 薄膜覆盖闷种3小时。浸种灵对苗稻瘟也有一定 的抑制作用,防效为52%左右。此外,还可以用40%多菌灵WP、70%甲基硫菌灵WP、50%稻瘟 净EC、40%异稻瘟净EC浸种。早稻用1000倍药 液浸种48~72小时,晚稻用500倍药液浸种24小时。②针对发病品种和易发病生育阶段,结合 田间病情和天气情况,适时施药防治。2~3叶期 发生苗瘟,可用6%施稻灵防治1次,即可达到防 治目的。移栽时,用25%使百克EC1200~1500倍液,或20%三环唑750倍液浸秧根3小时,可 有效地预防稻瘟病。用水杨酸溶液喷水稻幼苗, 可以提高水稻幼苗对稻瘟病的抗性。本田防治 叶瘟,在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情况下,首次施 药不宜过迟。稻株上部三片叶片病叶率为3%时 及时施药。防治穗瘟,应在破口至始穗期施第1次药,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在齐穗期施第2次药。 药剂可选用20%三环唑WP、40%稻瘟灵EC或40%克瘟散EC 1000~1500g/hm2,或50%异稻瘟 净EC 1500~2250g/hm2,或21.2%加收热必WP900~1200g/hm2,或用30%克瘟散EC 1000~ 1500ml/hm2防治苗瘟、叶瘟,用520ml/hm2防治穗颈瘟,还可兼治纹枯病、菌核病、飞虱和叶蝉,或 50%消菌灵DP750g/hm2,或40%克百菌SC 1000~1800g/hm2。
三、青枯病、立枯病
1、症状识别
(1)青枯病:生理性病害,在2~3叶期,遇到不良环境条件,秧苗体内水分蒸腾与吸水失调引起,心叶卷筒状,随后下叶很快失水萎蔫筒卷,全株呈污绿色枯死,导致青枯病发生。青枯病未受到病菌的危害,死苗后茎基部不腐烂,根毛少,根系色泽变暗,往往一簇一簇地死苗,并迅速蔓延,用手拔起不折断。从病株上分离不出立枯病原菌,严重时成片枯死。
(2)立枯病:土壤中病原菌侵染引发的一类病害,受到病菌危害,在茎基部多产生水浸状褐点,以后扩大腐烂,并在秧苗基部和周围土壤上长出粉红色或白色霉层,秧苗枯黄卷缩。立枯病表现为秧苗植株基部腐烂、矮化、黄化,用手拔植株时根部易断,以发病中心点成圆形扩散,对水稻秧苗危害严重,如发现晚,防治不及时,易引起整体秧苗死亡。
2、综合防治
(一)加强苗床管理防治青枯病。
青枯病一般在连续低温过后高温来临时突然发生,因此出现连续低温三天时必须进行浇酸水和药剂处理,高温来临时及早通风(早晨五点之前),尽量降低苗床内的昼夜温差。
(二)采用药剂防治立、青枯病。
根据诊断结果,对已发生和可能发生立、青枯病的苗床及时进行药剂防治。药剂选用含有恶霉灵、甲霜灵、福美双的制剂,如30%瑞苗青、30%土菌消、20%移栽灵、3%育苗灵、20%壮苗安等,方法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兑水浇施。
(作者单位:157400 黑龙江省宁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水稻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