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的前世今生
汽车行业作为一个百年产业,从其诞生起,频繁的汽车交通事故一直困扰着各大汽车制造商。据统计,超过9成的汽车交通事故是由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其中司机醉驾、超速和疲劳驾驶等原因占据了绝大部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家发现,计算机“代替”人类充当驾驶员的角色可能成为现实。因此,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始了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工作。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也被称为自动驾驶汽车,它主要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依靠车内计算机系统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期目的地。其实,无人驾驶技术离我们并不遥远,较为常见的自动泊车技术已在市场上的多款中高档车上配置。
现如今,最为著名的无人驾驶汽车当属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在无人驾驶技术方面,谷歌的确算得上是先行者。从2009年开始道路测试至今,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在完全无人驾驶的模式下,已经行驶里程约160万千米,相当于一名拥有75年驾龄的“老司机”所驶过的里程。而在这160万千米的里程中,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仅发生了11次轻微事故,无人员伤亡,并且没有一次是由无人驾驶汽车引起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当然,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优异的表现,绝对离不开其“高大上”的装备。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细数无人驾驶汽车上的必备配置吧。
道路检测装置主要包括了GPS装置、各种雷达装置和可视装置。GPS装置可以实现车辆的定位,并辅助导航;雷达装置用来检测车辆附近的物体和行人,以及与其他车辆之间的距离;可视装置可以实时生成前方道路的三维***像,检测诸如行人之类的潜在危险,并预测他们的行动。将高精度的GPS、雷达装置和可视装置相结合,就构成了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和“耳朵”。
道德&法律,难以越过的坎
只有“眼睛”和“耳朵”当然是不够的,无人驾驶汽车正常行驶绝对离不开它的“大脑”和“中枢神经”。智能车载系统主要是由一套性能优异的硬件系统和与其配套的软件系统组成,当然,它远比现在的传统车载系统强大许多。智能车载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导航功能,还可以根据道路状况及时改变驾驶策略,并分析出车辆各控制装置所需要作出的动作,以及发送任务指令。
“四肢”―― 车辆控制装置
车辆最终实现加速、转向和变道等动作,依靠的是车辆控制装置,它们就像是无人驾驶汽车的“四肢”。最简单的车辆控制装置主要包括转向控制系统、油门控制系统、制动控制系统等。当智能车载系统将指令发送给各车辆控制装置后,各车辆控制装置协同工作,完成各自的任务,最终实现加速、转弯、变道,甚至一系列复杂避让动作。
除此之外,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使科学家们能够通过手机,利用特定的App软件,实现车辆的远程控制。例如,要远程操纵汽车自动定点停车,可由车载控制系统通过查询互联网上的车库信息,自行查找空车位,并指挥汽车完成停车动作。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近10年来的飞速发展,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技术将不再会是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主要门槛。但一系列道德和法律问题也许会成为无人驾驶汽车即将面临、也是最难越过的坎。
作为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和“神经中枢”,智能车载系统在车辆遇到紧急情况时,需要迅速作出判断,并向车辆控制装置发送指令。其中,“优化撞车方案”既重要,又备受争议。“优化撞车方案”是指当车辆处于无法避免碰撞的情况下,智能车载系统是优先保护乘客安全还是优先保护路人安全,它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然而,不管系统做出何种选择,都将会引来无止境的争论。无人驾驶汽车制造商是否应该被允许出售那些优先保护乘客安全的汽车呢?如果是,它们肯定会受到买家的欢迎,但如果不是呢?
此外,法律也是无人驾驶汽车难以越过的一道坎。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了交通事故,应该是车主的责任,乘客的责任,还是汽车制造商的责任,亦或是智能车载系统软件供应商的责任呢?与传统汽车不同,无人驾驶汽车已无驾驶员,车主或乘客并未驾驶汽车,此时的责任难以界定。
当然,上述的问题只是无人驾驶汽车所面临问题的冰山一角,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自动辅助驾驶技术的变革,自动辅助驾驶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传统汽车,辅助有人驾驶,弥补人类在反应速度上和处理突发状况时经验上的不足。这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还能极大地提升驾驶的乐趣。
无人驾驶汽车也许终会进入人类的生活,到那时,人类的出行方式必将迎来汽车发明后的又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