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华人主要分为两个群体,他们有的像中国人一样活着,有的像美国人一样活着。不过,他们的共同点是无论在美国待了多久,中国文化就像影子一样,始终以某种方式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轨迹。下文中我讲述的这两个故事分别描述的就是这两种人。
打官司——法律第一,感情次之
首先,我为大家讲的这个故事涉及的是像中国人一样活着的华人。故事的主人公C阿姨来美国已经有二十多年,定居美国并加入了美国国籍。二十几年前,这位C阿姨跟着丈夫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多年来夫妻两人相濡以沫,感情一直很好,但是三年前她的丈夫不辞而别,在外另购了一处房产,与她闹起了分居。当收到丈夫要求离婚的信件时,C阿姨几近崩溃,她怎么也没想到离婚的事情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虽然她已定居美国多年,但一直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圈子里,英语水平非常一般。所以,对这次的离婚案,作为朋友的我义不容辞为她提供帮助,担任了她的英文翻译。在留学期间我唯一一次进法院,就是陪着C阿姨去打离婚官司。
在美国打官司是一件简单又复杂的事情。说它简单,是因为一个比较靠谱的律师能给你很多帮助;说它复杂,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当事人会把事情搞复杂。很多在美国打官司的中国人往往会犯后一种错误。在美国办理离婚案件通常有两种解决途径:一是离婚双方通过律师达成离婚协议,这样一来双方就不必上法庭;二是如果不能达成协议,那么离婚双方可以上民事法庭,由法庭仲裁。一般来说,没有重大分歧的案件都能通过双方律师达成协议。但我遇到的这个案例有点特殊,并不是因为语言问题,而是由于文化冲突。C阿姨的中式思维和美国的法律逻辑非常不合拍。
C阿姨最初不想离婚,按照中国式的思维,觉得“就这么凑合过”算了。她尝试给丈夫打电话或发短信,但收到的都是“请找律师和我的律师谈”这样冷冰冰的回复。无奈之下,C阿姨聘请了一个年轻律师,想让这个律师给丈夫发函,表达自己不要离婚的愿望。但律师告诉她,分居三年这个事实在法律上足以构成“感情破裂”的证据,如果坚持不离婚,甚至会导致对C阿姨不利的后果。这时,C阿姨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丈夫早已在三年前就盘算好了一切!如此一来,C阿姨对丈夫的薄情寡义更是充满了愤怒。她不厌其烦地向律师哭诉:当年在国内,她是如何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如何含辛茹苦地把小孩带大,又是如何全心全意地维系着这个家……有时说到激动处,一句话她要重复说好几遍。我们头两次与律师见面,简直就成了C阿姨的诉苦会,拦也拦不住。美国律师是按小时收费的,这种诉苦会只会白白浪费银子。最后律师自己都看不过去了,对C阿姨说:“C阿姨,您别再说了,我挣您这份唠叨钱也会良心有愧。”她告诉C阿姨,一定要明确这次离婚自己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感情不能代替法律。
经过我们的劝解,C阿姨最终意识到,这个婚恐怕不离是不行了。她与律师沟通后,最终明确了一个战略目标:保住自己目前居住的这份房产,不补偿因两份房产差价导致的差额;同时从维护妇女权益的角度,谴责丈夫的抛弃之过。一旦对方被认定有了过错,那对C阿姨就有利了。对方怕的也就是这一点,因为在美国法律还是倾向于保护弱者权益的。
事后证明,这个策略非常成功。C阿姨坚持不同意对方完全平分财产的建议,故意把这件事“闹”上了民事法庭。在正式审理之前,会有一次双方律师到场的非正式开庭,由法官主持,确认相关证据材料,明确审判流程。整个离婚案的高潮便发生在这一天。当天进入法庭前,我们反复提醒C阿姨,不要说话,全听律师的。那天C阿姨穿了一件工作服,和国内的工服类似,淡蓝色、宽大没型,一看就是典型的工人阶级装备,再加上C阿姨足登普通旅游鞋,腰挎简易布包,一个中下层移民工的形象跃然法庭之上。这一切是C阿姨的律师特意叮嘱她做的。原本我对这个年轻女律师不是很有信心,听说对方请的是当地有名的离婚律师后,我和C阿姨心里更是忐忑,但当这位女律师告诉C阿姨如何穿着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一幕好戏即将上演。果然,法庭上的这位律师与平日里大不一样,在双方律师陈述时,她进行了如下一段慷慨陈词:“尊敬的法官先生,您可以看到,我的当事人是一位贫穷的学校工人。她这些年含辛茹苦地挣钱工作,只是为了温饱之需。您看她的着装,多年来不曾购买高档衣裤,一身工服从冬穿到夏,奢侈品对她来说只是奢望而已。她语言不通,却没钱请正式翻译,只能找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为她义务服务。这样一个穷苦的女性,一个认真操持家务的妻子,却因为丈夫的个人决定,连自己的住所都无法留住,您觉得这样公平吗?公正吗?……”
就在我方律师陈述时,我偷看了一眼C阿姨的丈夫和他请的律师。他们似乎感到情况非常不妙,脸上显出了焦虑之色。事情折腾到这一步,如果坚持法庭裁决,形势显然会不利于男方。果然,三天之后,C阿姨收到了对方律师的来信,他们同意按照各自保有目前居住的房产的方式分割不动产。C阿姨避免了向对方支付房款差价的损失,而对方则避免了可能被认定为有过错的风险。
后来,C阿姨和我专程上门去感谢那个女律师,年轻的律师对我们说,用感情代替法律是中国人常犯的错误。在美国人看来,法律就是法律,法律面前谈过去的感情是没有意义的。我问那为什么她后来又在法庭上大打感情牌呢,她说那是因为感情可以在法律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我们中国人的离婚逻辑是这样的:“你竟然如此对我!我要让大家都知道你有错。”而美国人的离婚逻辑却完全不同:“你竟然如此对我!我要让法律判定你有错。”前一种方式只是一种发泄,后一种却能换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感情牌不是不能打,而是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打出来,一举制胜。
学中文——不再排斥,学着接受
在美国,有一群人流着华人的血液,但在思想、生活习惯等方面与美国人并无二致,他们在内心与中国文化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对于这些像美国人一样活着的华人,我接触最多的是我曾教过的一些学生。我曾为我所就读的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个中文班代课一个学期,亲身体会到这些学生对中文的复杂感情。
我所教的这门课是“高级中文阅读与写作”,开设的对象是家中有中文环境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家里基本能听懂中文,或多或少也会说中文,口语水平基本没有问题,主要需要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我教的这个班上一共有15名学生,学生构成也不出我所料:全是华人子弟,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在国内出生,小学之后被父母带到了美国。就是这样一群连American Born Chinese都算不上的孩子,却对中文有一种几乎本能的排斥心理。第一节课,我给他们布置的作业是写一篇短文,内容是谈谈对中文的看法。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我不喜欢画画!虽然中文是优美的文字,但我觉得它就像***画一样,不能反映语言的实用作用。写中文对我来说就像画画一样,而且一点都没有规律。这是一件让人烦恼的事情。”写下上面这段话的学生中文水平在班里数一数二。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了解到像他这样的华人学生都是家里严格要求学习中文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否则的话,他们就连基本的听和说都会很困难。这么听话且努力的孩子都会在文章中表露出对中文的排斥,更别说那些根本不屑学中文的孩子了,他们甚至连“我不喜欢画画”这样的文章都写不出来。
有了这第一堂课,我发现我的任务并非让他们提高读写能力,而是要从根本上提升他们对中文的兴趣。我在原先设计的课程大纲上增加了两个项目:一个是“个人讲演”,另一个是“听歌”。
“个人讲演”就是把一节课50分钟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们自己管理,每个星期由一位或两位同学带领大家用中文讨论一个热点话题。在课堂上就某个话题讨论时,学生们发言都非常踊跃。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第一个上台带领大家讨论的学生。这个学生是个娱乐达人,她带着大家聊明星八卦,从布拉德·皮特的婚姻一直说到美国摇滚乐的前世今生。除了八卦话题,有的学生也把动物保护、环境污染等严肃话题拿到课堂上来讨论。看着大家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我非但不紧张,反而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听歌”更是有趣。我要求每个学生每周都要为大家推荐一首中文歌曲,并负责给大家讲解歌词的意思。这一下子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动力。有些关注中文流行乐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在这方面比较在行,故意找了一些有难度的歌曲;那些从来不听中文歌曲的同学,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寻觅自己的调调。结果,有的同学推荐的是《老鼠爱大米》,有的推荐的是《大海》。班里两个中文水平最好的学生或许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推荐的是林俊杰的《江南》,并亲自上台讲解歌词的内涵。我的老天!林俊杰的这首歌即使拿给国内的初中生,他们都不一定能讲明白歌曲的意思,这两个学生竟然从中读出了深意。一个学生很神秘地对台下的同学说:“这首歌最大的特点是对时间和空间两个世界的感叹。时间让爱人们在一起,空间却让他们又分开。”我当时听得云里雾里,心想这两个家伙不会是从网上抄了乐评吧,回家在网上一搜,这样的评论还真没有,果真是他们的原创。不过“听歌”的评分标准是同学们给推荐者打分,推荐歌曲《江南》的学生只得了个B,推荐歌曲《老鼠爱大米》的学生却反而得了个A。看到这个分数,我苦笑了一下,可能在下面听的学生和我一样根本没听懂他俩在讲什么吧。
慢慢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调动了起来。这门课不仅是语言的训练课,更成为他们获取中国文化和历史知识的课堂。中国跌宕起伏的近现代史引发了他们浓厚的兴趣。由于他们的祖辈很多都与这段历史有或深或浅的关系,我还安排他们去采访自己的亲人,让这些亲人谈谈自己在那个年代的经历。通过对家人的采访,学生们对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位来自深圳的孩子在作业里写道:他的爷爷曾经是闯关东的好汉;父母则在改革开放之后继承爷爷的志向,南下加入了闯深圳的队伍;如今他作为孙子辈,又开始闯美国……
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我破例让他们走出教室,在春意盎然的草坪上为课程作总结。每个人都要用一句中文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那个“不喜欢画画”的学生说道:“中文可能很难,可能很枯燥,但中文与英语不同,中文背后的文化很深厚,学习中文就是让说英语的我们有了一个更充实的自我。”这位同学的这段话让我惊讶不已,不仅是因为他话中所传达出的思想,更是因为他几乎是脱口而出,不假思索。我问他为何会回答得如此流利,他回答说:“这是我半年来每天都在想的一件事。”
和这些在美国的华人接触不仅丰富了我的留学生活,也让我看到了中国文化对他们千丝万缕的影响,更让我明白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永永远远都是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