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金银花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以及管理措施,为金银花的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金银花;药用;栽培;技术
1 金银花的生长习性
金银花适应性强,对气候要求不严,喜温暖、喜光、耐阴、耐涝、耐寒冷。5℃萌芽,15℃新梢生长迅速并开始孕育花蕾,35℃以上高温能正常生长。对土壤不挑剔,耐贫瘠、耐盐碱,pH 值5.8~8.5 之间的地块均能生长, 当然在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生长势更强,故其分布范围很广,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
2 选地整地
宜选通风、透光的环境,以土层深厚疏松的腐殖土壤为好。播种前深耕,整成60~70 cm 宽的平畦,畦的长短不限。整好畦后放水浇透,待表土稍松干时,平整畦面。
3 育苗
金银花无性繁殖能力很强,因此平均气温5℃以上均可进行扦插育苗。选1~2年生健壮枝条作插穗,截成长16~18cm, 按株距2cm、行距20cm、密度249 万株/hm2扦插,覆土以刚露出1对芽为宜,然后踩实灌水。1 个月后,分2~3次追肥,施尿素75kg/hm2。待新梢15~20cm 即可摘心,促发新枝,连摘3~4 次。每株有4~8 个分枝,即可出圃移栽。
4 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
于早春萌发前或秋冬季休眠期进行移栽。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距150cm、株距120cm 挖穴,宽深各30~40cm,宜栽3750~4200 穴/hm2,每穴施入土杂肥5kg与底土拌匀。然后每穴栽壮苗1 株,填细土压紧、踏实,浇透定根水。成活后,通过整形修剪,使匍匐藤形成直立单株的矮小灌木。增加分枝,扩大树冠,由1年1茬收花变为1年3~4茬,可大幅提高产量。金银花群体结构的合理化一般通过前期密植、后期修整,使群体内植株对光温水气肥的竞争调整到总体效益最大化,以提高群体的通风透光性和水肥利用率,实现植株群体结构和密度合理化。
5 中耕除草
移栽成活后,每年中耕除草3~4次。第1次在春季萌芽发出新叶时;第2次在6月;第3次在7~8月;第4 次在秋末冬初进行。中耕时,在植株根际周围宜浅,远处可稍深,避免伤根,影响植株根系的生长。第3年以后,视杂草生长情况,可适当减少中耕除草次数。
6 肥水管理
每年早春萌发后和每次采花蕾后,都应进行1次追肥。春、夏季施用腐熟的人畜粪水或硫酸铵、尿素等氮肥,于株旁开浅沟撒入,施后覆土盖肥;冬季每墩施腐熟厩肥或堆肥5kg、尿素50g、过磷酸钙150g,在花墩周围开环状沟施入,施后用土盖肥并进行培土,厚5cm。花期若遇干旱天气或雨水过多时,会造成大量落花、沤花、幼花破裂等现象。因此,要及时做好灌溉和排涝工作。
7 整形修剪
移栽成活后,每穴只留壮株1株,修剪培养成伞房形直立小灌木。栽后的1~2年内主要是培育直立粗壮的主干。当主干高度在30~40cm时,剪去顶梢,促进侧芽萌发成枝。第2年春季萌发后,在主干上部选留粗壮枝条4~5个,作为主枝,分2层着生。在冬季,从主枝上长出的一级分枝中保留5~6对芽,剪去上部。以后再从一级分枝上长出的二级分枝中保留6~7对芽,剪去上部;再从二级分枝上长出的花枝中,摘去勾状形的嫩梢。如没有这种嫩梢,则不要摘除。一般入春后在二级分枝中或原来的老花枝上萌发出的节密而短、叶细的幼枝均是花枝,应予保留。
8 病虫害防治
8.1 褐斑病
叶上病斑圆形或受叶脉所限呈多角形,黄褐色,潮湿时背面有灰色霉状物,生长季中后期易发生,8~9月为发病盛期。防治方法:①秋末清除病株落叶,集中烧掉;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②发病初期喷1:1.5:300波尔多液、50%多菌灵6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500倍液等药剂2~3次,间隔10~15d。
8.2 柳干木蠹蛾
幼虫喜为害老弱茎秆,大多从旧虫孔蛀入,2年发生1代。防治方法:①加强抚育管理,适时施肥、浇水,促使金银花生长健壮。②幼虫孵化盛期用40%乐果1000倍液喷枝干,或用40%乐果或杀生螟松